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鸡只的腿部健康应从胚胎谈起,通常有传染性和非传染性2种情况能引起腿病,其中非传染性因素是:营养、管理等。传染性因素有:葡萄球菌症、病毒性关节炎和滑液囊支原体等。1非传染性因素1.1营养1.1.1钙、磷和维生素D_3缺乏症种鸡饲料中维生素D_3的含量对后代雏鸡的腿部健康有较大的影响,含较高的维生素D_3能预防  相似文献   

2.
健康的鸡只在正常情况下会有良好的生产性能表现.但是,要养好健康的鸡群,则有赖于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管理、营养、免疫计划,而最重要的是有赖于免疫系统的健全发育.免疫系统的发育会受到数种病毒及非病毒因素的影响.在病毒方面,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里奥病毒(REO)、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AV)、禽白血病病毒(ALV)等数种为引起免疫抑制的主要病毒.  相似文献   

3.
1造成鸡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引起鸡肾病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传染性因素,二是非传染性因素。这些因素往往单独或合并在一起引起鸡发病。1.1传染性的因素传染性的因素是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的传染,前者常见的有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产蛋下降综合症腺病毒、禽肾炎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和螺旋体等。后者常见的有住白细胞原虫等。这些传染性因素有很强的嗜肾性,它们感染肾细胞后,寄生在细胞内,对肾功能造成破坏,影响肾细胞滤过能力,导致大量尿酸盐沉积于肾脏或体内,形成典型的肾脏病变。另外雏鸡白痢…  相似文献   

4.
引起鸡产蛋下降的原因很多,总体而言有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两种.其中传染性因素包括病毒降传染病如减蛋综合症、传染性支气管炎、流感、非典型新城疫、脑脊髓炎、鸡痘等和非病毒性传染病如肠毒综合症、支原休病、细菌性鼻炎、禽霍乱、成鸡白痢等,非传染性因素包括:炎热、寒冷、气候突变、免疫接种、管理不当、突然换料、营养失衡、通风条件恶劣、噪音等,现就主要症状及防治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1.必须要加强对相关疾病的防治.种鸡常患的疾病如脑脊髓炎、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新城疫、鸡沙门氏菌病、鸡败血霉形体病,这些疾病都会降低种鸡的交配能力,从而影响种蛋的受精率.球虫病、真菌毒素中毒和其它各种肠道疾病将妨碍营养吸收,使蛋变小,降低蛋内营养.有的疾病,可以经蛋传染给后代,如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鸡霉形体病、鸡传染性滑膜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白血病和鸡减蛋综合征等,对这些疾病,必须要加强预防,有的还必须加强净化.对病鸡必须进行隔离或淘汰,能够治疗要尽快治愈,以便早日生产合格的种蛋.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腺胃炎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蛋鸡产蛋量难以提高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主要包括非传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非传染性因素包括饲料营养不平衡、蛋白质低、维生素缺乏,玉米霉变,日粮中生物胺和霉菌毒素的存在,以及饲养密度过大、环境恶劣等;传染性因素主要是一些病毒性疾病。3.  相似文献   

7.
引起家禽腿疾的病因很多,涉及传染性病原、营养、环境和遗传诸多因素.在实际生产中,传染性病原发生的腿病多是全身临床症状的一部分.即算是病毒性关节炎一类的腿部传染病,也会与全身病状伴随出现常见的腿疾往往是多个非传染性病因综合影响的结果.现代化养禽业中,腿疾的发生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集约化养鸡水平越高,单一营养因素引起的腿病就越少;二是对肉鸡增重速度和饲料报酬遗传力的追求越高,腿疾的发病率就越多由于家禽腿疾对家禽的生长发育、产蛋、配种等都带来不良影响,甚至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因传染病引起的腿疾鸡的传…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近年来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在全国各地都有此病发生的报道。特别是在许多大型养鸡场发生此病,造成了严重损失.我场自1992年7月份爆发IBD,采取了自制传染性法氏囊高免卵黄抗体和调整法氏囊免疫程序成功地控制了此病的流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生情况: 我场自7月30日开始在43日龄的鸡群中爆发一种以胸、腿部肌肉条纹状出血,法氏囊红肿且充满多量粘液的疾病,经湖南农学院传染病教研室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后历经育雏、育成9批鸡群相继发生此病,流行时间持续40多天,  相似文献   

9.
疾病是阻碍本地鸡发展的主要因素。因为它们自由放牧并且管理不规范,疾病防制也困难,所以村民们很少在这方面采取措施。本地鸡常见的疾病是: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马立克氏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鸡白痢和慢性呼吸道病。本地鸡的其他健康问题是由内寄生虫、外寄生虫、血液原虫引起的,微丝蚴也引起一定程度的问题。然而,尚没有对本地鸡的营养缺乏症进行研究的报告。  相似文献   

10.
<正>在生产实践中,我国养禽业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日趋严重。免疫抑制性疾病常导致家禽免疫系统受损、疫苗免疫失败、多种疾病并发或继发感染,使得家禽大批死亡,给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现就家禽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及其防控作一介绍,希望能给广大养禽业者提供参考。1导致家禽免疫抑制的主要因素引起家禽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因素包括非传染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非传染性因素主要有营养缺乏、药物使用不当、霉菌毒素、管理和应激等;  相似文献   

11.
1病因分析 引起鸡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可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 传染性因素从临床上引起的肾病占大多数,主要包括病毒、寄生虫等。前者常见的有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法氏囊病毒、禽肾病病毒,后者常见的有球虫、住白细胞原虫、组织滴虫,另外沙门氏菌、螺旋体也是传染性疾病因素。  相似文献   

12.
常建华 《北方牧业》2012,(13):14-15
正1什么是营养代谢病?动物营养代谢性疾病是营养性疾病和代谢障碍性疾病的总称。前者是指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所致疾病的总称,后者是指因机体的一个或多个代谢过程异常,导致机体对营养物质吸收、转化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总称。2营养代谢病在动物疾病中所处的位置一般将动物疾病分为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内科病、外科病和产科病。营养代谢病、中毒病和普通内科病同属于内科病。3动物营养代谢病的一些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如图所示,见下页)4动物营养代谢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家禽腿病发生率近几年日趋严重,腿病是影响肉鸡正常运动能力的腿部疾病,表现为腿肌无力,骨骼变形且关节囊肿等,造成跛行、瘫痪,严重影响运动和采食,制约生长速度,降低养殖效益。该病发病率约为1.5%~3%,成为制约家禽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家禽腿病是复杂的多因素疾病,能引起鸡腿病的原因较多,包括遗传、传染性疾病、饲料营养、饲养管理和环境等诸多因素,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本文对当前家禽腿病成因进行了论述,在防控方面提出了建议,为家禽腿病问题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免疫抑制性疾病一般由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是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受损、免疫功能降低的多种传染性因素及非传染性因素所造成的疾病总称.目前普遍认为导致家禽免疫抑制的因素主要有:病原微生物、化学物质、营养因素、霉菌毒素、免疫耐受、应激和抗原竞争等,其中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莫嘉凌 《广西蚕业》2003,40(3):56-56
一、蓖麻蚕病的种类与识别蓖麻蚕(木薯蚕)病有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病两大类。生产上常见的传染性病有微粒子病、核多角体脓病和软化病。非传染性病有中毒症(农药中毒和工厂废气中毒)。蚕病发生的原因,归纳起来有:生物因素(致病微生物)、化学因素(农药、废气)、物理因素(创伤)、饲料因素(不良叶)和环境因素(高温、多湿、闷热)等。蚕病的发生通常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微粒子病:蓖麻蚕微粒子病是蓖麻蚕微粒子原虫寄生蚕体内的一种原生动物病。微粒子孢子是微粒子原虫的滞育体,大小为3~5×1.4~2.4μm。在光学显微镜下,成熟的微粒子孢子通常…  相似文献   

16.
白羽肉鸡关节腿病多发,给白羽肉鸡养殖业造成巨大的危害,其致病原因可分为非传染因素和传染性因素。非传染性因素主要包括营养代谢异常、药物类中毒等;传染性因素更为多见,包括鸡病毒性关节炎、禽葡萄球菌病、禽大肠杆菌病、禽沙门氏菌病以及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等。针对上述不同的病因,本文提出了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以期降低白羽肉鸡关节腿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发病率高、法氏囊受损和鸡体免疫机能受抑制为特征。1临床症状病鸡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不食,羽毛松乱,无光泽,怕冷扎堆儿,伴有颤抖;腹泻,排出白色粘稠或水样稀便,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2剖检变化头部、下额部的皮下组织水肿,似胶冻样,并有黄色液体浸润,眼结膜充血,眼睑水肿;胸部肌肉和腿部肌肉呈条纹状出血或斑点状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带;心包炎,心包膜增厚,心包液增多,心冠脂肪有点状出血;肠粘膜充血、水肿…  相似文献   

18.
一、从特征性症状上进行鉴别1.鸡传染性鼻炎。鼻腔与鼻窦发炎,流鼻涕,脸部肿胀和打喷嚏。2.败血霉形体感染。呼吸音,气囊炎3.滑液囊霉形体。关节囊内有粘稠液体或干酪样物。4.鸡痘。痘病毒感染皮肤、口腔和喉头黏膜等所致。5.鸡流感。禽群突然暴发死亡,病鸡多处出血、腿部鳞片有红色或  相似文献   

19.
(一)界定是否是传染病 顾名思义,传染病是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包括病毒性传染病,如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细菌性传染病,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寄生虫病,如球虫病、白冠病等。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而是由其他原因引起机体机能障碍,不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如营养性疾病、中毒性疾病、环境性疾病、应激性疾病等。  相似文献   

20.
软骨营养障碍的腿病是由于缺乏几种 B 族维生素,如生物素、胆碱、叶酸、尼克酸和吡哆醇。这些维生素与霉菌毒素相互影响,使腿病的诊断更为复杂。但是,腿病仍可通过合理的营养措施来防治。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证明维生素与软骨发育不良有关系,但 VD 确与骨营养障碍或佝偻病有密切关系。即使 VD 营养合理,佝偻病例仍时有发生。因此,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影响 VD 的代斌。本文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