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3份来源于同一基础材料的玉米自交系J216-12642、J216-12622和J216-13FA14为被测系,以1256-1131、3568-2114和PH6WC为测验种,配制成9个杂交组合,对出籽率、百粒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产量等7个性状就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份姊妹自交系在产量、穗长和穗粗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和百粒重上差异不显著;3个姊妹自交系中,J216-12622是产量一般,但配合力最高、穗部性状表现较好的自交系;组合J216-13FA14×PH6WC具有较强的杂交优势和综合表现。本研究可为选择新自交系、选育出优良玉米新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玉米品种毕单13号是我所于1999年用自选自交系216作母本,自选系86作父本,配制出的高产、高淀粉(粗淀粉含量75.22%)、优质、白粒、大穗中晚熟的杂交玉米品种,自2002年进入生产试验以来,就受到广大农民朋友和销售商欢迎,种子供不应求。现将毕单13号的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利用16A等3个不育系与18个恢复系配制54个杂交组合,分析杂种及各不育系杂种8个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数具有较强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穗长、千粒重、结实率表现负向超父优势和竞争优势。杂种与父本的株高、结实率相关显著,与其它性状相关匀不显著。3个不育系的杂种均具有明显的产量超亲优势和一定比例的产量竞争优势组合。其中以216A最高,其次为16A和552A。  相似文献   

4.
<正>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位居全国前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提高单产选育优质抗病新品种一直是玉米育种中最重要的目标。基于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以自选系T216为母本、T467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龙育11,于2013年审定。该品种属早熟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龙育11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玉米研究室以自选系T216为母本、T467为父  相似文献   

5.
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Lee中抗性基因Yr7的微卫星标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Lee对条锈菌(PST)菌系CYR27的抗性谱进行遗传分析,并运用微卫星技术对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Lee中的抗条锈性基因进行标记。【方法】将Taichung29*6/Lee 与Taichung29杂交、自交和测交并对双亲及其杂交后代进行苗期抗性鉴定。采用SSR技术,利用抗性供体Lee中含有目的基因Yr7的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Lee,选用Yr7所在的2B染色体上88 对和Yr22、Yr23所在4D、6D染色体上22对SSR引物,对供试的Taichung29*6/Lee、Taichung29和Lee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分析。【结果】根据F2分离群体的抗感单株分离比例,确定Taichung29*6/Lee对CYR27菌系的抗性为1个显性基因,2B染色体上的Xgwms526引物扩增出多态性谱带为Xgwms526/212bp和Xgwms526/216bp,并证明其DNA片段位点与抗条锈基因Yr7存在遗传连锁关系;用标记Xgwms526扩增F2作图群体的单株DNA,在75株抗病单株中,有22株扩增出A型带(Xgwm526-212bp),51株扩增出H型带(Xgwm526-212bp和Xgwm526-216),2株扩增出B型带(Xgwm526-216);在31株感病株中,有4株扩增出H型带,27株扩增出B型带。【结论】通过Map Manager QTX 17b软件计算,确定Xgwm526标记位点与Yr7基因位点的遗传距离为5.3cM,标准差为2.3,LOD值为18.4。该标记Xgwm526可作为Yr7基因的SSR标记利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同异分析法对2007年湖南省中稻迟熟二组13个品种(系)(其中1个对照品种)6个试点的区域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参试品种(系)优劣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优良品种(系)有4个.较优品种(系)4个,一般品种(系)4个,较差品种(系)1个.其中奥优69、G2A/蜀恢216、准S/1102、Ⅱ优818为优良品种(系).  相似文献   

7.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乔灌木病原真菌区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经对秦岭主峰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乔灌木病原真菌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真菌种类资源丰富,共鉴定出66属216种病原真菌,其中16种为中国新记录,陕西新记录52种。锈菌区系以温带属为主,亚热带、热带属并存,地理成分体现中国——日本和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锈菌区系的特征。病害随森林植被垂直分布带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玉米不同品种(系)之间的抗螟性差异,采用田间自然感螟法,于2010~2011年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对478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216份农家种资源、216份自交系和46份杂交种中共筛选出高抗材料86份、抗螟材料85份、中抗材料167份,分别占供鉴材料的18.0%、17.8%和34.9%;其余140份为感螟和高感材料,占29.3%。  相似文献   

9.
红莲型水稻恢复系9311中有2个红莲型恢复基因Rf5和Rf6,不育系YTA中有2个不育基因orfH79和orf216;为了研究2个恢复基因与2个不育基因之间的互作关系,将红莲型水稻不育系YTA与恢复系9311杂交,杂种后代再以YTA为轮回亲本回交8代;根据Rf5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分子标记,并对L-Rf5进行检测,结合花粉镜检结果,筛选出只含Rf5的纯合株系,多代自交后其表型一致,说明纯合株系L-Rf5构建成功;对近等基因恢复系的不育基因orfH79和orf216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L-Rf5中orfH79的表达量较YTA明显下降;纯合的L-Rf5比杂合的L-Rf5不育基因orfH79的表达量稍低;L-Rf5中orf216的表达量较YTA下降并不明显。同时克隆了YTA、9311、近等基因恢复系中Rf1B序列,发现它们之间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华宇峰  刘京  王春台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497-3498,3501
[目的]通过基因克隆和体外转录技术获得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不育系粤泰A(YTA)中的2个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orf216和orfH79的RNA,为Northern Blot检测提供阳性定量标准品,并可作为凝胶阻滞试验的底物,用于研究与恢复基因编码产物的相互作用,从而为阐释不育基因与恢复基因的相互作用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红莲型胞质雄性不育基因orf216和orfH79的特异引物,利用不育系YTA为材料,PCR扩增获得相应片段,分别连接至pGEM-T Easy质粒并筛选阳性重组质粒,测序鉴定后酶切线性化,补平粘性末端,以rN4为底物、用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进行体外转录,转录产物用DNase处理除去DNA模板,纯化并测定RNA浓度,并用Northern Blot验证。[结果]获得了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orf216和orfH79各自的RNA,经检测orf216浓度为1.286μg/μl,A260/A280为2.01;orfH79浓度为1.006μg/μl,A260/A280为2.10。[结论]运用体外转录技术获得的RNA片段条带单一,纯度较高,可用于体外大量获取目的 R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