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专业承包,管桑养蚕一条龙。1.专业承包,管桑养蚕一条龙,包上交纯收。马圩公社马圩六队,桑地10亩,七个人专业承包蚕桑生产。纯上交生产队现金2000元,蚕茧的奖售粮、肥归承包者,上三造养蚕37张,收入4272.72元,接近去年全年收入4303.94元,预计今年可收入8000元。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完善蚕桑生产的责任制,我们在今年年初邀请了三个养蚕千斤户的代表,进行座谈。根据座谈,三个千斤茧户的概况如下: 金坛县建昌公社谢蔡大队六队社员顾金保,全家四人,1982年承包生产队桑园7.2亩,不再承包其他项目,口粮由生产队安排,是一个实行三包责任制的蚕桑专业户。生产队规定全年产值为2200元,每亩桑田由生产队付给生产成本35元(包括养蚕),全年共记工1400个,参加生产队分配,全奖全赔。82  相似文献   

3.
附城公社上河生产队社员何训明,全家五口人,二个劳力,一九八二年除了承包生产队的水稻、甘蔗责任田三亩七分外,还承包生产队桑园1.89亩,一定三年,每年纯上交三百元。今年购进蚕种十九张半,实际饲养售茧十七张半,总产蚕茧1169斤,平均亩桑产茧618斤;总收茧款2153.84元,平  相似文献   

4.
我家有九口人,三个劳力,除承包生产队责任田七亩外,今年承包了生产队桑园三亩五分田,购进蚕种24张(除三张因蚕种带病)实际饲养售茧21张,总收入茧款2046.01元,比八一年打大捞时增收九点八倍。平均亩桑产茧316斤,亩桑产值584元,平均单张  相似文献   

5.
<正> 我市约有二万三千多个生产队经营蚕桑生产,除10%的队以专业组承包4.7万亩桑田外,其余90%的队都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总共约16万户,承包17万亩桑田。这90%的队中,选择有劳力、有房屋、有一定养蚕技术的专业户、重点户承包的,约占20%,按户承包桑园、每户一亩左右的,约占50%;桑园平均分摊到人、到户的,约占20%。  相似文献   

6.
平远县石正公社下陂生产队于79年10月前用旱坡地种桑5.5亩。80年3月投产,全年共饲养25.5张纸;养蚕收入2204.90元。81年随着生产队水田包干到户管理责任制落实,该队桑园也由王石毫、王凤祥、王瑞乾等三户以纯交产值1300.10元进行承包管理。由于王石毫等三户社员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我县下镇公社占畈大队磨车二队有五亩沙滩洲地,原是种粮食作物,每年总收入不到400元。一九八○年冬改粮种桑,又因为管桑养蚕没有建立生产责任制,在经营管理上“吃大锅饭”,桑树生长很差,经济效益不高。去年冬天,生产队把五亩二年生桑园承包给郑守荣、郑祖金两户管理。经过双方协议,签订合同,分年上交利润(第一年250元,第二年300元,第三年350元),一定三年不变。自承包之后,他俩下了决心,对这五亩桑园进行精细的管理,结果桑园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株桑树平  相似文献   

8.
高州县大井公社石咀大队村尾生产队龚瑞伦,俩老带女,因家里贫穷,整天耽心女儿出嫁后无人照顾。为了治穷致富,八一年冬承包了生产队的4.8亩桑园,一定三年。去年养蚕收入茧款2870元,还收入小蚕代育费150元,平均每人养蚕收入1000多元,不但改善了家里的生活,而且还买了一头大水牛和把蚕茧所得的化肥送给亲戚使用。家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化,盐城市郊区蚕种场于1984年起实行了全面改革,改革了用人制度,改革了分配办法。在生产上将桑园蚕室承包到户,小蚕集中共育,大蚕分户饲养,场部收茧制种,超产纯利分成。全场250亩桑园,分一、二、三等由46户97名职工进行合理承包,承包期定为五年,平均每亩每年上缴土地费50元。47间蚕室由承包户租赁使用,每间蚕室每年上缴场部60元,所有蚕具折价给承包户,逐年偿还。场部每月预付给每个承包者一定的生活费,年终在种茧款中结清,并为承包者垫支当年生产费用和添置蚕具的资金,由职工当年或限期偿还,劳力不足,承包者自己顾人自己负担。由于这种生产形式较为合理地执行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因而充分调动了职工管桑养蚕的积极性,我场近三年职工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生产蚕种数量逐年增加,场部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同时,克蚁制种量、公斤茧制种量也有了明显提高。为了进一步保证蚕种质量,增加产量,提高职工经济收  相似文献   

10.
<正>青石公社是石泉县迎丰区一个半高山地区,7个大队34个生产队,606户,2890人,右424亩耕地,宜于发展多种经营生产。80年桑园发展到150亩其中密植桑园56亩,四边  相似文献   

11.
<正> 如皋县吴窑乡为了更好地发展蚕桑生产,最近规定:承包者不得任意毁桑;更新桑园必须先栽后挖;按85年土地普查时的桑园面积,对任意毁桑的集体或个人,每亩被毁桑园扣除500公斤统销计划,限期恢复桑园面积;对长期不向桑园投肥,缺乏养蚕技术,经济效益低的桑园承包户,给予适当的调整,让有技术、舍得投肥、养蚕技术高的农  相似文献   

12.
王爱玲 《四川蚕业》2000,28(4):24-25
<正> 新桑园建设是蚕桑生产整个系统工程中的基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新桑园更应坚持科学决策、因地制宜、立足长远、走生产基地化,规模化之路。 1 坚持适度规模栽桑我县现行的桑地承包责任制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桑园承包平均化,按人口分摊桑  相似文献   

13.
浙江富阳县东洲公社春江大队,在1963年冬天种植的106亩新桑园,到1964年就采叶养蚕,1965年共采桑叶61,054斤,养80张蚕种,平均亩产桑叶576斤。其中有23亩丰产桑园,平均亩产桑叶1,120斤,创造了富阳县历史上最高的纪录,为全县树立了“当年栽桑,当年养蚕”的典范。该大队新桑园快速丰产经验如下: 一、组织蚕桑专业队,加强培育管理:过去该队曾多次栽桑,但是都没有成林。1963年吸取了过去失败的教训,决定以大队为单位,由15名有栽桑经验的老农组成蚕桑专业队,常年从事培桑工作。而各生产队按照桑园面积的多少,负担劳力、成本和肥料,实行统一培桑,联合经营,分桑叶到队,归生产队养蚕的办法。专业队在桑园内搭草房设立了管理所,固定了二名管理员,日夜看管桑树,避免了人畜损害。桑树生长很快,二年的桑树已养成二个支干,平均每株桑树有桑条8.6根,每株桑树的总条长达1,415厘米,平均条长165厘米,到秋叶没有采摘以前,已是桑蔭满园。  相似文献   

14.
2000年6月,威海比尔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出了“肥田灵“复合生物肥,我们对该生物肥料的效果进行对比试验。 1 试验情况我们于7月12日在乳山市南黄镇南斜山村刘志高承包的6亩桑园进行试验,与之相邻的刘均秋承包的10亩桑园作对比。13日在文登市口子镇章子山村一蚕农所承包的6亩桑园进行试验,与之相邻的另一蚕农所承包的6亩桑园作对比。试验为7月12日、13日每亩桑园60kg有机生物肥加1kg叶面喷施剂,价值为94元,对照为每亩50kg  相似文献   

15.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要求,浙江省嘉兴专区蚕桑生产的建设方向,是建立集中成片的稳产高产桑园;巩固现有专业桑园面积,集中力量迅速提高单位桑园产茧量。近几年,全区蚕茧产量和蚕种张产的增产速度是较快的,但以现有专业桑园的面积来计算,亩产茧量仅42斤。而1964年全区出现全年亩桑产茧百斤以上的有18个大队、255个生产队。最  相似文献   

16.
我家今年承包生产队桑园五亩二分,纯交队一千三百六十二元,面积,上交任务重,投资要多,没有专人和技术是不敢承包的。我家六日人,五个劳动力,安排三人负责养蚕,如陈新春专门饲养小蚕,我们边学边干,不断摸索养蚕的技术,虚心请教,刻苦钻研,在县、社养蚕技术人员的具体指导下,夺得了可喜的收获。全年收入茧款3230.50元。人平收入茧款540元,平均亩桑产值621元,平均亩桑产茧336斤,共购进蚕种38张(其中蚕种带菌损失9张)实际售茧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区的畜牧生产逐步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队一级的场,绝大部分实行个体承包的方式。这样起到了调动个人劳动积极性的作用。但从近几年来实施的情况看,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1)在承包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养猪出现亏损;或承包者人为造成亏损,使集体根本不得利,有些还得由集体承担债务责任。(2)由于受承包协议的制约,短期承包者较普遍,有些只重产出,很少或根本不  相似文献   

18.
<正> “致富能手”、“养蚕模范”,“农民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一排齐整整贴在粉白色墙壁上的奖状,反映了主人公的品质和形象。他就是苍溪县六槐乡新建村蚕桑专业户吴邦海。1882年春,农村实行户营承包责任制,生产队决定将集体栽植的3.2亩坡地桑园,以每亩上交60元承包到户.通知一出,有的人说,  相似文献   

19.
《农业新技术》2005,(3):48-48
承包耕地后,不能作他用! 当一些人承包土地后,误认为反正交了承包费,愿怎么使就怎么使,别人没权利管这管那,便在耕地上建房、建窖,或私自转包.而这些行为是违法的.河北第4律师事务所的庞律师解释:你与村里签订了承包地的合同后,只是取得了该耕地的使用权,所有权仍归集体,你必须按照约定合法使用土地.如果擅自在耕地上建窖、建房、挖砂、取土,破坏了种植资源和种植条件,要承担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要追刑事责任.<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7条规定,承包者要维护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 我们于1987年11月中旬对时码乡桑灯村的蚕桑生产责任制进行了完善试点。时码乡桑灯村是1984年新发展的一个蚕桑重点村,有301亩桑园,占耕地面积的15%。栽桑当时,由于思想基础不够牢,工作不够细,因此,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1.承包不适当。全村189户承包桑园303亩,虽然户平已达1.6亩,但1亩以下户和缺乏劳力、房屋、技术等基本承包条件户还占一定比例,不利于分类指导和发挥规模效盖。2.桑园夹种多,不合理间作严重。个别蚕户为扩大行间搞夹种,隔一行抽一行桑。3.个别农户在桑园内取土建房。由于上述情况的出现,导致了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