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 2 0年来 ,我国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对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面对 2 1世纪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使其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使我国农业科技跨入世界先进水平。一、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是本世纪 60年代以来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出现的新事物。在当今世界经济飞跃发展的情况下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很难离开其他国家而单独存在 ,需要通过国际交流互通有无 ,取长补短。如大豆就是由中国传入美国 ,西红…  相似文献   

2.
扩大对外合作交流促进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农业部教育司高京清45年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对外交流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点到面,逐步得到了发展,50—60年代,西方国家孤立中国,高等农业院校主要与原苏联、东欧和部分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的院校建立友好交流关系...  相似文献   

3.
国际农业合作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鸣 《世界农业》2000,(10):22-23
1999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农业和农村经济也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好形势。一年来,围绕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外事外经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农业外事外经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勇于拼搏,全国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我国农业丰收和农村经济的全面、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双边、多边合作稳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上 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农业交流与合作关系,与 10多个国家成立了农业联委会或工作组,并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1%以上的人口。我国农业的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国际合作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大量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种苗以及大批农业科技成果来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5.
1999年7月17~19日来自9个国家的100余名留学人员、华裔、华侨农业科学家相聚北京,就我国农业发展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为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以及《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制定出谋划策。1-中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农业科技提出了新的要求建国5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基本结束了持续数千年的食物短缺时代,进入了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明显变化。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重大科技创新对促进我国农业上新台阶贡献突出.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取得长足进步,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显著改善,这与各类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工作的广泛应用是密不可分的。但从目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业对外交流发展的历程,由于受国际条件和国内形势的制约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交流合作关系,各有侧重,并经过一些曲折.大体上可分3个阶段: (1)建国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先后与苏联、东欧及邻近一些国家开始农业交流.(2)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曲折进展,开始走向世界的开拓时期.与苏联、东欧一些国家因外交关系变化,农业交流减少或中断,但与阿尔巴尼亚、越南、朝鲜、古巴等国继续往来,与非洲、中东和大洋洲一些国家的农业交流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雁江区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获得了丰硕成果,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60多年来,雁江区在作物新品种和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60余项农业科研成果,一些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已处于省、市领先地位。在农业科技交流和合作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引进和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政策转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属目的成绩.但是,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危机、欧债危机的爆发,我国农业经济中的各种发展问题不断暴露出来,特别是产业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速度远远落后于农业发展速度.因此,调整农业政策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该研究追溯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政策转变的阶段及原因,并从农产品进出口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农业金融政策、一般服务政策、直接支付政策、农产品市场推入政策、农业结构政策等7个方面分析了今后我国农业政策调整的重点.提出了处理好农业政策同市场机制之间、农业政策与农业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保持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政策目标的相对稳定柱,努力提高农业政策手段的科学性,促进农业政策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协调发展等政策建议,这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农业科技60年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文章系统回顾了新中国农业科技6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部署,农业科研机构的六大战略重点,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取得的重要成就,以及农业科研事业在科研机构发展壮大、专业队伍粗具规模、试验研究条件不断改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趋扩大等方面的长足发展,最后详细论述了科技进步和创新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我国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创造了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以农业为本的国家。新中国成立至今,农业也仍然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然是推动我国经济深入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农业的发展又离不开自然因素以及农业技术的提高。为了能够更好地实施玉米地膜覆盖栽培规划,分析我国东北地区玉米地膜覆盖增温增产效应的地域变化。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我国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仪,通过深化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建设开放、包容、普惠的经济合作体系,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最终促进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利共赢发展.作为"一带一路"倡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与交流是支撑中国农业全球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形成国际农业合作和全球农业治理新格局和新秩序的有效途径.着眼"一带一路"背景,开展中国农业对外合作倡仪研究,既可为农业领域深化推进"一带一路"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也可为探索完善中国农业对外合作倡仪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农业》2005,(1):31-31
闽台农业合作的成就 闽台农业合作是发展福建区域经济的一大特色。闽台农业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以后,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得到恢复与发展,并取得很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对外合作交流成绩斐然农业部教育司高京清45年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对外交流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点到面,逐步得到了发展。五六十年代,高等农业院校主要与原苏联、东欧和部分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的院校建立友好交流关系,相互派遣考察访问团组...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17.
<正>4月9~11日,农业部外经中心杨易主任一行四人来我省调研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情况。省农委主任李国强会见调研组一行,王峻岩副主任与调研组座谈,驻省农委纪检监察组组长高云辉陪同考察调研。座谈会上,省农委重点围绕海外开发、贸易促进、招商引资、劳务输出、对外交流、援外服务、智力引进等方面,向调研组汇报了近年来吉林省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情况。省农业对外经济合作公司、省海  相似文献   

18.
正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果唤醒了渤海湾畔的一片盐碱滩涂。从1956年起,这里与包括亚、欧、美、非在内的诸多国家交流合作,成为中国众多友谊农场中的"外事常青藤"。进入新千年后,这里经济、文化、商贸领域的对外交流更是可圈可点。2013年,首届对外合作推介会让13个国家组成的使节团踏上这片土地,掀起"友谊·合作·发展"的外事高潮。今年5月,在中国加大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投资、经贸促进的氛围中,中捷友谊农场成功举办第二届对外合作推介会,在多领域顺利对接来自中东欧、拉美、南亚的17个国家的驻华使团,吸引了国内众  相似文献   

19.
发挥优势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做出了重大贡献。实践证明,农业生产力的变革和飞跃,有赖于农业科技的发展与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已经成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决定因素。 面对"三农"问题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关键问题而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加  相似文献   

20.
<正>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能够取得如此辉煌成就,乡镇企业发挥的基础作用功不可没,对县域经济起到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壮大县域经济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