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作廷 《兽医导刊》2013,(11):43-46
牛前胃疾病主要有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瘤胃酸中毒、瓣胃阻塞和创伤性网胃炎。这类病是牛胃肠机能障碍中的常见多发病,在牛饲养场及专业养殖户,当饲养管理不当时,更容易得这类病,故对牛的养殖业有很大影响。现将前胃弛缓、瘤胃臌气、瘤胃酸中毒、瘤胃积食和瓣胃阻塞防治作综合叙述。一、前胃疾病的发生原因1.季节因素。牛前胃疾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前胃弛缓多发生在  相似文献   

2.
奶牛的某些瘤胃疾病,如瘤胃积食、前胃弛缓及瘤胃酸中毒等占整个消化道疾病的50—80%以上,所以预防和治疗瘤胃疾病在奶牛消化系统疾病中占很大比重。一些较轻微的瘤胃疾病经1—2次或3—4次对症治疗后能够治愈,但对某些较严重的瘤胃疾病,如因采食大量含碳水化合物过多的饲料和突然改变饲养制度而引起的瘤胃酸中毒或发生急剧、病情严重的前胃疾  相似文献   

3.
<正>奶牛前胃弛缓是奶牛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是各种因素导致奶牛前胃消化功能兴奋性降低和收缩力减弱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1病因分析奶牛是多胃的反刍动物,其胃由: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真胃)组成,前三个胃内生活着大量的纤毛虫和细菌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以纤维素为营养来源,  相似文献   

4.
高渗氯化钠可治疗奶牛多种疾病黑龙江安达农民中专(151400)姚允绂1治疗奶牛内科病1.1兴奋瘤胃,促进胃肠蠕动:奶牛患有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等病程中,胃的蠕动功能下降,高渗氯化钠注射液有兴奋瘤胃、促进胃肠蠕动作用。临床上可用10%氯化钠注射...  相似文献   

5.
奶牛真胃变位是奶牛的常见真胃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奶牛业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疾病。其发病原因多而复杂,日粮酸度过高或饲喂易发酵饲料导致产酸过多常能引起真胃变位:一些代谢性疾病如低血钙、酮病或胎衣滞留、子宫炎以及前胃和肠发生疾病时,由于胃肠蠕动弛缓或停滞,病牛食欲下降,瘤胃体积变小,腹腔空间变大,真胃由弛缓而产气扩张,亦能引起变位的发生:怀孕后期随着胎儿的逐渐增大造成对瘤胃向左侧的推挤,从腹底将瘤胃抬高并将真胃向前左方推移到瘤胃左侧下方,  相似文献   

6.
奶牛前胃、真胃疾病发生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根据对多例治疗奶牛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情况调查,奶牛真胃、前胃疾病发生较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瘤胃鼓气发生率的占5%;瘤胃积食约占3%;瓣胃阻塞的占2%;创伤性网胃炎(含创伤性网位心包炎),只占1%左右;而真胃变位却高达80%~85%左右。从上述临床病例统计,当前的奶牛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7.
在奶牛养殖生产中,前胃迟缓、瘤胃臌胀、瘤胃积食以及创伤性网胃炎等前胃性疾病都是奶牛较为常见、多发的一类内科疾病,长期饲喂精料、运动不足、引种长途运输、生产强应激等都是其致病的主要因素,如处置不当往往会导致疾病病程加重或延长,生产能力急剧下降,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奶牛前胃疾病的发生及表现形式主要取决于不同的致病因素,但相互之间在许多情况下又互为因果,因此在对奶牛前胃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发病原网及症候作出具体分析,依据其致病机理以及病程所处的不同阶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瘤胃、瓣胃及网胃统称前胃。前胃疾病是奶牛的常发病,在奶牛疾病中占很大比例,因此对前胃疾病的防治与研究,对奶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病因分析1.1前胃疾病传统分类,一般分为前胃驰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5种。前胃弛缓时,瘤胃功能与  相似文献   

9.
前胃迟缓是由于前胃收缩力和兴奋性降低而引起前胃内容物运转发生障碍的疾病,临床上以患病奶牛食欲降低,瘤胃收缩力减弱和蠕动次数减少等消化功能紊乱为特征。从发病率来看,舍饲奶牛、老龄牛或者使役过重的奶牛发病偏多。1原因分析发生前胃迟缓有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主要见于饲养管理不良。饲料品质差,而且单一,特别是冬季,长期舍饲,缺乏青饲料,饲喂劣质粗硬,  相似文献   

10.
<正>瘤胃、瓣胃及网胃统称为前胃。前胃疾病是奶牛的常发病,在奶牛疾病中占很大比例。所以,防治前胃疾病对奶牛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奶牛前胃疾病分为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前胃疾病除创伤性网胃炎外,在治  相似文献   

11.
瘤胃切开术是奶牛的常规手术,主要适用于严重的瘤胃积食、瓣胃阻塞、刨伤性网胃炎等前胃疾病。但由于该手术过程复杂.需要注意的问题较多,操作不严格、术后护理不当很容易引起手术失败。很多基层兽医不敢进行该类手术,导致很多前胃疾病不能进行及时手术治疗而引起很多高产奶牛淘汰。2003年至今我们先后接诊了22例奶牛前胃疾病.其中20头是由于保守疗法无效而采取瘤胃切开术,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将临床实践与瘤胃切开理论相结合而总结了救治过程中许多细节问题和复杂的难点问题,以便和广大奶牛兽医共同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瘤胃、网胃、瓣胃统称为前胃。前胃疾病是奶牛的常发病,在奶牛疾病中占很大比例。前胃疾病一般均有精神沉郁,食欲、饮欲减退或废绝,排粪量次数减少,粪便于硬或稀薄,前胃机能减退。不同病期呈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酸中毒。前胃疾病的治疗原则,可大体概括为六个字,即“静、减、通、补、促、护”。在实施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应用不同疗法。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奶牛瘤胃是前胃系统的第一车间,它的活动对于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将产生重大影响。瘤胃如同容量巨大的发酵罐,把承载的草料分为不同的层次以备处理,经过发酵、反刍、重吸收进行分解利用,又如同一个程序复杂的化学加工厂,日以继夜的分解合成,把草料变成高蛋白物质,成年奶牛饱食后,前胃容纳的内容物约占体重的20%,绝对容量可达230升,这就足以说明瘤胃的吞吐量对于泌乳性能的发挥具有重大作用。一旦条件突然改变或营养失调,瘤胃的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奶牛营养代谢病就可能发生,因此瘤胃的养护已成为奶牛饲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前胃疾病和皱胃疾病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包括有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五种前胃疾病和皱胃积食、皱胃变位二种皱胃疾病。据临床统计,其发病率占牛消化系统疾病的71.3%,占牛内科疾病的51.8%。又因其临床症状错综复杂,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故探讨和研究牛前胃疾病和皱胃疾病的防治,对奶牛业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是奶牛的真胃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的一种真胃疾病。成年高产奶牛的发病率高于低产奶牛,4~6岁的成年奶牛和冬季舍饲期多发。1病因分析1.1真胃弛缓优质谷类饲料,如玉米、玉米青贮,可加快瘤胃食糜的后送速度,使进入真胃内的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剧增,抑制真胃壁平滑肌的运动和幽门的开放,导致食物滞留并产生气体,引起真胃弛  相似文献   

16.
牛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减弱,导致消化紊乱的慢性疾病,是牛常见病之一,役牛、肉牛和奶牛均可发生。本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前胃弛缓,多由饲养管理失宜、突然改变饲养方式、过度劳役或缺乏运动、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等原因引起。继发性前胃弛缓,发生于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真胃炎、腹膜炎等。中兽医认为本病是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导致功能降低。分为脾胃气虚、脾胃阳虚和脾胃阴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奶牛营养及饲草饲料结构的不合理性日见明显,精料喂量偏大,粗料以玉米黄贮为主,不喂或少喂谷草、羊草和苜蓿等粗纤维含量高的饲草,造成奶牛瘤胃功能减退,继发前胃弛缓,从而引发奶牛真胃变位。真胃变位的发病率约占奶牛总数的3.5%。随着奶牛真胃变位病例的增多,真胃变位手术已成为奶牛的常见手术,虽然现在真胃变位手术操作比较成熟,但真胃变位手术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在手术本身。现就影响奶牛真胃变位手术成功的因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奶牛围产期易发生的疾病 围产期是指奶牛产犊前第21天到产后15天,这一时期由于奶牛内分泌系统(甲状旁腺素、孕酮、血浆雌性素、催乳素等)及瘤胃微生物、瘤胃黏膜的变化,管理不善,极易发生各种产屙疾病,如产后瘫痪、胎衣不下、酮病、真胃移位、脂肪肝、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在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的好坏,  相似文献   

19.
前胃弛缓在奶牛内科病中所占比例较多,所谓的前胃弛缓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前胃神经兴奋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导致瘤胃菌群失调,产生大量的腐败和酵解的有毒物质,消化障碍,食欲,反刍减退或停止。表面为全身机能紊乱,临床所见的本病的患牛多数是继发生前胃弛缓,如:钙、磷代谢障碍、感冒、创伤性网胃炎、慢性胃肠卡他、真胃阻塞、瘤胃积食、慢性消化不良。本病是耕牛、奶牛及肉牛的一种多见病特别是个体舍饲牛更为常见。现就有关病史、症状、诊断、治疗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奶牛场中,奶牛消化系统疾病占总发病的30%,其中主要是前胃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不但影响牛的产奶量而且可能造成死亡,带来经济损失。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成药“榔片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奶牛原发性前胃弛缓、瘤胃积食和瘤胃臌气多例,全部治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