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信阳地区生态茶园开展害虫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害虫有茶尺蠖、茶毛虫、茶黑毒蛾、茶刺蛾、茶蓑蛾、茶小卷叶蛾。对主要害虫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并制定主要茶园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该文结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论述了目前茶园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云南茶叶茸毒蛾的生物学特性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茶叶上发生危害的茸毒蛾主要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研究进行了报道.云南茶园内常见的6个茸毒蛾种类,以茶茸毒蛾、皱茸毒蛾和蔚茸毒蛾危害为主.茶茸毒蛾在茶园中1年发生4~5个世代;生长时期完成1个世代需要61.2~71.5d;越冬代长达146.8d.茸毒蛾的综合防治,充分利用茶叶——害虫——天敌相互作用的生态调控作用,发展生物制剂、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等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尽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或者不用化学农药,建立可持继发展的害虫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进一步明确安顺市茶园茶树主要害虫的发生状况,为制定绿色无公害害虫防治策略及促进安顺市生态茶园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点调查法、访谈法与查阅文献资料相结合对安顺市主要茶园害虫种类、发生程度及无公害防治进行系统调查。【结果】安顺市茶园主要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小绿叶蝉、茶棍蓟马、茶黄蓟马、茶蚜、白粉虱、黑刺粉虱、长白盾蚧、茶牡蛎盾蚧、茶角蜡蚧、茶尺蠖、茶毛虫、茶小蓑蛾、稻绿蝽、中华稻蝗、茶天牛、拟毛黄鳃金龟、侧多食跗线螨、茶橙瘿螨、茶叶瘿螨、卵形短须螨、神泽氏叶螨、油葫芦、东方蝼蛄和小地老虎等25种,以蚧类、叶蝉类、蓟马类和螨类发生最多且最普遍;茶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蚜、白粉虱、长白盾蚧、茶橙瘿螨、茶叶瘿螨和东方蝼蛄的发生危害达严重危害程度(+++级)。【结论】安顺市茶园害虫发生普遍且部分害虫危害较重,要结合安顺市茶园害虫发生与防控现状,提出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农药防治于一体的绿色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茶园小绿叶蝉是一类为害茶树的重要害虫,在世界各产茶区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茶叶的质量和产量。为了解为害国内外茶区的主要小绿叶蝉种类以及我国目前在茶园小绿叶蝉防治方面所实施的一些有效举措,方便茶园管理者采取针对性的控害方法,实现茶园的无公害防治。基于已有研究基础,本文概述了茶园小绿叶蝉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近十年来我国在茶园控害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茶园小绿叶蝉优势种的确定、其外部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种群发生动态以及近十年在农业、物理、化学、生物和生态等不同防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增强对茶园小绿叶蝉防控技术的理性认识,为茶叶产业提供科学的防治手段和理论支持。文末对今后重点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黄山茶区茶园主发害虫种类和危害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根据地区内茶树害虫危害和茶园管理特点,结合当前病虫害防治新宗旨,分别从农业防治、物理诱控、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技术领域对茶园主发虫害的防治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7.
豫南茶树害虫的无公害治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近几年来 ,豫南茶树害虫因在管理上造成生态失控 ,使一些害虫猖獗发生 ,危害严重 ,如茶尺蠖、小绿叶蝉等。鉴于此 ,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在防治中要发挥农业防治的基础性作用 ,把生物防治作为重点 ,创造茶园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 ,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 ,必要时辅以合理的化学防治来降低虫口密度 ,最终将害虫控制在一个低水平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应用多年多点定位测试方法,对乌江流域茶园规划种植、人工生态茶园生态效益、不同条件对茶叶生化成分的影响以及主要害虫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合理规划种植、构建人工生态茶园为核心的综合技术,使乌江流域茶园水土流失基本控制、生态环境改善、主要害虫减轻、茶叶品质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生态茶园常见病虫害及其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方法】以勐海县为例,结合当前茶园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现状,提出可行性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措施;【结果】茶园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有助于减轻农业污染,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为茶农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促进茶园生态化发展;【结论】生态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极大的解决了传统防治技术弊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从60年代起由于不合理地大量使用农药,盲目提高农药浓度和喷药次数,大量杀死天敌,以及栽培制度的改变,破坏了茶园的生态,导致茶园害虫种群发生变化,大型害虫向小型害虫转变,70年代起出现了全国性的螨类猖獗.本文就我国茶园主要害螨的种类、发生与防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对有机茶园、生态茶园和常规管理茶园中的病虫害开展了普查和系统调查,并对3种茶园中的主要病虫害进行了综合防治。结果表明,有机茶园、生态茶园和常规管理茶园中病虫害组成和分布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有机茶园、生态茶园和常规管理茶园中,昆虫分布趋势均为上层中层下层,昆虫数量为常规管理茶园有机茶园生态茶园,天敌所占数量百分比为生态茶园有机茶园常规管理茶园。在云南茶区可用黄色粘虫纸诱杀假眼小绿叶蝉、茶蚜和其他叶蝉;针对不同茶园主要病虫害,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了爱禾0.3%印楝素、云菊、绿颖、武夷菌素和硫悬浮剂等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2.
南岳林场茶园病虫害生态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南岳林场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础上,重点调查了南岳林场茶园的生态条件、茶园周围的植物、茶园杂草、土壤微生物、茶园病虫害及天敌的群落结构,研究了综合防治措施在茶园病虫害生态控制中的应用与作用,阐明了茶园病虫生态控制的理论基础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茶树单株矮化与良种组合栽培技术促进了茶树个体的发育,利于茶园机械化采摘,实现良种茶园速成丰产,构建茶园微生态环境,实现茶园病虫害的生物多样性防治。  相似文献   

14.
贵州生态茶园建设及其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茶园是提高茶叶品质、保障安全卫生和确保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近年来,生态茶园建设的标准、技术及其模式已在不断地发展。本文根据文献报道和研究实践,分析了生态茶园的内涵、原则、标准和技术等,探讨了适宜贵州发展的"茶+果林"生态茶园、"茶—草本作物"生态茶园、"猪—沼—茶"生态茶园、"茶+家禽畜"生态茶园、"农业观光"生态茶园等几种生态茶园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利用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有害生物控制是生态控制的重要内容。通过比较生态控制茶园和常规化学防治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论述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形成机制及其在害虫控制中的作用。生态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物种丰富度均优于常规茶园,有利于害虫控制。多样性的茶园环境、能量和物质流动及物种间的化学信息联系是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得以形成和维持的基础。探讨节肢动物群落形成机制及多样性影响害虫的生态学机理,有助于深入理解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形成的生态过程,为创造多样性的节肢动物群落和害虫生态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铁观音茶树的灌溉技术 Ⅱ.茶园节水灌溉的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本项目组研制的茶园节水灌溉控制系统的"定时灌溉"模式,控制铁观音茶树微喷灌的间隔时间分别为5(T1处理)、10 d(T2处理),以无灌溉为对照.结果表明:T1处理下铁观音茶树的叶片水势保持在-1.70--1.90 MPa,而T2处理和CK下,不同时期茶树叶片水势的变化幅度较大;与CK相比,T1和T2处理的单叶干重分别提高32.0%和29.1%;T2处理的茶多酚含量最高,T1处理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CK的咖啡碱含量最高.可见,运用茶园节水灌溉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提高铁观音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方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兆明  韦静峰 《广西农学报》2006,21(5):37-39,42
有机茶的生产是茶叶生产中要求最为严格的持续农业系统。首先要从有机茶生产园地建设入手,通过选择、规划和实施生态工程,提供和改善茶树生长的生态条件;还要加强生产、加工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和落实各项质量监控措施;此外,还必须严格控制进入有机茶园的农用物质,以确保品质,提高产量和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从宏观层面探索我国茶园机械化发展道路,使我国茶园机械化早日走出步履维艰的发展困境,深入分析了我国茶园机械当前的应用推广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最近研究进展。通过对我国茶园机械化发展现状的深层次分析,发现除技术原因外,茶园分布广而散,地理地形复杂,是阻碍我国茶园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提出"分形而治"的机械化作业模式与理论,从根源上肃清我国茶园机械化盲目发展的局面,促使其从此迈入健康的发展道路,对加快我国茶园机械化发展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9.
采用群落种组成相似性分析、群落组成相似性分析和群落特征相似性分析3种方法,研究了祁红产区等高茶园、平地茶园和坡地茶园3种茶园类型及春茶、夏茶和秋茶3个生育期捕食性天敌群落的相似性。结果表明,群落种组成相似性平均水平的排序为不同类型茶园相同生育期>不同类型茶园不同生育期>同一类型茶园不同生育期>同一类型茶园相邻生育期。坡地茶园秋茶、平地茶园夏茶和秋茶以及等高茶园秋茶的群落组成最为相似;而平地茶园和坡地茶园春茶次之。等高茶园和平地茶园春茶的群落特征最相似,其次为3种类型茶园秋茶及平地茶园夏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