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浙江省嘉兴市油菜种植历史悠久,曾是全省乃至全国油菜籽主产区之一,油菜历来是嘉兴市主要的冬种作物。菜籽油是江南水乡居民最主要的食用油,而油菜花素有“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的美名。由于气候条件、生产习惯、品种生育期特性等原因,本市过去油菜生产一直沿用晚稻—油菜轮作的传统方式。传统生产方式中采用育苗后移栽,存在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比较效益低等问题,近年来这些问题日益突出,大大降低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使本市油菜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从2009年的79.5万亩下降到2020年不足7.5万亩。为恢复本市油菜生产,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和研究,从2015年开始试验晚稻茬口直播油菜机械化栽培技术并获得成功。之后经过示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21年全市共推广该技术2.16万亩,平均亩产油菜籽125~  相似文献   

2.
<正>按照突出示范、带动全省的原则,大力开展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示范。重点抓好传统一季稻区的超级稻-油菜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示范的主要模式包括稻-油区油菜机械联合直播机收技术模式、稻-油区油菜机械开沟撒播机收技术模式;抓好湘中南双季稻区的油-稻-稻全程机械化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示范的主要模式包括稻-稻-油区油菜机械联合直播分段机收技术模式、稻-稻-油区油菜机械开沟人工撒播分段机收技术模式。一、稻-油区油菜机械联合直播机收技术模式超级稻水稻品种+中早熟耐密油菜品种+机械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长江流域多熟制轮作区油菜轮作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验证油菜种植提高后茬作物产量是一种普遍现象,为油菜作为换茬作物促进粮油兼丰、周年丰产稳产提供依据。【方法】在长江流域不同地区开展不同轮作模式的同田对比试验,选取长江上游重庆北碚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四川盐亭油菜-玉米和小麦-玉米轮作,中游湖北沙洋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油菜-玉米和小麦-玉米轮作、湖南衡阳油菜-早稻-晚稻和冬闲-早稻-晚稻轮作、河南信阳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下游江苏如皋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比较冬季作物小麦(或冬闲)和油菜在相同施肥水平下对后茬作物水稻或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量的差异。【结果】北碚、沙洋、信阳和如皋油-稻轮作的稻谷产量较麦-稻轮作分别提高323、483、1 569和569 kg·hm~(-2),相应增产4.6%、6.6%、17.3%和6.0%;盐亭和沙洋油-玉轮作的玉米产量较麦-玉轮作分别提高487和579 kg·hm~(-2),分别增产7.0%和14.8%;衡阳油-稻-稻轮作的早稻和晚稻的稻谷产量较闲-稻-稻轮作分别提高718和726 kg·hm~(-2),分别增产11.1%和10.5%。沙洋和信阳油-稻轮作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较麦-稻轮作分别增加7.0、27.7万穗/hm2和18.1、20.2粒/穗。沙洋和北碚试验点油-稻轮作的水稻生物量较麦-稻轮作分别提高1 711和2 625 kg·hm~(-2),氮素累积量分别较麦-稻轮作增加23.9和23.2 kg·hm~(-2)。【结论】在长江流域不同种植区域内,油菜在不同轮作模式中均可提高后茬作物的产量及养分累积量,是一种良好的轮作换茬作物。  相似文献   

4.
油菜轮作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长江流域多熟制轮作区油菜轮作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验证油菜种植提高后茬作物产量是一种普遍现象,为油菜作为换茬作物促进粮油兼丰、周年丰产稳产提供依据。【方法】在长江流域不同地区开展不同轮作模式的同田对比试验,选取长江上游重庆北碚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四川盐亭油菜-玉米和小麦-玉米轮作,中游湖北沙洋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油菜-玉米和小麦-玉米轮作、湖南衡阳油菜-早稻-晚稻和冬闲-早稻-晚稻轮作、河南信阳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下游江苏如皋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比较冬季作物小麦(或冬闲)和油菜在相同施肥水平下对后茬作物水稻或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量的差异。【结果】北碚、沙洋、信阳和如皋油-稻轮作的稻谷产量较麦-稻轮作分别提高323、483、1 569和569 kg·hm-2,相应增产4.6%、6.6%、17.3%和6.0%;盐亭和沙洋油-玉轮作的玉米产量较麦-玉轮作分别提高487和579 kg·hm-2,分别增产7.0%和14.8%;衡阳油-稻-稻轮作的早稻和晚稻的稻谷产量较闲-稻-稻轮作分别提高718和726 kg·hm-2,分别增产11.1%和10.5%。沙洋和信阳油-稻轮作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较麦-稻轮作分别增加7.0、27.7万穗/hm2和18.1、20.2粒/穗。沙洋和北碚试验点油-稻轮作的水稻生物量较麦-稻轮作分别提高1 711和2 625 kg·hm-2,氮素累积量分别较麦-稻轮作增加23.9和23.2 kg·hm-2。【结论】在长江流域不同种植区域内,油菜在不同轮作模式中均可提高后茬作物的产量及养分累积量,是一种良好的轮作换茬作物。  相似文献   

5.
油菜-单季晚稻免耕直播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油菜-单季晚稻免耕直播配套栽培,油菜和单季晚稻均可获得高产。油菜可选浙双758、高油605,杂交粳稻可用秀优5号,常规品种以秀水09为宜。秀水09适期早播,播种量45 kg/hm2产量较高。免耕直播配套栽培省工、节本,油菜-单季晚稻两作合计可增收5 524元/hm2。  相似文献   

6.
全程机械化是油菜生产的必然趋势,鉴于目前中国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仍然较低,本研究通过对直播油菜机械化生产现状进行分析,从品种选择、耕地整地、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6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适宜中国直播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高产高效农艺措施。针对直播油菜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以期提高直播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推动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江西油菜机械化播种的研究现状,包括油菜种植方式、机械化发展的意义、油菜机械化播种率、播种机械化的关键部件及其共性基础理论等,介绍了在江西推广应用的2种主要油菜播种机机型,讨论了江西发展油菜机械直播技术和应用直播机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了该省发展油菜机械化播种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江西油菜机械化播种的研究现状,包括油菜种植方式、机械化发展的意义、油菜机械化播种率、播种机械化的关键部件及其共性基础理论等,介绍了在江西推广应用的2种主要油菜播种机机型,讨论了江西发展油菜机械直播技术和应用直播机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了该省发展油菜机械化播种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双低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耕直播油菜是指晚稻等作物收获后,土壤不翻耕,在封杀老草和简单整平后直接播种油菜种子的一种轻简栽培方式。具有省工、节本、高产、高效之优点。免耕直播与翻耕直播相比,可节约成本60—80元1667m^2,单产略增或持平,播种期提早2d左右。免耕直播油菜更适合机收操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过去油菜普遍采用人工移栽方式,发枝多且长得粗而高,成熟期不一致,机械化生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2012年,湖南着力探索油菜高密度直播技术,创新了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油菜生产机械化取得了全面突破,成效十分显著。2012年,湖南省农机局在衡南、湘乡等5个市县进行人工撒播、人工移栽和机械化高密度直播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试验引进浅耕精量直播一体机,采取油菜机械化免耕(浅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水稻-小麦-油菜轮作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方法,探讨了不同留茬高度时的操作要点;介绍了不同的稻麦轮作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方法;还介绍了稻油轮作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方法。建议加大稻麦轮作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推广力度,以促进产量增加,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华研系列籽粒机收玉米在关中平原夏播玉米区的生态适应性及与前茬油菜或小麦轮作、实现双料籽粒机收的可能性,安排了华研种业组配的部分组合在陕西西安进行品比试验,并从技术上对油菜-玉米机械化轮作、小麦-玉米机械化轮作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华研组合SX6和GD39产量超越对照品种华美1号;华研玉米具有较强的脱水性,且抗倒抗病性较强;预计粒收玉米将首先与粒收油菜轮作,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3.
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油菜主产县(市)开展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稻田不同轮作系统对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利用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冬季休闲后种植水稻相比,冬季种植油菜后早、中、晚稻的平均单株有效穗数分别提高了7.54%、2.63%和0.47%,平均单株实粒数分别提高了12.73%、5.82%和0.03%,平均产量分别提高了10.03%、8.75%和4.59%;在6种轮作系统中,以油菜-早稻-晚稻轮作系统的经济效益最高;冬季种植油菜可以提高早稻和中稻的氮、磷、钾素的总积累量和吸收利用率;冬季种植油菜还可以提高稻田土壤的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降低稻田土壤的pH值。  相似文献   

14.
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油菜主产县(市)开展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稻田不同轮作系统对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利用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冬季休闲后种植水稻相比,冬季种植油菜后早、中、晚稻的平均单株有效穗数分别提高了7.54%、2.63%和0.47%,平均单株实粒数分别提高了12.73%、5.82%和0.03%,平均产量分别提高了10.03%、8.75%和4.59%;在6种轮作系统中,以油菜-早稻-晚稻轮作系统的经济效益最高;冬季种植油菜可以提高早稻和中稻的氮、磷、钾素的总积累量和吸收利用率;冬季种植油菜还可以提高稻田土壤的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降低稻田土壤的pH值。  相似文献   

15.
稻茬直播油菜晚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播油菜省工、节本、低耗、高效,在本地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一般产量与移栽油菜相仿。但由于受晚稻前茬熟期的制约,大面积推广受到影响。本区直播油菜近年来常占油菜种植面积的5%左右。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大面积生产中油菜机械化移栽尚未解决,结合油菜自身特点,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收现代农艺技术解决了传统油菜移栽生产上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机械直播油菜根系发达,主根粗长入土深,有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因而抗旱、耐瘠、抗倒伏能力强,只要结合相应栽培技术,机械直播油菜同样能达到稳产高产。为此,合理应用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机械直播及机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减少劳动用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1]。  相似文献   

17.
油菜作为丹阳市第3大农作物,目前仍延用传统人工作业栽种方式,费工费时,是目前丹阳市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一个软肋,为了推进油菜现代化种植模式进程,丹阳市在去年秋播设置了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模式初步探索试验,为今后油菜机械化生产总结经验,也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 在1985年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巢湖地区根据农业部门连续6年的定点试验研究和抽样调查分析,因地制宜地采用复、套、插种等办法,示范推广了油菜——西瓜——晚稻、油菜——早稻——番茄、春马铃薯——早稻——双晚、早稻——白菜——大蒜、番茄——晚稻、早稻——荸荠、席草——晚稻、早稻——蔬菜、早稻——豆类、春玉米——晚稻等10种水稻、经济作物轮作方式(以下简称稻经轮作方式)。在不占用粮食耕地的情况下,利用水稻前后茬发展了17.49万亩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占同类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75.7%,有效地解决了沿江老商品粮区粮经争地的矛盾,实现了粮经  相似文献   

19.
植物轮作模式对镉污染农田的修复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植物镉(Cd)的积累特征及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筛选便于推广的中轻度Cd污染农田土壤的植物修复模式,通过田间试验,利用不同吸Cd特性的水稻、油菜、油葵和伴矿景天等植物进行组合轮作,对土壤Cd有效性、植物不同部位Cd含量、富集系数、Cd积累量及移除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植物对土壤Cd的积累能力较强,除伴矿景天外,植物不同部位Cd的富集系数为1.03~8.82,不同轮作模式两茬植物地上部Cd积累量分别为13.81~81.34 g·hm-2和21.54~74.12 g·hm-2。不同轮作模式Cd移除量表现为伴矿景天与Cd高积累品种晚稻轮作(SPOS)>伴矿景天与Cd高积累油葵轮作(SPHA)>当地主栽品种早稻与Cd高积累品种晚稻轮作(CKOS)>当地主栽品种早稻与当地主栽品种晚稻轮作(CK)>Cd高积累品种油菜与Cd高积累品种晚稻轮作(HNOS),其中最大移除量达150.34 g·hm-2。第一茬植物收获后,伴矿景天降低土壤Cd含量和有效态Cd含量的效果最好,最高分别下降了15.66%和37.14%,而第二茬植物收获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均升高了95.51%以上,有利于下一年植物的吸取修复。油菜地上部Cd积累量最低,但其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试验前升高了20.00%,且油菜生长期与伴矿景天接近,因此适宜与伴矿景天间套作。综上所述,伴矿景天与高积累晚稻轮作、伴矿景天与高积累油菜间套作对中轻度Cd污染农田修复潜力较大,可作为湘中Cd污染农田修复治理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近年来我所在水北镇三都村建立了晚稻-油菜-西瓜套种轮作栽培模式示范基地300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水稻平均亩产500公斤,产值800元;油菜平均亩产152.4公斤,产值628元;西瓜平均亩产3500公斤.产值1050元,三热亩产值2478元。油菜套种西瓜,油菜可为西瓜遮荫,提高西瓜的成活率;油菜收获后,油莱秆荚壳返哺回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