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兵兵 《中国蜂业》2003,54(1):43-43
杀螨剂对蜂王与雄蜂生殖力的影响蜂群使用的杀螨剂很可能影响蜂王和雄蜂的生殖能力。我们的试验是 ,杀螨剂对雄蜂精子的产生和存活率的影响以及对蜂王受精囊中精子数量和存活率的影响。在培育蜂王和雄蜂的蜂群内分别放有甲酸、Apistan和CheckMite(蝇毒磷 )条 ;对照组蜂王和雄蜂培育则在不使用杀螨剂的条件下进行。蜂王样本在交尾或初次产卵后收集 ;雄蜂样本在交尾前采集。精子计数则是解剖贮精囊或受精囊 ,并在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器计算精子数量。蜂王受精囊的精子存活率用活体染料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雄蜂精液的精子存活…  相似文献   

2.
养蜂人常说:养蜂就是养王。育王换王是中蜂养殖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从理论上来讲,外界白天气温20℃以上,任何季节都可以育王,但不同季节育王效果完全不一样。连续阴雨天不利于蜂王交尾,其中最主要的是影响雄蜂数量和质量。一般来说,一年当中雄蜂数量最多的季节是春末夏初,从清明到小满这段时间,4月上旬~5月下旬,此时气温适宜,蜜源条件好,经过早春繁殖,群势不断发展壮大,并产生分蜂热。许多蜂群有雄蜂脾和大量雄蜂,雄蜂质量最好,这个时期蜂王交尾成功率达90%以上,育出的蜂王质量也最好。  相似文献   

3.
杀螨剂对蜂王与雄蜂生殖力的影响 蜂群使用的杀螨剂很可能影响蜂王和雄蜂的生殖能力.我们的试验是,杀螨剂对雄蜂精子的产生和存活率的影响以及对蜂王受精囊中精子数量和存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巢脾     
(一) 巢脾是蜜蜂生活和工作的场所,也是贮藏蜂蜜和花粉的仓库。充足优良的巢脾,对发展蜂群,提高蜂蜜的质量和数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蜂群繁殖季节,巢脾不足就会限制蜂王产卵,影响群势的发展和壮大;不好的巢脾也会出现较多的雄蜂房。同时,蜂王也不喜欢在陈旧的巢脾上产卵,影响蜂群的繁殖。为了更好的加  相似文献   

5.
在蜂群的社会生活中,雄蜂和蜂王及工蜂一样,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充足的雄蜂,蜂王就不能交配或不能充分受精;雄蜂在蜂箱里没有被喂饱,就不能作有效的婚飞。因此,雄蜂的交尾活动是与蜂群的整体状态有密切关系的。  相似文献   

6.
谈中蜂的繁育中华蜜蜂●刘焱森整个蜂群的生产能力、抗病能力、繁育能力、分蜂性等均与蜂王遗传物质有关,所以蜂王品质的好坏关系到整个蜂群生产和发展的好坏,中蜂也不例外。1种蜂的选择中蜂种用蜂王、雄蜂的选择应根据其特性,从1年以上的群中挑选,具体从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育王群,是专门用来培育蜂王的蜂群,又称哺育群.育王群应该是蜜、浆产量突出,其他各种性状优良的蜂群.开始培育蜂王时,群内应该有12框以上的蜂量,并积累了众多的青年哺育蜂.还应该有一定数量的雄蜂存在.  相似文献   

8.
丁桂玲 《中国蜂业》2010,61(9):56-56
研究表明,遗传多样性对蜂群的表现和存活具有重要作用。蜂王和多只雄蜂交配是提高单个蜂群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的方式之一。传统的人工授精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了这种一雌多雄交配策略,近来人工授精领域的发展更进一步提高了遗传多样性水平。早期做人工授精时,收集几百只雄蜂的精液,  相似文献   

9.
与蜂王交尾的雄蜂对蜜蜂下一代的品质和蜂王一样有同等的重要性。因此,严格的选择雄蜂种群(父群),保证新育成的蜂王与种群内的优质雄蜂交尾,是养王工作上一件不可忽视的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在蜂群普遍遭到蜂螨为害的情况下,雄蜂种群的选择和培育就更显得重要了。因为生物体下一代品质的优劣主要决定于父母双亲的遗传质和它的生活条件,蜜蜂也不例外。因此,那种单纯选择母群而对父  相似文献   

10.
在东北山区的椴树流蜜期,蜂群内有大量的雄蜂,但转场到秋蜜场地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雄蜂的数量非常少,尤其是性成熟的雄蜂更少。笔者经多年观察,认为下面因素造成了秋季雄蜂数量的大幅度下降。a.由于椴树蜜期种用父群雄蜂子的数量缩减,使得秋季出房的后备雄蜂减少。①为了获得椴树蜜高产,一般在6月中旬左右开始有计划地控制蜂王产卵,如把蜂王幽闭一段时间,或把蜂王用隔王栅较长时间地限制在巢箱产卵区中的几张子脾上等,将使蜂王产雄蜂卵的数量大大减少。②忽视种用雄蜂的培育,导致秋季雄蜂断档。③椴树流蜜期,有较多蜂群都换了王,新蜂王不…  相似文献   

11.
吕效吾 《中国蜂业》2003,54(6):40-41
一、精子的贮藏和利用蜂王通常在受精囊中贮藏 5~ 6百万个精子。蜂王若和 1 0~ 2 0个雄蜂交配 ,可在她输卵管内搜集2亿个精子 ,但是 90 %的精液排出体外。每个雄蜂可生产 1 0 0 0万精子 ,超过了一只蜂王的贮精子量。蜂王交配行为乍看是一种浪费 ,她从许多不同雄蜂身上得到了精液 ,效益确实是很高的。虽然进入受精囊的精液只是一小部分 ,但是许多交配雄蜂为蜂王提供了精子。考虑到各个雄蜂产生的精子是不一样的 ,这样就使蜂群内的工蜂后裔产生很大的变异。Tarpy等报道有 80 %的蜂王和 5个雄蜂交配 ;有 5 4%的蜂王和 1 0个雄蜂交配。雄蜂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蜂业》2016,(12):31-33
<正>(续2016年《中国蜂业》第11期)在对蜂王实施人工授精之前有两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培育健壮的雄蜂和性能良好的处女王。雄蜂的培育需要选择强壮的蜂群和适宜的环境条件,否则会影响雄蜂的发育。通常培育雄蜂的时间在移虫育王前15~20天较为合适。培育雄蜂数量根据处女王数量而定,一般给1只处女王授精需要8~10只左右的成熟雄蜂,为了避免雄蜂发育不完全或者飞散到其他蜂群而导致无法  相似文献   

13.
答问题解     
问:提供卵虫的蜂王年龄大小对育出的后代蜂王有影响吗?(黑龙江宝清县赵永春)答: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通常认为卵的大小对育出的蜂王质量有影响。问:越冬期,蜂王吃什么?如果吃王浆,如何控制不产卵?如果吃蜂蜜,卵巢不退化吗?(黑龙江宝清县赵永春)答:越冬期,蜂王仍靠工蜂饲喂王浆,但饲喂的次数和数量都比繁殖期要少得多,维持在让蜂王能生存,但又不会产卵的水平,在这方面蜜蜂有很高超的自制能力。问:甘露蜜大量采集期间是否影响到雄蜂出巢交尾(雄蜂性功能)?(黑龙江宝清县满祥玲)答:不会影响雄蜂出巢交尾。在蜂群活动季节,甘露蜜对蜂群的产卵、育…  相似文献   

14.
1265/87 父母系对蜂群生产能力的影响 [捷克] Kopernicky,J。 1982—1984年,我们对高产群蜂王后代和雄蜂进行了试验观察,还进行了这样的试验,即用生产群雄蜂给低产群育出的蜂王授精,看其是否能对该蜂王后代的生产能力产生积极影响。生产群的雄蜂给生产群培育出的蜂王授精,结果该蜂王形成的蜂群其最高蜂蜜产量及总产量与由生产群培育的蜂王和来自低产群的雄蜂授精而形成的蜂群相似。用低产群培育的蜂王与高产群的雄蜂授  相似文献   

15.
蜂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其交配的雄蜂的数量和质量。蜂王在短时间婚飞交配后,其受精囊必须装入500~700万精子,才能保证蜂王一生产受精卵的需要。蜂王在一次婚飞中,如果受精不足,就要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婚飞,这就会增加蜂王伤亡的危险,如果由于雄蜂少,蜂王达不到充分受精时,工蜂往往较早地更替已经产卵但受精不足的蜂王。  相似文献   

16.
环境温度对明亮熊蜂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温度是影响明亮熊蜂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在25~30 ℃范围内,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明亮熊蜂的发育周期呈现缩短的趋势,蜂群成群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在29~30℃时,蜂王产卵时间、第一批卵虫蛹的发育日期和蜂群的成群时间最短,成群率最高。环境温度对蜂群所产生的蜂王数量也有着较大的影响,随着温度的上升,蜂王数量逐渐增加,在30℃时,蜂群所产生的蜂王数量最多。但温度对蜂群的工蜂数、雄蜂数和蜂王初生重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种用雄蜂的父群选择与母群具有同等的重要。由于蜂王交配的多次性,而雄蜂具有交配的一次性。因而父群的数量应多于母群。大量不同成熟期的雄蜂,会增加蜂王交尾的机遇。如果没有足够的雄蜂,蜂王就得不到充分受精。雄蜂是季节性出现的。据维期(1962)和阿兰(1965)观察表明:供给蜂群大量的雄蜂脾或让它们自由造雄蜂脾,通常雄蜂幼虫不会超过1500平方厘米,即约等于4500个。维期发现,在整个养蜂季节里,不同  相似文献   

18.
张发  王琦  蔡相强  王志 《蜜蜂杂志》2021,41(4):11-15
雄蜂是三型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蜂群中承担着与处女王交配繁殖后代等重要作用。为研究蜂群培育雄蜂的规律,探明养蜂实践中限制雄蜂数量是否对蜂群发展产生影响,设置试验组(割除雄蜂蛹)与对照组试验蜂群,观察蜂群培育雄蜂情况及其对蜂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蜂群中培育雄蜂不随人为干预而改变,人为限制雄蜂发展会导致蜂群接受外来雄蜂,人为增加雄蜂数后蜂群会弃养多余的雄蜂。雄蜂数量及其精液量具有明显的时间动态变化特征,群势强和饲料储存较多的蜂群,培育雄蜂的时间更早;蜂群4月下旬开始培育雄蜂,6月中上旬至7月中下旬和8月下旬雄蜂数较多,9月10日左右群内无雄蜂;6月10日至7月20曰雄蜂的精液量最多,8月10曰至8月30日雄蜂精液量则较少。限制雄蜂的发展对蜂群增殖速度、饲料消耗量均无明显影响,对照组椴树蜜产量略高于试验组,但未见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9.
林治德 《中国蜂业》2007,58(3):25-25
蜜蜂群体中雄蜂的分工是与处女蜂王交配,一般处女蜂王产卵后就不再交配,正常蜂群一年只换一次蜂王。但是蜂群有它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雄蜂有它的极限数。  相似文献   

20.
廖子俊 《中国蜂业》2022,(3):16-17+20
<正>自然分蜂是蜜蜂群体繁衍的本能,简称分蜂。它是蜜蜂的一种特殊繁殖方式,蜂王产卵,工蜂哺育,不断增加蜜蜂的数量。蜂群分蜂前,先要培育一些雄蜂,接着筑造王台,哺育新蜂王。当新蜂王快要羽化时,一部分蜜蜂便簇拥着老蜂王飞离蜂巢,把旧巢留给新蜂王和剩下的蜜蜂。原来的一群蜂成了两群,增加的蜂群用来补偿由于饥饿、病害、敌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失,保证种族的繁衍生存。自然分蜂通常发生在春夏两季蜜源充足、蜂强子多的时期,南方的秋季也有部分蜂群可发生自然分蜂。不同蜂种的分蜂特性有强有弱,同一蜂种的不同蜂群也存在差异。这就是说,在分蜂的多发季节,只有部分蜂群会发生自然分蜂,还有些蜂群只出现过分蜂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