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蔬菜》2012,(13):32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育种团队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在甘蓝雄性不育育种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特别是在甘蓝上首次发现显性雄性不育材料,研究建立了甘蓝显性雄性不育育种技术体系,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2.
胡鸿  徐利群 《中国蔬菜》2006,1(6):36-36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方智远研究员带领的甘蓝育种课题组,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经过20多年的攻关研究,在甘蓝显性雄性不育育种技术研究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为了进一步加快上述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显性雄性不育甘蓝新品种的产业化开发,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于2006年5月17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甘蓝显性雄性不育育种技术展示会”,中国工程院白玉良秘书长,科技部农村司杜占元司长,农业部科教司石燕泉副司长,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北京市科委,中国农业科学院翟虎渠院长、屈冬玉副院长,科技管理局等有关部门领导以及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等媒体记者30余人出席了展示会并参观了甘蓝新品种展示田和利用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一代杂种的甘蓝制种基地。  相似文献   

3.
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方智远  孙培田 《园艺学报》1997,24(3):249-254
从甘蓝原始材料79-399的自然群体中获得雄性不育突变株79-399-3。研究结果表明,该突变株的雄性不育受一显性不育基因CDMs399-3控制。该基因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表现为环境敏感和环境稳定两种类型,且温度是影响不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环境敏感的显性雄性不育植株通过自交可以得到显性纯合的雄性不育植株。显性纯合不育植株与普通自交系或相应的姊妹系杂交获得了不育株率达到100%、不育度达到或接近100%的不育群体。根据CDMs399-3基因的这一遗传特点,建立了利用显性雄性不育基因配制甘蓝杂交种的新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保存和繁殖显性纯合雄性不育材料,然后与遗传差异较小的普通自交系或姊妹系杂交得到不育系。选择园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的不育群体作不育系,与配合力优良的自交系杂交,配制出了优良的杂交组合。试验采种结果表明,携带CDMs399-3基因的甘蓝雄性不育系结实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4.
《长江蔬菜》2003,(3):55-55
1育种技术研究①雄性不育育种技术研究筛选出10余个不育性稳定、经济性状优良且配合力好的甘蓝显性不育系并配制出新的优良杂交组合;鉴定出29个新的纯合显性不育株,其中02—12MS为新类型显性不育系,使甘蓝显性不育系类型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6个;获得优良青花菜显性不育系3个,优良胞质雄性不育系3个。获得含有PS-2雄性不育基因的番茄不育系;甜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QTL定位得到初步结果,建立了8个连锁群,确定了控制辣椒雄性不育恢复性的QTLs的大致区域;提出大白菜核基因型、异源胞质型和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遗…  相似文献   

5.
综述甘蓝雄性不育的来源和类型及其在细胞学、遗传学、生理生化和分子标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简介甘蓝雄性不育的选育及育种应用,最后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一个用于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转育辅助选择的SCAR标记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一个与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OTII900被转化为显性的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 标记STII900,它可用于甘薯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转育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7.
一个与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王晓斌 《园艺学报》1998,25(2):197-198
报道了一个与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OT11900,该标记与雄性不育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为8.0cM。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由萝眩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转育而成的甘蓝雄性不育系大800382和二800782的特点,两个雄性不育系均表现全不育,其不育率不爱折影响,植性状与正常植株无明显差异,在甘蓝育种和种子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园艺学报》2015,(2):200
<正>2015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方智远院士主持完成的"甘蓝雄性不育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新品种选育"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为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系杂交制种中易出现假杂种、亲本繁殖需人工授粉成本高等弊端,方智远带领甘蓝课题组成员,历经多年从30多万株种株中发现了甘蓝新型雄性不育源79-399-3,经研究阐明其不育性为显性核单基因控制,并从其自交后代中选育出纯合不育株,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  相似文献   

10.
甘蓝制种技术上的一项重要变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近年来,笔者在甘蓝雄性不育系选育与利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利用在国内外首次发现的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DGMS79—399—3,育成了一批优良的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出中甘16、中甘17、中甘21等6个新的甘蓝杂交种,其中已有5个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开始用显性雄性不育系规模化生产甘蓝杂交种并向市场提供商品种子。由国外引进经过改良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通过多年转育、改造,获得了10余个可实用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出中甘22等优良甘蓝杂交种并开始制种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一个与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RFLP 标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运用RFLP 技术, 采用集群分析(BSA) 法进行了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 结果表明, 该显性不育基因与RFLP 标记pBN11 连锁, 经两个回交群体检测, 其遗传距离分别为5.189和1.787 cM, 首次将该不育基因被定位于第1 和第8 条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2.
丁云花  简元才 《蔬菜》2005,(12):8-8
花椰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类蔬菜。由于其营养丰富、风味鲜美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花椰菜生产发展很快,栽培面积迅速上升,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为了丰富、更新花椰菜品种,提高花球产量和品质,改进育种技术,本课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花椰菜品种改良育种研究,利用胞质雄性不育材料,通过多代连续回交转育获得一批不育性稳定的花椰菜胞质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3.
杂种优势育种已成为许多蔬菜的主要育种方法。其中,选育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是关键。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创造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可以克服常规育种手段的局限性,较之利用自然变异、远缘杂交和引种等选育手段具有更广阔的前景。近几年,我国在番茄、大白菜、甘蓝等蔬菜上利用基因手段获得雄性不育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4.
薛庆华 《辣椒杂志》2007,5(1):18-19
辣椒的杂种优势很强,杂交辣椒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栽培。过去大都采用人工去雄杂交制种,近年来,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育种途径逐渐更新,辣椒雄性不育系包括雄性不育两用系和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简称三系)育种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辣椒雄性不育系制种具有保证杂交种的纯度,提高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防止亲本流失等特点。如何发挥这些优势,研究形成一套系统、完备的辣椒雄性不育系制种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我国甘蓝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二五"期间,我国甘蓝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选育出一批优异的甘蓝育种材料,建立了高效的甘蓝育种技术体系,实现了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甘蓝规模化制种,培育出一批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甘蓝新品种,应用基础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从甘蓝种质创新、育种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综述了过去5年间取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DGMS79-399-3不育性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采用两种不同的遗传分析模型, 研究了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DGMS79-399-3不育性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运用Griffing Ⅱ的方法进行遗传效应的分析, 就不育度而言, 加性作用的方差占总的遗传方差为21.89% , 而显性作用的方差为78.11%; 广义遗传力为97.22% , 狭义遗传力为21.23%。配合力的比较结果表明, 5个不育亲本中, 523-16的一般配合力最高, 达3.17; 特殊配合力最高的组合是606-7 ×102, 达10.42。用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进行遗传规律的研究, 结果表明, 影响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育性的最适遗传模型为一对加性- 显性主基因+加性- 显性- 上位性多基因模型(D模型) ,主基因的遗传率为82.03% ~94.12% , 微效基因的遗传率为0.14% ~10.94% , 两种遗传分析模型研究结果均表明: 主基因的显性作用在不育性表达中占主导地位, 但主基因的加性作用以及微效基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秋甘蓝系列新品种(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用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或胞质雄性不育系作母本 ,以优良自交系作父本配制的中甘 16、中甘 18、中甘 19、中甘 2 0等 9个早、中、晚熟配套的秋甘蓝新品种、新组合 ,其中 4个新品种已通过审定并推广。  相似文献   

18.
以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早熟秋甘蓝新品种‘中甘18’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甘18’甘蓝新品种是利用显性雄性不育系DGMS 012216 为母本, 自交系962100211 为父本杂交而成, 该品种早熟性好, 秋季种植从定植到收获约55 d , 叶球紧实, 圆球形, 耐裂球, 平均单球质量110 kg 左右, 田间较抗病毒病。适于在我国北方地区作极早熟秋甘蓝栽培, 也可在上述地区作早熟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19.
果树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性不育已在植物育种上得到广泛应用,在果树上也有许多雄性不育类型。迄今,已对一些果树的不育类型进行了基因型鉴定,并获得了与雄性不育性状连锁的DNA标记及可能与雄性不育有关的基因或DNA片段。但对于果树雄性不育分子机理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重点总结了桃、柑橘等几种果树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这将有助于我国果树的雄性不育研究,使雄性不育材料能更好地应用于果树育种及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0.
《园艺学报》2006,33(2):305-305
《园艺作物基因组学研究》一书收集了中英文论文38篇,涉及了旨在提高蔬菜作物营养品质、抗病性和产量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研究,突出体现了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定位与基因表达、马铃薯晚疫病菌毒力基因克隆、番茄抗白粉病基因表达、白菜类作物遗传作图与微量营养成分含量遗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