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苗床地选择与整理苗床地应选交通方便、靠近居民点、有灌水条件、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平坦阳向沙质壤土地段。苗床整理:于先一年秋季深耕育苗地30-50厘米,耕后磨平。次年春季可开始做床。育苗可选低床,规格为:宽1.2米,长20米左右,深度以容器袋装土排放后刚好与地面平齐为宜,一般为12厘米左右,步  相似文献   

2.
一、工艺流程1、容器袋的选择。一般选择高10厘米,直径8厘米的圆柱形,底部有8-12个通气孔的塑料袋。2、苗床的配制。苗床为低床,宽1.5米,长随大棚的宽度而定。床与床  相似文献   

3.
雪松树姿雄伟壮丽,挺拔翠绿,是世界著名的园林绿化和珍贵的用材树种.(一)播种育苗1.圃地选择与作床:雪松耐旱忌水,苗圃地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苗圃地播前半月要浅翻一次,施足基肥.苗床一般宽1—1.2米,床高30—50厘米左右.苗床东西向,以便搭棚遮荫.  相似文献   

4.
容器育苗具有提高苗木质量、节约圃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单位面积产苗量等诸多优点,是半干旱地区发展种苗产业首选技术措施之一。发展容器育苗应该着重抓好以下环节:苗圃地的选择、容器袋的选择、营养土的配制、苗床准备、装苗和苗期管理。  相似文献   

5.
根据试验和工作总结,提出了宜君县油松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主要包括育苗苗圃地及容器选择、作床、配土、种子处理、点播、苗期管理、造林时间及苗木选择、整地等技术。  相似文献   

6.
樟子松容器育苗的关键技术环节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20世纪70年代在榆林引种成功,现已成为榆林市造林的主要常绿树种。樟子松大面积造林用的主要是三年生容器苗,因此苗木的培育直接影响造林的成功。樟子松容器育苗是一项投入大、工序多、技术性很强的育苗技术,要大规模稳定生产樟子松容器苗必须要熟练把握种子的质量、苗圃地选择、营养土配置、苗床整理、催芽、播种、苗期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生产实践中樟子松容器苗培育技术进行了总结,并从苗圃地选择、苗床整理、营养土配制、种子处理与播种、播后管理等技术环节逐一做了介绍,可为渭北旱塬地区开展樟子松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辽市容器育苗工作刚刚起步,2000年完成18.7万株,保存率46.49%;2001年完成169.0万株,保存率为76.90%;2003年完成4524.6万株,保存率为72.14%。但是,还存在着许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容器苗的生产与发展。1.容器苗生产的技术要素容器选择:选用厚度0.03~0.04cm的聚乙烯塑料制成的容器袋,袋的下部打有0.3~0.5cm的圆孔6~10个。袋的直径为5~12cm,高度为10~20cm。选地与作床:选择地势平坦、有遮阳的排灌条件的地段,根据苗木的数量确定育苗面积,并作好苗床。床的宽度一般为1.0~1.2cm,床的长度依苗的数量和地势自定,一般为10~2…  相似文献   

9.
育苗地的选择:套袋容器苗育苗地应选择在靠近水源,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排灌条件好,便于经营管理的壤土或沙壤土地。考虑造林时的苗木运输问题,育苗地还要选择距离造林地较近的地方。筑床:4月上中旬进行筑床,筑床前先平整土地,根据圃地情况,筑床面宽150~200cm的平床,步道沟宽30cm,筑床后用刮板搂平、踩实。育苗容器袋的选择:由于移栽的苗木一般是1~2年生的出圃苗木,选择的容器袋大小要适中,育苗袋太小,易造成苗根外露或窝根,影响成活,育苗袋太大,增加了容器苗的重量,运输困难,增加运输成本。所以容器袋应选择韧性较好的,规格一般为15cm×20c…  相似文献   

10.
宋华祥 《中国林业》2012,(11):44-44
一、樟子松容器苗培育育苗地选择。选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通风、阳光充足的半阴坡或半阳坡。不宜选择低洼积水、易水冲沙埋或是风口的地段。为便于管理,育苗地划分苗床和步道两部分。苗床宽2米左右,步道宽40厘米左右。根据育苗的水湿状况可将苗床设计为  相似文献   

11.
苗圃地的土质和整地要求苗圃地的地势应选择平坦或坡度低于5度的缓坡地,土质最好为肥沃的壤土或沙壤上。苗圃地应靠近水源且又排水方便。整地时一般深耕30厘米,尔后每亩施放300公斤左右的草皮灰作基肥,耙平耙碎土壤,拣尽杂草、树根即可作苗床。起畦作苗床时,要顺地形波向,以利排水。苗床一般高30~40厘米,宽80~100厘米,长5~10米。每床两边各开一条宽、深均30厘米左右的排水沟。主枝的采取要求甜竹主枝明显,长可达3~5米。埋枝育苗使用的主校要采取于2~3年生的母分杆上。切取立核时,要保留主技基部下与之相连的一小块母竹竹打片…  相似文献   

12.
从西伯利亚花楸(Sorbus sibirica)轻基质网袋的制作、作床、播种育苗、苗床管理和越冬防寒等方面进行阐述,介绍一种育苗新技术。运用该项技术可以有效节约育苗空间,降低生产育苗成本,该项技术值得在苗圃地紧缺的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陈启贵 《绿色科技》2012,(4):157-159
对华山松容器育苗造林进行了试验,探讨了华山松容器育苗技术,包括苗圃地选择、营养土的配制、消毒、容器类型、规格、装袋、播种、苗期管理等内容,以期为推广华山松容器育苗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油松、樟子松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耐寒、抗旱、耐瘠薄等特点,是东北地区用材、绿化、防护、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应用油松、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可以缩短苗木出圃时间,延长造林季节,春、夏、秋三个季节均可造林;苗木质量好,产苗量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明显高于裸根苗. 一、做床 1.选地 做床前,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便于作业的地块作为容器育苗基地. 2.做床 根据实地大小做成长10~15米、宽2米、高30厘米的苗床.  相似文献   

15.
对华山松容器育苗造林进行了试验,探讨了华山松容器育苗技术,包括苗圃地选择、营养土的配制、消毒、容器类型、规格、装袋、播种、苗期管理等内容,以期为推广华山松容器育苗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石灰岩山地容器育苗造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岩山地造林绿化难度大,除选择适宜树种外,应以容器育苗造林为主要措施,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一、容器苗培育营养土装入容器不要过满,可低于容器口1~2厘米.播种前,把装好营养土的容器排放在苗床,用砂土或泥土填充容器之间的空隙,培好床边.再将经挑选、消毒、催芽的种子播入容器,一般每个容器内播3~5粒.播后用营养土覆盖,再在上面盖上切碎的稻草或锯末.  相似文献   

17.
侧柏容器育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侧柏容器苗以其质量好、成活率高、出苗快等优点赢得大家的青睐。现将侧柏苗的容器培育要点归纳如下。 一、作苗床。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向阳地.做成宽1,2米、长10米左右的苗床,苗床之间开深20厘米.宽30厘米的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苗圃地进行樟子松容器育苗试验,介绍了樟子松容器育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松树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琴 《中国林业》2012,(3):53-53
近年来,随着封山育林、工程造林、退耕还林等工程的不断推进,苗木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传统的育苗技术在造林时间上有严格的限制及造林成活率低,因此各地采取了容器育苗技术。容器育苗是在特定的容器中培育苗木,在起苗、包装、运输时不易伤根,贮藏时不易丧失生命力,造林后没有缓苗期,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初期生长快;受季节限制少;育苗时易控制环境,节约用种,提高圃地利用率。现将松树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介绍如下。一、容器育苗技术1.苗圃地的选择及整理。苗圃地选择在造林地附近或其中  相似文献   

20.
容器育苗是干旱地区造林的一项重要措施 ,它能保持苗木根系的完整性 ,提高造林成活率。此外能延长造林时间 ,不受造林季节限制 ,有利于安排劳力 ,提高造林质量。为使该项技术在林业生产中广为应用 ,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1 苗床选择选择宽余的庭院或幼令果园行间作苗床 ,苗床底面要平整 ,宽度 1m为宜。庭院育苗要防止家畜为害。2 配土取沙土 1 / 4 ,优质壤土 3/ 4混合均匀 ,或取肥沃的耕作层壤土 ,干湿度适中。庭院育苗要过筛 ,果园行间育苗要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平铺于苗床上 ,然后用旋耕犁旋耕两遍 ,成粉末状即可装袋。3 装袋要在 4月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