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红厚壳光合特性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 Linn.)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十分巨大,为了研究其光合特性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为其生态栽培和商业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对栽植6a的红厚壳利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6400测定其光合特性,试验包括以下在自然生长的条件下测定叶片光合、蒸腾作用的日变化规律;控制CO2浓度,测定叶片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下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控制光合有效辐射强度,测定叶片在不同CO2浓度下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红厚壳叶片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单峰型;(2)红厚壳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CO2浓度及其它相关生态因子(包括有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汽压差和叶温)均呈二次线性关系。红厚壳适于生长强光、高温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温室盆栽茶梅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温室盆栽茶梅的光合特性,为温室茶梅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盆栽茶梅为试验材料,采用美国CI-301PS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其光合特性及其相关生理生态因子指标进行测定,并通过统计分析,探索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结果】(1)茶梅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型,有明显“午休”现象。光合作用的饱和点为221μmol·/m2·s,补偿点为13.9μmol·/m2·s。叶温27.5℃时光合速率最大,超过时逐步下降。(2)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环境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均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相关,其中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理因子,有效辐射为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态因子。(3)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分别与大气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茶梅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型,有明显“午休”现象;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理因子,有效辐射为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3.
设施栽培对杨梅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设施栽培对杨梅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以‘丁岙’杨梅(cv. ‘Dingao’)为试材,于2011年5月(杨梅果实发育期)用Li-6400光合作用仪测定大棚内外杨梅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片温度(Tleaf)、空气相对湿度(RH)等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同时对大棚内外‘丁岙’杨梅的叶片光响应、CO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棚内外杨梅Pn日变化都为双峰型曲线,大棚杨梅的CO2补偿点、饱和点以及净光合速率要大于大棚外杨梅;Pn与PAR、CO2浓度呈双曲线关系,与RH呈二次曲线关系,与Tleaf呈三次曲线关系。杨梅光合特性与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可为设施杨梅环境调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燕麦叶片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中午燕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明显降低(光合午休),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即在上午10:00和下午16:00净光合速率各有一个高峰,分别为17.106μmol CO2/m2/s和5.986μmol CO2/m2/s,下午的峰值低于上午.两峰之间有一低谷,最低值出现在下午14:00为1.61μmol CO2/m2/s.研究表明,各环境因子对先合速率(Pn)都有一定的影响.经相关分析发现,各环境因子与净光合速率(Pn)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相对湿度(RH)>田间CO2浓度(Ca)>大气温度(Ta)>光合有效辐射(PAR).各生理生态因子与净光合速率(Pn)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气孔限制(Ls)>叶片胞间CO2浓度(Ci)>叶片胞间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研究证明了气孔中午关闭是光合午休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遮荫对茄子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茄子为材料,研究了遮荫处理对茄子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处理增加了茄子株高,降低了茎粗、比叶重以及SPAD值;显著降低了茄子叶片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光饱和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全光照下,茄子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高峰期出现在9:00和13:00,有光合"午休"现象;遮荫条件下,茄子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高峰在11:00。遮荫处理使叶片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均下降,胞间CO2浓度(Ci)升高。以上参数表明,遮荫条件下,茄子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均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光合能力的下降,影响其正常生长,且遮荫程度越大,光抑制愈严重。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评价茄子单性结实材料,用于新品种的选育应用,以单性结实材料D-11和非单性结实材料00-13为试材,在人工可调环境下,研究低温胁迫(5℃)对茄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单性结实材料冷害指数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MDA)少,抗冷性强;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光饱和点(LSP)、光饱和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AQY)和CO2饱和点(CSP)、羧化效率(CE)、RuBP最大再生速率等均下降;而光补偿点(LCP)、CO2补偿点(CCP)具有上升趋势;胞间CO2浓度(Ci)先升高后降低。实验表明,低温胁迫主要影响茄子幼苗光合机构的活性,单性结实材料的抗冷优势明显,光合参数变化幅度小。  相似文献   

7.
自然条件下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宝兴鼠尾草(Salvia paohsingensis)叶片的光响应及光合日变化进程。结果表明:宝兴鼠尾草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为27.30μmol?m-2?s-1,暗呼吸速率为-2.24μmol?m-2?s-1,光补偿点为40.09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600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512,具较高量子产额,能够充分利用弱光并具有较强的耐荫性。宝兴鼠尾草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这是气孔限制因素作用的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空气相对湿度和胞间CO2浓度是影响宝兴鼠尾草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因此,在栽培时,可采取雾灌或与其他高竿作物间作的方式,以缓解午休现象,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海南重楼为濒危保护植物,野生资源匮乏,在引种后的人工栽培过程中,为向其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充分发挥其光合潜力,需要了解其光合特性。以林下生长的海南重楼为材料,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对其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特性及CO2响应特性进行测量。海南重楼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表现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4:00。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海南重楼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子为气孔导度。海南重楼的光补偿点为3.04 μmol/(m2·s),光饱和点为737.5 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452 μmol/(m2·s);海南重楼的CO2补偿点为92.33 μmol/mol,CO2饱和点为1687.5 μmol/mol,羧化速率为0.0124 μmol/mol。测量海南重楼的光合特性,可为其人工栽培的光照条件控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长沙市城市森林树种深山含笑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自然条件下城市森林典型树种深山含笑的光响应特性、CO2响应特性及光合作用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深山含笑的光补偿点为85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333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23;(2)深山含笑的CO2补偿点为121μmol·mol-1,CO2饱和点为1728μmol·mol-1,羧化速率为0.028;(3)深山含笑的光合作用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峰值出现在1000和1600.主要的生理生态影响因子为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等.  相似文献   

10.
不同季节加拿大糖槭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糖槭的光合特性,为糖槭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参考,采用Li-COR 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对加拿大糖槭进行光合生理指标测定,选择不同的季节对加拿大糖槭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春夏秋3个季节,加拿大糖槭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型,并且均存在光合“午休”现象。通过3个季节加拿大糖槭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的比较,得出春夏秋3个季节的水分利用率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型,且秋季的水分利用率日平均值要高于春夏2季;不同季节影响净光合速率的生理生态因子有差异,但从总体表现来看,影响加拿大糖槭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11.
烤烟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烤烟不同部位叶片生长发育及品质差异形成的光合生理机制,以‘豫烟10号’为材料,在旺长期烟株现蕾时测定不同部位叶片光合特性及环境因子日变化进程,并采用通径分析法分析各环境因子对其净光合速率(Pn)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1)在现蕾期,‘豫烟10号’不同部位叶片Pn日变化均为“单峰型”,上、中、下部叶Pn日均值分别为13.25、11.71、6.26μmol CO2/(m2·s),下部叶Pn显著低于上、中部叶。(2)气孔导度(Gs)对烤烟蒸腾作用的影响大于光合作用。随Gs的增加,不同部位叶片Pn和蒸腾速率(Tr)呈上升趋势,总体来看,各部位叶片Tr峰值出现时间与Gs峰值出现时间基本一致,二者均滞后于Pn峰值出现时间。(3)烤烟不同部位叶片主要决策变量均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主要限制变量均为大气温度(Ta)。由此可知,要提高烤烟不同部位叶片Pn,需采取一定措施如增大株间距离来提高PA R,控制各部位叶片所处微环境Ta,进而改善各部位叶片温度(Tl),基本保持大气CO2浓度(Ca)不变。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中华苦卖菜光合特性与环境因子关系,采用TPS-1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自然条件下中华苦卖菜叶片光合特性、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二氧化碳浓度(Ca)、气温(Ta)、叶温(Tl)和相对湿度(RH)等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中华苦卖菜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分别为为9.26和4.17 μmol/(m2?s),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中华苦卖菜净光合速率中午降低为气孔限制;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为3.52 mmol/(m2?s),气孔导度与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环境因子中对Pn直接作用由大到小为TL>PAR>Ta>Ca>RH,中华苦卖菜Pn与PAR、RH呈显著正相关,与Ta、TL呈负相关。在中华苦卖菜叶片进行气体交换的日进程中,环境因子对中华苦卖菜同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中华苦卖菜光合气体交换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光照处理对野扇花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野扇花叶片在不同光照处理下光合作用特征及生长的适宜生态条件,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全自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不同光照处理的野扇花叶片净光合速率及相关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逐渐降低,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2)野扇花净光合速率控制因子为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共同作用。(3)60%和30%遮光处理下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趋势相符合,85%遮光和全光照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未随环境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而明显变化。(4)不同光照处理下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建议适度遮光,避免光抑制,同时应注意适宜的株行距,以促进通风,提高胞间CO2浓度,有利于光合作用进行和野扇花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4.
叶面喷施KH2PO4对密植幼龄骏枣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疆密植枣园幼龄骏枣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了在开花坐果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KH2PO4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钾肥能够显著提高骏枣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但不同的供钾水平并不改变骏枣各项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规律。骏枣开花坐果期叶片Pn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无明显的“午休”现象,骏枣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一天中表现不同,上午14:00之前主要是气孔因素,中午14:00以后主要是非气孔因素,而叶面喷施钾肥能够提高骏枣叶片的非气孔因素的作用,而降低气孔限制作用。Gs和Tr日变化均呈“M”型,两者的日变化趋势表现较好的协同性,适宜浓度的钾肥有助于提高骏枣叶片气孔导度Gs应对变化剧烈的气象条件的缓冲能力。同时,叶面施钾也促进了骏枣叶片Pn与气孔限制值(Ls)的相关性以及Pn与(潜在水分利用率)WUEi的相关性,降低了Pn与WUE(瞬时水分利用率)的相关性。本试验范围内,适宜KH2PO4叶面肥浓度为0.6%。  相似文献   

15.
木薯栽培种与野生种叶片光合器官结构和酶学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栽培型木薯高光效的机理,采用石蜡切片法和酶活测定等方法分别对木薯栽培品种Arg7(Manihot esculenta)和野生种W14(Manihot esculenta subsp. flabellifolia)进行了叶片解剖结构、光合淀粉累积关键酶活性、净光合效率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对比分析两木薯种试验结果,发现栽培型木薯较野生种具有独特的叶片维管束鞘细胞结构,较高的PEPCase(50.41NADHμmol/(mg protein?hr)活性和净光合速率(36.82μmol/(m2s))以及低于野生种的叶绿素含量。另外,木薯种Arg7叶片中Rubisco、PEPC、AGPase和SuSy这4个酶活性动态变化与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木薯光合作用、淀粉合成以及光合产物的运输是个协同作用的过程。最后推断出栽培型木薯高光效的原因可能是叶片中存在一定程度的C4光合模式以及较野生种通畅的光合产物运输通路。  相似文献   

16.
华南8号木薯光响应参数日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研究华南8号木薯的光合作用日进程,结果表明:华南8号的Pmax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上午9:00左右,“午休现象”不明显。午间叶片光合能力的轻微减弱主要受到非气孔因素影响。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等光合参数在一天中是不断变化的。7:00~17:00,Pmax(CO2)变幅为:23.65~32.87μmol?m-2?s-1;a变幅为:0.0482~0.0683;LCP变幅为:30.60 ~50.78μmol?m-2 s-1;LSP变幅为:1845.64 ~2418.60μmol?m-2 s-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各光合参数的主要影响因子分别是,a为RH,显著正效应;LCP为PAR,显著正效应;LSP为Cond和Vpdl,其中Cond为显著正效应,Vpdl为不显著负效应,效应大小依次为Cond>-Vpdl;Pmax的主要影响因子是Cond、RH和Ci,其中Cond和RH为极显著正效应,Ci为不显著负效应,效应大小依次为Cond>RH>-Ci。  相似文献   

17.
野生西瓜与栽培西瓜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 为探讨野生西瓜的光合特性,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夏季晴天和阴天下的新疆野生西瓜与栽培西瓜(黑美人、子龙)的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晴天下野生西瓜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总体高于同一时刻的栽培西瓜,阴天下却低于栽培西瓜。野生西瓜的光合“午休”很不明显,而栽培西瓜的光合“午休”十分明显。从晴天到阴天,野生西瓜的光合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气孔限制因素和非气孔限制因素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新疆沙漠桑树光合特性日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沙漠桑树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在强光、高温、干燥的晴天呈双峰曲线,沙漠桑树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较低,沙漠桑树的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光合作用受叶片内部气孔活动状态、蒸腾速率和外界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等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金荞麦辐照诱变株系在快速生长期的光响应和光合日变化规律,培育新种质,以Co60γ辐照绿茎金荞麦根茎(对照)及得到的红茎、红叶诱变株系植株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连续2年进行了光合参数测定。结果表明:红叶和红茎株系在弱光下具有较好的光利用能力,而绿茎株系在强光下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三种金荞麦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由于气孔限制的影响,具有“光合午休”现象;日光合进程中,绿茎的光合速率高于红茎和红叶;光照和温度是影响金荞麦光合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红茎的光合作用需要高CO2浓度,而高CO2浓度却抑制了绿茎和红叶的光合作用,低湿也是影响红叶光合作用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说明金荞麦变异株系的光合能力明显弱于绿茎对照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