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攀枝花烟区不同类型土壤主要肥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给攀枝花烟区不同类型植烟土壤的施肥提供技术参考,对不同类型土壤的主要肥力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供试6类主要植烟土壤中:(1)61.86%紫色土的pH最适宜烤烟生长,然后依次是黄棕壤、红壤、赤红壤、水稻土和石灰岩土;(2)有机质含量大于15 g/kg的比例以黄棕壤最高(73.4%),其次是水稻土、紫色土、红壤、石灰岩土、赤红壤;(3)碱解氮含量均都大于100 mg/kg,以水稻土的平均含量123 mg/kg最高,赤红壤的平均含量106 mg/kg最低,较低的是平均含量为117 mg/kg的紫色土;(4)有效磷平均含量都在15~20 mg/kg之间,属于中等,但含量变异较大;(5)速效钾平均含量都在100 mg/kg以上,但小于150 mg/kg的比例都超过了50%,即一半土壤缺钾。  相似文献   

2.
张家界不同植烟土壤类型腐殖质的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田间调查、取样及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张家界5种不同植烟土壤类型的腐殖质含量、组成、性质。结果表明:胡敏酸碳含量由高到低为:黄壤>水稻土>黑色石灰土>红壤>紫色土;富里酸碳含量由高到低为:黄壤>水稻土>红壤>黑色石灰土>紫色土;胡敏素碳含量由高到低为:黑色石灰土>黄壤>水稻土>红壤>紫色土;胡敏酸/富里酸(HA/FA)为:黑色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红壤>黄壤。松结态腐殖质碳含量为:黄壤>黑色石灰土>水稻土>红壤>紫色土;紧结态腐殖质碳含量为黑色石灰土>黄壤>水稻土>红壤>紫色土;稳结态腐殖质碳含量为:红壤>黑色石灰土>黄壤>水稻土>紫色土;松/紧比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紫色土>红壤>水稻土>黄壤>黑色石灰土。这说明5种植烟土壤类型中黄壤的腐殖质含量最为丰富,紫色土的腐殖质品质最好,水稻土和黑色石灰土的腐殖质含量和品质均为中等,红壤最差。各腐殖质组分与有机质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胡敏酸和松结态腐殖质可作为衡量植烟土壤肥力的表征指标。  相似文献   

3.
以长期定位试验点的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红壤性水稻土活性有机质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试验处理为:CK(不施任何肥);NK(施氮钾肥);NPK(施氮磷钾肥);NK+PM(施氮钾肥+猪粪);NPK+RS(施氮磷钾肥+稻草)。结果表明:红壤性水稻土中的活性有机质以中活性有机质为主,施肥对活性有机质组分影响明显。连续种植25年水稻后,CK处理的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降低,CMI(碳库管理指数)下降。施肥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活性有机质各组份的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CMI以NPK+RS处理上升最大,NK处理最小,说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活性有机质组分影响较单施化肥更明显。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和CMI的增幅大于土壤总有机质的增幅,水稻产量与CMI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CMI是评价施肥制度对土壤质量影响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红壤性水稻土面临土壤结构退化、土壤养分失衡和酸化等土壤质量问题,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本文以南方红壤丘陵区植烟的红壤性水稻土为对象,采用时空替代法、相关及冗余分析等技术方法,研究了烟-稻复种连作(YDLZ)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及其稳定性变化的影响及其关键影响因素。YDLZ后的红壤性水稻土>5 mm团聚体含量、土壤团聚体重量平均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均显著降低,<0.25 mm团聚体含量和分形维数(D)则显著升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降低;且以YDLZ 5~10年(YDLZ5~10)对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稳定性影响最大。相关及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粘粒含量是引起团聚体分布的关键指标;>5 mm和<0.25 mm的团聚体含量是引起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的关键指标。烟-稻复种连作引起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和粘粒含量变化,主要导致>5 mm团聚体含量的减少,<0.25 mm团聚体含量增加,从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降低。针对YDLZ的红壤性水稻土结构培育和土壤质量保育,需关注土壤有机质及粘粒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秸秆还田对不同土壤小麦苗期生长和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秸秆还田是现代农业生产当中节约的生产调节措施,秸秆还能调节农田生态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本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探究,在不同土壤背景下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的及土壤养分变化影响。以小麦秸秆为实验材料,按照1%、2%、5%添加到白土、黄泥土、乌栅土中,进行小麦的培养实验,分别在不同时期测定小麦的主要指标,并且在第42天拔出小麦后测定土壤理化性质。试验结果:在3种土壤条件下,小麦的株高、鲜重,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研究表明:在小麦生长初期添加秸秆抑制了小麦的生长发育,并且在不同土壤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
云南植烟土壤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云南不同烟区植烟土壤肥料利用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烟土壤的N、P、K肥利用率存在差异,以昆明水稻土和文山红壤的N、P、K肥料利用率较高;不同土壤类型及质地差异与肥料利用率之间也存在差异,质地粘重的肥料利用率较低,如曲靖黄壤平均只有15.54%;壤土的肥料利用率较高,如文山红壤平均达到38.28%;肥料利用率与土壤养分含量呈负相关,土壤养分含量高则肥料利用率低,反之亦然。红壤的N肥利用率较高(73.63%),黄壤较低(31.70%),水稻土和紫色土居中,为50%~60%之间,平均为54.71%,故土壤养分含量高,其肥料的利用率低。通过研究,以期为烤烟大面积生产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湘西植烟土壤pH特征与土壤有效养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了解湘西烤烟烟碱含量区域特征,对湘西州488个烤烟主产区植烟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湘西州植烟土壤pH水平基本适宜,平均值为5.9,变幅为3.9~7.3,变异系数为11.1%,72.8%样本pH处于适宜范围内,“极低”和“低”的植烟土壤样本共占26.8%,“很高”和“高”的植烟土壤样本之和为0.4%,黄棕壤土的pH显著高于水稻土和红壤,黄棕壤>石灰土>黄壤>红灰土>红壤>水稻土,pH分布态势表现为斑块状,总的来说,东南部小于西北部,pH最高的为保靖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烟土壤类型的pH差异达显著水平,植烟土壤pH与海拔为极显著正相关,土壤pH与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的含量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与有效性锌含量相关性仅达显著水平,与有效硼、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含量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玉米秸秆碳形态的增碳培肥效果,在烟田上建立原位土柱培养试验,分析不添加秸秆碳(CK)、添加常规秸秆(RS)、腐熟秸秆(DS)以及秸秆生物炭(BC)4个处理下耕层(0~20 cm)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结构、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与不添加秸秆碳相比,3种秸秆碳形态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T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与不添加秸秆碳相比,常规秸秆和腐熟秸秆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而秸秆生物炭处理显著增加了颗粒有机碳(POC)含量(42.40%)。3种秸秆碳形态均提升微生物量碳/有机碳,这表明了秸秆碳投入可促进土壤有机碳周转。采用13C核磁共振波谱技术(NMR)分析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结构,结果表明,常规秸秆、腐熟秸秆处理增加了土壤烷氧碳(O-Alkyl-C)和羰基碳(Carbonyl-C)(易降解碳组分),而秸秆生物炭则增加了烷基碳(Alkyl-C)(难降解碳组分)、烷基碳/烷氧碳(A/O-A)和疏水碳/亲水碳(Hydrophobic-C/Hydrophilic-C)。不同形态的秸秆碳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具有差异性,秸秆生物炭处理显...  相似文献   

9.
水土流失是当前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江淮丘陵区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本研究以肥东县为例研究土壤侵蚀问题,依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采用分段3次Hermite插值法对土壤质地粒径进行转换及几何平均粒径修正模型进行计算,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及SPSS相关性分析和ArcGIS软件地统计分析对研究区土壤质地类因子和可蚀性K值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水稻土、黄褐土土壤质地组分含量变异系数差异较显著,黄棕壤变异系数差异较低;(2)水稻土、黄褐土质地类各因子主要通过CLA和Dg对土壤可蚀性进行作用,且均为负向作用;(3)肥东县土壤可蚀性K均值为0.02797,水稻土0.0279,黄褐土0.0281,黄棕壤0.0263;(4)不同土壤质地K值平均值中粉壤土最大,砂壤土最小,且土壤质地K值均呈弱变异性;(5)肥东县土壤可蚀性以中等可蚀性、高可蚀性为主。肥东县土壤可蚀性K值空间分布呈现由北向南先降低、后增高、再降低的趋势,由东向西逐渐增高的趋势,存在极大的土壤侵蚀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水稻土氮素组成及含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川中丘陵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土氮素组成及含量分布特征,探讨土壤氮素与有机质含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氮素含量总体水平较低,全氮、碱解氮含量分别为(1.08±0.26)g/kg、(33.06±8.07)mg/kg,氨基酸态氮、氨态氮、氨基糖态氮的含量分别为(30.39±15.08)mg/kg、(96.06±13.01)mg/kg、(16.77±11.30)mg/kg;不同类型水稻土全氮、碱解氮与有机氮含量分布特征均为潜育型>渗育型>淹育型;不同类型水稻土中有机氮组分变化为氨态氮>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不同类型水稻土全氮与有机质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11.
不同经营措施下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在四岭水库流域代表性毛竹林地建立不同经营措施的定位试验,研究竹林土壤总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以及土壤呼吸等的动态变化。试验设有对照(CK,粗放经营)、农民常规高产营林(FFP)与适地养分科学管理(SSNM)3个处理。结果表明,毛竹林土壤TOC和DOC的季节变化总体趋势为秋冬高于春夏,MBC的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试验虽只进行了1年,与CK相比,SSNM处理对土壤各形态碳含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而FFP集约经营中土壤活性碳和总有机碳含量明显下降,其中DOC和MBC分别减少13.3%和14%。土壤呼吸CO2的释放通量季节变化曲线为单峰曲线,整个生长季,FFP集约经营毛竹区的土壤呼吸略高于粗放经营(CK)毛竹林,而适地养分管理(SSNM)集约经营措施减少了毛竹林土壤呼吸CO2的释放,但有待于长期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贵州中部喀斯特山区水稻田面水N、P浓度变化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喀斯特山区水稻土中N、P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选择贵州中部普定县喀斯特山区代表性的水稻土为对象,研究喀斯特山区水稻田面水中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与土壤中N、P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喀斯特山区水稻田面水中总氮(TN)浓度范围为1.39~15.81 mg/L,其中NH4+-N、NO3--N浓度分别为0.57~13.35 mg/L和0.15~1.37 mg/L,其浓度的变化与土壤中碱解氮含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田面水中总磷(TP)的浓度范围为0.027~0.324 mg/L,其浓度变化与土壤有效磷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田面水中TN和NH4+-N浓度超过地表水Ⅴ类水体的标准限值,农田排水氮的迁移对周围地表水体质量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种还田模式下小麦秸秆腐解菌剂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2种不同还田模式下秸秆腐解菌剂的应用效果,选取北京大兴小麦—玉米常年轮作田当季小麦秸秆,使用自行研制秸秆腐解菌剂,考察了覆盖还田和翻压还田2种还田方式下,不同秸秆腐解菌剂对秸秆各组分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原位生物腐解还田小麦秸秆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还田4周后,接种不同菌剂小麦秸秆纤维素降解速率为BW2≈BW3>BW1,分别比对照提高24.95%、24.57%、2.10%;翻压还田6周后,接种不同菌剂秸秆半纤维素降解速率为BW2>BW3>BW1,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12.67%、8.80%、1.47%。覆盖还田方式下,秸秆纤维素降解较翻压还田缓慢,还田4周小麦秸秆纤维素降解率为BW2>BW3>BW1,分别比对照提高26.52%、24.01%、21.02%;半纤维素在还田6周后降解明显,BW2>BW3>BW1,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22.90%、20.00%、9.32%。在2种还田方式中,腐解菌剂对小麦秸秆木质素降解能力有限,3种菌剂腐解效果差别不大。在秸秆翻压还田过程中复合菌剂BW2提升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最快,提升了54.09%;而在覆盖还田中复合菌剂BW3提升土壤活性有机碳较快,提升了34.58%。复合菌剂BW2和BW3在2种不同的还田模式下均能高效快速的降解秸秆,其中翻压还田模式比覆盖还田模式秸秆降解效果更好,并能显著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温室生产对土壤质量及其肥力状况的影响,选取辽宁沈阳、北宁两地具有代表性的温室为对象,通过对温室生产现状的详细调查和测土分析,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及相关碳库指标与土壤肥力的演变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温室土壤耕层(0~20cm)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的含量较露地土壤有明显增加,20cm以下则逐渐降低且低于露地土壤,其中活性有机碳的增减变化是温室土壤碳库变化的主体部分,表现出随温室使用年限的波动变化特征。(2)温室栽培条件下,土壤碳库活度及碳库管理指数均随使用年限的延长呈先增后减的周期性变化,变化周期为4年左右,与实际生产中温室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周期具有一致性。(3)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硫、有效镁、有效铁和有效锌等养分因子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含量变化特征可为研究温室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西南大学试验农场包括不同的耕作、轮作和施肥的综合利用方式对经14年28茬的紫色水稻土水溶性有机碳的差异,探究利用方式对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0~30cm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变化范围在30.3~339.8mg/kg,热水提取的水溶性有机碳变化范围在60.9~740.2mg/kg,两种方法提取的有机碳随深度增加而降低。长期垄作并实行稻油轮作的利用方式使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在0~30cm土层与其他利用方式相比明显增加,并且差异显著;而水旱轮作(稻油)利用方式下的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最低。水溶性有机碳可用作评价利用方式对紫色水稻土质量变化影响的有效指标。从提高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角度来看,垄作并实行稻油轮作的利用方式比较适合紫色水稻土  相似文献   

16.
鹞落坪4种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活性碳、氮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活性碳氮的差异特征,系统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活性碳氮水平。以安徽省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内常绿阔叶林(EBF)、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EDBF)、落叶阔叶林(DBF)和常绿针叶林(ECF)4种典型植被类型为对象,研究其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氮(MBN)和溶解性有机碳(DOC)、氮(DON)的含量。结果表明:用热水浸提的土壤DON和DOC含量分别是用KCl浸提的1.5~2.8倍。不同植被类型下,用热水和KCl溶液浸提的DOC和DON含量的大小顺序均为:DBF>EDBF>EBF>ECF;DONKCl的含量与DONhw的含量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土壤潜在性可矿化氮(PMN)含量与DONhw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85,P<0.05),与DOCKCl含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用热水浸提的DON含量比KCl溶液浸提的DON含量能更好地指示土壤活性有机氮库。土壤MBC的变化范围在136.45~297.23 mg/kg,土壤MBN的变化范围在16.33~37.11 mg/kg,4种林型土壤MBC、MBN的特征均为:DBF>EBF>EDBF>ECF。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MBC与DOC之间以及土壤MBN与DON之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土壤MBC、MBN、DOC和DON之间有密切联系,且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活性碳氮来源不同是DOC、DON 与MBC、MBN相关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稻田土壤氮素肥力及氮矿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明湖南省稻田土壤氮素肥力及其矿化特征,选择长沙县3种母质类型发育的3种稻作制土壤,采用Waring和Bremner淹水密闭2周培养法(改进法)研究土壤矿化氮量,并预测土壤供氮能力。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分别变化于0.55~1.50 g/kg和84.10~182.70 mg/kg,呈正态分布。土壤矿化氮量的变化范围为24.53~84.61 mg/kg,与土壤全氮和土壤碱解氮含量之间有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467*,r=0.535**)。土壤氮矿化势(N0)的变化范围为65.70~170.09 mg/kg,矿化速率常数(c)在0.0083~0.0386之间。土壤供氮量为112.51~422.10 kg/hm2,供氮率为7.07%~23.53%。3种母质类型,以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水稻土供氮潜力最高,明显高于第四纪红土母质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3种稻作制,以水稻改旱作3~5年后的土壤供氮潜力最低,明显低于水旱轮作和双季稻田土壤。  相似文献   

18.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微团聚体分形特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结构会影响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从而影响土壤肥力,而耕作方式会通过影响土壤团聚体状况来影响土壤结构,因此,为研究不同耕作制度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及土壤质量、结构的定量化描述,以位于西南大学农业部重庆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于1990年设立的长期免耕试验田为研究对象,应用微团聚体粒径分布的分形维数来探讨冬水田平作(DP)、水旱轮作(SH)、垄作免耕(LM)、厢作免耕(XM)和垄作翻耕(LF)等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M、XM、LF和SH耕作方式下各土层的微团聚体含量随粒径的减小而降低,而DP处理下各土层的微团聚体含量随粒径的减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2~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与土壤中的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等土壤养分含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0.05~0.01 mm和0.01~0.005 mm粒级微团聚体含量都与这几种土壤养分呈显著或者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养分主要富含在2~0.25 mm粒级团聚体中;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其各粒级含量极显著相关,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以及(< 0.005 mm)/(> 0.005 mm)粒级微团聚体含量比值都可以定量地表征紫色水稻土的结构性状;在0~70 cm土壤深度,LM、XM和LF处理下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均极显著低于DP处理,表明垄作或免耕均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