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探究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机制,本文通过对2003年4月至2020年8月间,手术治疗的1 527例奶牛皱胃变位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病例的胃肠道形态和位置变化规律,提出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机制及整复方法。奶牛皱胃左方变位是皱胃沿腹底向左移行,通过瘤胃后,沿左腹壁向上突起,不能自行复位而形成;整复方法是,将病变皱胃从腹腔左侧或推送或拖拉或搂拨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右方变位是皱胃沿右腹壁向上180°翻转,不能自行复位而形成;整复方法是,将病变皱胃沿右腹壁向下按压,使其翻转180°回到正常位置。本文为临床治疗皱胃变位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殷丽霞 《中国乳业》2020,(11):61-62
奶牛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皱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右方变位又分为逆时针扭转和顺时针扭转两种类型。临床工作者多数习惯称右方变位为皱胃扭转,称左方变位为皱胃变位。从奶牛皱胃变位发病病因、临床症状、诊断要点、治疗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奶牛皱胃变位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化奶牛饲养中,皱胃变位的发病呈增高趋势,是危害集约化养牛尤其是高产奶牛的多发疾病之一。本文分析了两例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原因及发病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皱胃变位是奶牛的常见病,发病后奶牛采食下降,反刍停止,排粪减少或停止,脱水严重,腹部胀气,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亡。保守治疗对于该病效果不佳,手术效果确实,只要注重手术时机和操作,成功率很高,是皱胃变位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皱胃变位已经成为奶牛生产中一种常见多发病,并以其发病率、淘汰率高,难于防治,成为影响奶牛生产健康发展的一种严重疾病。皱胃变位常引起奶牛消化道出现不同程度的机能障碍、梗阻,而导致奶牛呈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发病轻者生产性能下降,重则因其生产性能丧失而被淘汰,甚至死亡,给奶牛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共治疗奶牛皱胃变位345例,有效率达91.15%,探讨了皱胃变位中左方变位与右方变位在临床症状、发病规律、诊疗要点与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差异,为该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术后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皱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皱胃疾病,按其变位的方向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类型.在兽医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例是左方变位.皱胃变位发病高峰在分娩后6周内,也可散发于泌乳期或怀孕期,成年高产奶牛的发病率高于低产母牛.犊牛与公牛较少发病,断奶前常发生右方变位.奶牛皱胃变位病伴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而逐年增加,每年有大量奶牛因该病死亡或产奶量下降,部分治愈的奶牛仍可复发或产奶量持续低下.  相似文献   

7.
奶牛的皱胃变位是高产经产奶牛的高发疾病之一,发病牛产奶量降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死亡。为降低规模化牛场因皱胃变位导致的损失,本文结合工作生产实际及查阅资料,分析了奶牛皱胃变位的原因,整理了皱胃左方和右方变位的临床症状,提出了常见的治疗办法及预防措施,以期为生产中预防和治疗奶牛的皱胃变位提供参考,降低规模化牛场和养牛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奶牛皱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皱胃疾病,是危害集约化养牛尤其是高产奶牛的多发性腹腔疾病之一,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危险性越来越突出。文章从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奶牛的皱胃阻塞是临床上的常发病,但常以皱胃积食多发,皱胃内由于硬食团阻塞很少见,下面介绍1例皱胃食团阻塞的病例.  相似文献   

10.
奶牛皱胃右方扭转(包括顺时针或逆时针),是皱胃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上。大多数发生在产后不久,发病缓慢,病程长,不宜诊断,更不易治愈。在临床治疗当中,大多兽医误将其当前胃弛缓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未见进展,最终皱胃积气,积液,  相似文献   

11.
牛皱胃阻塞又称为皱胃积食,是皱胃排泄阻塞收缩乏力而致皱胃内容物积滞而成,多见于强壮成年牛。导致牛皱胃阻塞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有粗硬饲草刺激皱胃发炎、皱胃有炎症或溃疡、牛有食毛癖等。本文对牛皱胃阻塞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的诊断、鉴别和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奶牛皱胃变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皱胃变位在临床上发病较多,治疗也比较困难.笔者在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中,采取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就该病病因、诊疗体会与各位同仁作一商榷. 皱胃变位临床上分为左方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皱胃从原来的瘤胃右下方移动至腹腔左侧,置于瘤胃与左腹壁之间,皱胃内积存了大量的气体后可移至瘤胃背囊左上方;右方变位是皱胃仍处于腹腔右侧,但本身位置发生了扭转,因此也称为皱胃扭转,扭转有轻有重,均能导致胃内不同程度的积气积液.  相似文献   

13.
本文调查了2005~2011年间石河子地区12个规模化奶牛场及部分散养户饲养的12 613头奶牛皱胃移位发病情况,共确诊皱胃移位患牛629头,平均发病率为4.99%.调查发现,581头表现为皱胃左方移位,占发病牛的92.37%;47头表现为皱胃右方移位,占发病牛的7.47%.奶牛皱胃移位与年龄、胎次、产犊时间、料重比、泌乳量等因素有关,应根据不同发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皱胃变位近年来为常发病之一,是奶牛最常见的皱胃疾病,是危害集约化养牛尤其是高产奶牛的多发性腹腔疾病之一,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危害性越来越突出。2009~2014年笔者在陕西各大牧场诊治此病1902例,其中90%病例予以手术治疗,疗效较好。现就该病诊治中的经验与体会进行总结,供同行们参考指正。奶牛皱胃变位通常分三种类型:1前方变位:皱胃从腹腔右侧移至网胃、瘤胃前、膈肌后方,称皱胃前方变位。2左方变位:皱胃向瘤胃左侧壁和腹腔之间移动,有时甚至皱胃移至左  相似文献   

15.
皱胃积食,又称皱胃阻塞。皱胃积食是由于皱胃内容物异常积滞、膨胀和皱胃弛缓而向十二指肠排空停止,导致以牛机体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代谢性碱中毒和进行性消瘦为主征的严重疾病。1发病原因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饲喂粗硬、富含纤维素的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场每年冬季产羔期间都有羔羊因误食羊毛而发生皱胃毛球阻塞引起死亡病例.1989年3月和1990年2月我们先后对7例皱胃毛球阻塞羔羊进行手术,治愈6例.现就手术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羔羊一般在30日龄左右发病.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等方面对牛皱胃积食进行了阐述,并给出详细的诊断方式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奶牛皱胃左侧移位是奶牛的常发病之一,本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有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两种。在临床上,对不利于常规治疗的病例,我们采取穿刺法治疗奶牛皱胃左侧移位,治疗干奶未期患牛12例,治愈9例,治愈率75%,产后感染病例30例,治愈18例,治愈率约60%。  相似文献   

19.
<正>皱胃变位是奶牛的1种常发病,按变位方向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在生产中,皱胃左方变位的发病率远高于右方变位。对比而言,左方变位发病率约占80%左右,右方变位发病率约占20%左右。对于皱胃变位的治疗,手术整复固定是最彻底的治疗方案。生产中很多奶牛养殖户反映,尽管采取了  相似文献   

20.
作者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院2002年7月到2005年7月期间就诊的患病奶牛中经过手术治疗的128例奶牛皱胃变位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其发病原因,比较不同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