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探讨35%三环唑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及田间应用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试验材料及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浓江科技园区,草甸白浆土,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为:有机质50.7g/kg、pH5.5、速效钾163.0mg/kg、有效磷21.1mg/kg、碱解氮246.0mg/kg。  相似文献   

2.
正1、试验目的:探讨不同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田间应用技术2、试验材料与方法2.1供试药剂:2%加收米、3.5%多抗霉素、三环唑、75%稻艳2.2供试品种:空育131,主茎叶数11片。2.3防除对象:水稻稻瘟病3、试验地基本情况及施肥情况试验地情况:试验地设在创业农场科技园区,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含量为45.4g/kg,有效磷35.2mg/kg,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是目前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真菌病害之一。为做好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工作,挑选适合防治稻瘟病的药剂。本试验选用20%稻瘟酰胺、井冈·蜡芽菌、75%拿敌稳、25%眯鲜胺+2%加收米、爱可、35%三环唑等6种药剂进行稻瘟病的田间防效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前进农场科技园区,草甸白浆土,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为:有机质50.7g/kg、pH值5.5、速效K163.0mg/kg、有效P21.1mg/kg、碱解N246.0mg/kg,肥力中等。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毒死蜱、三环唑等农药和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磷酸一铵等肥料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基本确定了这些农药与肥料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有显著影响,PSA培养基中含有超过5.0 mg/kg的氯氰菊酯、5.0 mg/kg的毒死蜱、5.0 mg/kg的20%三环唑或2.0 mg/kg的75%三环唑均会抑制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建议在大球盖菇绿色生产上要检测栽培材料农药残留及采用降低农残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45%咪铜.三环唑悬浮剂等使用技术和防治效果,试验了45%咪铜.三环唑SC600ml/hm2、45%咪铜.三环唑SC750ml/hm2、30%肟菌.戊唑醇SC600ml/hm2、75%三环唑WP495g/ hm2、30%肟菌.戊唑醇SC600ml/hm2+40%三环唑SC750g/ hm2田间药效对比试验效果。结果表明,于水稻破口前5天左右施药,上述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穗颈瘟)防效好且对水稻安全,防效依次为84.66%、89.73%、89.73%、64.13%、89.73%;对水稻稻曲病也有兼治作用,防效依次为45.49%、72.54%、72.54%、9.02%、54.51%。适合在本地防治水稻穗期病害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20%咪鲜胺.三环唑WP防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咪鲜胺.三环唑WP防治水稻稻瘟病效果较好,其最适用量为900g/hm2,最佳施药时间在水稻破口期。  相似文献   

7.
对70%甲硫·三环唑(稻津)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检验它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0%甲硫·三环唑(稻津)对稻瘟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当使用剂量为40ml/亩,在水稻破口期、齐穗期茎叶喷雾后,叶瘟发病率为0.8%,防治效果达到79.55%。  相似文献   

8.
为检验美国世科姆公司生产的30%氟环唑·三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考察,为产品登记提供科学依据,故进行此试验。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本试验设在洪河农场科技示范园区,土质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6.76%,碱解氮210.0mg/kg,速效磷32.25mg/  相似文献   

9.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研究了20年的连续施用有机肥、有机肥无机肥长期配施对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肥料,土壤全氮含量比化学肥料要高,有效氮平均高出15.9mg/kg;(2)施用磷肥和钾肥是提高土壤磷钾养分的基础。施肥使土壤有效磷平均高出18.8mg/kg,有效钾平均高出27mg/kg;(3)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物理性质,配施不明显改变pH。有机肥料使土壤容重下降12.6%,田间持水量平均上升19.7%。(4)有机无机肥连续配施,能持续高产稳产。稻谷总产(19年早、晚稻平均),以NPKM为最高(5556.8kg/hm2),比单施化肥NPK)增产704.3kg/hm2,增产14.5%。  相似文献   

10.
聚-γ-谷氨酸及其增效肥在水稻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6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聚-γ-谷氨酸(γ-PGA)及其增效肥试验。结果表明,100mg/L和200mg/L的γ-PGA浸种和田间喷施,使扬两优6号和珍珠糯秧苗长势旺,白根数增加,分蘖数增多,有效穗数增加,200mg/L的γ-PGA浸种和田间喷施比100mg/L的γ-PGA处理的每公顷产量分别提高465kg和555kg,增6.9%和8.4%,且两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当使用600kg/hm2和480kg/hm2的γ-PGA增效复合肥时,杂交中稻Ⅱ优416的产量比使用同样重量的复合肥每公顷产量增加427.5~517.5kg,增幅为4.5%~5.3%,表现出节肥效果;在培两优3076上进行的增效尿素试验表明,秧苗栽移后5d每公顷施γ-PGA增效尿素90kg,剑叶露尖时每公顷施γ-PGA增效尿素45kg的产量最高,与对照呈显著差异;当基肥为480kg/hm2γ-PGA增效复合肥与γ-PGA增效尿素配合使用,其产量比基肥为600kg/hm2普通复合肥和普通尿素配合使用的对照要高,表现出明显的节肥效果。  相似文献   

11.
1、试验目的:探讨不同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田间应用技术2、试验材料与方法2.1供试药剂:2%加收米、3.5%多抗霉素、三环唑、75%稻艳2.2供试品种:空育131,主茎叶数11片。2.3防除对象:水稻稻瘟病3、试验地基本情况及施肥情况试验地情况:试验地设在八五九农场科技园区,土壤类  相似文献   

12.
水稻秸秆饲料化利用是水稻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水稻秸秆中的农药残留可能会影响动物饲喂安全。吡虫啉和三环唑是水稻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杀虫剂和杀菌剂。本研究选用南粳5055和镇稻10号的水稻秸秆为试验材料,利用乙腈提取水稻秸秆中的吡虫啉和三环唑,经ENVI-18小柱和分散固相吸附剂PSA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水稻秸秆中的农药残留量及其变化趋势,为水稻秸秆饲料化利用的安全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吡虫啉和三环唑的添加回收率为88.36%~119.98%,变异系数为1.83%~12.38%,吡虫啉和三环唑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1.00×10-9g和1.25×10-10g。吡虫啉在南粳5055和镇稻10号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082 d和1.905 d,三环唑在南粳5055和镇稻10号的半衰期分别为6.086 d和5.660 d。吡虫啉喷施30 d后,残留量小于0.307 0 mg/kg,三环唑喷施35 d后,残留量小于0.056 1 mg/kg,供试水稻秸秆可安全用作饲料。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33%三环唑·氟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和最佳使用剂量,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33%三环唑·氟环唑悬浮剂750~900 mL/hm~2防治水稻稻瘟病在水稻抽穗期第1次用药,隔7 d左右再施药1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42 d防效可达75.07%~81.16%。  相似文献   

14.
在叶瘟发生较重的稻田,用生物农药2%·8亿个/g井冈·蜡芽菌SC和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的41%春雷·稻瘟灵WP进行了预防穗颈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67m2用2%·8亿个/g井冈·蜡芽菌SC150g的相对防效为77.26%,在穗颈瘟中等及以下发生区域和轻感稻瘟病品种种植田块可以大力推广,以替代化学农药;41%春雷·稻瘟灵WP70g/667m2、60g/667m2的相对防效为81.80%和79.81%,与化学农药75%三环唑WP30g/667m2接近,可以大面积推广;75%三环唑WP30g/667m2相对防效为83.40%,最好用于稻瘟病常发、重发和早发区域与高感品种种植田块的穗颈瘟预防;40%稻瘟灵EC100mL预防穗颈瘟效果较差,最好不要单一用于预防穗颈瘟。  相似文献   

15.
林芗华 《农学学报》2023,13(12):39-45
为了探明当前漳州市种植的水稻品种稻谷对铅的富集特性及其质量安全,以当地15个水稻主栽的品种为试材,采用添加铅源的盆栽试验及大田试验,考察稻谷对铅积累特性及评价其质量安全风险。结果表明,在弱酸性(5.5P<0.01)。不同品种稻谷对铅的富集能力有明显的差异(P<0.05),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059%~0.296%和0.060%~0.261%;聚类分析得出有4个品种为高富集、6个品种为中富集和5个品种为低富集。依据GB2762—2017规定的稻谷中铅含量限量标准(0.2 mg/kg),低富集、中富集和高富集水稻品种,水田土壤(5.5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较,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籽粒产量,秸秆半量还田和全量还田分别增产12.4%和17.9%。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秸秆半量还田和全量还田处理有机质分别提高了1.2 g/kg和2.1 g/kg,速效钾分别提高了16.5 mg/kg和24.7 mg/kg。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20%苯甲·咪鲜胺EW对枸杞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在田间进行小区、大区药效试验。【结果】20%苯甲·咪鲜胺EW 100.0 mg/kg、133.3 mg/kg、200.0 mg/kg剂量末次药后7天,小区试验防效为67.48%~74.26%,大区试验防效为71.98%~82.62%。【结论】20%苯甲·咪鲜胺EW对枸杞树安全,是防治枸杞炭疽病的理想药剂,建议在枸杞炭疽病发生初期使用防效较好,使用剂量以100~20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常用枯萎病防治药剂25g/L咯菌腈悬浮剂和15%噁霉灵水剂为对照,研究了16%噁霉灵·咯菌腈悬浮剂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田间防病效果。结果表明,16%噁霉灵·咯菌腈悬浮剂32mg/kg、40mg/kg和53. 3mg/kg 3个处理两次药后的防效分别为73. 60%、79. 33%和82. 92%; 16%噁霉灵·咯菌腈悬浮剂40mg/kg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5g/L咯菌腈悬浮剂35. 7mg/kg和15%噁霉灵水剂42. 86mg/kg处理防效相当,表明16%噁霉灵·咯菌腈悬浮剂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作物安全,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作物品种空育131,主茎11叶品种,生育期127天,所需活动积温2320℃。1.2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二九0农场,土质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4.42%,碱解氮161.4mg/kg,速效磷29.8mg/kg,速效钾  相似文献   

20.
<正>1.试验目的:通过田间对比试验,验证各参试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2.试验条件2.1试验作物和品种试验对象:水稻水稻品种:龙粳362.2试验地基本情况概述试验地设在前哨农场科技园区试验田,土质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含量3.4﹪,碱解氮141mg/kg,速效磷16mg/kg,速效钾54mg/kg,PH值5.57,前茬水稻秋翻地更深18-20cm。常规施肥尿素为10kg,二铵5kg,33﹪硫酸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