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0 毫秒
1.
水稻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稻瘟病1.病状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此病可分别发生于苗、叶、节、穗颈、谷粒等部位。主要常见的有苗瘟、叶瘟和穗颈瘟。叶瘟发生在叶片上,主要有急性和慢性型病斑两种。穗颈瘟发生于穗颈和枝梗上,病斑暗黑褐色,穗颈部受害,一般不结实或秕谷多,严重者造成白穗。2.发生特点叶瘟以分蘖盛期和孕穗初期最易感病,穗瘟则以破口抽穗期最易感病。多雨潮湿天  相似文献   

2.
一、稻瘟病1.病状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此病可分别发生于苗、叶、节、穗颈、谷粒等部位。主要常见的有苗瘟、叶瘟和穗颈瘟。叶瘟发生在叶片上,主要有急性和慢性型病斑两种。  相似文献   

3.
一、稻瘟病1.病状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此病可分别发生于苗、叶、节、穗颈、谷粒等部位。主要常见的有苗瘟、叶瘟和穗颈瘟。叶瘟发生在叶片上,主要有急性和慢性型病斑两种。  相似文献   

4.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颈瘟。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被誉为水稻上的"非典"。针对稻瘟病的发病条件及原因,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推广了以化学防治为主,与农业防治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使稻瘟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防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一、水稻稻瘟病概述(一)症状识别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叶瘟指本田期稻株叶片发病。感病品种很快形成大的圆形或椭圆形褐斑,严重时病斑密布,叶片枯焦,全株中毒萎缩,根腐枯死。节瘟是指病节初为黑褐色小点,以后环状扩大至全节,变成黑色或黑褐色,穗颈瘟发生于穗颈、穗轴、枝梗和谷粒上。穗颈瘟一般多在出穗后受侵  相似文献   

5.
一、稻瘟病症状、特点东辽县稻瘟病以叶瘟、穗颈瘟发生为重,节瘟、粒瘟次之,苗瘟几乎没有发生。叶瘟:梭形病斑,病斑背面有灰色霉层。分蘖期至拔节期盛发。在叶片上产生形状、大小和色泽不同的病斑。穗颈瘟:  相似文献   

6.
1.水稻稻瘟病 稻瘟病俗称"鬼掐颈",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 苗瘟: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褐色而枯死.潮湿时病苗表面常有灰绿色霉层. 叶瘟:病斑呈钫锤形,最外层黄色,内圈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两端有褐色坏死线向外延伸成长条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的霉层. 穗颈瘟:发生于穗颈上.病部呈褐色或墨绿色.穗颈发病早的多形成"全白穗",迟的则谷粒不充实,病穗往往从颈部折下,形成吊颈.稻瘟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一、稻瘟病 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褐色而枯死。潮湿时病苗表面常有灰绿色霉层。叶瘟:病斑呈纺锤形,最外层黄色,内圈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两端有褐色坏死线向外延伸呈长条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的霉层。穗颈瘟:发生于穗颈上。病部呈褐色或墨绿色。穗颈发病早的多形成“全白穗”;迟的则谷粒不充实,病穗往往从颈部折下,形成吊颈。  相似文献   

8.
正一、水稻稻瘟病症状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1.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2.节瘟:多发生在抽穗期,在节上发生褐色小点,逐渐环形扩大,节部变黑,向内凹陷,易折断,发生严重时造成白穗。3.穗颈瘟:穗颈上部为淡褐色病斑,边缘有水渍状褐绿现象,向下、上扩展,长达2—3厘米的长斑,发病早的造成  相似文献   

9.
一、稻瘟病 稻瘟病俗称“鬼掐颈”.苗瘟: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褐色而枯死.潮湿时病苗表面常有灰绿色霉层.叶瘟:病斑呈纺锤形,最外层黄色,内圈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两端有褐色坏死线向外延伸呈长条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的霉层.穗颈瘟:发生于穗颈上.病部呈褐色或墨绿色.穗颈发病早的多形成“全白穗”;迟的则谷粒不充实,病穗往往从颈部折下,形成吊颈. 防治方法.种子用1%的石灰水浸种;一旦出现叶瘟发病中心,及时用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喷雾;亦可用富士一号,一般用750mL/hm2对水900kg喷雾.在水稻孕穗破口期,不管田块是否发病,都应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900kg喷雾防治1次.在抽穗后发现穗颈瘟,用富士一号1500mL/hm2对水900kg进行喷雾.  相似文献   

10.
<正>稻瘟病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分布在全国各稻区,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一、稻瘟病发病症状1.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正稻瘟病主要危害叶片、茎秆、穗部。因发生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劲瘟、谷粒瘟。苗瘟发生于三叶期前,由种子带苗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色,卷缩而死,空气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稻瘟病水稻重要病害之一。一、症状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1.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  相似文献   

12.
正稻瘟病主要危害叶片、茎秆、穗部。因发生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劲瘟、谷粒瘟。苗瘟发生于三叶期前,由种子带苗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色,卷缩而死,空气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稻瘟病水稻重要病害之一。一、症状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1.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  相似文献   

13.
1、症状识别 水稻稻瘟病根据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5种,我们地区以叶瘟、节瘟、穗颈瘟为主. (1)叶瘟:叶上产生的病斑常因气候条件的影响和品种抗病性的差异,在形状、大小和色泽上有所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一、水稻主要病害防治 1、水稻稻瘟病 稻瘟病俗称“鬼掐颈”,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 发病特点.苗瘟: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褐色而枯死.潮湿时病苗表面常有灰绿色霉层.叶瘟:病斑呈纺锤形,最外层黄色,内圈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两端有褐色坏死线向外延伸呈长条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的霉层.穗颈瘟:发生于穗颈上.病部呈褐色或墨绿色.穗颈发病早的多形成“全白穗”;迟的则谷粒不充实,病穗往往从颈部折下,形成吊颈.  相似文献   

15.
<正>一、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①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温室人工接菌法探讨水稻稻瘟病苗瘟、叶瘟和穗颈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稻瘟病苗瘟、叶瘟和穗颈瘟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性,相关程度因水稻品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此外,对水稻品种温室苗瘟抗性率与田间叶瘟抗性率、穗颈瘟抗性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室苗瘟抗性率与自然病圃叶瘟抗性率表现正相关关系(r=0.5435),温室苗瘟抗性率与自然病圃穗颈瘟抗性率表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7583**,p<0.01),自然病圃叶瘟抗性率与穗颈瘟抗性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322*,p<0.05)。因此,认为利用可控温室代替田间进行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是可行的,而且根据苗瘟、叶瘟的抗性鉴定结果推测穗颈瘟的抗性基本上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稻瘟病发生比较严重,农民损失较大,通过几年实践观察及试验,将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一、症状识别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叶瘟指本田期稻株叶片发病。感病品种很快形成大的圆形或椭圆形褐斑,严重时病斑密布,叶片枯焦,全株中毒萎缩,根腐枯死。节瘟是指病节初为黑褐色小  相似文献   

18.
正稻瘟病是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生面积不断扩大,感病品种逐步增加。1.病症识别根据危害的时期和部位,稻瘟病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尤其以叶瘟、穗颈瘟较为严重,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1.1穗颈瘟又称吊颈瘟,在穗基部节上发病,病斑褐色或灰褐色,从穗颈向上下蔓延。穗颈瘟在孕穗后期至始穗期最易感染发生,严重影响谷粒的充实,发病早时,形成白穗或谷穗包在叶鞘内枯死。在乳熟期发病则成半实粒。在黄熟期发病损失则  相似文献   

19.
水稻稻瘟病的症状、病原、传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  相似文献   

20.
水稻稻瘟病叶瘟与穗颈瘟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点区观察分析,叶瘟与穗颈瘟存在一定相关性,距穗颈瘟发生期愈近相关程度愈大,但相关性不显著,且在品种,区域和年际间有差异;定株观察分析,感病品种在同一稻田生态条件下,孕穗末期上部三片叶的发病率与穗颈瘟病情指数密切相关。预测穗瘟流行程度除以孕末期叶瘟发病率为指标外,应着重考虑气象,栽培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感病品种穗颈瘟的药剂防治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