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江苏滨海盐渍土区水稻秸秆暗沟排水降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江苏滨海盐渍土区,采用水稻秸秆为材料制作田间暗沟,避免就地焚烧污染环境,通过设置不同间距暗沟试验组合及对照,观测各试区地下水位埋深及土壤含水率。结果表明,使用水稻秸秆制作的暗沟可在雨后快速排除田间积水,较快降低土壤含水率,减少涝渍灾害;增加降雨入渗量,加大地下水排泄量,促进土体中的易溶盐分随水排出,有效控制深层高矿化度地下水水位上升,降低盐渍土壤返盐概率,最终达到加速盐渍土改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据综合考察,桃源县共有次生潜育化水稻士42万亩,占全县稻田总面积的40%。从1979年起,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和桃源县科委合作,采取开挖深沟,明沟暗沟配套,降低地下水位的试验方案,巳治理11万亩.实践证明,采取这种“深沟抬田”的改良措施,一般可降低地下水位约40厘米,提高泥温1—2℃。减少有毒还原物质20%左右,增产稻谷10—15%。  相似文献   

3.
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东北边陲,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下游汇流之所。境内有沼泽荒地3,000余万亩,由于地势低平,土质粘重,排水不畅,形成常年或季节积水。 现有的明渠系统排水方法,适用于排水出路良好的地区,但在排水出路不良或远离承泄区的地区,往往收效甚微,致使大片的沼泽地至今未能开垦;即使某些地段已垦为  相似文献   

4.
我国潜育性水稻土的形成、特性及增产潜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潜育性水稻土是我国主要低产土壤。多年调查研究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它是在淹水还原、有机物质存在和嫌气微生物活动条件下形成的。根据诊断层潜育层的位置、厚度和发育程度划分为全层潜育、上位潜育、下位潜育、犁底层潜育和中位潜育五个类型。土壤以强还原作用、Fe#++和有机物质积累、Fe、Si、P、K迁移和不良物理结构为特征。   明沟或暗沟排水和水旱轮作是改良潜育性水稻土的基本措施;合理施用磷、钾肥明显提高稻谷产量。通过上述综合措施,每亩每年可增产稻谷100公斤,全国6000万亩可增产60万吨。  相似文献   

5.
针对浙江温州瓯江口新区新围涂地土壤含盐量高、质地黏重、通透性差、氮磷含量低、体积质量大等障碍因子,重点阐述了碴石盲沟(填料暗沟)排水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以及排水标准、排水规格(埋深、间距)等。同时提出潮滩盐土原土改良绿化的排水洗盐、改土培肥、覆草套种、支撑密植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滨海县盐碱地利用ILSA—80/120型暗沟犁开暗沟,排盐降碱种植水稻,汪庄大队开暗沟105亩,水稻平均亩产635斤;东关大队112.4亩水稻平均亩产697斤.  相似文献   

7.
《天津农业科学》2015,(8):10-16
通过对碴石盲沟(填料暗沟)排水条件下潮滩盐土原土改良进行定位试验,研究其改良效果的有效性、持续性。结果表明,改良后种植时土壤的脱盐率达到76.00%。改良后3年内土壤的全盐含量保持在3.00 g·kg-1以下,p H值8.50以下;土壤盐分组成由改良前的氯化钠潮滩盐土演变为氯化物硫酸盐轻度盐渍土或硫酸盐轻度盐渍土;土壤养分由改良前的Ⅵ级土壤演变为Ⅳ级及以上。可见,该技术可使土壤迅速脱盐,改变土壤盐分组成,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且这种改良效果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改良培肥中低产田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辽源市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显示,全地区有待改良土壤200.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7.36%。其中,低产田110.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7.05%,占待改良土壤55%;中产田90.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0.31%,占待改良土壤45%。近些年,辽源地区通过增施农肥、秸秆还田、黑土上山、平整土地、打井种稻及挖沟排水等一些综合改良培肥措施,使一部分中低产田的障碍因素得到了初步缓解,并取得了明显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9.
凌海市共有耕地156.6万亩,低洼盐碱地面积为40.1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5.63%。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及平原低洼易涝地区。根据土壤特点可划分为五个改良利用区。  相似文献   

10.
唐山地区设施蔬菜播种面积90万余亩,其中温室播种面积28万余亩,大中小棚播种面积62万余亩。随着设施蔬菜种植年限延长,土壤中病菌和害虫存活量逐渐增多,特别是老棚区由于病菌和害虫造成蔬菜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种植成本上升。近几年蔬菜根结线虫病在我地区设施蔬菜生产田危害多种蔬菜作物,一般造成减产10%-20%,严重的达75%以上,并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11.
研究封育、鱼鳞坑和水平沟措施实施5a后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的植物群落特征。通过野外测定,发现水平沟和鱼鳞坑措施下群落物种数较封育草地增加,但1a生物种及杂类草的重要值上升,而一些饲用价值较好的牧草重要值降低。鱼鳞坑植被盖度最高,封育草地最低,地上生物量为封育草地最高,水平沟最低。鱼鳞坑和水平沟群落的相似性较高,但均与封育草地植被有一定差异。物种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鱼鳞坑最高,水平沟居中,封育草地最低,生态优势度则相反。说明,水平沟和鱼鳞坑整地5a后植被仍处于恢复阶段,3种措施下植物群落均处于不稳定的演替阶段,其中,鱼鳞坑措施下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最大,水平沟和封育草地的群落稳定性接近。  相似文献   

12.
研究退化天然草地改良对草地生态恢复和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宁夏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进行了封育、施肥、地表不处理补播、带状划破补播和水平沟整地补播改良效果的研究.结果发现,各改良措施均可使草地植物群落结构优化,可食牧草数量、产量及草地载牧量增加.改良后,土壤0~20cm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的质量分数均有所上升.综合考虑各改良措施的实施难易和效果,封育和带状划破补播可为该区典型草原首选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不同肥料配施对玉米增产和土壤培肥的效果,在延津县砂质潮土上开展了氮(0、90、180、270kg/hm2)、磷(0、90kg/hm2)、钾(0、90kg/hm2)的配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较对照增加2.43%~17.44%。氮肥处理玉米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分别较对照增产6.89%、8.76%、12.57%;配施P 90kg/hm2或K 90kg/hm2后,与单施氮肥增产趋势一致,且以配施磷肥增产效果较好,较对照增产7.36%~13.58%;氮磷钾配施处理效果最好,玉米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其增产幅度分别比相应单质氮、氮磷配施和氮钾配施增产4.87%~8.03%、3.86%~4.56%和7.10%~8.21%。其关键在于玉米抗倒伏能力增强,百粒重增加。其中玉米茎粗较对照增加0.04~0.45cm,有效穗长增加0.10~1.82cm,百粒重提高2~10g。对土壤耕层养分分析表明,氮磷配施对砂质潮土培肥具有积极效果。与播种前比,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增加0.16~0.92g/kg,相应氮磷钾配施处理分别增加水解氮7.2~21.7mg/kg、有效磷0.73~0.94 mg/kg、有效钾0.1~1.3 mg/kg,仅氮磷配施处理有效钾降低明显,分别减少0.2~2.8mg/kg。说明科学施肥不仅能够提高玉米产量,而且利于土壤培肥。考虑综合效益和肥料成本,建议采用N270P90K90配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土壤调理剂不同施用量对连作木薯地土壤理化性质和木薯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为木薯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试验材料,设置0(CK)、750(A)、1500(B)和2250 kg/ha(C)共4个处理,测定土壤调理剂不同用量处理下的土壤水含率、孔隙度、三相比、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木薯产量的相关性状.[结果]施用土壤调理剂处理与CK相比,土壤水含率差异不显著(P>0.05).施用土壤调理剂的3个处理均能增加土壤的孔隙度,降低土壤固相比例,增加气相比例,其中以2250 kg/ha用量的效果最佳.调理剂能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施用量为1500和2250 kg/ha能显著增加木薯块根长及单株块根重,从而提高块根产量.[结论]土壤调理剂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促进土壤养分有效化,促进木薯块根伸长增粗,增产效果明显,其中,施用量为1500和2250 kg/ha的处理效果相对较优,在广西木薯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2种保水剂对砂土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营养型抗旱保水剂、沃特保水剂和冬小麦矮抗58为试验材料,在延津县砂质潮土试验基地开展了2种保水剂不同用量(0、15、30、45、60kg/hm2)和不同生育期(拔节期和孕穗期)施用对麦田砂土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持水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营养型抗旱保水剂,拔节期和孕穗期土壤容重分别平均减小3.1%、5.8%,土壤总孔隙度分别平均增大14.0%、7.3%,土壤含水量在拔节期增大,孕穗期减小,土壤持水性能在2个生育期都有所增强,并以45kg/hm2用量效果最好;施用沃特保水剂,孕穗期土壤容重平均减小5.1%,土壤孔隙度平均增大1.5%;而拔节期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变化不明显,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持水性能都随着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以30kg/hm2用量效果最好。孕穗期施用保水剂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比拔节期施用的效果好;2种保水剂以营养型抗旱保水剂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分析研究炼山与不炼山的水土流失差异。通过一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炼山后第一年水、土、肥流失十分严重,炼山的年径流量为2743.49m~3/ha,年土壤流失量为24.811T/ha,分别是不炼山的11倍和88倍。大量水土流失伴随着养分流失。有机质、速效氮、磷和钾的流失量分别为不炼山的15倍、24倍、16倍和5倍。经回归分析、炼山因素在影响本区水土流失诸因子中占主导地位。在本试验条件下24°—32°可能是水流面蚀强度的临界坡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沟塘水质与景观特征之间的关系,以长江下游平原典型沟塘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总氮(TN)、总磷(TP)、铵氮(NH4+-N)、硝氮(NO3--N)浓度分析水质时空变化,再用景观指数法和土地利用动态模型分析沟塘景观特征变化,然后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及冗余分析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的沟塘水质对景观特征有不同的响应,景观特征对干季的水质变化解释度能够达到47.3%,相对于湿季水质有较强相关性。沟塘景观结构能够解释15.7%~47.3%的水质变化,沟塘边缘密度在不同时段均对水质有重要影响,与污染物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景观组成中沟塘对水质作用相对较弱,但在景观结构中沟塘类型景观指数相较于其他斑块类型景观指数作用较强。研究表明,沟塘的形态结构特征对不同时段水质有重要影响,聚集的沟塘斑块以及复杂的边界条件对水质有利,沟塘景观特征与干季水质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具有独特的植物-底泥-微生物系统的生态沟渠,在水体营养污染物的去除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优势.文章从生态沟渠的植物种类、构造、微生物和其它运行操作因素等方面,综述了影响生态沟渠处理效果的技术要素,总结了生态沟渠在实际工程应用的进展,提出了现有生态沟渠处理技术存在的应用局限性和改进的措施,并对生态沟渠处理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有机物料在白土中的分解与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的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无机氮处理。砂滤管试验的结果表明,供试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为0.13~0.57;有机物料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促进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形成,提高土壤增值复合量和增值复合度,改善腐殖质结合形态,使松结态组分增加,紧结态组分减少,土壤腐殖质得到活化。结果还表明,供试白土有机质的年矿化量约为145kg/亩,由作物根茬形成的土壤有机质约为105kg/亩,每年每亩施1600kg厩肥或300kg干稻草方能保持土壤碳素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姚剑亭  丁洪明  徐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79-12181
[目的]利用生态沟渠塘减少农田径流排放负荷。[方法]以苏州市相城区宅基村生态沟渠塘N、P拦截工程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有排水沟渠修缮1 834 m3、新开挖生态主沟渠6 800 m2和人工净化生态塘6 000 m2等工程建设,计算工程实控面积内的径流排放负荷。[结果]33.3 hm2农田TN、TP年径流排放净负荷分别为2 552.22和95.00 kg,沟渠径流年截留负荷TN、TP分别为1 225.07、50.35 kg,生态塘减少年径流排放负荷TN、TP分别为1 327.15、44.65 kg,出水浓度TN 6.32≤15、TP 0.25≤0.5,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结论]该研究为太湖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