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 打开野生蜂巢的方法找到野生蜂蜂巢后 ,即可打开巢洞 ,取出蜂脾。由于蜂群的恋巢性极强 ,只要取出其蜂脾 ,它就会被迫离开洞内的营巢处 ,也不会再为捍卫其巢穴而行凶螫人了 ,这就为收取蜂群准备了有利的条件。打开洞穴蜂巢的方法有 :1 .1打开土洞蜂巢的方法 :用锄头挖。先用刀把蜂出入口周围的草类砍光 ,后在出入口之下60— 70cm的位置横挖而入 ,横挖时不可让泥土把出入口埋没 ,挖进 3 0cm深后就用木棍或铁支慢慢撬开 ,让其巢脾和蜂团全部裸露。1 .2打开树洞巢的方法 :在树洞中居住的蜂群 ,其营巢的位置一般是在出入口的上方。因此 ,…  相似文献   

2.
野生蜂居住在山区、丘陵的树洞、岩洞、岩穴、土洞、土穴中 ,寻找时间最好选在旱季 ,要根据本地蜜粉源、气候决定寻找时间 ,在蜜粉源多时蜜蜂进出巢多 ,好找线索。侦察野生蜂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 .观察蜜蜂排便 在 1 0月至次年 2月太阳光线弱时 ,上午 1 2时前太阳照到蜂巢时蜜  相似文献   

3.
蜂疗概论     
房柱 《中国蜂业》1995,(5):20-21,27
蜂疗概论江苏省连云港市蜂疗医院房柱(续上期)二.利用蜜蜂的分泌物─蜂针液、王浆、蜂蜡和蜂巢蜂针液(蜂毒)是蜜蜂螫器官酸腺和硷腺分泌的具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螫刺时从贮液囊中经螫针排出。人类为了摄取野生蜂群中的蜂蜜或养蜂取蜜,难免要被蜂螫。蜂螫使人体出...  相似文献   

4.
野生蜜蜂种群日益枯竭,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些蜂友“杀鸡取卵”式的收捕方法,也是导致野生种群濒危的一大因素。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地利用野生资源,这种“贪得无厌”的不良收捕方法,必须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5.
收捕野生中蜂是农村家庭饲养中蜂的一项重要技能。收捕获取野生中蜂就是应用中蜂的生活习性,在掌握中蜂营巢、迁飞等习性后,利用诱捕法和猎捕法获取野生中蜂。叙述了山区诱捕和猎捕野生中蜂的方法。诱捕法是利用蜜蜂营巢习性,让蜜蜂主动投入的方法。有传统的蜂箱、蜂桶诱捕法和挖诱蜂洞诱捕法。猎捕法是养蜂人在了解蜜蜂营巢和采集行为等生活习性后,主动寻找野生中蜂的方法。有直接搜捕猎捕法、观察蜜蜂行为猎捕法、诱导蜜蜂行为猎捕法和拴线跟踪猎捕法。  相似文献   

6.
<正>蜜蜂是一种营群体生活的社会性昆虫,它们通过泌蜡来筑建用以繁衍生息、贮存饲料的巢穴。这些巢穴通常由一片或多片与地面垂直、间隔排列的巢脾构成,而这些巢脾又由六角形的巢房组成。蜂巢通常分为自然蜂巢和人工蜂巢。前者指由野生蜂营造的蜂巢,根据蜂种不同有单巢和复脾蜂巢;后者指家养蜜蜂的蜂巢,一般由人们提供活动巢框,巢框内镶有巢础,由蜜蜂在巢础上修建巢脾而构成蜂巢。蜂巢是养蜂的基础,如何养好蜂应从如何建造好巢房开始。  相似文献   

7.
1 野生蜂习性野生蜂群多选择在半径 1~ 2km以内有丰富蜜粉源植物的地方营巢。中蜂采集飞翔的半径约 1km ,它们常在向阳的山脚或山腰的树洞、岩洞、土洞中筑巢 ,树洞是其最理想的营巢场所 ,既防风避雨 ,冬暖夏凉 ,又干燥、有助于固定蜂巢。中蜂群自然分蜂 ,在江西省多发生在“春分”和“秋分”时节 ,而在河南省多发生于春末 (5月 )和秋初 ,这是收捕分蜂团、设置蜂箱诱捕分蜂群的良好时机。而诱捕或猎捕后的蜂巢 (箱 ) ,应恢复、保留原状 ,以便让更多的分蜂群进驻。2 收捕分蜂团当发现蜂群从上空飞过时 ,应跟踪 ,待其在树上或岩石等处…  相似文献   

8.
黄坚 《蜜蜂杂志》2004,(3):20-20
养蜂人讲起盗蜂都会感到头痛,然而发生盗蜂是常有的事,有强群盗弱群,大群盗小群,多群盗一群,蜂场之间互盗等等。蜂场一旦发生盗蜂,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要防止盗蜂,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会发生盗蜂,才能对症下药。从蜜蜂生物学特性和其生活规律来看,蜜蜂盗抢、储存饲料,是蜜蜂长期生存斗争中形成的本能,这种本能的遗传因子会世代相传。在流蜜期它们勤奋地在野外寻花采蜜,此时蜜蜂的注意力一般不会针对蜂巢;当野外流蜜停止,外界已无蜜可采时,蜜蜂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蜂巢上来,尤其那些老蜂,闻到箱内粉蜜的气味就会向巢门、箱缝等处拼命侵入…  相似文献   

9.
龚绍安 《蜜蜂杂志》2013,33(7):15-15
收取飞出去的蜂团,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方法是把空脾放在蜂团上,让蜜蜂自己爬上空脾。这种方法我认为一是慢:让蜜蜂自己爬上空脾费时;二是费力:收取高悬处的蜂团,举起空脾要使劲。用食品袋收蜂,轻便快速,无论蜂团落在何处,一个人可以轻轻松松快速收取,尤其对于收取悬在高处的蜂团。  相似文献   

10.
怎样侦察和收捕野生中蜂山西灵石县养蜂协会(031300)段继远笔者在养西蜂的同时,也曾试养过7年中蜂,通过多年与山区养蜂者交往,学习并整理了他们侦察和收捕野生中蜂的丰富经验,现简要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掌握生活习性中蜂喜在背风向阳,冬暖夏凉;遮风避...  相似文献   

11.
海南五指山区茶树蜂花粉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五指山区茶树蜂花粉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 :总氨基酸含量 12 6 7% ,蛋白质 14 5 83% ,脂肪 1 75 % ,还原糖 2 5 2 % ,蔗糖 9 6 % ,维生素C 18 97mg 10 0g ,AAS 10 4 99。结果表明 ,海南茶树蜂花粉具有明显的低脂、低糖、富含维生素C、高AAS的特点 ,是一种优良的蛋白质营养源和保健品  相似文献   

12.
中、西蜂纯种及其不同品系蜂的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使用P8(5‘-CCCACCCTTG-3‘)和W2(5‘-CGGCCCCGGT-3‘)随机引物,通过P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遗传学分析,分别对中、西纯种蜂的不同品系的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中、西纯种蜂的不同品系的DNA多态4性图谱均具有明显的差异,从而为中、西纯种蜂的品系之间的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蜂群崩溃综合症(CCD)自2006年首次报道以来,引起欧关各界的广泛关注。受影响的蜂群大批工蜂不明原因突然消失,蜂群垮群,对北美洲的养蜂业造成严重影响。而北美洲蜂农所要面对的挑战并非仅仅是CCD,而是更为广义的蜂群损失,其中越冬期蜂群损失尤其严重。自2006年以来,美国和加拿大的越冬蜂群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基于此,简要介绍美国和加拿大近年来的越冬蜂群死亡情况,并分析了蜂群损失率高的一些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不同营养对蜜蜂初生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利用不同花粉饲料制作的粉脾饲喂蜂群,测定后代蜜蜂的初生体重。结果表明.饲喂花粉与饲喂花粉+20%豆粉的蜂群相比,其所育工蜂初生重差异不显著,蜂王初生重差异显著,雄蜂初生重差异极显著;饲喂花粉和饲喂花粉+20%豆粉的蜂群,其后代与饲喂豆粉的蜂群相比,差异均为极显著;饲喂豆粉的蜂群,群势逐渐衰落,甚至不能培育出雄蜂个体。因此,建议在蜜蜂饲养工作中使用纯正花粉饲料饲喂蜂群,以保证蜜蜂的质量和蜂群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意大利工蜂和蜂王都大约在第9日龄(自卵产下开始计时)体重达到最大,此时蜂王平均体重约为工蜂平均体重的1867倍。蜂王在第7日到第8日龄期间生长特别快。蜂王的干物质、灰分含量比相应的工蜂要高,而总糖含量比相应的工蜂要低。工蜂、蜂王体内蛋白质的含量有波动现象,粗脂肪在工蜂、蜂王体内的含量及变化反映了蜂王的营养水平比工蜂高。意大利工蜂与蜂王的体重及干物质、灰分、总糖、粗脂肪、粗蛋白含量随发育时间变化规律都分别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蜂花粉系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研究了蜂花粉营养成分及生物学功能,说明花粉属于完全营养食品并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升华硫配合杀螨剂防治蜂螨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蜂螨防治多使用单一的化学制剂.治螨效果往往并不十分满意.采用升华硫配合一定量的杀螨剂防治寄生于成年工蜂和封盖蛹的蜂螨.初步结果表明,升华硫配合杀螨剂对消灭成年工蜂身体上的蜂螨的效果不明显,但是对于消灭存在蜂脾上及寄生于封盖蛹的蜂螨有明显的效果.最后结果认为,在蜂螨严重危害时,采用升华硫配合杀螨剂有较为满意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无刺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粉昆虫的工作效率与其生物学特性及周围环境有关,由于无刺蜂具有对人无害、采集作物范围广、耐高温等优点,成为具有很大潜力的温室授粉昆虫。介绍无刺蜂的生物学特性,以利更好地为温室作物授粉。  相似文献   

20.
雄蜂精液采集量与季节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对雄蜂精液采集量随季节变化的规律以及与其有关的环境因子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雄蜂精液采集量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意大利雄蜂与卡尼鄂拉雄蜂的采精量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雄蜂精液采集量与外界温度、降水量、蜜粉源以及蜂群群势等生态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