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5年的“板栗丰产林标准化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按其生态条件划分板栗产区标准.将全国板栗划为三个产区.在划分产区的基础上提出了板栗丰产技术要点和栽培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河北迁安板栗产区10~50年生树为试材,观察板栗生长发育动态,基本上摸清了板栗的生长发育规律,并依据其生育特点,提出了在板栗栽培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乐业县栗瘿蜂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瘿蜂属膜翅目瘿蜂科,又称栗瘿蜂,主要为害板栗,是板栗重要害虫之一,在我国各板栗产区均有危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乐业县山地综合开发面积逐年扩大,板栗栽培面积也逐年增多;但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加上栗农对栗瘿蜂缺乏科学的认知,以致该虫在乐业县板栗种植区危害面积逐渐扩大,危害程度也逐年加剧,根据对乐业县几个板栗种植主产区的调查统计显示  相似文献   

4.
正河北省板栗主要有燕山和太行山两大产区,太行山区栽培板栗历史悠久,坚果色泽亮、果肉黄色、糯性好,口味香甜,质量享誉国内外,远销国内外多个地区。但是由于栗农在生产上管理不当,影响了板栗的产量和质量,本文针对栗农生产上存在的误区,通过分析原因,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太行山板栗的发展提供参考。1施肥误区1.1误区太行山板栗产区好多栗农板栗施肥但增产不明显,有的根本不施肥,只是一剪定乾坤。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是我国板栗主产区之一,当前全省板栗种植面积5.97万hm2,按地理位置及生态气候条件可划分为浙西北、浙中东和浙南三大产区。为全面了解浙江省板栗产业发展状况,从浙江省板栗栽培分布、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科研迚展包括种质资源调查与新品种选育、栽培管理技术研究、病虫害调查与防治、贮藏与加工等方面迚行阐述;对当前浙江省板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良种化程度低、低产园现象严重、栽培管理粗放,以及销售和加工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迚行深入分析,幵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为新时期浙江省板栗育种研究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板栗是潍坊市的主要干果树种,到2000年栽培面积为0.83万hm2,产量为1276万kg。但从当地板栗产区情况来看,树种以红栗子和实生栗树多,树龄老化,品种混杂,严重制约了板栗生产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引进了省内外板栗良种,采用大树低干嫁接方法,更新复壮,使其……  相似文献   

7.
豫南山区桐柏县是河南省板栗主产区.由于过去只注重发展规模,单一种植板栗,光热、土壤等自然资源利用,水土保挣性能,经济效益均较差.从1995年开始,我们在两个重点板栗产区进行立体栽培试验,通过8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泰安板栗     
泰安板栗板栗又称栗子、红油皮栗、大明栗和毛栗。我国很多地方均出产栗子,但以泰安板栗品质最优。泰安板栗每个栗篷内有栗子2~3粒,果粒较大,心脏形,表面光滑无毛,皮色鲜亮。果肉淡黄色,味甜,质细,品质优良。泰山和徂徕山是泰安板栗的主要产区,每年的九月下旬...  相似文献   

9.
板栗叶片焦枯症是1995年在燕山板栗产区发现的一种新病害,严重威胁板栗产业发展。经过对营养、病菌、病毒等可能致病因素分析、检测、鉴定,确认为生理性病害,通过试验研究,摸索出以控硼补钾为关键的防治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板栗产区由于采收不当和贮藏不科学,每年发生栗果霉烂和腐烂病的数量巨大,约占栗果总产量的25%左右,最高可达40%~50%,经济损失惨重。为了减少经济损失,我们深入板栗产区调查研究,总结出了板栗采收和科学贮藏方法,现介绍如下,供参考。1采收时期和采收方法1.1适时采收板栗因品种不同成熟期也不一样。大部分品种都在9月中、下旬成熟,成熟最早的品种在8月下旬,最晚的在10月下旬。板栗成熟的标志是,栗苞颜色由绿色变为黄褐色,并自动开裂,坚果皮呈褐紫色,有光泽。在同一品种同一树上栗苞成熟期也不同。树上部、外围、阳光充足的部…  相似文献   

11.
板栗嫁接树早期丰产技术为了实现板栗优种化,近年已在栗产区广泛普及优种嫁接发展板栗生产,这是提高板栗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通过生产实践证明,只要加强综合技术管理,就能取得早期丰产的预期效果。一、整地:在山坡地,首先应进行等高撩壕的工程,即沿等高线挖沟,...  相似文献   

12.
提高板栗结实率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郯城板栗产区提高板栗结实率的技术,包括合理疏花疏果、配置授粉树和人工辅助授粉、棚前梢摘心与前期追肥灌水、花期喷硼等。  相似文献   

13.
胡启山 《果农之友》2008,(11):54-54
随着板栗生产的发展.南方板栗产区的板栗透翅蛾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在一些地区甚至成为板栗生产的一种毁灭性害虫。板栗发生透翅蛾危害.严重影响板栗产量和品质,因此应切实加强防治。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下面介绍透翅蛾危害的主要症状、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板栗密植早期丰产技术示范试验魏振国,刘维国,陈广森,聂兰宗,鲁刚(山东省莒南县林业局,276600)宫南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低山丘陵区,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降水量860mm,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立地条件适宜板栗生长,是山东省板栗重点产区。现有栗...  相似文献   

15.
板栗空棚问题的研究进展福建农业大学郑城乐,黄雪羚,江由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I.)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它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然而在我国板栗产区普遍存在产量低,发展缓慢的问题。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空棚现象严重。生产中一般...  相似文献   

16.
板栗早实丰产栽培技术明桂冬,赵永孝(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板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目前普遍栽培管理较粗放,不少栗农还没有掌握早实丰产配套技术,现将我们所调查的重点产区板栗早实丰产栽培技术综述如下,供生产参考。1选用良种优良品种是早实丰产...  相似文献   

17.
正多年来,太行板栗大多实行的粗放式管理,严重地影响了太行板栗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太行板栗的商品性。为了提高太行板栗的单产和质量,近年来在太行板栗产区推广了板栗系列化标准化生产技术,如板栗修剪技术,板栗病虫害防治技术,板栗土肥水管理技术等。目前我们推广的太行板栗标准化管理技术主要是"三肥二水"技术。  相似文献   

18.
板栗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采用9 个酶系统的15 个同工酶位点, 对89 个板栗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并以品种间的遗传距离构建UPGMA 聚类图, 鉴别板栗品种和评价它们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 ( 1) 我国板栗主要产区遗传多样性较高, 如浙江、山东、湖北和江苏省; ( 2) 在供试的89 个板栗品种中, 除5 个品种外, 其它均可用多位点同工酶对其作专一性鉴定; ( 3) 基于品种间等位酶遗传距离的UPGMA 聚类图将山东、湖北、江苏以及河南的大部分板栗品种分别聚在一起, 体现了在遗传构成上同地域的板栗品种具有遗传关系相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梁兴 《山西果树》2009,(4):27-28
蓟北山区是著名“天津板栗”的主要产地之一,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山区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全县板栗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达3000多公顷。由于新栽幼树面积大,有产量的多为大树、老树,加之管理粗放,长期重栽轻管,故板栗产量低,质量差,果农经济效益不高。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就板栗幼树早丰产、大树老树更新复壮、改劣种变优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与攻关,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总结出了一套提高新老产区板栗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栗柞嫁接调查报告我县板栗总面积40万亩、1000万株,年产量达400万公斤,是辽宁省栗的重点产区。我县的板栗均为实生树,品种混杂、良莠不一。因此,在20多年嫁接试验的指导下,从八十年代开始对良种板栗实行嫁接繁殖,砧木为实生中国栗和丹东栗,接穗为从当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