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6种常见牧草种子(白三叶、大田百脉根、红三叶、扁蓿豆、苜蓿和红豆草)的基本物理(种皮厚度、种子密度、千粒重)和接触力学参数(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为牧草种子破眠机的研制提供基础理论数据。试验测定6种牧草种子密度分别为1.082、1.212、1.210、1.246、1.302、0.658 g·mL-1,千粒重分别为0.581、1.254、1.252、1.508、2.074、28.556 g。通过斜面法测定牧草与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分别为0.406、0.425、0.513、0.547、0.494、0.472,与玻璃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分别为0.386、0.397、0.489、0.514、0.473、0.703。基于EDEM仿真,标定出牧草种子之间的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451、0.302、0.502、0.360、0.250和0.410。  相似文献   

2.
针对收获期豌豆籽粒在脱粒与清选仿真模拟中缺乏准确离散元仿真参数的难题,采用物理试验和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豌豆籽粒仿真参数进行标定。以籽粒堆积角为评价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显著性参数,借助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得到显著性参数最优组合,通过仿真试验标定非显著性参数。结果表明:籽粒间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364、0.519和0.444;豌豆籽粒-钢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505、0.462和0.090;物理和仿真试验堆积角分别为19.841°和19.714°,其相对误差为0.64%。研究可为豌豆机械化收获过程离散元仿真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半夏块茎收获、加工等机械化作业过程采用离散元法仿真分析时,半夏块茎本征参数和接触参数缺乏等问题,以旱半夏块茎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三轴尺寸、含水率、密度、泊松比、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等本征参数;通过碰撞弹跳试验和斜面滑移试验测定半夏块茎与钢板之间碰撞恢复系数和静摩擦因数;根据块茎特征创建离散元模型,通过斜面滚动试验和EDEM仿真标定半夏块茎与钢板之间的滚动摩擦因数;以半夏块茎堆积角平均值为响应值,基于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的响应面优化法,确定半夏块茎间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和滚动摩擦因数的较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半夏块茎的三轴尺寸基本呈正态分布规律,尺寸值在4.03~26.68 mm之间,密度为1 012.68 kg·m-3,湿基含水率为45.54%,泊松比为0.416,弹性模量平均值为35.93 MPa,剪切模量平均值为15.68 MPa;半夏块茎与钢板之间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和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509、0.349和0.0735;半夏块茎间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和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587、0.453和0.086。应用所得参数进行侧壁坍塌验证试...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沙棘叶茶茶毫离散元仿真中缺乏准确接触参数的问题,利用物理和仿真休止角堆积试验标定茶毫接触参数;将茶毫颗粒简化为软质球形颗粒,通过量纲分析和颗粒缩放理论将茶毫空气动力学当量粒径从231.37μm放大至1.8 mm。利用EDEM软件,选定“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以休止角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休止角影响最显著的3个参数:茶毫-茶毫恢复系数、茶毫-茶毫滚动摩擦系数、茶毫-不锈钢滚动摩擦系数;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各参数最佳取值范围;根据Box-Behnken试验建立并优化3个显著性参数与休止角的二阶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进行寻优求解。得到3个显著性参数的最优组合:茶毫-茶毫恢复系数为0.159,茶毫-茶毫滚动摩擦系数为0.290,茶毫-不锈钢滚动摩擦系数为0.239。通过对比休止角仿真试验值与物理试验值,二者相对误差为1.97%,表明仿真试验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对海岛棉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新海16号、新海20号、新海24号、新海25号、新海28号、新海34号和新海35号等7个海岛棉品种在盐胁迫(0.6%NaCl)下幼苗生长情况、光合特性等,为海岛棉栽培管理及耐盐品种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0.6%NaCl盐胁迫下,种子出苗率、株高、鲜重、干重、第一片真叶叶绿素含量(Chl)、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有所下降;而植株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SS)、可溶性蛋白质(SP)和丙二醛含量(MDA)均增加。同等盐胁迫条件下,新海24号、新海34号、28新海号、新海35号与其余3个品种相比,具有较低的植株含水量和丙二醛含量,均保持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表现出较好的耐盐性。本研究发现,0.6%NaCl盐胁迫对海岛棉种子出苗影响较小,对幼苗株高、鲜重、干重和植株含水量影响较大。海岛棉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可能是气孔限制因素所引起的。海岛棉品种在0.6%NaCl盐胁迫下基本上都表现出较好的耐盐性,但对新海20号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露地不覆盖(CK1)和地膜露头覆盖(CK2)为双对照,设置了移栽覆盖(A1)和出苗覆盖(A2)2个覆盖时间,4 500 kg·hm~(-2)(B1)、7 500 kg·hm~(-2)(B2)、10 500 kg·hm~(-2)(B3)、13 500 kg·hm~(-2)(B4)4个覆盖量,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秸秆覆盖量和覆盖时间对党参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党参秸秆覆盖的最佳覆盖时间为移栽覆盖,覆盖量以10 500~13 500 kg·hm~(-2)为宜;党参苗期株高在A1B3处理下最高,为9.75 cm,党参的根部干物质积累量在A1B3和A2B3处理下较多,分别为5.13 g和4.82 g;进行秸秆覆盖后,党参的叶面积增大,A1B4和A2B3处理较对照(CK1)分别增加80.86%和60.28%;秸秆覆盖党参光合作用增强,平均净光合效率分别较CK1和CK2增加46.83%和12.07%;平均胞间CO_2浓度较CK1降低了32.06%。同时研究表明,秸秆覆盖显著提高党参的产量,较CK1和CK2,增产分别达到27.21%和25.53%。  相似文献   

7.
施磷对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及抗蓟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施磷对苜蓿抗蓟马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光合机制,本试验以西北广泛种植的感蓟马苜蓿品种‘甘农3号’和抗蓟马苜蓿品种‘甘农9号’为材料,在大田蓟马为害高峰期,调查评价了不同施磷水平下苜蓿的受害指数、生长指标和蓟马虫口数量,测定了不同施磷水平下苜蓿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施磷后,‘甘农3号’和‘甘农9号’苜蓿的受害指数均显著降低,株高和产量显著增加,蓟马虫口数量无显著变化;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率(WUE)显著升高,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显著降低;苜蓿心叶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但可溶性糖含量与蓟马虫口密度间无相关性,而与受害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施磷有效地增强了苜蓿的光合作用,进而增强了苜蓿对蓟马的耐害性。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增施磷肥来控制苜蓿蓟马的危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绿色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浸种是“农抗120”的主要使用方法之一,具有简便、有效、用药量少等优点。本试验明确了“农抗120”浸种对几种作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一、试验方法:使用“农抗120”(北京昌平中生厂生产)将原液稀释10、50、100、200倍,用清水作对照。浸种时间分别为4、10、24和48小时。重复8次。试验种子有花生(许昌684)、西瓜(郑杂5号)各30粒;白菜(鲁白一号)、番茄(早丰R-23)、黄瓜(夏丰)、水稻(花粳二号)各100粒左右。浸种后按时捞出,在25℃培养皿内催芽。统计发芽率,并进行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测验。  相似文献   

9.
NaCl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花生品种鲁花14号(LH14)和丰花1号(FH1)为材料,通过对不同NaCl浓度(0、1002、00、300、4005、00mmol/L)处理的花生种子研究表明:低浓度NaCl处理(100 mmol/L)对花生种子的萌发影响相对较小;随着NaCl浓度增加,花生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逐渐降低,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鲜重和胚根粗逐渐减小,MDA和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高浓度NaCl处理情况下,花生根尖DNA凝胶电泳出现明显的连续拖带现象,根尖细胞凋亡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10.
旱砂地两种籽瓜光合日变化及光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靖远压砂地籽瓜试栽品种"黑丰1号"和主栽品种"靖远大板"为试材,测定籽瓜的光合参数,比较两个品种籽瓜的光合特性差异。结果表明,黑丰1号光饱和点(3 818.18μmol·m~(-2)·s~(-1))、光补偿点(67.47μmol·m~(-2)·s~(-1))均高于靖远大板,说明其对光照强度的要求较高;黑丰1号在较高光照条件下光合能力大于靖远大板,且在强光条件下黑丰1号的水分利用率更高(12∶00为203%),抗旱保水性更强;两种籽瓜蒸腾速率(Tr)与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胞间CO_2浓度(Ci)相关性显著,且Ci与其它三个光合指标的相关系数均为负,变化趋势相反;同一类型籽瓜个体间的各光合指标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个体间Gs差异较小,Ci差异较大;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净光合速率(关联序1)及光合有效辐射(关联序2)是影响当地籽瓜光合能力最主要的两个参数,试验当地条件更适于黑丰1号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水直播条件下黑龙江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水直播条件下黑龙江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致病性分化情况,以24个抗瘟单基因系品种为寄主,来源于2017—2018年黑龙江省水直播稻田的242株稻瘟病菌菌株为接种体,采用离体划伤方法接种,记录病斑反应型,计算有效致病菌株率和抗性频率,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水直播条件下,2017年,黑龙江省南部和中东部稻区稻瘟病菌菌株对抗瘟单基因系品种的有效致病菌株率介于8.33%~95.83%和20.83%~95.83%之间,无毒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575次和622次;2018年,南部和中东部稻区稻瘟病菌菌株对鉴别体系的有效致病菌株率介于29.17%~95.83%和20.83%~91.67%之间,无毒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536次和571次。2017年,黑龙江省南部和中东部稻区稻瘟病菌菌株的致病性相似系数介于0.15~1.00和0.14~1.00之间,以致病性相似系数0.40为阈值,可将菌株分别划分为5个类群和6个类群;2018年,南部和中东部稻区菌株的致病性相似系数介于0.15~0.93和0.26~1.00之间,以致病性相似系数0.40为阈值,可将菌株分别划分为5个类群和4个类群。2017年,抗瘟单基因系品种对黑龙江省南部和中东部稻区稻瘟病菌菌株的抗性频率介于11.29%~88.71%和10.77%~86.15%之间,其中抗瘟单基因系品种IRBL9-W(Pi-9)和IRBLz5-CA(Pi-z5)抗性表现最好;2018年,抗瘟单基因系品种对南部和中东部稻区菌株的抗性频率介于10.34%~82.67%和15.79%~85.96%之间,其中抗瘟单基因系品种IRBL9-W(Pi-9)和IRBLz5-CA(Pi-z5)抗性表现最好。表明水直播条件下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致病性分化剧烈,稻瘟病菌整体致病力较强,但仍有部分水稻种质抗性较好且相对稳定,基因聚合后抗性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油菜播种质量,探索最佳螺旋窝眼轮式排种器工作参数组合,运用EDEM技术对不同排种轮转速、窝眼轮型孔圆角直径、窝眼轮型孔排列螺旋升角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排种轮转速、窝眼轮型孔圆角直径及窝眼轮型孔排列螺旋升角与排种性能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排种器转速30 r·min~(-1)、窝眼轮型孔圆角直径3mm、螺旋升角59.31°时,合格指数在93.7%以上,漏播指数为1.3%,重播指数为5%;随转速的增加,合格指数呈线性下降趋势,漏播指数、重播指数、变异系数均一定程度有所上升。经方差分析,得综合指数影响显著性顺序依次为排种轮转速、窝眼轮型孔圆角直径大小及窝眼轮型孔排列螺旋升角。仿真与田间试验拟合度高,表明采用离散元法分析油菜播种作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study the potential of interseeded hairy vetch as a living mulch to control weeds in corn, a field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he Agricultural Research Farm, Razi University, Kermanshah, Iran.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a split-split plot arrangement with four replications. The main plots were two weed treatments (weedy and weed-free for all of the growing season), the subplots were two hairy vetch planting dates (simultaneous with corn planting and 10 days after corn emergence), and the sub-subplots were three hairy vetch planting rates (0, 25, and 50 kg ha−1).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weedy condition for all of the growing season reduced corn plant traits, including the seed yield, number of ears per plant, number of seeds per ear, 100-seed weight, height, Leaf Area Index, and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as compared to the weed-free condition for the entire growing season. The hairy vetch dry weight also was reduced by the full-season weedy condition. The traits under study were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hairy vetch planting times, but increasing the hairy vetch planting rate from 0 to 50 kg ha−1 improved the corn yield, number of seeds per ear, 100-seed weight, height, Leaf Area Index, and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However, the number of ears per plant was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and the weed dry weight was reduced by half. Overall, from the standpoint of corn seed production, an interseeding amount of 25 kg ha−1 of hairy vetch is recommende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legume forage yield, an interseeding amount of 50 kg ha−1 of hairy vetch is more beneficial.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前期筛选的几种适用“播喷同步”的封闭除草剂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对直播田杂草的防效, 明确了“播喷同步”技术与常规播后4 d封闭的差异, 以及施药时期×除草剂种类交互作用及对控草效果的影响, 优化水稻直播田杂草防控策略?试验结果表明, 播种当天(播喷同步)或播种后4 d(常规方法)喷施120 g/L噁草酮EC 360 g/hm2+10%苄嘧磺隆WP 30 g/hm2(有效剂量, 下同)?33%嗪吡嘧磺隆WG 74.25 g/hm2+300 g/L丙草胺EC 450 g/hm2?60%丁草胺EC 1 350 g/hm2+10%吡嘧磺隆WP 30 g/hm2?35%吡嘧·嘧草·丙OD 525 g/hm2?300 g/L丙草胺EC 450 g/hm2+10%苄嘧磺隆WP 30 g/hm2, 5组除草剂处理对直播稻均无可见药害, 各“播喷同步”处理的杂草防除效果不低于常规播后4 d用药; 同步喷施33%嗪吡嘧磺隆WG+300 g/L丙草胺EC防效最高, 药后35 d对禾本科?莎草科?阔叶草防效达到98.3%及以上; 水稻直播4 d后喷药, 水稻成苗率提高但 35 d 的禾本科杂草防效低, 33%嗪吡嘧磺隆WG+300 g/L丙草胺EC处理受喷药时间影响小; 复合双因子方差分析表明, 单一因子会对水稻安全性?杂草防效产生显著影响, 用药时期×除草剂种类交互对水稻安全性无显著影响, 对控草效果影响显著?因此, 直播田封闭除草剂宜尽早施药提高防治效果, 同时应选用安全高效的除草剂, 33%嗪吡嘧磺隆WG+300 g/L丙草胺EC处理, 可于播种当天到播种后4 d内用药, 保障直播田杂草防治效果的同时兼顾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一种播补一体化新型马铃薯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马铃薯漏播补偿方案普遍需附加补偿种箱及单独设置补偿排种通道,导致系统结构复杂、补偿种薯落点偏差较大。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单向离合器的播补一体化马铃薯播种机新方案。该方案排种链轮正常播种使用地轮动力,而补偿状态在单向离合器协调下转移至补偿专用电动机,补偿完成后则继续恢复至地轮。基于此,在计算所需时间内,采用后一取种勺上的种薯直接追赶前一缺种位置的追赶式补偿方案,可以使补偿种薯也在原排种通道中运动,独立的补偿种薯专用通道不再需要,从而使系统结构简化、可靠性提高。样机田间试验表明,所采用的红外辐射排种监测系统误判率不超过1‰,系统平均自然漏播率对排种速度不敏感,漏播补偿成功率随着排种链速度的增加而快速降低,但即使达到正常排种链速最高值0.8 m·s-1,依然有平均74%以上的漏播能被成功补偿,系统平均最终漏播率不足平均自然漏播率的1/4,漏播补偿作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G、H、A三种不同型号的保水剂用于小麦流体播种,并研究其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种保水剂用于小麦的流体播种,对小麦的出苗、生长发育及产量均有促进作用,可使小麦出苗提早3~5 d,平均增产24.9%,其中以H型的保水剂对小麦影响最大,增产效果最明显.由此可见,选择适宜的保水剂进行小麦流体播种,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适时播种保丰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碱化土壤紫花苜蓿不同种植方法与生长关系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土默川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碱化土壤和碱土 ,使得该地区农牧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本文研究了不同种植方法 ,不同播期下苜蓿在碱土上的生长状况 ,从而得出了以下结果 :在试验区通过对苜蓿不同种植方式 ,可得出苜蓿以开沟播种覆土盖地膜最佳 ,开沟播种不覆土镇压次之 ,开沟播种覆土镇压产量最低。通过苜蓿不同播期的试验 ,当年以 6月 1 7日播种的产草量最高 ,可得出苜蓿在当年 5月 1 9日次之 ,7月 1日最低。  相似文献   

18.
青海胡麻新品种选引及适宜播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胡麻主产区引进19个新育成的品种(系),2005年进行预备试验,综合其产量、农艺性状和抗病性,从中筛选出晋亚8号、8858、陇亚9号、97047、0144(甘肃)、91-197-8和3号胡麻7个表现较好的品种(系);2006年进行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各引进胡麻品种(系)的产量在总体上都比作为对照的青海当地品种的产量高;晋亚8号、97047和陇亚9号是表现最好的3个品种,其适宜播种量为375~450万粒/hm2,具体为:晋亚8号和97047为375~450万粒/hm2,陇亚9号为375万粒/hm2左右。  相似文献   

19.
终霜和春季低温冷害对新疆棉花播种期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终霜冻和春季低温冷害是造成新疆棉区大面积严重缺苗、毁种重播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疆大部棉区棉花在播种期间均发生过霜冻害 ,其中多发区分布在北疆沿天山一带棉区及和田、且末棉区。且棉花早播与终霜冻害和低温冷害成正比。统计分析不同播期植棉的棉苗遭受霜冻及低温冷害影响的概率可确定各地棉区的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20.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全球预警的一种重大农业害虫。2019年1月份入侵我国,半年时间已迅速扩散和蔓延至21个省市。在黄淮海夏玉米地区,草地贪夜蛾幼虫与甜菜夜蛾、棉铃虫、亚洲玉米螟、劳氏黏虫等鳞翅目害虫常常混合发生。这几种幼虫特别是低龄幼虫的形态特征及取食为害玉米的症状相似,容易混淆,给田间鉴定带来困扰。本文详细比较了草地贪夜蛾与甜菜夜蛾、棉铃虫、亚洲玉米螟和劳氏黏虫的低龄和高龄幼虫的形态差别,以期为黄淮海玉米田苗期草地贪夜蛾的准确监测和预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