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小红  张弘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82-21883,21921
分析了牡丹在中国备受人们喜爱的自然和社会文化原因,认为人们喜欢牡丹不仅仅是由于它的美丽和香味,更由于其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是富贵和吉祥的象征,是中国主流文化和传统审美观的代表。介绍了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四川彭州三大牡丹栽培和观赏中心的牡丹繁育、栽培现状,以及在这三大栽培中心举办的每年一度的以牡丹为主题的旅游节庆活动。以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牡丹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对现代花卉旅游的影响,更好地理解牡丹和中国人民审美情结、国民气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特产名贵花卉,牡丹在中国历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醇厚隽永的牡丹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牡丹文化的研究逐步深入,对牡丹产业的发展也逐渐重视,而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氛围也为牡丹产业化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作为牡丹原产地之一的菏泽,在牡丹栽培、出口、科研和观赏方面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意识、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菏泽牡丹文化的沉淀与牡丹产业的发展均较为滞后.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农企结合的模式,对解决当今菏泽牡丹文化及其产业化过程中诸多问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海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1000-11001
从文化基源的角度入手,描述中国古代诗词绘画不仅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并且还是文人士大夫的情感寄托。园林景观是一门多元的综合审美艺术,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体,它的精神内涵与中国的诗词绘画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诗词绘画可以在景观构成中直接应用,如广泛运用于匾额、碑刻、对联、题咏、雕梁画栋、文字绘画等造景手法中。另外,文人士大夫将诗词绘画艺术的空灵境界融入园林艺术中,使园林景观有了诗情画意的韵味,使其在审美观念和情趣上处处露着文学艺术的痕迹,将中国的园林推向了更高的艺术审美境界。并通过研究诗词绘画与园林景观的关系,旨在为崇尚生态、倡导和谐的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归纳总结了我国传统花卉的历史文化内涵,阐述了几种传统名花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与配置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牡丹、梅花、菊花、水仙等花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美学特点和应用形式,并对中国传统名贵花卉在未来园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付先召 《农业考古》2013,(1):249-253
前人研究牡丹,虽引唐诗,但没有深入分析唐诗与牡丹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钩沉爬梳唐诗中有关牡丹的信息,从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分析得知:盛唐之前,长安城内牡丹分布较窄,主要是在宫廷和达官贵人府第等处;中唐时期,牡丹于长安城内分布广泛,私宅牡丹和公共场所的种植数量明显增多;晚唐时期,因战乱较多,长安城内的牡丹种植明显减少,并呈现渐次向南方转移的趋势.牡丹所象征雍容华贵、幸福安康的意境,迎合了大唐盛世百姓祈愿繁荣昌盛、富贵平安的美好愿景.虽唐末多乱,长安牡丹种植渐趋减少,但唐牡丹文化的内涵却深入人心,仍是古人祈求尊贵安康的精神寄托.唐朝是中国牡丹文化形成的里程碑,长安是牡丹文化的孕育之地.它影响带动了各地牡丹的种植,保存了牡丹存续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6.
杂交育种在牡丹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牡丹的开花授粉习性、重要性状遗传特点以及杂交育种在牡丹育种上应用现状谈起.重点介绍了杂交育种技术在牡丹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旨在为今后牡丹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黄蕾 《乡村科技》2019,(3):39-40
现代园林景观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有重要作用。随着人们民族意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我国逐渐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分析传统文化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研究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体现,以期为我国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观赏价值较高,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在拉萨从未有过大规模引种栽培牡丹的历史,为了提高本地区园林绿化水平和景观质量,满足人们观赏牡丹的需要,西藏农牧科学院蔬菜所从2009年起开始进行牡丹引种栽培试验,通过多年尝试,发现紫斑牡丹可以适应拉萨气候条件,并能露地安全越冬,已建成紫斑牡丹园。中原牡丹和西南牡丹适应性较差,不适合在拉萨气候条件。文中详细阐述了牡丹在拉萨市栽培和养护管理的技术要点和经验教训,可为在拉萨以及其他高寒地区园林绿化中推广及应用牡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竞夸天下双无绝,独立人间第一香”。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1牡丹文化的构成牡丹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几乎涉及到所有文化领域。凡记述牡丹内容的史料、专著、文集、笔记,题咏牡丹的诗词文赋、故事传说、小说、演义、传奇、书法、绘画、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菏泽市大力发展牡丹主题旅游的现实意义,以及其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菏泽市应借助国家用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契机,乘着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拉动菏泽经济的东风,借牡丹文化带动牡丹主题旅游事业的发展,借牡丹酒文化推动牡丹产业的发展.强调“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旅游,振兴经济”,让牡丹酒和牡丹文化与现代生态旅游有机融合,打响“一城四乡一生态”文化品牌,有效推动菏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牡丹园特色文化景观评价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牡丹文化在牡丹园文化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做了深入调查,对影响牡丹园特色文化景观营造因素的重要性做了评价。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所调查牡丹园文化景观状况作初步分析,首次运用层次分析AHP法对牡丹园的特色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构建出牡丹文化景观评价模型,并对主要的构成要素进行重要性比较,得出牡丹园中牡丹文化景观构成要素的重要性顺序,以期为牡丹园特色文化景观营造和改造提升提供依据,也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花卉景观营造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底建成的洛阳隋唐植物园千姿牡丹园荟萃了全国1 200多个牡丹品种,造园上将牡丹文化与牡丹园林紧密结合,力争打造牡丹品种最全、文化品位最高的牡丹园。现主要介绍了千姿牡丹园的主要构成及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牡丹油微胶囊化技术。[方法]利用β-环糊精、阿拉伯胶和大豆蛋白作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牡丹油的工艺,对牡丹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析。[结果]得到制备牡丹油微胶囊的最优工艺参数∶壁材β-环糊精∶阿拉伯胶∶大豆蛋白的配比3∶1∶2,固形物含量35%,芯壁材配比3∶1,乳化剂添加量0.2%。在此条件下,牡丹油包埋率达到92%。[结论]在此工艺下牡丹油的包埋率高,为牡丹油的进一步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牡丹基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霞  周俊杰  沈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83-15184,15221
[目的]寻找新的高效的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栽培基质。[方法]针对牡丹的出口苗木培育目标,配制了8种基质和3种营养液,就牡丹嫁接、分株苗培育进行了牡丹生长全过程的无土栽培试验研究。[结果]5年的研究发现,基质7(珍珠岩+泥炭土50%+50%)、基质8(珍珠岩+泥炭土+椰糠50%+40%+10%)与3号营养液[Ca(NO3)2.4H2O 0.882 00 g/L+KNO30.444 00 g/L+H2SO4 0.125 00 g/L+Na2Fe-EDTA 0.400 00 g/L+H3BO30.002 70 g/L+ZnSO4.7H2O 0.000 50 g/L+CuSO4.5H2O 0.000 08 g/L+NaMoO4.2H2O 0.000 13 g/L]组合在牡丹基质栽培中表现最佳,嫁接苗合格率达到95%;无土栽培有效地控制了牡丹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根部病虫害未见发病株,所培育的苗木可全部用于出口;与大棚设施相结合,无土栽培技术可使牡丹"春提前、秋延后",缩短了培育周期,提高了苗木培育速度;无土栽培效益十分可观,投资利润率为112.18%,每年净利润超过30万元/hm2,是传统栽培净利润的4.59倍。[结论]该研究可为解决牡丹落后的生产管理技术,使牡丹的栽培技术与世界的花卉栽培技术相接轨,提高牡丹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进一步促进牡丹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陆游的《天彭牡丹谱》是蜀汉地区第一部牡丹花谱专著。它不仅以极具文学性的语言保存了宋代蜀汉地区有关牡丹的植物史标本,还记录了蜀汉地区的风俗文化,因而具有科学史、社会史和文学史上的多重文献价值。同时《天彭牡丹谱》的字里行间还充满着对西京盛景的回忆,从中可见陆游以牡丹缅怀故土、寄寓恢复之志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切花芍药土地利用率及产出效益,根据市场需求,在每年6月至来年2月在切花芍药的大田进行间作套种。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适宜切花芍药行间进行间作套种遵循的3个基本原则,2种主要模式及甜糯玉米、菠菜的间作套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牡丹和芍药花瓣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以对其进行开发利用。采用脂肪酸甲酯化的方法获得油样,用气相色谱法对牡丹和芍药花瓣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并分析了牡丹和芍药不同时期花瓣中脂肪酸组分和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牡丹和芍药花瓣中高级脂肪酸主要有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曹州牡丹园内牡丹应用现状的调查,阐述了植物配置原则、牡丹的基本种植方式、牡丹品种间的配置方式及与其它植物的配置方式,并探讨了曹州牡丹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