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为了探索紫茎泽兰对桉树的化感作用,研究分析了紫茎泽兰叶片浸出液及枯落物对直杆桉苗生长的影响,同时结合紫茎泽兰对桉树人工林的入侵情况,初步研究了紫茎泽兰对桉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可以成为桉树人工林地上的单优势种群,提高桉树人工林地的土壤含水率,但会影响到桉树的健康状况。紫茎泽兰叶片浸出液对直杆桉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化感作用相反,对地上部分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地下部分根系表现出较好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根系的恢复能力,而枯落物基质浇浸出液对根系的促进效果最佳。在红壤和枯落物基质中,浸出液处理次数与根系生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紫茎泽兰不同部位水提液对蓝桉的化感作用,用紫茎泽兰植株的鲜叶、花、枯叶、茎和根的不同浓度水提液对蓝桉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花和鲜叶水提液对蓝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远大于枯叶、茎和根的水提液.浓度为0.067 g/mL时,对花和鲜叶的水提液来说,几乎是蓝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致死浓度,此浓度的枯叶、茎和根水提液对蓝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导致发芽量明显下降及幼苗在形态上发生明显变形;浓度为0.020 g/mL时,花和鲜叶水提液对蓝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仍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表现在发芽量明显下降及幼苗明显变形,而枯叶、茎和根水提液对蓝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下降,甚至有促进作用,幼苗变形已大为减轻.浓度为0.005 g/mL时,不同部位的水提液对蓝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进一步下降,而促进作用增强,幼苗已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3.
夏虹 《绿色科技》2013,(2):48-50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分析了蓝桉成熟叶和枯落叶的水浸提液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为紫茎泽兰的生物防治提供新途径。实验结果表明:成熟叶和枯落叶各浓度的水提液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参数全部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当浓度为6、30g/L,与对照相比,全部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通过对供体化感潜力的综合评价得知,两种蓝桉叶的水提液对紫茎泽兰的综合效应指数的绝对值都在40%左右,并且成熟叶要比枯落叶稍大一些。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紫茎泽兰对桉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温室实验法,测定紫茎泽兰与腐殖质的混合基质(分为1︰10、1︰20、1︰30 3个比例)对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3种桉树的化感作用影响。结果表明,(1)其对于蓝桉的综合影响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且随紫茎泽兰源物质的增加而增强,综合效应指数SEI介于0.150到0.296之间。(2)对于直杆桉则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其中1︰10基质表现出抑制作用,SEI值为-0.148,而1︰20基质仅表现出轻微的促进作用,SEI值为0.000 25,基本与对照持平,1︰30基质则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SEI值为0.174。(3)对史密斯桉的综合影响规律同样既有抑制作用又有促进作用,即1︰10及1︰20比例的基质均对史密斯桉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SEI介于-0.898到-0.863之间,而1︰30基质则表现出促进作用,SEI为0.279。由此可见不同程度的紫茎泽兰源物质可以对桉树种子出苗及早期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或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浓度为0(对照)、0.25%、1.00%、2.00%、3.00%的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处理慈竹种子,研究其水浸提液对慈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慈竹种子的萌发和生长都起到显著影响。在低浓度处理下,浸提液具有低剂量刺激效应,可提高慈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随着浓度的升高,慈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显著降低,同时,幼苗的鲜重、根冠比先增加后降低;丙二醛含量、SOD酶活性与浸提液的浓度呈正相关;POD酶活性则先上升,后下降,但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较高浓度的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可显著抑制慈竹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其入侵林地后对竹林的生产和经营存在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6.
墨江县的荒山普遍生长紫茎泽兰,严重地影响了造林。如果撒播种子,落不到表土层;如果塘播,花工大,且长出的幼松很快就被紫茎泽兰所掩没。特别是紫茎泽兰生长萌发繁茂,大量消耗地力。为了摸索在这种害草区进行造林的经验,墨江县投入资金,组织人力,在紫茎泽兰地块上进行营造思茅松的试验。做法是,于五月初,用人工整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入侵植物和当地伴生植物模拟氮沉降,研究了土壤氮含量的增加是否会加剧外来植物的入侵。结果表明:三种植物单种时对氮营养变化表现出很高的可塑性,适量氮素增加会促进植物生长。植物的叶生物量在较少的氮添加范围内会随氮的增加而下降。紫茎泽兰和佩兰的竞争关系小,和山蚂蝗的竞争关系激烈。氮沉降对紫茎泽兰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表现在植株总生物量上。土壤氮含量的增加会加剧外来植物紫茎泽兰的入侵,同时,紫茎泽兰和山蚂蝗混种时紫茎泽兰的生长受到竞争抑制作用,此试验的研究,为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2008年2-4月,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德赖地区开展了试验,该试验对6个生长基质和3个种子的重量进行了分析,以找出其对梨竹萌发和实生苗生长的影响。与其他基质相比,将50 g的种子种在土壤、沙土和FYM以同一比例混合的基质中,种子萌发较好,实生苗生长更好。  相似文献   

9.
利用西南喀斯特地区常见入侵植物紫茎泽兰进行丛枝菌根真菌(AMF)接种与对照处理试验,研究接种AMF对其形态分化、生物量、光合生理及氮磷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F显著提高了紫茎泽兰光合生理,显著影响了紫茎泽兰形态分化(地径、苗高、总叶面积、分蘖数)及生物量;接种AMF显著降低了紫茎泽兰氮浓度,提高了紫茎泽兰磷浓度,氮和磷摄取量均有所提高,磷摄取量达到显著水平;对照条件下紫茎泽兰叶片氮磷比为14.01,接种AMF后降低为8.52,接种AMF使紫茎泽兰的生长更大程度上受氮素限制,而不再受氮素和磷素的共同限制。  相似文献   

10.
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萝卜和黄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银杏外种皮提取物溶液对2种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物溶液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对萝卜、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当质量浓度20~100 g/L时对萝卜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0.1~100 g/L时对萝卜根、茎生长显著抑制;当质量浓度0.02~25 g/L时对黄瓜种子萌发、根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紫茎泽兰重度入侵区域0~50 cm深土样及溪谷桉、冈尼桉、史密斯桉3种桉树苗为试验材料,研究该土样对桉树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桉树苗在不同深度土样中的生长表现差异较明显,随着深度增加,苗高及鲜重生长明显减慢;受侵土样中3种桉树苗生长量明显优于对照,紫茎泽兰化感物质仅在3~10 cm深土样中对史密斯桉的生长抑制作用表现较强,其余土样对3种桉树的生长有微弱抑制或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总体上表现为紫茎泽兰入侵区域土壤更有利于桉树苗的生长,特别是0~3 cm深土样。  相似文献   

12.
以河沙、草木灰、锯末配成的三种栽培基质为试验材料,以黑壳楠、楠木、闽楠为供试品种,采用露天播种育苗的方式,研究不同基质对三种樟科植物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黑壳楠在河沙中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幼苗生长情况最好;楠木和闽楠在河沙+草木灰的基质中萌发情况和幼苗生长情况最好.  相似文献   

13.
2021—2022年,在红河州中北部不同海拔、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开展19个草品种发芽及生长情况对比试验。从发芽率、出苗率、高生长量、根系生长情况、草产量、植株内容物含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从试验栽培的土壤类型看,红壤土上各草种的生长都优于沙壤土上;从海拔上看,高海拔区域更适宜于草本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福建山樱花种子采集和处理方法,并研究了不同催芽方法和播种期对种子发芽率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温沙藏或冷藏的种子次年春播种的发芽率分别达94.5%和90.03%,变温沙藏的种子当年夏季播种的发芽率达83.8%,均能获得较高的发芽率;采种当年播种的苗木,以变温沙藏的地径和苗高为最大,分别达0.49 cm和24.47 cm,即采即播的地径和苗高为最小;采种次年播种的,以常温沙藏的地径和苗高最大,分别达0.90 cm和77.65 cm。  相似文献   

15.
不同育苗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育苗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中火烧土含量和过磷酸钙含量是影响苗木生长量的主要因子,特别是火烧土,对后期苗木的生长起到关键作用。蛭石因改善了红壤的通气性,利于根系在土壤中呼吸,从而促进植株生长。从不同基质育苗结果得知,基质Ⅰ(火烧土60%、松林表土40%、过磷酸钙5%)育苗效果最为理想,平均地径、平均树高以及生长量的积累均达到最高。基质Ⅰ的平均地径和苗高分别为基质Ⅵ(深层红壤80%、松林表土20%)的1.23倍和1.36倍,是基质Ⅴ(深层红壤60%、松林表土20%、蛭石20%)的1.20倍和1.27倍。基质Ⅰ和基质Ⅱ(火烧土40%、深层红壤20%、松林表土40%)、基质Ⅴ、基质Ⅵ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1年生滇杨扦插苗枝条作为插穗,研究了不同浓度紫茎泽兰鲜叶和冻害叶片浸提液对插穗抽梢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滇杨在各处理条件下均能抽梢和生根,抽梢率和生根率在98%以上,生根类型为皮部生根。各处理条件下的平均梢长和平均不定根数达极显著水平,平均不定根长和根系效果指数差异不显著。紫茎泽兰鲜叶和冻害叶片浸提液对插穗抽梢及生根的化感作用表现一致,对梢长及不定根长有微弱的化感促进或抑制作用,对不定根数均表现出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海桑育苗技术及其幼苗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红树植物海桑采种期、播种与育苗技术,幼苗生长规律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东寨港海桑采种期以第一次果成熟的7 ̄8月份为最佳;用本土(海泥)和客土(营养土)均可作床播种,但移植时后者比前者苗高提高26.8%;容器育苗基质以配制营养土为最佳,培育的苗木粗壮,出圃时苗木合格率高达98.4%,海泥其次,红壤土最差;苗高与地径年生长过程具较明显的后期生长,变化规律可用Y(t)=1/  相似文献   

18.
不同基质对短序润楠种子发芽及生长节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分析了河沙、草炭土、园土及三者的混合土对短序润楠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下短序润楠种子发芽及生长具有显著差异,混合土和黄心土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均明显高于河沙和草炭土,但草炭土的叶片展开时的苗高最大。不同基质处理下的短序润楠幼苗的生长特性表明,幼苗早期生长规律符合Logistic曲线特征,其方程拟合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8,达到显著相关水平。根据Logistic曲线方程上两个生长拐点可以将短序润楠的生长过程划分为渐增期、速生期、缓增期,其中处于速生期幼苗的苗高生长量均超过总量的50%。  相似文献   

19.
以青海格尔木产黑果枸杞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采种时间的种子质量和发芽率,拱棚、覆盖、露地等不同育苗方式和0.3、0.6、0.9cm等不同播种育苗覆土厚度对出苗的影响以及黑果枸杞幼苗生长规律,结果为不同采摘期所采种子质量与发芽率不同,8月中旬所采种子平均千粒重1.2g,发芽率88.9%,优于10月上旬采集的千粒重(0.9g)和发芽率(69.6%);不同育苗方式对出苗期、出苗率等有影响,拱棚育苗出苗早、出苗整齐、发芽率高,露地育苗出苗最晚、出苗最不整齐、出苗率最低,覆盖育苗介于之间;播种覆土厚度对播种出苗迟早和出苗持续时间有影响,对出苗率影响不显著,覆土越薄越有利;生产中应采取拱棚或覆盖育苗方式,覆土厚度0.3cm;黑果枸杞1a生幼苗高度、地径等生长分为3个时期即缓慢生长前期、快速生长中期、缓慢生长后期,缓慢生长前期幼苗弱小、抗逆能力弱,应注意洒水,适时盖、揭塑料拱棚或覆盖物等,保暖、保湿、遮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