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蓟马俗称举尾虫,属缨翅目,蓟马科,不完全变态中的渐变态,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全国各蚕区都有发生.被害叶喂蚕,蚕体虚弱,蚕茧减产,蚕茧质量也变劣.据调查:全龄使用桑蓟马为害的叶与正常叶作对比,其全茧量下降30%,茧层量下降37.5%,茧层率下降5.76%,产卵量下降18%,良卵率下降12%,孵化率下降8%,严重影响了蚕农的经济效益和蚕种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桑褐斑病被害叶桑叶质量的变化,分别就该病叶片对4龄结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产卵量、良卵率及实用孵化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是全龄使用桑褐斑病被害叶(病情指数34.67%)相比全龄使用正常叶其4龄结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分别下降4.88、6.95、35.04、42.58、16.93个百分点,而产卵量、良卵率和实用孵化率却分别降低16.55、12.07和8.08个百分点.应重视和加强桑褐斑病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情况下,就桑里白粉病被害叶对晚秋家蚕幼虫生命力及茧质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是全龄使用正常叶比全龄使用桑里白粉病被害叶(病情指数35.23%),其4龄结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分别提高4.93、7.03、34.53、42.33和17.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桑园害虫桑蓟马的田间防效及家蚕食用药后桑叶的残毒情况,选择3种不同类别药剂进行田间防效并开展药后家蚕饲养残毒试验,分别为10%多杀·甲维盐(WG)、8%多杀霉素(EW)和硅氧团簇分子(AS)。结果表明,在桑蓟马的防治上,8%多杀霉素药后72 h平均防效(82.13%)最优,其次是10%多杀·甲维盐(81.51%)。食用药后桑叶9 d,10%多杀·甲维盐、8%多杀霉素饲养家蚕引起急性中毒,在4龄期全部死亡。硅氧团簇分子与对照(40%乐果+77.5%敌敌畏混合剂)饲养家蚕未引起中毒,均能正常上蔟结茧,幼虫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健蛹率等各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硅氧团簇分子对桑蓟马具有极佳的防效作用,且残毒期短,有望成为桑园防治桑蓟马的药剂。  相似文献   

5.
家蚕品种茧层生产效率的调查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51个家蚕品种的茧层生产效率平均为10.11%,最高12.19%,最低6.71%。二化性品种较高,一化性和多化性较低。中系二化种最高,平均10.54%,日二化种次之,平均10.39%,欧一化平均9.08%,日一化8.90%,多化平均8.72%。茧层生产效率与茧层量、茧层率、5龄一日茧层量成正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5龄经过、全龄经过有正相关倾向,但不显著;与虫蛹率、死笼率、全茧量、消化率无一致倾向的相关。还调查了消化率和茧层转换率。  相似文献   

6.
人工四倍体桑种质的叶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97份人工四倍体桑种质的叶质进行养蚕鉴定。结果表明:用四倍体桑的叶子养蚕,与对照区(用“沙2×伦109”(2n)叶子养蚕)相比,蚕食欲强、发育较快、龄期缩短、蚕体较大;使雌蚕全茧量比对照增产1%~17.84%的四倍体种质占参试种质的68.0%,使茧层量增产1%~14.88%的占58.6%,60%的四倍体种质因全茧量提高而使茧层率有所降低。人工四倍体叶质与其父本、母本有关。绝大部分叶质优良的四倍体其叶片较浓绿。通过鉴定试验选拔出84份叶质显优良的四倍体种质,其中一部分为既优质又高产的。  相似文献   

7.
蚕用营养饲料增丝增卵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崔为正  王丽娜  高鲁东 《广西蚕业》2004,41(1):16-19,36
对山东省泰安市泰星复合肥料厂生产的蚕用营养饲料进行了实验室试验和生产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5龄期连续添食,蚕的发育经过缩短3~16h,食下量和用桑量分别减少17.2%和21.2%,产茧量和全茧量提高6.5%~14.3%,茧层量提高9.3%~14.0%,茧层率为清水对照区的99.8%~102.3%,茧层生产效率和饲料报酬率分别提高37.8%和38.4%,同时产卵量增加18.2%,残留卵率减少44.8%。亩桑蚕茧产值可提高40%~50%,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陕桑305的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陕桑305的产叶量比湖桑32高11.5%;在养蚕成绩上春蚕产茧量和茧层率分别比湖桑32提高6.2%和2.9%,秋蚕产茧量和茧层率分别比湖桑32提高2.9%和2.1%。通过采用田间自然发病率调查得知陕桑305在抗桑疫病、桑褐斑病、桑白粉病上分别比湖桑32高4.2、28.1、11.9个百分点,桑螟的危害率比湖桑32低1.8个百分点,但桑天牛的危害率却比湖桑32高4.3个百分点。在云南楚雄地区,陕桑305的止芯期比湖桑32号晚14~20d、落叶期晚11d,可以栽植一定的比例作为晚秋蚕用叶。  相似文献   

9.
用蓖麻叶、木薯叶、臭椿叶以及乌桕叶分别饲养蓖麻蚕,比较其饲养成绩,结果表明:以蓖麻叶饲养成绩最好,平均蚕期经过18.39d,熟蚕体重6.5g,全茧量3.67g,茧层量0.56g;用蓖麻叶和木薯叶饲养,茧层率相差不大,分别为15.18%和15.27%;单蛾产卵量以乌桕叶饲养最高,平均单蛾产卵重0.80g,产卵量为450粒...  相似文献   

10.
桑蚕人工饲料育实用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缪云根  徐俊良 《蚕桑通报》1994,25(2):13-14,12
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桑叶育中间试验的情况表明:前期蚕儿生长发育欠齐,发育经过延缓,3龄饷食始转换桑叶育后,生长发育趋于整齐,至4龄时已与全龄桑叶育无明显区别。小蚕人工饲料育较之全龄桑叶育.其张种产茧量、万蚕收茧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茧质指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