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这次我们总结昌黎后两山和中两山的示范推广工作中,发现果的果树,因下剪技受到极大的损失。后两山全村有梨树2571棵,51年接受剪枝技术的有13户,剪树469棵,未剪枝的梨树尚有2102棵。剪枝和不剪枝的梨树,产量上有着显着的差别。例如孙凤云的果园,有梨树48棵,因剪枝,平均每棵梨树产275斤。和他梨园连界的孙有,有梨树28棵,树势发育相同,管理工作也相似,只是没有剪枝产量平均每棵树仅产106斤,二者相差169斤,再以全村一般情况而言,剪枝的梨树469棵,总产量37379斤,平均每棵产79.7斤, 相似文献
2.
3.
栗剪枝象鼻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栗剪枝象鼻虫在福建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筑土室越冬,5月上、中旬化蛹,6月上旬成虫羽化出土,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危害盛期,在成虫羽化始盛期、高峰期、末期各喷洒一次50%辛硫磷或80%敌敌畏或25%亚胺硫磷1000倍液,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QJG-4Q气动果树剪枝机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0,33(3):218-218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杨宛章教授主持完成的“QJG-4Q气动果树剪枝机”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真审阅了课题组提供的全套技术资料,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介绍,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质疑,经充分讨论后认为:该项目针对新疆目前果树剪枝主要依靠手工进行作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6.
7.
以山地茄子为试材,研究了剪枝操作对茄子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同化物分配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剪枝后茄子功能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中部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与上部叶片没有明显差异,显著高于未剪枝植株中部叶片,因而地上部生物量明显增加。剪枝操作后,同化产物向果实分配的比例显著提高,从61.9%增加到85.5%。因此,剪枝增加了茄子叶面积指数,提高了光合速率,改善了同化物库源关系,从而增加了产量。 相似文献
8.
9.
银中杨扦插苗剪枝处理(CKJ)后,进行叶面喷施(亚)硝酸盐处理,模拟氮沉降,研究其对叶片形态、光化学效率、色素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剪枝未对银中杨叶片光化学效率(Fv′/Fm′和ΦPSII)、色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叶面喷施硝酸盐导致叶片边缘炭化变黑,且剪枝植株幼叶和展开叶边缘均出现卷曲现象;表面化学元素含量发生变化,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未剪枝的植株喷施(TZ-NO3和TZ-NO2)处理第6天和第12天时花青素含量较对照(CKZ)均增加。喷施处理8 d时,未剪枝叶片的Fv′/Fm′和ΦPSII呈下降趋势,而剪枝叶片(TJ-NO3和TJ-NO2)的Fv′/Fm′和ΦPSII呈上升趋势;第14天时,TJ-NO3和TJ-NO2的Fv′/Fm′和ΦPSII较对照(CKJ)显著增加。此外,喷施14 d时,未剪枝的银中杨叶片丙二醛含量较对照降低。银中杨叶片形态、生理特征受剪枝影响较小,但受硝酸盐喷施处理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是最大的甘蔗种植国之一,甘蔗种植教育培训课程在各大农林职业院校广泛开展,针对传统的甘蔗种植教育培训试验开展周期长、成本高、授课方式枯燥、参与实践机会少等不足。为此开展甘蔗生长模型建模,农事仿真实时可视化等虚拟仿真交互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看动画、学知识、玩游戏、长技能”的虚拟互动培训理念,提出基于时序驱动的甘蔗虚拟种植教育培训系统设计方法;以Unity3D为开发平台,实现甘蔗种植生长周期虚拟展示以及互动体验功能。系统以虚拟化改造传统教学,为现代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新的教学思路,从而为全面提升学员技术技能水平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动机产品在销售展示、使用培训、工作原理学习等方面的需求,基于Unity3D游戏开发引擎,设计并实现了电动机虚拟仿真展示Web平台,对电动机的结构、拆装和工作原理进行在线展示。该平台使用C#脚本语言开发交互程序,通过HTML树形结构与Unity3D虚拟环境的交互实现了虚拟场景中模型的加载和零部件的显示隐藏,其交互性强,动态展示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用户与虚拟环境的交互及虚拟环境中的信息与外部数据库信息的交互是实现整个虚拟仿真装配过程的重要的环节。主要介绍了在Eon环境下实现用户与虚拟环境的交互,以及实现虚拟环境中的信息与外部数据库信息的交互的方法。结合具体实例给出了实现数据库数据存取的方法,从而为虚拟农机交互环境的生成及虚拟农机装配设计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15.
作物生长过程的三维可视化是虚拟作物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小麦形态结构复杂,小麦生长可视化不易实现的问题,以小麦作物为对象,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小麦生长模拟模型和形态结构模型,从系统结构与功能、系统设计与实现、真实感图形渲染技术(颜色渲染、纹理映射、光照处理)等方面入手,构建小麦生长模拟与三维可视化系统,实现了小麦生长模型和形态结构模型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了小麦生长过程的三维可视化。小麦生长模拟与三维可视化系统将为小麦作物生长动态预测、栽培管理调控、作物株型设计等提供形象逼真的可视化工具,为小麦理想株型筛选,高产、高效、抗倒伏设计与优化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CNG加气站的生产系统工艺流程复杂,误操作后果严重。采用三维虚拟现实仿真与CNG加气站安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利用CNG三维仿真培训系统提高培训效率的目标。详细介绍了该仿真系统的组成、3DSMax软件建模方式、设备模型及其原理和流程,该仿真系统可用于CNG理论及工艺流程的教学,确保新入职员工快速高效地进行岗前培训工作,为CNG加气站安全运行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研究结果表明:集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于一体的CNG三维仿真培训系统在课堂教学与员工培训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训效能,该系统可以进行批量培训,不受实训场地和资金的限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是一种提高人员技能水平的有效培训方式。(图6,参10)。 相似文献
17.
植物三维可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三维建模及其可视化系统基于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和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对于植物生长过程研究和自然景观再现均有重要意义。从基于模型的三维建模、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和基于扫描数据集的三维建模三个方面阐述了植物的三维建模研究进展,介绍了几何模型以及多个植物可视化系统软件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植物三维建模方式及其可视化系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尤其是植物生理生态模型与形态模型可视化的耦合研究还有待完善,并对植物三维建模方式及其可视化系统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使得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成为可能。虚拟旅游的种种优势使其成为旅游宣传营销新方向、甚至成为旅游理念的一种变革性力量。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网络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业应用的现状及虚拟现实系统的关键技术,全面、深入、系统地论证了虚拟现实在旅游行业应用和推广的可行性,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将会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起到它独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