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全面整顿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和经营利用从业机构,依法清理许可证件及文书。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对本区域所有以食用为目的从事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经营利用的机构,开展一次彻底的检查整顿。对违法从事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经营利用活动的机构,依法加重处罚;对取得人工繁育许可证,以食用为目的从事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的,须撤回并注销所核发的人工繁育许可证件或文书,并一律停止为食用目的出售、运输野生动物等活动;对从业  相似文献   

2.
人类利用和捕捉野生动物的历史悠久,然而过量捕捉将严重威胁野生动物的生存。野生动物保护也需要考虑到人们的生活需求,因而人工繁育是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途径。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监测贵阳野生动物交易市场上被交易的野生动物,共记录到202种。其中193种为鸟类。综合考虑市场上的野生动物种类、数量、用途和市场需求,筛选出22种当前急需开展人工繁育或加大人工繁育力度的野生动物,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预计开展这些动物的人工繁育不仅有助于自然种群的保护,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建议其他城市也开展相应的调查。  相似文献   

3.
为做好朱鹛的迁地保护工作,进行人工繁育是短时间内提高种群数量的最有效措施。浙江省德清珍稀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自2008年从陕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引入5对朱鹦,通过5a努力,目前存栏数已达118只,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本文以朱鹦浙江种群的人工繁育工作实践为基础,结合现有的相关文献,对浙江省德清珍稀野生动物繁育研究中心2008—2012年饲养的138只朱鹃雏鸟的非传染性疾病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阐述了其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主要疾病包括:腿部疾病4种(10例,占7.25%):船桨腿、卷曲趾、关节肿大、皮下气肿;头颈部疾病3种(15例,占10,87%):交叉喙、长短喙、歪脖子;还有其他疾病3种(5例,占3.62%):育雏室小气候控制不良引发的疾病、胚胎病或孵化不良引发的疾病、不明原因死亡的疾病。通过分析病因,提出防范措施,为后续的育雏工作提供指导,以避免类似的疾病再次发生,促进朱鹦人工种群的发展,对其他濒危野生鸟类的人工复壮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工饲养繁育是保护野生动物(特别是濒危动物)的一种有效方法,虽然我国对于野生动物的人工驯养繁殖已有很长的历史,但真正为保护资源、发展经济而进行的野生动物饲养繁育还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在对比国内外种植饲草饲养繁育野生动物方面的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野生动物饲草基地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成果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科学地推动当地草产业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在野生动物的饲养管理中做好动物的疾病预防至关重要,在疾病的预防工作中仍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宗旨,野生动物饲养要做好疾病预防首先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阐述了陇南市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从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建设水生生物保护区、开展水生野生动物的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等方面介绍了陇南市水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作,分析了当前保护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工圈养珍稀野生动物在温度、环境等应激源下更能引发野生动物的应激性,致使野生动物患有应激性疾病。我国国宝大熊猫以及珍稀野生动物金丝猴等在人工圈养环境下的应急刺激更能引发大肠埃希菌肠炎和传染性的应激性疾病。对于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来说是致命的。野生动物生性凶猛,更加不便于人工对其的诊断和治疗。所以对于人工圈养条件下野生珍稀动物的应激性疾病如何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成为圈养珍稀野生动物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梅花鹿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的饲养和繁殖过程,包括笼舍的环境管理、饲养流程和饲料配比等方面,重点阐述了公母梅花鹿在繁育过程中的行为特点和所需的营养供给,对仔鹿的饲喂量和饲喂方式进行了探讨,以及针对梅花鹿常见的疾病进行预防和保护。梅花鹿的妊娠期为230d左右,种类丰富、营养均衡的日粮有利于梅花鹿的繁殖;母体自然哺育可以提高梅花鹿的繁殖率和成活率,且提前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8日在顺义区落成并投入使用。这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这个新建成的中心位于北京市潮白河畔,占地总面积16公顷,建有野生动物医院381平方米、各类野生动物笼舍2000多平方米,具有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疫源疫病监测、科研教学、动物保护宣传教育和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六大功能。这是国家林业局林业六大工程中“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0.
<正>川金丝猴(本文所指川金丝猴为人工饲养种群)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灵长类动物,因其肩背身披长长的金色针毛而得名,是我国国宝级的保护动物。在川金丝猴的保护、繁育、饲养管理过程中,驱虫工作是川金丝猴疾病预防与控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保证川金丝猴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和手段。川金丝猴的驱虫期是保护、繁育、饲养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时期,加强饲养管理可更高效地达到驱虫目的。  相似文献   

11.
林麝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我国重要的野生动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加强人工养殖可以有效保护林麝野生资源。本文概述了林麝资源状况及人工养殖过程中的营养学、繁殖技术、遗传多样性、疾病等方面内容,为林麝的人工养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经济动物学报》2014,(3):F0003-F0003
<正>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1992年成立,是全国第一批成立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之一。"中心"主要负责湖南省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工作。2004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立项,设立了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德宏州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现状及其动态变化状况,分析德宏州当前野生动物繁育及经营利用存在的问题,以提出做好野生动物繁育及经营利用的建议,达到野生动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共赢的目的,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成立调查组,协同德宏州林业局保护办及芒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瑞丽市保护办对全州野生动物繁育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经过调查,德宏州共有野生动物养殖户102户,养殖野生动物25种119 687头(条、只),从业人数307人;总固定资产1. 18亿元,养殖场(厂)总面积151. 9 hm^2;野生动物产品加工企业3户,主要产品有熊胆干粉、熊胆胶囊和鲜鹿茸;野生动物年平均交易额3 864. 3万元。目前主要存在野生动物养殖技术落后、较少使用野生动物保护标识、资金缺乏保障等问题,本文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盐城丹顶鹤人工种群现状 盐城保护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要求,一直利用人工饲养繁殖方式延续丹顶鹤种群,逐步攻克了南方温度高、蚊虫多和梅雨期长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2018年以来丹顶鹤繁殖数量连续3年刷新历史记录,2020年育成丹顶鹤25只,初步建立了129只丹顶鹤人工种群,并制定了越冬地丹顶鹤人工繁育地...  相似文献   

15.
圈养野生动物由于食物品种单一,营养不均衡,运动场地小,运动量不足,严重影响动物的机能,常发生野外生存少有发生的疾病,对野生动物疾病的诊断非常困难,将先进的仪器用于野生动物的诊断和治疗上,大大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提高动物的治愈率。现有一例老龄金钱豹发生肠梗阻,经DR配合采取人工灌肠的方法,成功将粪结取出。本文通过发病经过、临床症状、临床诊断、特殊诊断和治疗几个方面对本病例进行了记述,以便临床上对此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更为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陆生野生动物救护,是人类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南宁市实际情况,对陆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中遇到的各类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便于更好的开展陆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一、掌握科学饲喂如今全球的动物园和野生动物繁育单位具有成熟的动物繁育技术。我们大可以参考这类经验成果,为需要救护的陆生野生动物制定科学  相似文献   

17.
随着肉牛人工繁育技术的推广,使用冷冻精液的比例在肉牛繁育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近年来,配种率低、繁殖率低、复配率高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发生在肉牛繁育过程中,尤其是在基层散养户中尤为普遍,严重的损害了人工繁育技术在广大养殖户中的认可程度,阻碍了人工繁育技术推广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我国人工饲养野生动物的现状,分析了当前野生动物养殖的种类、规模、分布以及关注热点,探讨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规定的应当附有检疫证明的野生动物范围,产地检疫过程中判断可开展检疫的野生动物品种、调查野生动物的来源、实施详细具体检疫的步骤,养殖、运输、流通环节的监管等问题,提出了推动完善法律法规,加大野生动物疫病的研究与监测力度,加强部门监管与协作的对策,为完善人工饲养野生动物疫病防控和检疫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蛤蚧是名贵中药材,广西药用动物特产之一,也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蛤蚧药用价值高,具有补肺气、益精血、补肾壮阳和定喘止咳等功效,广泛用于治疗虚痨、肺结核、咳喘、咯血、阳痿、小儿疳积以及年老体虚等症.蛤蚧大补丸、蛤蚧补肾丸、蛤蚧定喘丸和蛤蚧酒等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在人工养殖过程中,蛤蚧常发生口腔炎、脚趾脓肿等疾病,而以口腔炎发病率最高,且极易蔓延,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导致毁灭性死亡.多年来,蛤蚧口腔炎一直是制约着蛤蚧人工繁育的重要因素.本试验通过外用、内服和注射方法对蛤蚧口腔炎症防治进行了研究,取得一定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麝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麝是我国珍贵的药用野生动物资源 ,保护和利用好我国的麝资源 ,进行科学人工养殖 ,实现麝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一条利国利民的正确道路。本文就 40年来有关麝在驯化饲养、食性、生态习性、繁殖、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历史及现状作一评述 ,并对麝的人工繁育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期望对我国麝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