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发病原因 胃肠卡他是胃肠黏膜表层的炎症,并伴有胃肠神经支配失调及消化机能障碍的疾病。原发性胃肠卡他的病因有给家畜饲喂霉败的草料或饲草过于粗硬,草中土、砂过多,突然变换草料或喂料过多,或者过度饥饿后贪食,咀嚼不全,饮水不洁或饮水不足,饲喂冰冻饲草,淋雨、受寒或厩舍潮湿,饲喂后立即重役或重役后立即饲喂家畜误食有毒物质及应用水合氯醛、强酸、强碱和砷剂。  相似文献   

2.
正胃肠卡他即卡他性胃肠炎,是家畜胃肠黏膜表层的炎症,并伴有胃肠神经支配失调及消化机能障碍的疾病。(一)发病原因原发性胃肠卡他的病因有给家畜饲喂霉败草料的喂料史,或饲草过于粗硬,草中土、砂过多,突然变换草料或喂料过多,或者过度饥饿后贪食,咀嚼不全,饮水不洁或饮水不足,饲喂冰冻饲草,淋雨、受寒或厩舍潮湿,饲喂后立即重役  相似文献   

3.
<正>家畜卡他性胃肠炎即胃肠卡他,是胃肠黏膜表层的炎症伴有胃肠神经支配失调及消化功能障碍的疾病。1发病原因原发性胃肠卡他的病因多为饲养管理不当,饲喂霉败草料或饲草过于粗硬;草中土、砂过多;突然变换草料或喂料过多,或过度饥饿后贪食,咀嚼不全;饮水不洁或饮水不足,饲喂冰冻饲草;淋雨、受寒  相似文献   

4.
<正>家畜卡他性胃肠炎即胃肠卡他,是胃肠黏膜表层的炎症伴有胃肠神经支配失调及消化机能障碍的疾病。1发病原因原发性胃肠卡他的发病原因主要有饲喂霉败草料或饲草过于粗硬,草中土、砂过多,突然变换草料或喂料过多,或过度饥饿后贪食,咀嚼不全,饮水不洁或饮水不足,饲喂冰冻饲草,淋雨、受寒或厩舍潮  相似文献   

5.
正胃肠炎是家畜胃肠黏膜及深层组织发生炎症病变,引起胃肠机能紊乱、脱水、自体中毒或毒血症状、胃肠壁出现充血、出血、化脓或坏死等病变为特征的疾病。中兽医称为肠癀或慢肠癀。1发病病因1.1饲养和管理方式不良。在饲喂过程中采食了如草料霉烂、变质、酸败、发热,或饲料受到化学药品如酸、碱、重金属盐类及农药污染;营养不良、过重使役、长途运输等引起家畜抵抗力下降;淋雨、露宿、地面潮湿、饮水不洁、食后立即重役;  相似文献   

6.
<正>结症又称肠阻塞或肠便秘,为骡、马多发病,是由饲养管理不当、饲喂单一、使役不合理或气候环境等因素有关,造成肠道机能紊乱,消化不良,粪便停滞,使其某段肠道发生阻塞或半阻塞的一种腹痛疾病,发病比较急,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死亡。1病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不按时饲喂,使马匹过饥,饲喂时又给料草过多。饱食后重役或重役后饱食,饲草单一、粗硬、不易消化,饮水不足,劳役出汗等都是重要发病原因。尤其是农忙的季节,机体缺水和饲喂麦秆、豆类秸秆等时,  相似文献   

7.
<正>1发病原因饲养管理不当,长期饲喂粗硬难消化的饲料或发霉腐败草料,草料中土砂过多,饲喂时间不及时、饮水不足,饲料突变,饱食后立即使役等。2临床症状食欲减少,口腔干燥、口臭,肠音减弱,粪便干燥或水样,并夹杂消化不全的粗纤维及谷粒,恶臭、磨牙、拱背、反刍停止。  相似文献   

8.
正猪胃肠卡他又称猪消化不良症,一般认为是由于胃肠黏膜表层的炎症反应,致使猪的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减退,食欲不振或废绝,一般体温变化不大。按疾病的发生经过分为急性胃肠卡他和慢性胃肠卡他。1病因分析本病大多因饲养管理不当所致。常见的有饲喂条件突然改变,饲喂时不定时、不定量,导致时饥时饱或喂食过多;饮水不洁或饲粮内混有异物,甚至混入了有毒物质,导致猪的消化功能受到干扰,胃肠黏膜表层发炎。某些细菌、病毒性传  相似文献   

9.
家畜消化不良是家畜的一种常见病,其原因是由饲料突然变换、粗硬、发霉、混有泥沙,或因吃精料过多、喂后立即使役、重役后立即饲喂、劳役不均、牙齿疾病等因素所致,也可能继发于肠道寄生虫病和软骨症等。病畜主要表现食欲减退、口臭、有黄色或黄白色舌苔,粪稀、酸臭,并混有未消化的草料。或者病畜的粪球干小、附有粘液,轻度腹胀。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肉牛产业规模化的发展,肉牛生产过程中一些疾病的发生深深地困扰着广大养殖户,尤其是肉牛的瘤胃积食病危害很大。1病因由于贪食饲草料过多,或因饲喂不及时、饥不择食吃了不易消化的饲料;或长途运输未能及时饮水,致使消耗津液过多;或病久体弱、中土不健、又过食草料等,均可引起脾胃运化失调,腑气不通,糟粕不下,腹部胀满,疼痛不安等症。采食不易消化的饲草、偷食过食精料未及时饮水、  相似文献   

11.
二、急性胃和小肠炎型: (一)病因:机体过劳、感冒、消化功能障碍;突然饲喂精料过多,饱后即重役或骑乘;投服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误食毒草、毒物;草料发霉变质,饮水腐败不洁;还可继发于胃卡他、胃扩张,马胃蝇幼虫寄生,小肠便秘等病。 (二)病状:突然发病、食欲废绝,口臭显著(病变在胃)。结膜黄染,出现腹痛,排粪迟滞(病变在小肠)。体温稍高(38.5—39℃),脉搏加快(80次/分以上),常继发液胀性胃扩张,腹痛剧烈,卧地滚转或侧躺于地,四肢伸直。口色青紫、口腔湿润,舌有白黄苔,津液滑利,局部(眼圈、耳根、腋窝、肷窝)对称性出汗,心跳加  相似文献   

12.
在沂蒙山区 ,通过近几年的人工授精 ,良种引进 ,牛从以前的役用型转向了现在的役肉兼用型 ,养牛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发展的同时 ,由于饲养管理上的失误 ,导致了一些疾病的发生。  饲养方面长期饲喂过细的饲草 :牛是反刍动物 ,食进草料后 0 .5~ 1 h便开始反刍。若常期喂给比较细的饲草如麦糠、谷壳等 ,造成对瘤胃的刺激不足 ,使反刍减少 ,容易发生瓣胃阻塞或真胃积食等病。精饲料喂量过多 :精料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 ,1次或连续喂得太多 ,就会发生积食、鼓胀 ,甚至酸中毒。饲喂尿素过量 :尿素作为一种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 ,前…  相似文献   

13.
<正>1病因1.1原发性瘤胃食滞主要过食草料造成。如饲喂粗劣的饲料;饲料突然变更,如由适口性差的饲料改喂大量优质青草或多汁饲料;牛因饥饿而暴食精料,加上饮水不足,缺乏运动。1.2继发性瘤胃食滞在前胃弛缓、瓣胃阻塞、创伤性网胃炎、皱胃变位或阻塞等疾病过程中,常继发瘤胃食滞。2发病机理采食过多饥饿而食之过急,咀嚼不全;或因饲料搭配不当,精料过多,饲草过少;或因管理不当而吃过多精料,以致胃部过充,食滞不化。  相似文献   

14.
结症的防治     
结症即肠阻塞 ,是家畜在病因的刺激作用下 ,其肠管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 ,粪便停滞于肠管内 ,致使肠腔阻塞的一种疾病。本病多发生于马类家畜 ,其它家畜也可罹患此病。1 病因饲养管理不善 ,使役不当 ,如长期饲喂种类单一、粗硬、潮湿、腐败的饲草 ,饮水不足 ,饱后重役 ,役后  相似文献   

15.
耕牛肠炎是牛常见内科病之一,临床以腹泻、粪便腥臭、腹痛为特征。本病多因饲喂失宜,饲养管理不当,饲喂霉烂变质的草料,劳役无度,役后立即饮大量冷水所致,也可引起其它胃肠疾病继发。如不及时治疗,也可引起死亡。笔者多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耕牛肠炎146例,治愈率达96.7%.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骡、马结症在兽医临床工作中属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有:(1)饲养管理不当,饲喂不定时,饥饱不均或饮水不足;(2)饲料营养单一,饲草饲料加工不当,如:饲草过长、未充分压碎的麦秆、玉米秆、豆秆、甘薯藤等;(3)饲喂过量易膨胀、发酵饲料,如:豆子、玉米以及带皮壳的燕麦等;(4)饲喂潮湿腐败混有泥沙的不洁草料;(5)饲喂冰冻草料,暴饮冷水以及使役中突然被风寒暴雨侵袭;  相似文献   

17.
耕牛肠炎是牛内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以泄泻、粪便腥臭、腹痛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本病多因饮喂失宜,饲养管理不当,饲喂霉烂变质的草料,劳逸无度,役后立即大量饮冷水所致,也可因其他胃肠疾病继发。如不及时治疗也可引起死亡。笔者多年来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耕牛肠炎146例,治愈率达96.7  相似文献   

18.
<正>马骡结症(又名肠阻塞)在兽医临床中常所。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饲养管理不当,饥饱不均或饮水不足。2饲喂易膨胀的饲料,如:豆子,豆糠等。3饲喂冰冻、发霉饲料,及使役中突遇暴风雨等。4使役中休息不当立即饲喂及饱后即役等。5突然变换饲料,改变饲养方式等。1询问病情1.1发病时间和治疗经过。一般发病时间短、病轻,反之则重;来诊前是否按冷痛治疗过,应着重考虑结症或胃扩张等,如为结症而在来诊前,曾  相似文献   

19.
猪消化不良又称猪胃肠卡他,是胃肠道黏膜表层的炎症反应,使消化器官机能受到扰乱,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减退,食欲不振或废绝.按病程的过程,可分为急性消化不良和慢性消化不良;按病变部位,可分为以胃和小肠为主的消化不良和以大肠为主的消化不良. 1病因 多数因饲养不当所引发,常见的如饲喂条件的突然改变,饲料温度变化无常,时饱时饥或喂饲过多,饲料发霉变质,喂饲过于粗硬或冰冻的饲料,饲料中混有泥沙或带有有毒物质,饮水不洁等,致使消化功能受到扰乱,胃肠黏膜表层发炎.故本病又称伤食.饲喂过多含有蛋白质、脂肪的饲料,易导致猪消化不良.某些传染病、热性病和胃肠道寄生虫病等也常继发猪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20.
1病因重役前后采食萝卜叶、野碗豆、豆科植物、霉烂草料、半干红苕藤、冰冻饲草;采食某些毒草;患其他脏腑疾病均可引发耕牛瘤胃臌气。过量易发酵的饲草在耕牛瘤胃内产生了超量的气体,破坏了瘤胃内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