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攀枝花的苏铁保护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是以保护攀枝花苏铁这一珍稀濒危植物及其生态环境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因其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国务院于1996年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1358.3公顷,有原始野生攀枝花苏铁234776株。苏铁类植物是珍稀濒危物种,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名录,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苏铁植物是与恐龙同时代的生物,被植物界称为“活化石”,对于研究古生物、古生态、古气候、古地理和种子植物…  相似文献   

2.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原理概述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热点地区的分析,为我们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和优先等级提供了依据;由于人类的剧烈干扰,现在地球上有许多物种和生态系统都处于濒危的境地,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为严重;热点地区虽然在地球上所占的面积很小,但却拥有大量的物种,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应特别引起我们注意;每个物种灭绝的难易程度不同,稀有种和长寿命种特别易于灭绝,而关键种一旦受到威胁,依赖于其生存的许多物种也会有灭绝的危险。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也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方面,种群内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主要来源于奠基者效应、统计瓶颈效应、遗传漂变和近亲交配4种因素。物种的概念影响到对物种的保护,物种保护应包括物种内遗传多样性的保护;种群的动态调节机制和源—汇种群动态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种群生存力分析是了解物种濒危机制的崭新手段。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和自然干扰体系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应考虑的重要方面。人为的生境破碎与自然景观的异质性不同,生境破碎会造成边缘效应和拥挤效应等一系列的生物学后果。  相似文献   

3.
<正>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四五”以来,我国以旗舰物种拯救保护为抓手,持续推进就地和迁地保护体系建设,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稳步增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近年来,我国系统实施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培植、放归或回归自然等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十三五"期间,我国通过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建立了占国土面积18%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大熊猫、朱鹮、亚洲象、藏羚羊、苏铁、西藏巨柏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1864只,朱鹮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4000只,亚洲象野外种群增至300头,藏羚羊野外种群恢复到30万只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国古代,人们将“盘羊”称为“蟠羊”,主要源于这一物种雄兽头上有一对粗壮弯角的形态特征。它们是中国仅有的野生绵羊,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出没于丘陵起伏的地带或山坡草地,尤其喜欢栖息于较为开阔的地区。目前,人工圈养繁育是濒危物种迁地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一技术也可以提高盘羊繁殖率,扩大其种群数量,达到迁地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广西西南部崇左市境内的喀斯特石山地区,陡峭的石灰岩山峰一座连一座,清晨和傍晚,一种黑白两色的猴子,如精灵般地出没在悬崖峭壁上。它们就是全球仅中国广西崇左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白头叶猴。它们在全球的种群数量只有约858只,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滇南苏铁(Cycas diannanensis)是云南特有种,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通过样方法对滇南苏铁种群及其所在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以及其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存活曲线、空间分布格局与森林郁闭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中林下植物主要伴生种与其群落物种的组成极具相关性,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郁闭度整体为0.6以下的次生林是滇南苏铁生长的主要生境,共分布有61科127属196种维管束植物,滇南苏铁种群密度为0.23/m2;受不同森林郁闭度以及种间关系影响,滇南苏铁种群在Ⅰ~Ⅵ龄级整体表现出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的趋势,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其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II型;滇南苏铁种群呈聚集分布,各指标中k值随着森林郁闭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说明其种群密度受森林郁闭度影响。  相似文献   

8.
2000年神木红碱淖湿地首次发现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遗鸥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明显好转和保护力度的加大,遗鸥繁殖数量由初期发现的87巢增加到2007年的5036巢,创造了全球历年遗鸥繁殖数量最多的新纪录。缓解了全球遗鸥种群数量下降迅速的局面,对维持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于1997~2003年完成第1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后,为加强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提出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概念。随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概念和保护方法的完善,保护行动取得了显著进展,并陆续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本文在总结2005~2013年间云南省和国家林业局提出的所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基础上,分析了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的起源和关系,并对保护名录中的物种进行逐个比较。最后,结合国家和省的保护需求,将云南省77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分成5级,按优先度实施保护行动:第一批优先保护10个物种,第二批优先保护13个物种,第三批保护15个物种,第四批保护10个物种,第五批保护29个物种,为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GIS分析法对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具有重要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生物地理单元未受到足够保护。部分受到威胁的物种未被保护区覆盖。文中分别对滇西北区、滇东北区、滇中以及东区、滇东南区、滇南及滇西南区、滇西区6个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进行保护空缺分析。在云南自然生态系统中列入优先保护的热带山地雨林、石灰山季雨林、落叶季雨林等9个生态系统类型受保护面积明显不足;在重要的物种中,有2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极小种群植物未能获得保护,有2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极小种群动物未被保护区覆盖。提出科学编制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推进自然保护区的新建和扩建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2年云南省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结果,分析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结果表明,云南省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共调查152个目的物种,实际调查到134个目的物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3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71种,极小种群和一般保护植物30种。分布面积累计达159068.71 hm~2,总株数达147256930株,但大部分种类的种群数量十分稀少,部分物种仍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有28种植物的全部野生种群位于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区域,面临着较严峻的生存威胁;有18种目的物种未发现野生种群。并系统总结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拯救与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在完成第一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后,为适应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迫切需要,提出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概念、名录和相关的保护措施。本文在回顾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相关概念形成、物种名录确定和拯救保护计划制定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开展云南蓝果树毛枝五针松等的种群调查分析及拯救保护行动实践,基于国内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拯救保护,既涵盖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等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又涵盖包括种苗繁育、近地保护、回归引种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的种群恢复与重建措施。望本文的归纳总结,能为我国各省区制定并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行动计划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仙湖苏铁Cycas fairylakea D.Y.Wang是深圳市唯一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附录一)》的物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生态和观赏价值。深圳市梅林水库的仙湖苏铁群落是该物种现存最大的野生种群,因此研究深圳市梅林水库仙湖苏铁群落的生态位特征对制定仙湖苏铁野生种群的保护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应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Levins生态位重叠以及生态响应速率计算公式对深圳市梅林水库仙湖苏铁群落主要种群的生态位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乔灌层中仙湖苏铁、假萍婆、银柴、九节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草本层中九节、粗叶榕、仙湖苏铁、牛白藤的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这些物种的资源利用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2)仙湖苏铁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重叠现象较普遍,但总体上重叠程度偏低,种间竞争不激烈,群落结构处于稳定状态;3)仙湖苏铁在乔灌层和草本层中均呈发展趋势,优势地位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小陇山林区16种珍稀濒危树种优先保护序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陇山林区为总体,采用线路、典型样地及访问调查的方法,并采用定量化和权重分配法,对该16种珍稀濒危树种在小陇山层面上的物种“濒危系数”和“优先保护值”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本区的物种濒危程度和优先保护序列,为该林区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特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海南省有全国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由于生态遭到人为破坏,许多植物种群也处于濒危灭绝的险境,拯救与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维持海南省雨林地区生物多样性也是自然保护的重要内容。在回顾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相关概念形成、物种名录确定和拯救保护计划制定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海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主要内容和保护策略。以此可为海南省制定并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濒危植物拯救保护行动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铁铮 《中国林业》2010,(10):4-7
4月10日、11日,100多位从事大鸨保护、管理与研究的中外专家在北京林业大学聚首,召开“首届中国大鸨保护国际研讨会”,共商保护这一濒危物种的大计。公众对大鸨还十分陌生。但它是世界珍稀物种,在我国也早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近年其种群数量迅速下降,更加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了重点保护物种的条件,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应在调查、合理区划的基础上,采取分类施策、依法保护等措施,以达到有效保护物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分子标记技术与物种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对物种多样性保护的作用。应用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如RAPD、AFLP、SSR、ITS等),可以进行种质鉴定、物种亲缘关系的鉴别、分析系统演化进展和种群地理格局及异质种群动态等问题研究,对指导物种多样性保护,尤其是解决物种多样性保护的难题,分析物种珍稀或濒危的原因,确定物种保护优先顺序等问题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东北红豆杉天然种群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红豆杉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濒危物种。通过对辽宁省现存东北红豆杉的地理分布特征、种群数量以及种群结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天然东北红豆杉仅存60株;在5个区域呈相对集中分布;个体林木胸径分布在6cm以下;种群结构不均衡,通过自然繁育困难。亟待加强保护和人工促进种群恢复。  相似文献   

20.
基于资料、标本及长期野外调查数据,研究了广东平远龙文- 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数量和分布,分析了部分有特色的植物种群的高度结构和年龄结构。结果表明,区内共有各类珍稀濒危植物11 科12 属14 种,其中国家I 级重点保护的有台湾苏铁(Cycas taiwaniana)、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2 种;II 级重点保护植物9 种;因多年未见台湾苏铁的繁殖器官,该种群将趋于衰老;闽楠(Phoebe bournei) 种群以0.3~1.3 m 高度幼苗为主,年龄结构以II 级幼苗为主,属非典型的增长种群;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种群以树高8.1~10.0 m 的个体最多,年龄结构以中树最多,缺乏幼苗,属中等衰退种群;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 种群以9.1~10.0 m 高度的个体最多,年龄结构以中树为主,属早衰种群;吊皮锥(Castanopsis kawakamii ) 种群以高度<2.0 m 的幼苗最多,属较稳定种群。针对各种群结构特点,文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