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在浙江省湖州市采用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1年生扦插苗在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下进行不同种植方式、不同竹林郁闭度和不同栽培基质对三叶崖爬藤生长发育及生长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毛竹林下套种的三叶崖爬藤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生长盛期集中在5-7月、10-11月;毛竹林下种植三叶崖爬藤宜采用袋式栽培;适宜套种三叶崖爬藤的毛竹林最佳郁闭度为0.6~0.8;适宜的栽培基质为腐殖质土或山壤土。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龙游县拥有竹林面积40.1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38.5万亩,毛竹蓄积量5500万株,是中国竹子之乡和浙江省重点产竹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3年恢复县制以来,历届县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重庆市“务林人”的辛勤耕耘下,重庆市的林业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农户”以及“龙头企业+农户”等一系列的有机整体,并加大了市场体系建设,完成育苗38000亩(其中新育35000亩),建立各类原料林基地50万亩和竹林基地40万亩,从而带动了一大批笋竹加工企业的发展,不仅将重庆市的笋竹产品成功推上了市场,还为13万农民增创了收入。不仅如此,重庆市还巧妙地将“绿色生态建设”与“绿色旅游·领略自然风光”有机结合起来,在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基础上,新建市级以上森林公园5个(其中国家级4个),国家级自然保…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地处东海之滨,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丘陵山区,全省现有竹林总面积936.75万亩,其中毛竹林占竹林总面积的84.6%。80年代以来,各地除建设菜竹基地50多万亩外,还建设毛竹笋用林基地20多万亩,笋竹两用林80多万亩,竹笋生产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5.
1基本情况一幽重终岁绿,金瓯四季春。一素有"金瓯宝地"和"绿色金库"之称的福建省建瓯市,地处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东南麓,鹫峰山脉的西北坡。土地总面积632.4万亩,其中林业用地521.5万亩。现有有林地495万亩,森林覆盖率79.2%,森林总蓄积量2338万m3。在有林地中,竹林面积104.06万亩,占有林地面积22%。d在竹林面积中,毛竹林面积102.9万亩,占全国毛竹林面积四十分这一,占福建省毛竹林面积十分这一。1996年2月荣获林业部授予首批"中国竹子之乡"殊荣,被林业部列为全国九个"丰产竹林示范基地县"之一。建瓯市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  相似文献   

6.
《林业资源管理》2015,(1):64-70
基于福建、浙江与江西3省农户毛竹种植地块投入产出数据,在简要分析不同地区毛竹林经营技术与投入产出状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不同地区毛竹林经营的经济效益、固碳能力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毛竹林经营集约程度与产出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福建省和浙江省毛竹林经营集约程度与产出水平明显高于江西省,这与福建和浙江竹产业较为发达有关系。2)不同地区毛竹林经营效益有较明显的差异,总体而言,浙江省毛竹林经营效益最高,福建省次之,江西省最低。3)从单位面积毛竹林固碳能力来看,如果不考虑化肥施用导致的碳排放,毛竹林固碳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福建省、江西省与浙江省;如果考虑化肥施用导致的碳排放,毛竹林固碳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江西省、福建省和浙江省。不过,地区差异以及是否考虑化肥碳排放等因素,对毛竹林固碳能力的影响较为有限。最后,提出了促进毛竹林经营与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上绿起来,山下活起来,林农富起来——地处赣西北九岭山脉南麓的江西省宜丰县依靠全县人民的力量,十年奋斗,终于使竹业步步发展,成为全县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宜丰县是江西省重点用材林基地县之一。全县有毛竹林面积84万亩,占有林地面积178万亩的47.1%,毛竹林面积位居全省第一位、全国第二位。毛竹资源不仅储量丰富,分布集中,而且材质优良,素以“杆长、枝高、围粗、壁厚、体重”等五大特点享誉省内外。1996年被原国家林业部命名为  相似文献   

8.
<正> 福建省地处毛竹自然分布地区,毛竹林分布很广,除长乐、平潭、晋江、厦门等县市外,全省各地均有分布。全省毛竹林总面积856.1万亩,蓄积量66435.3万株,资源之丰富,居全国首位。其中建瓯县毛竹林面积60万亩以上,居全省第一位,其次是顺昌、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省龙泉市是浙江省最大的林区县(市)、全国南方重点林区县(市)之一,素有"浙南林海"之称。全市土地总面积456万亩。林木蓄积量1945万立方米、林木种质资源居浙江省首位;林业用地面积398.5万亩、毛竹林面积55万亩、森林覆盖率84.2%,均居浙江省第二。全市28.86万人口,农民占24万,农民人均耕地面积1.1亩,而林地面积达16.6亩,是耕地面积的15倍。林业人均收入占农村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1%,九  相似文献   

10.
林下植被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维持、立地生产力维护及养分循环等具有重要影响。针对集约经营毛竹林生物多样性锐减、立地生产力衰退、生态环境恶化、竹林产品产量和质量下降等问题,为促进毛竹林下植被科学管理,提高毛竹林可持续经营能力,总结了毛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稳定性维持机制、人工干扰对毛竹林下植被的影响、毛竹林下植被生态功能、基于经济价值的毛竹林下植被开发利用等研究现状,提出了林下植被群落结构与功能、林下植被演替与多样性维护、林下植物型复合经营模式构建与应用等毛竹林下植被管理策略及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防治竹卵圆蝽的策略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竹卵圆蝽是近年来在毛竹上新发现的重要害虫,浙江省1984年被害毛竹林面积仅1万余亩;1987年湖州市、杭州市的5个县及1个区已有18.6万亩毛竹林被害。严重被害毛竹林竹株枯死率高达75%,急需防治的占被害竹林面积的50%以上。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法防治此虫,最为安全、经济、有效,是迫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研究及防治试验结果,谈谈此虫的防治策略及防治方法,供生产单位参考。一、竹卵圆蝽生活史简介竹卵圆蝽为一年发生1代,以3、4龄若虫于地面枯枝落叶下越冬(4龄占98%),翌年4月中旬爬行上竹,在竹枝、干的节上取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松阳县毛竹林经营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浙江省松阳县毛竹经营状况,采用参与式乡村快速评估和资料收集的方法,对该县毛竹林主要分布区有关乡村农户毛竹经营状况进行调查,掌握了毛竹林生产经营的基本现状和农户的主要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毛竹林经营建议与措施,可为提高松阳县毛竹林经营管理水平和促进竹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充分利用现有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旅游,打造"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逐步将林下经济培育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金矿"。据统计,作为镇江城市山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润州区现有林地4万亩,2013年底全区林下经济发展面积已达到1500余亩,产值达到5000万元,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龙游县拥有竹林面积40.1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38.5万亩,毛竹蓄积量5500万株,是中国竹子之乡和浙江省重点产竹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3年恢复县制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竹产业作为县域特色产业来抓,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工程来抓,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笋竹加工基地目标,强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5.
李钊 《云南林业》2014,(6):26-27
2013年,普洱市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66.3亿元,累计发展林下药材、蔬菜种植11.2万亩,林下养殖动物353.5万头(只),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224个,41户企业参与林下种植,林下经济涉及农户18余万户,从业人员30万余人,林下经济已初步发展成为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16.
安吉县地处太湖流域上游,竹林面积77.2万亩,占山地面积的40.4%,素有“竹乡”之称。其中毛竹林面积64.3万亩,蓄积量达8800万株,年采伐量在1000万株以上,每年提供商品竹700万株,占全国商品竹总数的1/10。但竹林产值仅占农(林)业总产值的12.09%,  相似文献   

17.
正王金村千亩中药材毛竹林套种模式是在毛竹林地上袋装套种浙南"药王"——三叶青,毛竹之间挂养"铁皮石斛",创新"林下立体经济",实施"一亩山万元钱"的新模式,实现"竹笋丰产、药材丰收、林农增收"。这个创新模式,能充分发挥林下经济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乡村振兴。王金行政村隶属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章村乡。  相似文献   

18.
遂昌地处浙江西南部,是浙江省重点林区县,又是钱塘江、瓯江水系的发源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和“江南绿海”之美誉。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32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29.4万亩,竹林26.35万亩,经济林20.44万亩;森林蓄积量7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2.3%,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9.
安吉是浙江省西北部的一个特色发展县,位于“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县域面积283万亩,其中竹林108万亩,享有“中国竹乡”和“中国竹地板之都”的美誉。  相似文献   

20.
绩溪县现有竹林17万亩,低产毛竹林占70%以上,为提高竹林林地生产率,对竹林进行垦覆改造势在必行。影响毛竹林笋、材产量主要有三个要素:一是竹林结构;二是立地条件;三是培育措施。近几年在绩溪县的天然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