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森林生态系统与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水与森林生态系统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因为降水量决定森林植被的存在与否 ,其次才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功能发挥调节降水。但这种反作用是有限的 (如增加降水频率 ,减弱雨强而对年降水量无显著影响 )。事实上 ,规律性的大气环流与大地形及局部地形共同决定水汽的输送路径和输送量 ,从而决定降水总量。植树造林的根本目的是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生态功能和森林植被—土壤系统的水分涵养功能而产生的“时滞”效应 ,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一、森林的作用(一)森林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调节气候(1)增加降水。大面积的森林存在,可以增加降水。由于森林林冠面积是非常巨大的,它所蒸腾的水分,比同一纬度上相同面积的海洋蒸发量还多50%,比同面积土地的水分蒸发量高20倍以上。据测定:一公顷针叶林可  相似文献   

3.
森林的多种社会性、公益性生态经济效益,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其中森林涵养水源机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森林涵养水源机能,除了林冠截留降水,增加林内湿度及降水,进而减缓地表径流,提高降水的下渗率外,主要是通过森林土壤的粒间空隙贮存水分来实现的。然而,这种由土壤  相似文献   

4.
采用2008—2013年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降水观测资料,对降水截留动态变化规律及分配比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3年平均林外降水总量1 532.91 mm,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树冠截留量分别占林外降水总量的80.99%、2.84%、16.17%,这三者与降水量均呈现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穿透雨率、截留率与降水量呈现对数函数关系。喀斯特森林水文各分量有明显的干季、雨季之分。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喀斯特森林林冠截留率处于较低水平,而有较高的穿透雨率,增加了喀斯特森林林内有效降水,对喀斯特森林植被生长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的森林地形与降水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与降水关系的研究,中外学者大体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森林能增加降水;一是认为只能增加水平降水而不能增加垂直降水。长白山的森林能否增加降水呢?笔者认为森林不但能增加垂直降水,而且还能调节降水。本文仅就长白山森林与地形抬升增加垂直降水等问题,作如下初步研究。一、基本情况的分析地形和森林植被是影响降水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它们决定着下垫面粗糙度的大小,而粗糙度大的下垫面气流经过时容易形成旋涡运动,抬升气流,降低凝结高度。向风的高山峻  相似文献   

6.
森林水文学属于森林生态学和陆地水文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研究森林的水分状况和运动规律,着重森林对水文现象的影响。学科的集中点是水,而主要研究范围是林地。目前世界上已出版了不少森林水文学的专著,也开过不少这个领域内的学术讨论会,有些大学已把森林水文学列为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并专门培养这方面的研究生。但是,在森林水文学领域中,还存在不少长期争论着的问题,例如森林能否增加降水,年径流是增加抑或减少,森林究竟有多大的缓洪作用,森林能否增加枯水量,森林是否会促进重力侵蚀,重力侵蚀到底有多大的控制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概括到“森林水文作用”和“森林水量平衡”两个讲座中来谈,并力求扼要地讲述对立的观点和客观地论述有关问题,作为这个学科领域入门的基础知识。最后,列出一些可供进一步学习的教材书目和国内有代表性的论文,让对森林水文学有兴趣的读者继续研讨这门学科。  相似文献   

7.
“五五”以来,宝鸡市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呈现了双增长趋势,森林面积从890多万亩增加到960多万亩,增长70多万亩;森林蓄积量从4834万立方米增加到6100多万立方米,增长了26%。森林面积增加了,保护管理工作如何跟上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搞好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做好森林采伐限额的制定  相似文献   

8.
今年秋冬季,我省森林防火工作将面临严峻的形势,概括起来主要是“一个不利、二个增多、三个不相适应”。“一个不利”是气象条件不利。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秋冬降水西部和东部山区比常年偏少1~5成,其他地区偏少5-9成,出现干旱的可能性很大。“二个增多”,一是山上植被及林问可燃物增多:二是上山旅游、祭祖的人增多。“三个不相适应”,一是干部群众的思想状况与防大火、救大灾的要求不相适应,上面紧,下面松:二是责任制的落实现状与防大火、救大灾的要求不相适应,奖励的多,处罚的少,处分群众的多,追究领导干部的少;三是森林防火的投入现状与当前森林防火形势不相适应。对此,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森林防火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森林防火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实。  相似文献   

9.
<正>一、缘起 水是生物之源。作为地球上最大生态系统的森林,也是降水的产物。因此,森林和水之间,就有个生态平衡问题。 森林在发育成长过程中,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水份。但森林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水份消耗者。更为重要的是,森林能调节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正常循环,充当了“绿色水库”  相似文献   

10.
现代林业经营管理的种类多、任务重,主要包括森林培育、森林采伐、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业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五个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即“一把锄头、一把刀、一把火、一条虫和一个人”,也可以理解为林业经营管理的“五个抓手”。  相似文献   

11.
今年秋冬季,我省森林防火工作将面临严峻的形势,概括起来主要是“一个不利、二个增多、三个不相适应”。“一个不利”是气象条件不利。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秋冬降水西部和东部山区比常年偏少1~5成,其他地区偏少5~9成,出现干旱的可能性很大。“二个增多”,一是山上植被及林间可燃物增多;二是上山旅游、祭祖的人增多。“三个不相适应”,一是干部群众的思想状况与防大火、救大灾的要求不相适应,上面紧,下面松;二是责任制的落实现状与防大火、救大灾的要求不相适应,奖励的多,处罚的少,处分群众的多,追究领导干部的少;三是森林防火的投入现状与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比观测,初步探讨了海南岛尖峰岭半落叶季雨林区降水的化学成分及冠层淋溶的特点。冠层淋溶是森林调节降水的功能之一,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渠道。“刀耕火种”似可增加降水中采些元素的含量,但随地表迳流而流失,无益于植物和土地。  相似文献   

13.
森林水文学过程中的水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水是林木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最重要的一种物质。大气降水则是树木生长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在大气中浮游的尘埃微粒,伴随着降水而进入森林生态系统,是大气降水进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尽管其含量很低,但长年累月随雨水输入使它们成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准确分析森林水文学各个过程中的养分含量,对于研究一个系统的养分输入、输出,以及评价养分循环是必不可少的。近五年来,我们对我院会同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在森林区域内,大气降水、穿透雨、树干径流、地表径流和集水区径流5种类型水样的表现性状可以大致模拟大气降水对森林垂直层面的作用与影响.本文通过对2020年3月-10月期间鸡公山森林区域内的上述5种类型水样的pH值等水质指标进行定位观测和对比,得到了该区域内穿透雨、树干径流和地表径流的大部分指标浓度值高于大气降水从而呈现正向效应,集水区径流的大部分指标浓度低于大气降水则呈反向效应的结论.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阐释了大气降水透过森林林冠层、林下枯落物层的元素变化规律,为深入研究森林水文的内在运行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瑞典被人们誉为“森林之国”。这个国家的人口不到九百万,但在四千一百多万公顷土地上竟有二千三百五十万公顷森林,平均每个瑞典人有近三公顷森林,而世界人均只有一公顷。据调查,近百年来瑞典森林资源比一个世纪前增加了两倍。现在森林木材资源已达二十六亿立方米,是瑞典重要经济支柱,也是外汇收入的最大来源。瑞典之所以成为世界“森林之国”,因为适宜的气候为瑞典林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但  相似文献   

16.
俗话讲:“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水多它能吞,水少它能吐”。“有林水上坡,无林土下梭,有水(雨)无林光壳壳”。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深切而科学地概括了森林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重要作用。森林不仅对自然生态平衡起着主要的维护作用,而且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支柱。如果森林垮了,就必然会导致大自然的恶性循环,给人类带来灾难,使农业失去基础。今年四月下旬有机会对虎庄的水土流失进行了一次调查。这个公社由于森林遭到破坏而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失调,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损失。这是一个值得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7.
林业谚语是劳动人民长期从事林业生产的经验总结。它对指导林业生产和普及科学知识很有益处。在生产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林与水的辩证关系,把这种辩证关系总结为:“山上栽海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能增加降水量。实践中人们知道森  相似文献   

18.
林谚与科学     
“林谚”指的是林业生产方面的谚语。林业谚语同农业谚语、气象谚语一样,是人民大众的口头俗语,也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例如人们认识了森林具有蓄水保土的作用,就把林与水的关系总结为“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林谚“要想风沙住、必须多栽树。”则是人们认识了林木具有防风固沙功能后,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林谚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林业科学宝库中  相似文献   

19.
林冠降水截留效应国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冠对降雨截留再分配过程的影响,涉及到森林生态、森林水文、森林气象及水土保持等诸多方面,是森林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的重要生态水文过程,对林地水分平衡和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我国对林冠截留、穿透雨、树干流的降水截留效应研究有较多报道,本文对近几十年来我国林冠对降水截留效应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简要整理  相似文献   

20.
气候异常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近年频发的自然灾害(森林火灾、超强台风、高温干旱)入手,从气象与森林火灾的角度,对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变化,主要是气温、降水及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对森林火灾发生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升高,可能使火险期提前和延长;气温日较差大,可能使森林火险长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增加了引燃的可能性和扑救的难度;降水的年代际和区域间差异加大,使干旱年份和干旱地区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性增大;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加大了那些极端高温干旱地区火灾频发及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可能性。由于气象专家预估未来的20~100年,气温将持续上升,且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也将增加,因此未来的森林火险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