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阳 《中国农垦》2009,(3):49-51
安徽省皖河农场耕地面积5.35万亩,人口2.6万人,人均占有耕地仅有2.2亩,人多地少、土地收益低一直是农场发展的难题。由于耕地资源总量少,每位在册参保职工仅有4亩“身份田”,而“招标田”每亩标的仅在280~300元之间,土地产出率较低。长期以来,农场以种植粮、油、棉为主,农工长期习惯于传统种植模式,收入水平得不到提升。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找准定位,做强农业,富裕职工?农场领导班子决定从提高亩均收益上破题,将“身份田”种成高效田。  相似文献   

2.
种管收全过程机械化,信息查询、粮食销售网络化等现代化农业的践行者王振东是黑龙江垦区友谊农场的职工。自2001年创办家庭农场以来,年均耕种土地4000亩以上,累计生产粮豆800万吨,创利100余万元。现代化农业使这位年仅35岁的青年农工一跃成为新闻人物。在2003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孟连农场自1992年开始,与农场仅一江之隔的缅甸掸邦(佤邦)第二特区开辟“替代种植”示范试验基地4085.6亩,试种天然橡胶12.3万余株,到2000年初投产,六年累计产干胶939.8吨,产值达1183.36万元。基地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农场(含个人)陆续在境外投资近4000万元,拓展橡胶园约3.3万亩。在农场带动下,缅甸掸邦(佤邦)第二特区共发展天然橡胶约10.8万亩,近5000户2万余人参与到“替代种植”的行列。  相似文献   

4.
1956年初,朱德副主席率团出访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捷政府赠送给中国一套可耕种10万亩土地的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为纪念中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两国人民的友谊,经国务院批准,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接受这些设备的农场为“中捷友谊农场”。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垦》2006,(9):I0001-I0004
内蒙古上库力农场始建于1956年.是以农牧业为基础产业.农牧工商贸综合经营的农垦企业。下辖18个生产单位.施业区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6万亩.可利用草场32万亩、机械总动力4万千瓦.农田防护林5万亩.牲畜存栏2.6万头(匹只).年产粮油超亿斤。现有人口6000余人.员工1100余人。主要产品有优质“双低”油菜、小麦、面粉、鲜牛奶等。  相似文献   

6.
常林 《新农业》2007,(10):17-17
黄金一是盘山县大荒农场的普通农工,2001年在几位亲友的资助下,在大荒农场承包了1050亩地,大力发展玉米、大豆及水稻等粮油作物及中草药材生产。2003年黄金-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亩产达175.5公斤,比普通农户的产量增加5%,每亩纯收入200元,年纯收入超过20万元。黄金一本人也在3年内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湖北省阳新县荆头山农场不断出现农工纷纷跨出场门,承租外地农田种粮,外出种田面积年年递增。今年该场农工外出承包种粮农田面积有1.2万亩,外出种田面积已渐渐接近该场现有面积。该场农工种田热情高,源于机械化和科技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垦》2011,(5):F0004-F0004
熊口农场1957年建场,总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万余亩,1万多人口。农场下辖六个分场、两大公司、棉纺厂,场办企业12家。2010年全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8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9.22亿元,农工人均纯收入7180多元,年实现利税20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海南南田农场土地总面积近20万亩,是一个以生产经营橡胶、芒果和旅游业为主的国有农场。近年来,南田农场大胆实施科技兴果、创立品牌和建设营销体系“三大战略”,大大推动了芒果产业化发展进程。2004年全场职工自营芒果种植面积达4.2万亩,产量达2.6万吨,产值达1.51亿元,产量和产值双双创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0.
<正>河北省国营柳行农场始建于1958年,全场土地总面积1.4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2万亩。改革开放前,农场以小麦、玉米轮作为主,为保障粮食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场逐步跨入市场化发展轨道。2021年,农场立足资源禀赋,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争取当地政府财政资金5000万元,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探索走出了一条示范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2023年,农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100多万元,经营收入1700多万元,农工年人均收入25800元。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农场实用人才的综合素质,今年,江苏黄海农场大力实施农工素质提升工程,多渠道培养各种类型的“土专家”、“田秀才”。 首先加强实用人才带头人的培养。认真实施新型农工创业培训和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等农业项目,目前,全场累计培训农工6000多名,  相似文献   

12.
黄羊河集团的前身黄羊河农场是甘肃省第一家机械化国营农场。集团现拥有土地15万亩,员工3000名。已建成标准化农田8万亩、果园2万亩、防护林2万亩。拥有账内总资产3.9亿元。自1981年在甘肃农垦率先扭亏为盈以来,连续27年盈利。  相似文献   

13.
《四川农业科技》2009,(4):59-59
按照四川省政府确定的把农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场的要求,2008年四川省农业厅在14个农场实施了“农场示范工程”。通过项目建设,农场生产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效益增加,职工收入提高。项目场实现经济收入230万元,同比增长25.6%;职工户均增收1932元,增长3.9%;建立各种示范基地22万亩,增长9.1%;带动农户72039户,  相似文献   

14.
王永平 《中国农垦》2013,(10):43-43
随永辉、随永承哥俩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欧肯河农场七队的员工,去年哥俩耕种农场土地350亩,并在临近的大子羊山屯租赁土地350亩,当年实现了耕地种植规模和经营效益的双翻番。尝到了甜头的这哥俩今春在队干部的帮助下提早联系,又新增外包土地面积1500亩,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像他们这样“包地热”的种地户,在欧肯河农场还有不少,全场外包地的规模面积也在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5.
“现在我们真是感上好年头了,高兴是越来越多,种粮买农机具有补贴,住院能报销,孩子念书的学杂费全免了,今年我家的50亩花葵毛收入有8万多,人均纯收入也突破1万了,真是不敢想。”内蒙古巴彦淖尔农垦牧羊海牧场三分场农工李润生高兴地说。今年,巴彦淖尔农垦15万亩花葵增产又增收,农工总收入达2.5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八面来风     
《中国农垦》2010,(9):79-79
新疆: 农二师二十二团狠抓小麦丰产攻关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加大普及应用“4+4”农业新技术,引进推广小麦滴灌技术,全团种植小麦2.5万亩,平均亩产达460公斤以上,农工平均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汤航 《中国农垦》2011,(3):38-40
推进农场农工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既是落实党中央“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又是提高衣工组织化程度和实现农业增效、农工增收的客观需要,对推动农场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促进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三年,湖北省三湖农场的农工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较快,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工增收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鸿 《中国农垦》2006,(8):62-63
甘肃省张掖农场位于历史悠久的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中部。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农场开垦耕田近3万亩,营造经济生态林近万亩,肆虐的风沙和严寒被绿色屏障阻挡和削弱。“金张掖”在这片绿色的映衬下越发美丽,张掖农场当之无愧地成为“金张掖”的绿色东大门。  相似文献   

19.
新疆建设兵团石河子134团沙门子农场一连农工周太,2006年承包种植的8公顷(120亩)棉花收入近6万元,养猪收入3.5万元,还有葡萄地、车辆运输等收入,他家总收入突破了10万元,再次实现了种养双丰收,成为农场种养致富的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淮南农场与淮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相连,中间有淮南市朝阳东路直通场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近几年来,淮南农场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力促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农场2.1万亩耕地已成功实现“旱改水”种植结构调整,全部为“一麦一稻”高效种植模式,而且实现了“吨粮田”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