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7月~2010年6月,在藏北那曲地区孔玛乡进行了西门塔尔牛与藏北牦牛的杂交试验.将试验牛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自然发情组)不做任何激素处理;试验组采用阴道栓(CUE-MATE)+激素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埋栓同时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E2) 2mg和黄体酮(P)50mg,在放入后的第7天撤栓(阴道栓放置日为0d),同时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D-PG) 0.15mg,撤栓后的48h早晚间隔12h进行定时人工授精2次.结果表明,(1)试验组的发情率为96.67%,比对照组高66.67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的受胎率、犊牛成活率分别为88.89%、100%,均高于试验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2)外源性激素组合CUE-MATE+E2+P+D-PG+LRH-A3可显著提高藏北牦牛同期发情率,值得在牦牛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将CUE-MATE和羊乐分别埋植于331头经产牦牛和238头初产牦牛体内,并肌注黄体酮和苯甲酸雌二醇,在放入后的第7天撤栓,同时肌注D-PG,撤栓后的连续两天观察发情情况。结果表明,共有298头经产牛和180头初产牛发情,其发情率分别为90.03%和75.63%。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5,(10):73-74
为了研究繁殖与非繁殖季节大规模羊胚胎移植最优同期发情处理方法,依据繁殖季节与非繁殖季节每个处理成本及结果对现有主要绵羊同期发情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繁殖季节,海绵栓+PMSG250U+PG组获得同期发情率最高93.33%,与海绵栓组差异显著(P0.05),移植受胎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成本较高。2次PG处理组鲜胚移植受胎率最高68.68%,与海绵栓+PG组、海绵栓+PMSG250U+PG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非繁殖季节,海绵栓+PMSG500U+PG处理方法获得同期发情率最高91.36%,与海绵栓+PMSG250U+PG、海绵栓+PMSG500U组差异极显著(P0.01),鲜胚移植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在繁殖季节2次PG注射法效果较优,非繁殖季节海绵栓+PMSG500U+PG法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在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育种一队对27头秋季断犊母牦牛进行了促发情试验。母牦牛断犊并经21-23d恢复饲养后,采用两次PG注射法和GnRH+PG注射法对母牦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显示:试验I组母牦牛发情6头,发情率66.67%,试验II组母牦牛发情2头,发情率22.22%。经统计分析,试验I组与试验II组母牦牛之间发情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II组母牦牛发情率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试验于2019年对湖南德农牧业集团湘西黄牛保种场60头能繁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处理,采用"CIDR+GnRH+LRH-A3"的处理程序,结果表明:60头母牛的同期发情率为100%,受胎率为60%,较以前的1次PG法同期发情处理方式分别提高了52.5%和15.26%,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塔秀乡,对32头带犊母牦牛进行了同期发情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经CIDR+PMSG组合激素处理的试验I组母牦牛发情率达到83.33%,单激素PG处理的试验Ⅱ组母牦牛发情率为20.00%,对照组母牦牛在试验期间没有出现发情的母牛。试验I组母牦牛发情率极显著地高于试验Ⅱ组(P<0.01)。说明采用组合激素对处于哺乳期的母牦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能提高牦牛的同期发情率。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研究对比了PGc、CIDR、PGC +PMSG和CIDR +PGc对 2 95头本地母水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的发情率和受胎率。同时对处理后发情的母水牛分别在第一次输精时肌注hCG、LRHA并以不注射的作对照 ,探讨hCG和LRHA对发情母水牛排卵和受胎的效果。也分析了同一处理方法对处女水牛和经产水牛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的差异。结果表明 :采用CIDR +PGc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最高 (85 .13%、4 6 .0 3% ) ,PGc +PMSG、CIDR和PGc组的发情率和受胎率分别是 73.0 1%和 4 3.4 8%、78.0 2 %和 4 3.6 6 %、6 4 .18%和 4 1.6 8%。CIDR +PG组的发情率极显著高于PGc组 (P <0 .0 1) ,其它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各组母牛的受胎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发情的母水牛在第一次输精时肌注hCG或者LRHA3,排卵率为 89.78%和 91.38% ,极显著高于不处理母水牛 (5 9.74 % ) (P <0 .0 1) ;但受胎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本试验 4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在发情率上经产牛 (84 .4 7% )显著高于处女牛 (5 5 .91% ) (P <0 .0 5 ) ;但受胎率 (45 .6 1% :38.4 6 %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8.
CUE-MATE诱导新疆褐牛同期发情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探索新疆褐牛同期发情处理的有效时间段和最佳处理方法.[方法]采用CUE-MATE孕酮栓+PGF2α法进行新疆褐牛同期发情试验,[结果]表明:同期发情主要集中在取栓后的2 d,平均发情率为72.5%,情期受胎率为66.7%;3月的同期发情率显著高于5月和7月(P<0.05),达到90.8%,但情期受胎率低于5月和7月,为61.0%,差异不显著(P>0.05);母牛卵巢上以有黄体的同期发情率最高,达到95.3%,其次是有卵泡的,无黄体、卵泡的最低,三者差异显著(P<0.05);有卵泡的情期受胎率略高于有黄体的,差异不显著(P>0.05),无黄体、卵泡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都最低,差异显著(P<0.05);育成牛的同期发情率略高于经产牛,为92%,差异不显著(P>0.05);育成牛的情期受胎率显著高于经产牛(P<0.05),为73.9%.[结论]环境温度、营养水平及母牛卵巢上有无黄体、卵泡影响发情率的高低,CUE-MATE孕酮栓+PGF2α法可用于诱导新疆褐牛的同期发情.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两种同期发清处理方法和不同年龄阶段对非繁殖季节奶山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选用12∽15月龄初产奶山羊和4∽5胎经产奶山羊分为两组,采用孕激素耳栓埋植和阴道栓塞两种处理,并辅以肌注PMSG及PG-CL、E2,每组试验重复2次.结果显示:孕激素耳栓埋植法和阴道栓塞法两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处理初产组奶山羊总发情率分别达到87.5%和100.0%,经产组分别达到77.8%和83.3%,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种方法0∽24 h内的同期发情率初产组阴道栓法平均为94.1%,耳栓法平均为37.5%,差异显著(P<0.05),经产组阴道栓法平均为61.1%,耳栓法平均为44.4%,差异亦显著(P<0.05);无论初产、经产组奶山羊阴道栓法处理0∽24 h内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94.1%、61.1%)显著高于24∽36 h发情率(分别为5.9%、22.2%)(P<0.05).用阴道栓同一种方法处理初产和经产奶山羊,初产组24 h的同期发情率(86.7%)显著高于经产组(60.0%)(P<0.05).阴道栓法处理同期发情效果优于耳栓法,初产奶山羊的同期发情效果优于经产奶山羊.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探讨哺乳期九龙牦牛同期发情和提高繁殖率的方法。试验母牦牛分为3组,即阴道孕酮栓塞组(n=55),Co-Synch组(n=40)和对照组(n=89)。阴道孕酮栓塞组用Cue-mate、氯前列烯醇(PG-C1)和pMSG处理;Co-Synch组用PG-C1和LRH-A_3处理;对照组母牦牛不进行任何处理。结果表明:在同期发情处理后4d内,阴道孕酮栓塞组和Co-Synch组的发情率分别为100.0%和75.0%(P<0.05)。阴道孕酮栓塞组、Co-Synch组和对照组母牦牛在发情配种季节末的妊娠率分别为69.1%、50.0%和13.5%(P<0.05),翌年产犊率分别为56.4%、42.5%和13.5%(P<0.05)。结果说明,用阴道孕酮栓塞和Co-Synch技术处理后,哺乳期九龙牦牛同期发情效果好,显著提高繁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