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P2P系统文件共享中的大量搭便车现象,提出一种基于贡献值的新型激励机制,该机制根据节点的贡献值进行资源分配,贡献值越大的节点越能获得高的服务质量和优先级。仿真实验表明,基于贡献值的资源分配算法能有效地实现P2P系统中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鼓励贡献节点,同时抑制搭便车现象。  相似文献   

2.
围绕节点信任问题、节点通信安全问题和版权问题,分析其研究现状并总结了一些解决策略,如建立信任模型、安全通信模型以及基于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系统和软件,展望了P2P网络安全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P2P网络中节点利用阻塞机制作为节点选择算法,以确定节点间相互的服务对象.但是在传统的节点阻塞算法中存在着节点连接时间过高,首块资源获得较慢,系统链路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组播机制,利用动态分组的路由方法,充分考虑各节点间的可用带宽,能够很好的解决在传统阻塞算法中存在的首块资源获取过慢,带宽利用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了JXTA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JXTA的P2P即时通信系统模型,实现了对等体的搜索、消息的发送与接收。使用基于集合点的资源搜索方武有效解决了中心服务器的通信瓶颈问题,并且避免了全分布式网络中部分节点资源过载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 P2P网络存储系统中节点的复杂活动造成的可用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差异型 P2P存储系 统.通过将节点按照活动模式进行分层组织,来简化大规模节点组织的复杂性,并利用在线模式向量和访问模式向 量来描述单个节点的可用性和访问模式,建立层状节点组织和差异型节点组织模型来保障节点的可用性.实验结 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决高动态不可靠环境下的 P2P网络存储系统节点可用性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非结构P2P系统所采用的两层聚类结构HCPON存在的问题是超级节点仅采用单一的备份节点作为冗余备份,使得系统健壮性的提高很有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层聚类结构的高效P2P系统(PTLCA),根据节点的拓扑优先级等对节点进行分层处理和聚类,同HCPON相比,PTLCA在性能上有显著的提高,能够满足大规模流媒体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传统的C/S模式,P2P网络具有非中心化、扩展性好、性价比高、健壮性强及负载均衡等优点.但是,由于P2P是一个"瞬态网络",其动态性与不确定性也使P2P网络系统面临巨大的网络安全挑战.信任模型是目前提高P2P系统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分析各类信任模型的特点和网络节点的行为特征,提出一种按全局信任值分层(域)管理的信任模型,根据交易、动态调节节点信任域,并在此基础上加入奖惩机制.此模型对P2P网络中的假冒、联合欺诈、诋毁等恶意行为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能加速节点全局信任值的收敛.实验结果表明,本模型  相似文献   

8.
利用具有空间动力的多种群传染病传播模型的构建方法,充分考虑了P2P文件共享系统中节点的不同状态和变化,提出一种P2P文件传播模型.同时,给出了可以描述P2P文件传播效率的基本再生数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流行文件的下载情况符合较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现有信任模型对节点行为的突然改变不能做出迅速地反应,动态性适应能力支持不足。引入反馈控制机制,提出了一种P2P网络环境下的全局信任模型,并给出模型的分布式实现策略,该模型排除了P2P网络中很难确定的高信任节点集合,并通过对反馈信息的有效聚合增强信任系统的动态适应能力,有效地遏制恶意节点的动态摇摆行为,提高了P2P网络中共享文件的下载成功率,仿真结果显示,在有50%的动态摇摆恶意节点的P2P文件共享网络环境下,真实文件下载的平均成功率是用于比较现有模型的1.5倍。  相似文献   

10.
农村水环境治理研究——基于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亦楠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1):186-190
利用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分析中国的农村水环境治理问题。结果表明,农村水环境治理作为一种公共物品,需要村民、企业、地方政府的共同参与,但各主体在行动中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都出现了"搭便车"的行为。实现农村水环境的有效治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激励机制、企业激励机制、地方政府激励机制,克服各治理主体的"搭便车"行为,增强主体参与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意识和行动能力,实现农村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于机器学习在P2P网络流识别中需要大量标记训练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图半监督支持向量机的P2P流识别方法。采用自动调节的高斯核函数计算少量标识数据和大量未标识训练样本之间的相似距离以构建图模型,并在标记传播过程中嵌入训练样本局部分布信息以获取未标记样本的标识;在此基础上使用所有已标记样本对SVM训练实现P2P网络流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兼顾整个训练样本集的信息,在提高SVM识别精度的同时,极大降低了人工标记训练样本的成本。  相似文献   

12.
P2P在教育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技术是目前新一代网络研究的活跃领域,它引导网络计算机从集中式向分布式偏移,网络应用的核心从中央服务器向网络边缘的终端设备扩散,将P2P引入到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领域,尝试解决资源共享、资源建设、信息服务的智能化等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P2P网络传输协议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C/S与P2P传输方式的区别入手,讨论了P2P的发展历程,分析P2P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多点传输的信息共享方式的优势所在,每个用户既是客户机同时又是服务器,极大的提高网络下载速度,丰富了网络资源,并对当前的P2P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方面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存在的风险及其监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P2P网络借贷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贷款资金链断裂引发信用风险、挪用第三方账户资金造成操作风险、资金诈骗导致声誉风险,以及可能弱化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等风险问题,提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监管、建立网络借贷信用评价体系、建立P2P借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建立P2P网络借贷资金监管体系和探索区域发展模式等P2P网络借贷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P2P技术的辅助教学系统,设计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6.
为寻求滴灌水稻最适磷肥基追比方案,设计不同基追比处理(CK:无磷肥,T1:全基,T2:30%基+70%滴,T3:70%基+30%滴,T4:全滴),采用土壤分层取样、生育时期干物质测定和收获后考种的方法,研究不同基追比对滴灌稻田土壤无机磷组分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收获期,较其他处理,T1处理的Resin-P、NaHCO3-p含量最高,HCl-P含量最低;T2处理的残渣-p含量最高,NaOH-P含量最低;T3、T4处理的无机磷各组分含量互有高低.30%基施、70%追施的施磷模式在同等条件下可以获得最大生物量及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1.67%、9.92%,类似趋势还表现在有效穗数、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P25(纳米TiO2)进行改性,以期减小改性材料发挥抗菌性所需的激发能量,提高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研磨—煅烧法将硫脲掺入P25材料中进行改性,以抑菌率作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旋转回归试验优选最佳制备工艺,并观察抑菌处理前后大肠杆菌的表面形态.[结果]改性P25-S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硫脲掺杂量3.20g/g P25,煅烧温度397℃,煅烧时间3.5 h.可见光条件下,改性P25-S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5%,较未改性的P25材料抑菌率(79%)提高了16%(绝对值).改性P25-S材料光照处理后的大肠杆菌表面皱缩,部分菌体断裂、破损,质膜解体.[结论]通过研磨—煅烧法将适量硫脲掺杂入P25材料中制备获得的改性P25-S材料能有效提高材料的抑菌率,安全性高、无污染、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大规模用于制备抑菌性食品包装膜、抑菌性包装器材等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18.
利用Internet网的幂律和小世界特性研究了现有的一些P2P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P2P体系结构,完善了P2P网络组网的一般协议。由此构造的P2P网络具有较小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查明Olsen法(碳酸氢钠提取态磷)是否适用于酸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土壤P吸附参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利用同质地不同磷含量酸性土壤提供了这方面的信息。结果表明,Olsen法适用于酸性土壤植物有效磷的测定,Olsen P与植物磷吸收量表现出极显著相关。磷最大吸附量(Qm)与磷吸附强度(K)显著负相关。土壤缓冲容量随取样次数增加逐步减少,第3次取样时,土壤缓冲容量高磷处理(P3)中磷处理(P2)低磷处理(P1)无磷处理(P0),说明随着生长时间增加,作物从土壤带走磷量增加,含磷量低的土壤磷缓冲容量随之降低。Olsen P与Qm,K均无显著相关,但土壤磷吸附饱和度、Olsen P均证实,实验用土壤目前不会因增加施磷量而引发环境问题。磷吸附参数与Olsen P从环境和农业生产需求两方面说明了土壤磷素丰缺状况。  相似文献   

20.
土壤微生物量磷及碳磷比随加入无机磷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土壤微生物量磷是植物磷素营养非常重要的来源,变化幅度很大,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向土壤中加入32P标记的KH2PO4,同时分别加入KH2PO4 0,10,20,40,80,240 mg P kg-1,再加入葡萄糖(5000 mg C kg-1土)和尿素(200 mg N kg-1土), 25℃下培养30d后,分别在2,6,12,18,30d采样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磷,旨在了解土壤无机磷含量对土壤微生物量磷及碳磷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的无机磷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无显著的影响,但迅速被微生物吸收并富集在微生物量中。在培养的第2d,微生物量磷有一半以上来自加入的无机磷。并且,在一定范围内(Olsen-P约50 mg kg-1),土壤微生物量磷随土壤Olsen-P提高而增加,土壤Olsen-P每提高1个单位,土壤微生物量磷增加0.65个单位。微生物量碳磷比则相反,随土壤Olsen-P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