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推求潜水变幅带给水度μ的非稳定流公式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非稳定流公式法理论,利用在通辽地区3处灌溉试验区(胜利、庆和、丰田)所做灌水入渗试验资料以及通辽地区降水入渗、潜水蒸发时段内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来推求潜水变幅带给水度μ,并且把该方法,成果与灌溉入渗试验水均衡方法,成果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江苏洋口港地区是江苏沿海开发作为重要节点进行重点建设的深水港区.通过水文地质调查、钻探与抽水试验、水文测试监测等工作手段,基本查清了区内水文地质状况.就地下水赋存地质条件、地下水化学类型与水质、地下水动态进行评价与分析,为当前洋港口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和工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给水度的变化机理及其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给水度概念及变化机理进行了系统的论术,并通过实例论证了给水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治水度不仅随抽水历时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也受地下水埋深,非饱和带岩性,气压、水质,水温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用水的重要来源,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水源.利用覆盖整个克里雅河流域平原绿洲的24个地下水观测井点2012年5 ~ 10月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克里格(Kriging)空间插值法,分别研究了克里雅河流域绿洲不同径流变化下的地下水埋深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和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受土地类型的影响,同时地下水埋深也影响农业的发展,而且地下水埋深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关系.在同一时间尺度、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同土地类型的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幅度各不相同,区域所处的海拔与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幅度呈负相关关系;而在同一时间尺度、同一海拔高度上,东西部地下水埋深变化幅度也各不相同,东部地区的地下水埋深变化幅度大于西部的地下水埋深变化幅度.Kriging空间插值结果表明,不同径流阶段于田绿洲地下水埋深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并不是绝对的整体都呈上升趋势,而且在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地下水埋深的变化都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BP-ANN模型在地下水动态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动态预测的研究是地下水评价的重要内容,而因受降水、开采、蒸发等多种因素制约,使地下水水位在时序上常表现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文章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某农场的地下水动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拟合精度,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综合阐述了国内外GIS技术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为模拟地下水动态特征和进行资源评价建立了基于GIS的具有地下水模拟功能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四川攀枝花地区的地下水评价中。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调蓄能力差,开采潜力不足。  相似文献   

7.
根据1991—2003年内陆平原区的水资源评价成果,结合内陆平原区地下水动态资料分析,揭示了内陆平原区地下水资源特征。以利于内陆平原区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和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德惠市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莉波  尹华 《农业与技术》2009,29(4):108-110
德惠市属吉林省严重缺水县市,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目前均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因此,地下水质量的优劣,已经引起了全市的高度重视.适时掌握地下水质量的优劣及其变化趋势,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可靠第一手资料,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综合评价及功能评价方法,对辖区内地下水进行现状评价和污染变化趋势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在地下水保护实际工作中,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人与水资源和谐发展建设中,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MODFLOW在三工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将MODFLOW地下水渗流模型应用于干旱内陆区的三工河流域,充分利用该流域40个地下水动态监测孔15a的观测资料,详细地介绍了该模型在水文地质参数拟合和地下水资源评价方面的应用,对推进MODFLOW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以及提高评价精度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银川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在防止污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地下水环境的脆弱性,区别不同地区地下水环境的脆弱程度,定量化评价地下水环境潜在的易污染程度,警示人们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治保护对策.以银川平原水位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包气带介质、土地利用5项参数作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地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按评价单元进行划分,对银川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进行初步的综合评价和地下水脆弱性等级分区,可以帮助决策者和管理者制定地下水管理战略和方针,将有限的资金和人力直接投入到容易受到污染的地区,最大限度地保护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1.
对陕西渭北地区浅层地下水进行了水质监测,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处于“较差”和“极差”之间.对污染物来源进行了分析,客观评价了该地区浅层地下水的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2.
新疆伊犁河谷地下水系统划分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系统划分是正确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基础,也是区域地下水规划的重要依据。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以伊犁河谷地下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研究区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依据地下水系统划分原则,将伊犁河谷地下水系统划分为2个一级地下水系统,7个二级地下水系统,并对一级、二级地下水系统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通过对研究区地下水系统划分,为伊犁河谷地下水资源规划提供了科学评价和理论依据,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系统研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试验区水文地质、边界条件等分析确定的基础上,运用实测资料对Visual modflow模型进行了识别,并对试验区的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认为:三湖河的侧向补给是试验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区域地下水开采应慎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综合叙述通辽地区水资源动态模拟评价基本原则与水资源系统水量转化关系的基础上,应用均衡模拟法和有限单元模拟法对通辽地区重点研究时段地下水资源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价了降雨入渗量,潜水蒸发量,水库渗漏量,河渠渗漏量,侧向净补给量随降雨量,水面蒸发强度,水库蓄水量,水位,河渠流量与地下水埋深的动态变化机理及其已开发地下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15.
北京西郊农场节水型农业示范区的地下水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西郊农场节水型农业示范区地下水资源的调节计算,建立了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并得到了不同年份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用此模型预测了2010年的地下水动态。预测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按现在的开采水平到2010年地下水水位理深将达54.2m;节水灌溉可明显减缓地下水水位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齐齐哈尔市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巍  唐雯  张梅桂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526-5530,5532
依据齐齐哈尔市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对该区地下水动态类型及典型水位动态过程曲线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潜水、承压水水位多年动态变化特征,为齐齐哈尔市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郭晓东  张晶  田辉  朱威  张梅桂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44-12846
[目的]为开展吉林松嫩平原区地下水动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了吉林松嫩平原区地下水动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吉林松嫩平原区气温逐渐升高,平均气温累计上升2℃;降水量逐渐减少,特别是西部地区降水量减少的趋势更加明显;同时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加,2008年达到28亿m3。在多种因素驱动下,区域地下水水位发生明显变化,潜水水位在西北部扇形地下降尤为明显,其他地区较为稳定,部分地区有所回升;承压水水位总体下降较快,个别地区有所回升。[结论]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的总体恶化趋势不可避免,但可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来减缓恶化进程,实现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吉林松嫩平原区地下水动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开展吉林松嫩平原区地下水动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了吉林松嫩平原区地下水动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吉林松嫩平原区气温逐渐升高,平均气温累计上升2℃;降水量逐渐减少,特别是西部地区降水量减少的趋势更加明显;同时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加,2008年达到28亿m3。在多种因素驱动下,区域地下水水位发生明显变化,潜水水位在西北部扇形地下降尤为明显,其他地区较为稳定,部分地区有所回升;承压水水位总体下降较快,个别地区有所回升。[结论]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的总体恶化趋势不可避免,但可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来减缓恶化进程,实现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建三江垦区地下水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下水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人类活动会导致地下水质的变化。文章收集了建三江垦区地下水监测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其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符合该地区地下水实际情况,并为井灌区地下水质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辽阳地区有1/3属于平原区,该区域地下水中铁的含量较高,严重影响工业用水及人体健康。根据实测资料,利用合理、科学的分析方法对辽阳市地下水铁污染进行分析,并提出水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