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流经青海、甘肃,止于内蒙古居延海,全长928公里,是流域150多万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然而,由于降雨减少和全球气候暖干化的影响,黑河流域植被退化、水位下降、湿地衰减、土地盐渍化沙化加重,流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相似文献   

2.
发源于祁连山中段的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把祁连山的雪水甘露送到干渴的蒙古高原西部。使历史上水草丰美的居延海在沉寂多年后,重新焕发出碧波荡漾、水草丛生、鸟飞鱼跃的美丽景观。  相似文献   

3.
天鹅湖与苏古淖尔的干涸——重访额济纳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我到额济纳考察的重要任务,是寻找古居延泽。居延泽又被称作居延海,是古代额济纳地区著名的内陆湖泊。居延泽之所以著名,广为人知,是同汉武帝征讨匈奴有关系的。古居延泽一带原先是水草丰美的地方,湖面上波光粼粼,湖岸上树草青青,水鸟在湖面上觅食翱翔,不时地发出清脆的鸣叫声。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匈奴人的到来,匈奴人中的居延部,即在此放牧,居延泽、居延海,都是因居延部得名。至于“居延”在匈奴语中为何意,现在已无法考证。后来,在元末明初的战争中,由于人为地改变了河水的流向,使居延海失去了水源的供给,…  相似文献   

4.
黑河配水后额济纳绿洲核心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额济纳绿洲2000、2007、2014年TM遥感影像,利用Arc GIS 10.2与FRAGSTATS 4.2等软件对影像进行解译及分析,对黑河配水后额济纳绿洲核心区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5年间额济纳绿洲景观格局变化明显,黑河配水实施后增加了东居延海湿地水域景观,土地利用丰富度增加;景观斑块数量大幅度减少,植被、水域面积不断增加,荒漠景观类型的面积有所减少,景观破碎化得到有效缓解与控制,对水资源具有明显的依赖性;该区耕地、城镇、道路等建设不断增加,对绿洲的保护与维持产生了新的威胁,景观破碎化现象依然严重。建议长期持续地实施配水方案,并控制人口增加,科学规划城镇化建设及农牧活动,以维持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 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内,是自治区最西端的旗县。全旗现有耕地4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3803.68万亩,林地面积567.6万亩,其他为戈壁荒漠。旗内惟一的河流即为额济纳河,也称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区。额济纳河在巴彦保格德(即狼心山)分岔形成东河和西河,东河经戈壁滩地80多公里的漫流分成8条支叉汇入东居延海;西河经60多公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0、2012年两次大熊猫调查结果,分析了太白山大熊猫栖息地、分布聚集区、种群数量和密度变化。结果表明:太白山大熊猫种群数量与密度增加,向西扩散明显,已至太洋公路两侧。由于黑河、万泉沟、红水河、八斗河一带秦岭箭竹开花枯死,东北部大熊猫活动范围整体退缩。受当地长期农业生产生活与道路、旅游活动的影响,太白山与牛尾河、兴隆岭栖息地之间连通性不足,不同种群交流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7.
2001年3月,国家首批确定黑河流域为国家级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黑河流域人民的关怀,同时也说明了黑河流域生态功能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域生态保护工程是国家环境保护的战略工程,是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工程,也是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流域生态安全的生存工程。因此,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特提出如下建议:一、在上游抢救性开展祁连山水源林生态环境建设,稳定水资源形成区的乔木林面积,遏制灌木林退化势头首先要积极有效地解决林牧矛盾,将草地资源划拨到户…  相似文献   

8.
1988年11月25日至26日,我们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内蒙古阿拉善盟主持的“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的科研成果鉴定会。了解到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近二十年来,由于黑河上(中)游用水增加,造成下游地区地表迳流大大减少。河水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位降低,胡杨林和沙枣林大面积枯死,草场严重退化,土地风蚀沙化,盐渍化强烈发展。长此下去,这块绿洲  相似文献   

9.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国庆长假,邀友同往陕西周至自然保护区寻觅金丝猴的踪迹,给我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越野车承载着我对动物世界太多的痴迷和渴望沿108国道上行,穿过如诗如画的黑河库区,翻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峻岭峡谷,驶入深山小镇双庙子,由此往上的狼牙小道,陡峭嶙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徒步跋涉,玉皇庙已近在咫尺。  相似文献   

10.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国庆长假,邀友同往陕西周至自然保护区寻觅金丝猴的踪迹,给我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越野车承载着我对动物世界太多的痴迷和渴望沿108国道上行,穿过如诗如画的黑河库区,翻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峻岭峡谷,驶入深山小镇双庙子,由此往上的狼牙小道,陡峭嶙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徒步跋涉,玉皇庙已近在咫尺。  相似文献   

11.
自1956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至2002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757处。独特的自然资源是自然保护区所要保护的对象,但同时也是保护区在开发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资本。  相似文献   

12.
8月的肃南,山青水秀,林茂草丰,在黑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项目实施地带,更是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灌丛密布,芳草萋萋,围栏内苗木茁壮,牧草喜人,无论是河滩洼地,还是沟坡山梁,其长势、高度、密度与周围未治理地域相比差别明显突出。在肃南县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黑河流域生态治理项目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就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阵阵春潮呼唤绿色的希望肃南县境内有孕育河西地区400多万人民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拥有祁连山80%以上的水源涵养林,特别是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经青…  相似文献   

13.
黑河地区林火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河地区1987~2006年林火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对黑河地区林火时空动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河近20年林火次数、林火面积随时间发展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并明显分成1987—1999年的低发阶段和2000—2006年的高发阶段,爱辉区和嫩江县是黑河地区林火次数的主体。黑河地区及各区火烧轮回期均小于黑龙江省的平均值,为黑龙江省火灾高发区。  相似文献   

14.
周至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67.45%。丰富的森林资源孕育了清纯而久流不断的黑河水资源,使之成为西安市人民供水的生命河。近年来,周至人民举生态建设大旗,为黑河水资源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已累计人工造林27万亩,封山育林12.16万亩,飞播造林5万余亩,实现了“添林增绿”保水源区生态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酉阳县自90年代以来开始发展杨树,如今已建成杨树林2万hm^2,为加快酉阳林业发展,推动林纸一体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由于杨树当家品种抗性的严重退化,导致2002年冬季至2004年春季杨苗溃疡病的发生流行,造成上万亩的育苗地严重发病和近12万亩杨树工程造林毁于一旦,严重困扰新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阻碍了我县百万亩杨树基地林的建设进程,已经成为当前林业生产急需解决的难题。为此,笔者从2002年开始,重点对酉阳县杨苗溃疡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98年 11月,潞西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对黑河老坡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资源和森林分布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考察。 黑河老坡自然保护区位于潞西市的中山乡境内,总面积约1万多公顷,是潞西市目前森林植被保存最完整、自然景观最丰富的自然林区,是该县的一颗绿宝石。 考察小组共有 14人参加。这次考察,我们重点考察了海拔2 500米以下原始森林的植被情况和植物种类分布以及动物踪迹等。第一天的考察从大单腰开始。大单腰是黑河老坡山系中比较平缓的中间地带,从大单腰看黑河老坡,仰头望去顶峰在云雾缭绕之中。在白白的云雾和碧蓝…  相似文献   

17.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荒漠里的慈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阿盟境内的巴丹吉林、腾格里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统称阿拉善沙漠。近六十年来,由于人口增加、过度放牧等原因,原来遍布沙漠的"固沙之王"梭梭林面积收缩到不足1400万亩,1992年,居延海完全干涸造成胡杨林大片死亡。  相似文献   

18.
国外旅游形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旅游业的发展呈现迅猛之势,旅游形象已成为旅游地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回顾了国外1971年至2002年旅游形象研究的重要内容,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公元2002年,这是改写剑河历史的一年。从1729年剑河建制至2002年的273年间,剑河财政收入全依赖于出售木头,群众称之为木头财政。这段历史,人们称之为木头财政史。那时21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树木长年源源不断被砍倒,运载出售到祖国各地,以换取基本费用维持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20.
侯锋 《中国林业》2010,(6):39-39
甘肃省高台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河(弱水水系)中游下段,属河西荒漠地区的湿地。湿地类型主要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天然湿地主要包括黑河永久性河流湿地、羊达子河季节性河流湿地、宣化镇乐三村官湖季节性淡水湖、黑河两岸河滩泛洪平原湿地,以及沼泽湿地中的草本沼泽和灌丛湿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