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卷首语     
1 《中国经济VS房地产:谁绑架了谁?》引出两种观点的PK。我也由此想起一件事情:前几年,一位去美国打拼多年的朋友给我寄回一张照片.全家4口人甜蜜地纠缠在两部福特牌汽车前.背景为一幢漂亮的别墅。朋友在照片背后写道:“一幢房子,两部汽车,三个孩子——我的美国梦只差再生一个孩子啦!”后来得知。朋友的美国梦正是当时美国人共同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时下,“绿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亮点词语,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便在哪一家商场或者超市的货架上,贴着各式“绿色”标签的商品都是琳琅满目,大有“你绿我更绿”的架势。作为消费者,难道我们就唯“绿”是瞻吗?也不尽然,近年来也不时有一些绿色产品被揭露挂“绿牌”,卖“黑货”。那么他们的“绿色”标签是谁给他们贴上去的呢?到底谁才有资格为“绿色”认证?依据什么标准认证?这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谁污染谁治理”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真理”之一。然而,实践说明这个真理是局部的,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从中西部传来不绝于耳的环境消息,天然林禁而又伐,小造纸死灰复燃,污染厂逃难西部。更不用说西部送给北方城市的第二十五个节气——沙尘暴了。  相似文献   

4.
“庭院有兰,清香弥漫;居室有兰,幽香满堂”,朱德元帅禁不住吟诗赞叹:“清芳谁及胜兰花?”。在中国,兰花栽培有7000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兰花就和迁客骚人、文人墨客、风雅韵事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兰花不仅仅是一种观赏花卉,是高雅的象征,同时兰花凝聚了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兰花已经成为具有经济价值的商品,进而演化成为像有价证券、邮票、古玩玉器等收藏品一样的投资工具,甚至成为非法谋取暴利的投机手段和载体。  相似文献   

5.
谁说桉树不值钱朱家声编者按:由于桉叶油的跌价,一段时期以来,“按树不值钱”的观点较为普遍,发展桉树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步伐放慢且致毁林改种。此文以胜于雄辩的事实,阐述了按树木材应用的广泛性,及其可观的经济效益,是一篇后迪性较强的作品,望读者专心一间,细...  相似文献   

6.
“谁污染谁治理”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真理”之一。然而,实践说明这个真理是局部的,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从中西部传来不绝于耳的环境消息,天然林禁而又伐,小造纸死灰复燃,污染厂逃难西部。更不用说西部送给北方城市的第二十五个节气——沙尘暴了。显然,“谁污染谁治理”是许多地方实现不了的“真理”,是在某些条件下才管用的“真理”。近年来,这个真理的修订版也出台了:“谁受益谁补偿”,其制度形式就是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这个机制为什么重要,为什么“谁污染谁治理”必须跟它“合作”才是全面的真理?从我国的“污染史”就可以看出端倪:上世纪八十年代,人民群众刚听说小康,只知道发展生产、有水快流,因此产生的消费者支付意愿很清晰,结果就是私有环境的优化和公有环境的恶化,这从上海刚刚发达时的市民生活中可见一斑:家里小洋楼,家外鬼见愁。后来才有富裕且清醒的市长开始达则兼济天下:上海的公共环境日新月异,甚至在浦东陆家嘴中心区弄了“天价”绿地。但是,站在全国的角度,这样的公共绿地还只是上海自己的家。由上海溯流而上,看看西部,一穷二白(白丁)的农民和穷山恶水的土地,他们中还有几千万没吃饱肚子,这种情况下美其名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实则以环境为代价的破坏性生产怎么遏制?怎么可能侈谈“谁污染谁治理”。其实,许多父母官们是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的:从全局、从长期来看,环境利益就是经济利益,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在西部吃饱吃好这样的初级发展阶段,单靠西部的力量做不到保护环境优先,做不到“谁污染谁治理”。这种情况下,经济上的“东水西调”——让已经发达的东部帮“生活不能自理”的穷哥们一把——就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7.
《林业工作研究》2005,(5):21-23
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中,德兴市按照“政府得绿,社会得益,经营者得利”的思路,确保“责、权、利”三者统一,坚持“谁投资,谁管理、谁收益”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山林流转,真正还权让利于民,确保林农利益不受侵害。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谁在“笼养鸟”张希军在读了《森林与人类》1996年第2期的《由放鸟想到的……》、《学学郑板桥的“天地笼鸟  观”》和《本期读者自测题》之4、笼养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之后,想起我曾在《鸟类环志中的问题》中谈到天津市每年春天被鸟贩子扔掉的鸟环标志有上百个...  相似文献   

9.
奥运女神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   接过这幸运之枝的,应该是一双“美丽”的手:“带着美丽去申奥”正是莫斯科表决前夕一家体育大报的大字标题。确实如此,除了大老爷们成龙,从杨澜、巩俐、邓亚萍到刘璇等,中国的奥运形象大使,可谓是“名人”+“美人”。想一想古希腊美女海伦与特洛依木马的故事,想一想百年奥林匹克那源自奥林匹亚山的圣火,以“美(人)丽折服莫斯科”,谁能说,北京奥申委的游刃有余赛不过金庸笔下段誉的“凌波微步”?   然而,名人也好,美人也罢,在“美”与“名”之后,是中国大众申奥的热情。或者说,在“美…  相似文献   

10.
在西城漫步的路上,遇见一位高高大大的男青年。他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包老师,新年好!”我一边礼貌地回敬,一边在脑子里搜索:他是谁?当然不能让他觉察出我的犹疑,否则就太不礼貌了。  相似文献   

11.
贬值     
经济学教授正在课堂上讲日元升值、美元跌值、俄罗斯卢布贬值等问题,忽然听见教室内如雷鼾声,定服一看,原来是班上脑袋一向灵光的学生睡着了。这学生学习成绩还是很不错,反应尤其敏捷,但教授仍然难以容忍地的高足在课堂上如此轻慢无利,就非常生气地走到学生旁边,拍了柏学生肩膀:“喂,醒醒!你说说,现在世界上贬值最厉害的货币是什么?”“那还用说呀?”学生迷迷瞪瞪地望着教授:“当然是公款啦!谁不知道啊!”贬值@木人  相似文献   

12.
“小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整齐的楼房,顺畅的街道,本是城镇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积重难返的生活垃圾却像俏佳人脸上的一颗痣,显得那么的不协调。居民不断地向多个部门投诉,政府有关部门也采取过行动,但往往只是临时的清运,而没有形成有效的清运机制,经常是这边的垃圾刚刚清运完,那边的垃圾又堆成了山。小区垃圾治理真的有那么难吗?到底是哪些环节出了问题?环卫部门:谁出钱就给谁服务一些市区环卫部门的负责同志并不讳言在城区垃圾清运方面存在的问题,他们的观点很明确:进入市场经济后,政府减少拨款,环卫部门要…  相似文献   

13.
营造生物质能源林-甘肃林业的新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谁在这场能源大战中抢占先机,谁便会独占鳌头,成为新技术革新的领头雁。新能源的方向是什么?开发的领域在哪里?科学家苦苦探寻,惊奇地发现:许多绿色植物种实含油量很高,可用来研发生物柴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油田。绿色植物将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为人类创造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营建生物质能源林可作为我省“六位一体”林业生态和产业布局的有益补充,既可实现“大地增绿”、又可实现“农民增收”、还可实现“单位增效”,是一项前景十分看好的新型产业。  相似文献   

14.
“空谷佳人”为谁芳慕占民兰花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乃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它形美、花艳、香浓,素称“香祖”.享有“王者之香”、“花中君子”和“空谷佳人”的美誉,有益于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美化环境,并能给人们增添不少生活情趣。兰花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相似文献   

15.
谁染枫林醉     
林枫 《湖南林业》2010,(10):30-30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这是《西厢记》长亭中对秋光的描绘,它既道出了诗人的借景抒情:寒风、落叶、雁归、别离,还提出了"谁染枫林醉"的疑问。古代人爱好红叶,赞歌不绝:"黄红紫绿岩峦上,  相似文献   

16.
“如果有一大笔钱,不用工作了,最想干什么”你问100个人,100个都会回答你:环游世界,写写游记。想与众不同一点,就会说:环游世界,不写游记!的确,现在无论谁,大抵都是热爱旅游的,非正常人当然不在此列。也许正因为如此,如今最轻松的事情就莫过于办一份旅游杂志了,满大街都是你理想的撰稿人。“谁不能撰写一两篇精彩纷呈的游记?”那些“另类”当然例外。但是,环游大千世界,到底去哪儿?太平洋岛国汤加的风景不错是不错,但去那里感觉不太现实。韩国的济州岛?好像是个人就能去。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那里公费出国“考…  相似文献   

17.
“沙棘王”王冠当属谁文/吕文图/和强都说中国是沙棘的王国,的确有一定道理。首先从沙棘家族分布看,沙棘属的家族有5个种和8个亚种,而我国就占有沙棘、西藏沙棘、肋果沙棘、柳叶沙棘、江孜沙棘5个种,中国沙棘、云南沙棘、中亚沙棘、蒙古沙棘4个亚种,“沙棘王国...  相似文献   

18.
刊中报     
《湖南林业》2005,(7):20-21
总投资1360多亿:西部开发今年再建十大工程,动物救人奇闻录,谁是最具竞争力城市,胡润2005中国内地慈善家排行榜前十名,动物世界的“经济法则”……  相似文献   

19.
那只卧在树权上的鸟儿,它真的睡熟了吗?没有,不知是哪粒铅弹击中了它? 即使死了,那鸟儿,也不让身体坠落到地上,那被树杈支楞着的翅膀,仿佛仍在无声地飞翔。宁愿它是真的睡熟了。 宁愿相信那枝叶间传来鸟声,滑过清凉的风。 假若没有突然而来的铅弹,此刻,这只鸟儿,一定会自由地欢跳在林间,和另外几只鸟儿——譬如五只、十只、甚至更多,自由自在地飞,飞成欢乐的音符。 可如今,谁能把它唤醒?就像犁铧唤醒上地,辘轳唤醒老井,春风唤醒冰凌? 假若,我的心,是一只在胸腔筑巢的鸟儿,那么它跳动的心声,就是另一种鸟鸣。我渴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业产业》2013,(4):40-43
中国地板行业经历了近30年快速增长之后,近年来受人民币升值、国际金融危机、绿色门槛等影响,出口受到较大冲击。与此同时,国内电商渠道崛起,消费心理和营销模式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上游房地产调控和“城镇化”概念升温也深刻影响着地板市场。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把握内销市场需求变化,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在城镇化热潮来临之际如何瓜分“城镇化红利”,成了摆在地板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凤凰家居通过网络调查,把握消费者在地板消费领域的消费趋势,为行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