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南优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优2号(二九南1号A/IR24)由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育成。是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后首先在生产上使用的组合,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在杂交水稻开始推广应用中起了先锋作用。该组合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作一季早、中稻栽培,一般大面积亩产500kg以上,高的可达650~750kg。从1976~1986年累计种植5000万亩左右,到1985年江苏仍种植有50余万亩,1986年尚存30余万亩。作中籼稻栽培,株高100cm,分蘖力强,茎粗,根系发达,穗大粒多,一般每穗约150粒,千粒重25g左右。抗性较差,易感…  相似文献   

2.
硕丰2号.系用印水型胞质不育系Ⅱ-32A作母本.与由江油市太和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强陕复系THR-2-1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该品种2002~2003年参加四川省区试.表现出高产、耐肥抗倒、米质较优、稻瘟病抗性优于汕优63等特点,制种产量高.很受生产、经营者欢迎:2004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杂交稻新组合“特优多系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多系1号是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于1994年早季用龙特甫A(不育系)与多系1号(恢复系)配组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1995~1996年在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试种示范10多公顷,表现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米质优等特点,一般每公顷产量在8.25~9.0t,高者达9.75t以上,比对照种汕优63增产10%左右。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抗性好,增产潜力大,是漳州市早、中、晚兼用型的杂交水稻优良新组合。一、产量特优多系1号在漳州地区作早、中、晚稻种植,每公顷产量在8.25~9.0t。1995年参加福建省晚季…  相似文献   

4.
近2年在我县试种示范成功的汕优晚3、优Ⅰ晚3两个新组合,经过2年的种子评选,一致认为这2个组合具有优势强、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这2个组合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配的杂交晚稻新组合。其恢复系晚3是经过辐射处理的明恢63定向培育、筛选出来的,比明恢63早熟15天左右。2个组合在我县经过2年试验示范,普遍反映比威优64、汕优64、协优64等品种增产。1991年优Ⅰ晚3试验面积0.5亩,产干谷310.75kg,平均亩产512·2kg;汕优晚31992年在县农科所胡平平示范种1.3亩,总产725kg,平…  相似文献   

5.
汕优多系1号是四川省内江市农科所用珍汕97A与该所新育成的恢复系多系1号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多系1号是利用广谱高抗稻瘟病亲本特特普与明恢63杂交、回交选育而成的,亲本组合为明恢63/特特普∥明恢63///明恢63。福建省寿宁县1994年从四川省秀山县种子公司引进,  相似文献   

6.
优I63     
优I63(优IA/明恢63)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合作选配而成。不育系优IA为印尼水田谷6号不育细胞质。保持系优IB系从协青早B中选优而来。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属基本营养生长型。全生育期在四川和湖南作中稻比汕优63短2~3天。在湖南作双季晚稻栽培比威优6号长3天左右。作中稻栽培,株高110cm,作双晚栽培株高105cm左右,比汕优63矮5~6cm,株型紧凑。叶片较汕优63略窄短,且比较直立,有利丰产栽培。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在基本苗充足的情况下,亩有效穗可达18~…  相似文献   

7.
汕优67     
汕优67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晚稻组合,其恢复系明恢67是用IR54与明恢63杂文选育而成。1988年晚季省区试,19个点平均亩产404.6kg,居8个参试组合首位,比对照1汕优6号增产9.26%,比对照2汕优63增产0.55%。1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该组合在福建省作双晚种植全生育期131天,比汕优6号迟3天,比汕优63迟1天,株高100cm左右,株型紧凑,剑叶挺拔,克服了汕优63叶宽易披叶的缺点。分蘖力强,亩有效穗18~19万,每穗总粒107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89,根系发…  相似文献   

8.
汕优10号     
汕优10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以珍汕97A和密阳46配组选育成的中籼型杂交稻组合。1988年杭州市杂交晚稻区试和多点试种示范一,表现优异,深受农户好评。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正式命名为汕优10号。1988年全国试种2000余亩,其中杭州市试种示范491亩,对53.18亩的实地调查,平均亩产为453kg,比汕优6号亩增83.14kg,增产22.5%。1989年杭州市种植面积扩大到1500余亩,制种2400余亩。近年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1主要特征特性(1)生育期。该组合在杭州作双晚…  相似文献   

9.
Ⅰ优77(优IA×明恢77)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近年选育的杂交稻新组合。1991年该组合参加临澧县晚稻中熟组合比较试验,平均单产507.5kg,居参试12个组合首位,比对照威优64和汕优64分别增产13.6%和6.6%,多点示范均比威优64增产10%左右,而且具有抗性好、生育期适中、米质较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欢迎。1992年在我县杨板乡太山村制种200亩,总产44060kg,平均单产220.3kg。1993年再在该村制种200亩,种子收割前,市科委组织有关领导、专家进行了田间测…  相似文献   

10.
汕优86由三明农科所用珍汕97A与明恢86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97年旱季我站采用软盘、旱育抛栽栽培引进示范70亩,表现出高产、高抗的特性.1、产量表现该组合在今年旱季全县三点示范片中名列前茅,平均亩产达591.4公斤,比汕优77亩增93.2公斤,比常规稻78—130、70—106品种亩增120.3公斤,增产率达25.5%以上.2、农艺性状及抗性该组合株型理想,稻杆粗壮,叶片直立,株高110厘米左右,分毅力中等偏强,旱季栽培主茎叶片数15.9叶,全生育期135—138天,比汕优77迟8—10天,采用旱育抛栽,亩有效穗可达20—22.5万德,每穗粒数10…  相似文献   

11.
广优4号     
系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红莲型不育系丛广41A与青六矮1号组配育成的华南早籼迟熟组合。1990~1991年早稻参加广东省杂交稻迟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均名列第一,亩产481.8和480.48kg,比汕优63增产9.62%,达极显著值,1993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1主要特征特性广优4号全生育期130~135天,比汕优63早熟2~3天,株高105cm,亩有效穗20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150粒,结实率80%~90%,千粒重24~24.5g。前期长势较弱,中后期长势转旺,分蘖力中等,抗倒性中等,后…  相似文献   

12.
二汕优501     
二汕优501系四川省绵阳农业专科学校、绵阳市农科所于1988年用二汕A与绵恢501配组育成的一个中籼中熟杂交水稻组合,1993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亲本来源绵恢501系绵阳农业专科学校1983年冬用明恢63与泰引1号/IR26的一个选系(975)杂交,于1987年选育成功的一个新恢复系。全生育期148天左右,播始期较明恢63短5~7天;株高95~105cm,株型较紧凑,分蘖力强;主茎总叶数16~17叶;粒中长无芒,千粒重26~27g,花期10~13天,花时集中,花粉量充足。…  相似文献   

13.
川7优89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优质不育系川7A与大粒恢复系绵恢89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大穗大粒、产量高、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抗病性较好等特点,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Ⅱ优559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 ,是沿海地区农科所继特优559、汕优559、协优559之后配组育成的又一个集高产、多抗、优质为一体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001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品种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1 .特征特性Ⅱ优559全生育期150天左右 ,比汕优63迟熟5~7天。株型集散适中 ,分蘖率中等 ,株高120cm左右 ,主茎总叶片18~19叶 ,5个伸长节间 ;穗型较大 ,穗长25cm左右 ,一般每穗总粒190粒左右 ,结实率85 %以上 ,千粒重27g左右 ;稻米品…  相似文献   

15.
协优46     
协优46(协青早A/密阳46)系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开发杂交水稻组合联合体等单位配制而成。1987年参加浙江省组合比较试验,亩产490.2kg,比汕优6号增产6.62%;1988年省区试亩产482.41kg,比汕优6号增产7.93%;1988年浙江省示范面积3.77万亩,其中龙游县2万亩,亩平468.97kg,一般比汕优6号增产50kg以上。有两个百亩方亩产分别达506.3和518.8kg,龙游镇唐尧村占根宝户1.8亩,亩产高达610.8kg。该组合已在衢州、宁波等市通过审定。1主要特征特性全…  相似文献   

16.
该新组合系龙岩市农科所用RE84-E18/岩恢1号杂交后代稳定优良株系岩恢168和龙特甫A配组而成,1996年晚季参加龙岩地区晚季杂交水稻品比试验及抗病性鉴定;综合表现:丰产、中抗稻瘟、中抗纹枯。其株叶形态集散适中,株高97cm左右,分蘖力中强,叶片厚直挺,剑叶夹角较小而不早衰,穗长23.2cm,平均穗粒数达150.2粒,着粒较密,结实率达88.2%,千粒重为27.3g,谷粒为长椭圆形,米质和汕优63相当,区试平均亩产为468.8kg,比对照汕优63亩产425.9kg增产10.1%,达显著水平,熟期比汕优63略迟1.8d左右。1996年晚季,特优168在各地…  相似文献   

17.
1985年,我县杂交水稻制种3107.69亩,总产146.76万斤,平均亩产472.2斤,比1984年制种总产增加49.3%,单产增加20.7%。这是制种十年来,单产首次突破了400斤大关。同时组合也根据生产需要,作了较大调整,增加配制“汕优63”新组合437.68亩,喜获亩产501.6斤的好收成。各组合的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8.
福代多系一号是1994年用福伊A,与四川省选育的恢复系多系一号测配而成的晚融组合。1995年冬委托邵武市水稻原种场在海南试制种0.3亩,1996年晚季分别在稻麦所农场和邵武市五个点试种10亩,现将试种结果报导如下。一、产量来现福优多系一号1996年晚季在福州、邵武的原种场、大埠岗、下沙、拿口、卫闽不同的海拔高度,不同生态条件和不同插植规格,施肥水平下种植产量达到493~5502g,福州试种比对照组合汕优63增产6.8%,邵武的五个点新组合评比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组合汕优桂33增产13.99%,比汕优63增产0·78%。二、特征特性1.生育…  相似文献   

19.
庄文远 《中国稻米》2001,7(4):28-28
两优2186系福建省农科院杨聚宝博士及其研究人员经过13年的潜心研究选育的两系籼粳杂交新组合 ,并以其特有的优质、高产、抗病、高纯度等优点 ,在全省各地多年多点的示范种植中表现突出。2000年全省种植1.34万hm2、我镇推广133.3hm2,获得丰收 ,深受广大农民好评。一、形态特征和产量表现1.主要性状株高105cm,分蘖力中等 ,株型适中 ,剑叶较宽长 ,后期转色好。每穗150粒左右 ,结实率87%以上 ,千粒重29g左右 ,省区试平均单产488.7kg/667m2,比汕优63增5.85%。1998~2000年连…  相似文献   

20.
汕优21     
汕优21是浙江省杭州市种子公司用珍汕97A与26715配组的一个杂交早稻组合。1987年12月经杭州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通过。1产量表现汕优21一般亩产400~450kg,高的可超500kg,比广陆矮4号增产10%左右。1985年杭州市杂交早稻区试,亩平429.3kg,比对广陆矮4号原种增产6,08%。1987年继续参加市杂交早稻区试,亩平379.5kg,比广陆矮4号增产9.2%,达显著标准。1985年全市7个大区对比试验点合计面积5.44亩,平均亩产470.3kg,比广陆矮4号增产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