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合荆门地区秋季种植的结球甘蓝品种,我们特引进7个结球甘蓝新品种开展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7-11甘蓝结球早,花球紧实,商品性好,耐贮运,抗病性强,产量较高;17-13甘蓝虽结球迟,但花球紧实,商品性好,田间采收期长,不易裂球,抗病性强,产量高.这两个甘蓝新品种可作为辅助品种在本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紫甘蓝,又名紫包心菜,是结球甘蓝的一个变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营养丰富,色泽艳丽,抗寒耐热,病虫害较少,裂球迟,产量高,耐贮运。旭光作为沙拉配式专用品种,市场上供不应求,有着很好的发展前途。一、品种特征特性旭光在紫甘蓝中属早熟品种,定植后65 d左右即可收获。外叶14~16片,紫绿色,叶缘稍有波状;叶球圆球形,紫红色,单球质量1 kg左右。结球紧实不易裂球,耐贮运,中心柱细,叶肉白色,配色优美。旭光对温度适应性较广,耐低温和高温能力较强,叶球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7~20 ℃。二、栽培技术要点旭光在青岛地区以春季和秋季栽培为主。春季栽培,1…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引进的10个结球甘蓝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春丰口感脆,长势好,产量高,可大面积推广,但其叶片脆嫩,只适宜内销。美丽、中甘21号和中甘15号结球紧实,品质优良,丰产性好,耐贮运,商品性佳,其产品除供应当地市场外,还可以外销。  相似文献   

4.
甘蓝市场前景广阔,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以栽培扁球型品种为主,近年来开始规模种植有圆球型品种。本试验选择扁球型品种CA3001、丁兰、美貌和圆球型品种CA0004、959、中甘15等6个品种开展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产量、植株性状、叶球性状、抗病性和抗逆性等指标上,CA3001较美貌产量高,球色绿,耐贮运,长势旺盛;CA0004较中甘15球型圆整,球色绿,较耐裂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1结球甘蓝 1)珍奇。日本中熟杂交一代品种,大田生育期75~80天。外叶蓝绿色,蜡粉中等,内叶绿色;先长叶,后抱球,单球重1.5~2kg;叶球圆球形,结球紧实,不易开裂,采收期长,耐贮运;耐热、耐寒性强,容易管理。适合春秋淡季生产或夏收后复种。  相似文献   

6.
夏甘58是江苏镇江市农科所近年选育成功的杂交甘蓝新品种.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夏秋甘蓝区域试验,平均667 m2产量3 216kg,比对照夏光增产14.4%.2001年参加生产示范,夏甘58平均667 m2产量4 412.4 kg,比对照增产10.9%.200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早熟,耐热,生长势强,结球紧实,耐裂球,存圃时间长,耐贮运,叶球近扁圆形,口感脆甜,商品性好,抗病毒病和黑腐病.是解决夏秋叶菜淡季供应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在陕西太白高山冷凉地区种植的结球甘蓝品种,为该地区结球甘蓝品种的种植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考察了15个结球甘蓝品种的植物学性状和产量水平,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DTOPSIS法)对株幅、叶球纵径、叶球横径、中心柱高、单球质量等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运用DTOPSIS法得出各理想解相对近似度(Ci)的最高值为0.7072、0.6739、0.6220,对应的品种分别为威风01、CR-绿崎、中甘596,其球形圆正、品质较好、结球紧实、产量高、商品性好、抗抽薹,适合在太白高山冷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合海南种植的甜椒新品种,以中椒105为对照,对6个甜椒品种的生育期、果实商品性、抗病性、抗冷性与产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绿将军、08-16A两个品种总体优于对照。绿将军为绿色厚皮长方形果,早熟,果实商品性好,产量高,可作为北运甜椒在海南大面积种植。08-16A为浅绿色薄皮长方形果,早熟,果实商品性好,产量高,适合海南本地市场。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抗病性好、产量高、净菜率高且口感佳的甘蓝品种,作者对上海及周边地区主要栽培的10个结球甘蓝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媛春、奥奇娜和极早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表现为产量高、净菜率高、中心柱小、叶球紧实。  相似文献   

10.
曹力强  张旦 《蔬菜》2021,(5):12-17
为了筛选出优质、高产、早熟、圆球形甘蓝新品种,采用灰色关联度多维分析法对10个早熟圆球型结球甘蓝品种的生育期、病情指数、球心指数、结球紧实度、中心柱长、单球质量、品质、商品产量等生物、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应用灰色关联度多维综合评估结球甘蓝品种是完全可行的,能够较好兼顾品质、抗病性、商品性;中甘591、WG-1803、凯丽3个品种表现出抗病性好、高产、优质,应加强跟踪试验与观察,并适时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