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绥化农场管理局所属某牧场共饲养标准种貂 3 2 5 0只 ,其中种母貂 2 80 0只 ,公貂 45 0只。于 1998年 2月 2 5日发现貂群中有突然死亡貂出现 ,随时间的延长 ,发病死亡貂只增多 ,疫情持续 1个多月。共发病 2 5 0只 ,死亡 2 5 0只 ,其中母貂死亡率达 96%,而公貂死亡率只占 4%;病貂主要限于成年母貂 ,尤其是妊娠母貂 ,而公貂发病较少 ,两者的发病死亡率差异较大。经调查发现 ,在此期饲喂由外地购进的变质羊肝 ,在羊肝内查出了 β -溶血性链球菌。1 临床症状 病貂精神沉郁 ,被毛蓬乱 ,无光泽 ,食欲废绝 ,但有饮欲。呼吸促迫 ,鼻孔扩张 ,鼻镜干…  相似文献   

2.
水貂一次配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每年的水貂配种季节里,都有部分水貂只接受一次交配,而这部分受配一次的母貂的产仔数量都在7~8只以上.由于这些母貂都是在初配时受配一次,因此产仔时间都在4月中、下旬,产仔数量多、早而且成活率高,显示出水貂繁殖的优势.笔者根据这一优势,对一组水貂(1公5母)实行1次配种试验,现将基本情况报道如下.一、试验组公母貂的选择选择试验种公貂1只,种母貂5只,种公貂是由外地调入的.种母貂是从自家貂群中挑选的.其中1号母貂属母亲,其余均属其1号母貂1992年产下的仔貂.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水貂的繁殖率,避免母貂空怀,2010年3月3~20日对大连名威貂业有限公司配种期种貂精液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2 933只种公貂中有103只无精或死精,占种公貂总数的3.51%。说明做好精液检查是提高水貂妊娠率和产仔率的关键。如果采用同一只公貂复配,可降低母貂空怀率17.55%,能有效提高水貂的繁殖率。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2月25日,青岛红岛一水貂养殖场水貂出现发病症状。该场共饲养了水貂960只,其中母貂800只,公貂160只。饲喂自家配制的混合饲料,将生鱼、鸡头、鸡蛋、猪肝与膨化玉米面拌匀、和稀后进行饲喂。23日上午开始发病,且有2只公貂死亡,下午又有10多只出现发病症状的病貂;24日早上有4050只死亡貂,均为公貂。临床症状表现为患病水貂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不食,拉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组合添加剂对水貂精子活力、配种率、平均窝产仔数、断奶成活率、断奶平均体重等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种母貂36只、公貂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只公貂,18只母貂,母貂设2个重复。对照组貂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中添加组合添加剂3 g/(d·只)。试验期120 d,试验期内,测定精子活力、配种率、平均窝产仔数、断奶成活率、断奶平均体重。结果显示,组合添加剂对貂的繁殖性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公貂精子活力、母貂受胎率、平均窝产仔数、仔貂断奶成活率和45日龄断奶平均体重等繁殖性能指标分别提高了2.44%、3.93%、13.04%、2.49%、1.85%。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水貂患链球菌病少见报道。前不久。广东省某养殖场饲养的种貂突然发病.随时间的延长,发病死亡貂只增多,疫情持续1个多月,共发病200只.死亡175只,其中母貂死亡率达85%,而公貂死亡率只占3%;病貂主要限于成年母貂,尤其是妊娠母貂。而公貂发病较少,两者的发病死亡率差异较大。后送入我处诊治.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生殖特点 笼养紫貂性成熟较野生紫貂晚,母貂多数在27个月达到性成熟,有的更长一些,39个月以后性成熟.野生紫貂在每年2~3月份发情.主要表现为公母貂相结伴.公貂睾丸体积稍增大,性活动逐渐增强,追逐并接近母貂.母貂愿意与公貂相伴,但公母貂并不交配.妊娠期为256天左右.紫貂产仔数1~5只,大多数为2~3只,最高可达10只.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情况和诊断我县某貂场,有36只标准公貂和143只标准母貂。母貂从1987年5月3日开始产仔,6月8日发现一窝(6只)仔貂患病,并且在24小时内相继死亡,未引起注意。到5月12日先后有131只母貂所产的809只仔貂中,就有59只仔貂发病、42只仔貂死亡(共16窝),5月13日饲养员要求诊疗。患病仔貂吃乳减少,胎毛干枯。在皮下、皮下结缔组织及肌肉纽织的不同部位,患有大小不等,大者直径约0.8厘米,小者直径约0.2厘米的脓肿。初期局部温度增高,肿胀稍凸出皮肤表面且界线不明显。触诊患部硬而病仔貂发出“吱吱”的疼痛叫声。以后  相似文献   

9.
种公貂的日粮搭配直接影响到种公貂体况的好坏和配种性能及精液品质,关系到母貂的受胎率、胎产仔数和仔貂成活率,因此必须加以重视.我县目前貂的饲养数量已发展到4万多只,主要品种有金洲黑、丹麦咖啡、丹专红眼白、银蓝等.现对当地饲养的种公貂在日粮搭配上的关键性技术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一、有关水貂配种技术问题(一)国外水貂配种的作法国外水貂配种最早于3月1日开始。采取串笼移貂,每3天一批轮流放对,不搞母貂发情鉴定检查。种公貂日交配1次,上午未交配成功的公貂下午可再放对1次。每只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水貂的繁殖中,雄性不育是较常见的现象,有些色型的不育公貂可能高达20%以上(Onstad,1967;Sundgvist等,1983).据苏联某貂场统计,低生育力公貂占11.9%,完全无生育力的公貂占6.7%;且低生育力公貂的后代有22%的雄性个体完全没有生育力.一只公貂往往与数只母貂交配,不育公貂会引起与其交配的数只母貂都不受胎或个别受胎但繁殖力极低,因此,不育公貂在水貂生产上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正> 1983年在嵊泗县金平公社水貂场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处理拒配母貂,取得了较好效果。金平公社貂场共有母貂106只,公貂  相似文献   

13.
周晓东 《北方牧业》2005,(21):24-24
1 超龄 种貂利用年限以1-4年为宜。公貂配种率从1岁龄至5岁龄分别为79.67%、93.7%.100%、100%、70%;母貂1岁龄至5岁龄受孕率分别为78.7%、88.7%,96.1%,95%,0。因此种母貂不可超过4岁。  相似文献   

14.
貂皮是国内、国际市场的高端商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国际貂皮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养貂热逐年升温。2012年6月份,沈北新区前进农场,从外地购进美国黑色种貂600只。其中公貂150只,母貂450只,公母比例为1∶3。每只貂1个笼箱单独露天饲养。2012年10月29日已发病75只,死亡2只,10月30日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5.
水貂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容易发生咬伤:1 配种放对过程中母貂拒配或采用强制配种时,公貂因性情粗暴,在交配过程中可咬伤母貂。如公母貂顺利达成交配分开后,饲养人员未能及时串走母貂也易被公貂咬伤。2 哺乳期、育成期给幼貂补饲不足,使幼貂处于饥饿状态而发生互相咬伤。3 貂笼之间相靠过近或上下层笼网相距过近,小室有漏洞又没有及时进行维修,可发生互相咬伤。4 哺乳母貂在哺乳期自咬病发作时,可将仔貂咬伤或踩伤。为了防止发生水貂被咬伤,必须要注意以下3点:1)配种期母貂发情不好,不宜过早放对,尽量不采用强制交配手段。放对时要注意公貂…  相似文献   

16.
两户园地     
<正>上海南汇县泥城乡兴旺村三组养貂协作组共四户,都有多年的养貂历史,在协作组组长陆伟洲同志的帮助下,不断探讨科学养貂的新经验,1993年全组在1992年底留下公貂71只、母貂253只的基础上,经过精心培育管理,提高了母貂的受胎率,仔貂成活935只,组长陆伟洲,65只母貂产仔貂成活340只,平均每只母貂产仔窝成活达5.22只.全组在年底共出售貂皮871张,总收入达103499元,平均每张貂皮售价达118.50元.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发病情况 1980年10月27日,宽甸县食品公司貂场一貂群中发现5只貂拒食,病状怪异,与此同时,周围群众养的狗大量瘟死,遂报告外贸部门。经多方会诊,初步确定为犬瘟热,当即对该场采取严密封锁、隔离和消毒措施,并去吉林省特产研究所取犬瘟热疫苗。10月31日,对全场未发病的734只水貂进行预防注射。接种后两周内,该群又有11只水貂相继发病、死亡,其他群未发病。从发病到最后一只病貂死亡,历时17天。该病流行期间,水貂发病16只,虽经治疗,却无一耐过,死亡率为100%。彩貂较标准貂易感(发病16只貂中,彩貂有10只,占62.5%),公貂较母貂易感(公貂发病11只,母貂5只),当年幼貂较成年貂易感(当年幼貂发病13只,成貂3只)。  相似文献   

18.
<正> 1986年7月,山西某水貂场发生水貂黄脂肪病,发病率40%,死亡率8.4%,给该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1986年该场饲养种貂375只(其中公貂90只,母貂285只),幼貂684只,共计1059只。7月25日开始死亡到8月1日共死亡幼貂91只。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鉴定阿留申病的适宜方法,尤其在阿留申病毒高感染貂场,本试验联合应用对流免疫电泳(CIEP)和PCR方法,对1个貂场连续2年于1112月间检测1次貂血液的阿留申病毒及其抗体。用CIEP检测产仔(断乳成活数≥5只/窝)母貂及其仔貂。通过比较貂群的检测结果来分析2种检测方法鉴别阿留申病貂的适用性。2次检测结果显示各貂群CIEP阳性率为60%12月间检测1次貂血液的阿留申病毒及其抗体。用CIEP检测产仔(断乳成活数≥5只/窝)母貂及其仔貂。通过比较貂群的检测结果来分析2种检测方法鉴别阿留申病貂的适用性。2次检测结果显示各貂群CIEP阳性率为60%97%,PCR阳性率为20%97%,PCR阳性率为20%63%,水貂的CIEP与PCR检测阳性结果不完全匹配。根据CIEP和PCR联合检测结果,貂群被分为4个群体CIEP+PCR+、CIEP-PCR-、CIEP-PCR+和CIEP+PCR-。2次检测的CIEP+PCR-貂在当年母貂中分别占48%、39%,在老母貂中分别占43%、77%,在公貂中分别占21%、51%。2次检测的CIEP+PCR-貂在貂群所占比例大,而CIEP-PCR-和CIEP-PCR+貂在貂群中所占比例小。公貂、老母貂经PCR阳性淘汰间隔1年再次检测,CIEP+PCR-貂在群体中比例明显提高。产仔263%,水貂的CIEP与PCR检测阳性结果不完全匹配。根据CIEP和PCR联合检测结果,貂群被分为4个群体CIEP+PCR+、CIEP-PCR-、CIEP-PCR+和CIEP+PCR-。2次检测的CIEP+PCR-貂在当年母貂中分别占48%、39%,在老母貂中分别占43%、77%,在公貂中分别占21%、51%。2次检测的CIEP+PCR-貂在貂群所占比例大,而CIEP-PCR-和CIEP-PCR+貂在貂群中所占比例小。公貂、老母貂经PCR阳性淘汰间隔1年再次检测,CIEP+PCR-貂在群体中比例明显提高。产仔24年龄母貂有72%4年龄母貂有72%80%CIEP+貂,而其60日龄仔貂仅有11%80%CIEP+貂,而其60日龄仔貂仅有11%16%CIEP+貂。结果分析指出,中国阿留申病病毒高感染率养殖貂群不适宜单纯采用CIEP检测淘汰阳性貂净化阿留申病。发现每年11至12月用CIEP和PCR联合检测貂血样,易检出CIEP+PCR-的潜在阿留申病毒感染康复貂。  相似文献   

20.
<正> 我自治区1972年开始饲养水貂,以鱼类为主要饲料。1979年以来,河池肉联厂貂场用羊头肉、羊舌喂貂,取得了很好的生产效果,现简介如下: 一、兽群情况 1979年该场从北海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和北海外贸貂场引入种貂98只,其中公貂19只,母貂79只。 配前:公貂平均体重4.3斤(3.6—5.1斤),母貂平均体重1.83斤(1.4—2.3斤),二者均略高于我自治区历年掌握的标准(公貂3.8—4.2斤;母貂1.6—1.8斤)。 二、饲料 以羊头肉、羊舌为主,搭配其他饲料。各生物学时期饲料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