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为了便于定量分析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市场准入议题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借用农业贸易政策模拟模型(ATPSM).对主要谈判方提出的农产品关税减让提案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定量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农产品关税减让之后,中国农产品的进口和出口格局均受到一定影响,全面把握农产品关税减让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充分准备、积极应对,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多边贸易谈判从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坎坷和曲折。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最终将农产品贸易全面纳入到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下。多哈回合则让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随着WTO的谈判议题越来越涉及各国传统的主权管辖领域,并不断逼近各成员经济与立法管理的核心,今后的谈判,每迈出一步都会遭遇相当大的阻力。付出巨大的自由化成本。但无论如何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3.
7月21日,世贸组织30多个主要成员开始在日内瓦举行部长级磋商,寻求解决在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上长期存在的分歧,希望为年内完成多哈回合谈判扫除重要障碍。30日,由于世界贸易组织小型部长级会议29日破裂,未能重启多哈回合谈判,欧洲联盟和拉美香蕉出口国在会议期间达成的协议也受到殃及,不会得到执行。  相似文献   

4.
《世界农业》1996,(12):3-4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中国常驻FAO代表处为保护本国的农业,世界各国纷纷实施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致使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扭曲现象日趋严重,由此引起的贸易纠纷犹如潮涌。在此背景下,1986年开始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农业包括在...  相似文献   

5.
基于农产品贸易政策模拟模型(ATPSM)对中国在WTO农业谈判中的进展与动向做跟踪分析。从积极和消极2方面分析了WTO农业谈判中多哈回合的进展,对各利益集团的主要分歧做了简要概括,分析了当前多哈回合的态势和可能结果,运用农产品贸易政策模拟模型(ATPSM)对《农业模式修正草案(第四稿)》的实施方案进行评估。最后,得出该方案虽对中国农产品贸易有促进作用,但对总福利有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WTO新一轮谈判于2004年8月1日达成框架协议,农业谈判在国内支持、出口竞争、市场准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是后续谈判的基础.运用ATPSM模型,在对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农业自由化改革模拟的基础上,探索了以框架协议为基础的多哈农业改革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业多功能性与非贸易关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世界农产品贸易一直是作为特例游离于世界贸易组织 (原关贸总协定 )多边贸易体制的管理之外,不受多边贸易纪律和规则的约束。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首次将农产品贸易全面纳入到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管理之中,为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打下了一块重要的基石。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多边协议既是各成员必须遵循的纪律和规则,也是各成员改革农产品贸易政策的一个改革方案,同时还是下一轮农业多边贸易谈判的基础。由于农业的特殊性以及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不同国家的不同影响,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并非…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与多哈回合框架协议对农业国内支持措施的分类、支持上限、削减幅度、实施期限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新一轮农业谈判所达成的框架协议更有利于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平等的地位上展开贸易。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我国农业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农产品贸易一直游离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管理和约束之外。乌拉圭回合达成了《农业协定》,将农产品贸易全面纳入到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管理之中。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同时这一进程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中国政府应该尽快地调整发展战略与农业政策,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我国农业获得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个公平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国际农产品贸易体系,有利于世界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2013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上,各方达成世贸组织成立以来首份多边贸易协定。巴厘岛会议取得早期收获成果,是WTO成立20年以来和多哈回合谈判启动14年以来,WTO在规则制定方面首次取得具体成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世界贸易谈判由此进入“后巴厘”时代。“后巴厘”时期的全球贸易发展状况如何,其中中国将怎样发挥作用?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1.
非关税贸易壁垒与农产品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非关税壁垒的含义与产生的原因 1.非关税壁垒的含义。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NTB s)是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和手段的综合。战后随着GATI、和WTO所推动的多轮贸易谈判的不断深入,世界关税水平得以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前农产品国际贸易最重要的障碍之一。本文旨在从贸易规模、贸易转移方向、比较优势等角度系统阐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是世界各国调整贸易利益的重要手段,随着关税壁垒作用日益减弱,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更隐蔽、更强大的壁垒,在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和我国农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疆农产品贸易优势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更多的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逐步走向农业国际化.如何利用地区资源条件,发挥新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说明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各地区应该根据自然资源和要素禀赋的不同,按比较优势的原则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参与国内国际分工与国内国际贸易.从新疆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运用价格比较法、国内资源成本法和结构比较优势法对新疆的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番茄、林果园艺等主要农产品进行多角度的比较优势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得出新疆农产品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政府对于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如何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 农产品产业的持续发展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业展览活动有助于企业更好的了解市 场需求和农作物种植技术,为农产品贸易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不仅能够拓宽农产品销 售渠道,还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强化政府推动作用,为农产品贸易活动的开展营造良 好的环境。因此,为了提升农业展览在农产品贸易中的推动作用,需要确定公共部门的职能定 位、推动展览市场化运作,并注重提升展览专业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双边农产品贸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和货物贸易协议农产品降税安排的基础上,利用海关统计数据资料,针对2009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状况进行详尽论述。  相似文献   

17.
入世5年来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主要农产品进出口国,农产品贸易从颇差转变为逆差,主要出口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进口资源性和原料性农产品。中国农产品贸易遭遇到关税、非关税等贸易壁垒,贸易环境相对不利。提出了改善贸易环境、改革贸易管理体制、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哥斯达黎加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哥斯达黎加农业以生产热带作物为主,主要产品有热带水果、咖啡、蔗糖、乳产品等.哥斯达黎加是农产品净出口国,农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例较大.哥斯达黎加在自由贸易区农业谈判中注重维护农业利益.中国在与哥斯达黎加自由贸易区农业谈判中应争取温带水果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利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2007—2009年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得出了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仍然存在的结论,并分析了导致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原因,提出了应加强农业国内支持,积极实施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实施全程安全质量管理等对策,以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20.
关于促进安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农业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其农产品出口贸易受到严重的挑战,文中就如何扩大安徽农产品出口,从组织生产,质量控制,政府扶持以及政策制定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