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四川省绵阳市种鸭场陈方斌雏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在自然增况下,2~8周龄雏鸭易感,其中以2~3周龄雏鸭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发生此病较少。在污染鸭群中,感染率可...  相似文献   

2.
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是近年来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感染1~8周龄的雏鸭,2~3周龄的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和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病理特征.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可引起各种年龄鸭感染发病,而雏鸭感染发病后的病变特征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相似,并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临床上很难将两者区分.笔者根据潢川县某养殖场发生的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谈这两种疾病的鉴定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鸭传染性浆膜炎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1流行病学在自然情况下,2~8周龄雏鸭易感,其中以2~4周龄鸭最易感。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该病无明显季节性,四  相似文献   

4.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主要侵害2-3周龄雏鸭,能引起雏鸭的大批死亡和发育迟缓,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是当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鸭传染性浆膜炎10多年前在尤溪县就有零星发生,一直持续不断,而且最近几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有逐年提高的趋势.鸭群一旦发病,2~5周龄雏鸭的死亡率可达20%~70%,目前该病已成为尤溪县危害最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给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鸭传染病,主要感染2~3周龄雏鸭,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现将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经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鸭疫里默氏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主要侵害2~6周龄各品种的雏鸭,特别是2~3周龄雏鸭的慢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20%~40%,是目前危害邵武市养鸭业健康发展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疫病.现将一起北京鸭发生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雏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病原主要侵害2~7周龄的鹅、鸭,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该病连年来在本地区时有发生,常会引起大批雏鹅发病、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危害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现将笔者对雏鹅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主要侵染1~8周龄鸭,尤其是2~3周龄的雏鸭,引发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也称为鸭疫综合征、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感染等.本病几乎发生于所有养鸭场,如不加治疗,死亡率最高可达80%以上,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9.
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是近年来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感染1~8周龄的雏鸭,2~3周龄的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和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病理特征。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可引起各种年龄鸭感染发病,而雏鸭感染发病后的病变特征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相似,并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临床上很难将两者区分。笔者根据潢川县某养殖场发生的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谈这两种疾病的鉴定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RA主要感染家鸭,1~8周龄鸭均可感染,但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发病率高,一般为60%~70%,有时高达90%.  相似文献   

1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一种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小鸭的传染病,多发生于2~7周龄的雏鸭,常引起小鸭的大批发病和死亡,在病变上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  相似文献   

12.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或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危害2—8周龄雏鸭,尤以2~5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其特征是引起雏鸭发生纤维素性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及脑膜炎等病变,可引起雏鸭大批发病和死亡。由于发病原因不同死亡率差异较大,一般死亡率在10%~90%,是养鸭危害较大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分离鉴定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败血病,新鸭病和鸭疫综合症,曾因误认为由巴氏杆菌引起而误称为鸭疫巴氏杆菌病[1]。该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雏鸭,雏火鸡等多种禽类,1~8周龄的雏禽易感,1周龄以内的雏禽因有母源抗体而很少发病,种鸭及成年鸭不易感[2]本病最早出现于美国纽约长岛。1982年我国首次报道了本病在北京地区的流行,随后我国不少省区陆续报道了该病的发生。由于鸭传染性浆膜炎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感  相似文献   

14.
鹅的传染性浆膜炎病又称为鸭疫里氏杆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鸭疫综合症等.本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及雏火鸡等多种禽类,多发生于2~7周龄,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临床特征为患鹅产生纤维性胞炎、肝周炎、气囊炎、关节炎及脑膜炎等病变.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达到20%~40%,给养鹅业带来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或鸭败血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传染病.由于本病能引起雏鸭的大批死亡和发育不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当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院动物门诊于今年4月就接诊了一例鸭传染性浆膜炎病例,现将具体情况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6.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发病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的接触传染性疾病。该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疫巴氏杆菌病等。主要侵害1~8周龄的幼鸭,尤以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常引起大批幼鸭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17.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主要侵害雏鸭(雏鹅)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过去称鸭疫巴氏杆菌病.该病主要感染1~8周龄的小鸭,,尤以2~4周龄的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或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侵害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于1982年首次报道本病,目前莆田地区许多鸭场常发生鸭传染性浆膜炎。各种年龄的鸭均有发生,但主要发生于2~8周龄(尤其是2~4周龄)的鸭,1周龄以内和8周龄以上的鸭较少发生。  相似文献   

20.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该病可引起雏鸭的大批死亡和发育迟缓,是当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笔者针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制情况展开综述,以期对广大养鸭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