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黄南州4个国家气象站2010—2020年降水量资料和历年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相关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黄南州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根据时间分布,黄南州近10年来共发生了76次山洪地质灾害,主要灾害类型为滑坡;(2)山洪地质灾害发生频次最多的年份为2018年,灾害主要集中在...  相似文献   

2.
黄南州属多雷暴区,雷电灾害防御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农村以及偏远山区学校防雷设施不完善,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本文主要对黄南州农村防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农村防雷工作开展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SPSS统计分析系统,通过对2007—2011年宁夏雷电监测资料和1998—2013年宁夏的雷电灾害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显著性检验的方法,探讨了宁夏5市雷电灾害特征,分析了雷击事件数、雷击死亡人数、雷电日数、雷电闪击次数、雷电闪击密度等因素与行政区域面积、总人口数、农业人口数等的相关性,阐述了宁夏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的指标和区域划分,提出了雷电灾害风险指数的研究思路及其评估与区划问题。  相似文献   

4.
陈金敏  孙兴池  李静  刁秀广  张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345-6348,6418
利用山东雷电监测网建站以来资料,结合雷击灾害上报资料,分析了山东雷电活动及其灾害气候特征。对资料进行了格点化处理,给出了正负地闪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分析了正负地闪各项参数特征及与雷电灾害的对应关系,同时分析并给出了山东主要城市的闪电参数特征。  相似文献   

5.
泉州市农村某加油站雷电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十种自然灾害之一,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根据项目所在地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灾害特征,结合现场防雷设施设计情况进行分析,对雷电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程度与危害范围等方面的综合风险计算,从而为项目选址、功能分区布局、防雷类别(等级)与防雷措施确定、雷电灾害事故应急方案等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一种评价方法。通过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可为加油站提供雷电防护的科学设计、灾害风险控制、经济投资、应急管理等方面服务。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开展综合防雷的必经程序,也是实现科学防雷的必要条件,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加油站属于易燃易爆场所,遭受雷击损失巨大,对加油站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能为本项目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和安全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旨在提高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科学水平,有效防范自然灾害风险。利用宣城市雷电灾害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 对宣城市农村雷电灾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电灾害人员伤亡主要发生在农村,占比89.3%,建筑物受损全部发 生在农村。对2010~2020 年宣城市闪电定位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合孕灾环境,利用ArcGIS 绘制宣城市雷电致灾危 险性分区图,结果表明,雷电灾害人员伤亡都分布在雷电致灾高危险区和较高危险区。选取1 个雷击村,根据其地形、 地质、土壤、环境和雷电活动规律等,结合区域雷电致灾危险性等级,采取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雷电监测技术是开展调查鉴定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该文通过调取湖南雷电监测系统2002—2008年相关数据资料,对落雷次数、雷电密度、雷电流幅值、雷电日等数据资料分析,系统地阐述了湖南地区雷电活动的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雷电流幅值等特征等,从而更为直观地了解了湖南地区的雷电特征。并通过湖南地区雷电灾害的致灾分析,能较为直观地了解到湖南雷电灾害的湖南雷电灾害行业分布、湖南雷电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时间分布及雷击人群及环境事件百分比,为今后广泛开展雷电监测系统在农村民居雷灾调查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雷电是对流性天气造成的主要灾害之一,随着哈尔滨城市的发展,伴随微电子器件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雷电灾害越来越严重。通过对哈尔滨市2009年10月—2010年9月雷电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市的地闪以负地闪为主,占总地闪次数的91.74%,且多数地闪出现在7月份;雷电流强度|I|≥20 kA的地闪占总地闪次数的83.44%;哈尔滨市北部受闪击的次数明显高于南部,与地闪次数密度分布相对应。雷电流强度高的地区,地闪次数也相对较高,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气候复杂多样,雷电活动十分频繁,全省每年因雷电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并且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85%以上发生在农村地区。因此农村雷电灾害防御是关系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本文总结四川农村地区常见雷击事故,分析四川农村地区防雷现状,提出了合理化的雷电防护措施和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村雷电防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并分析引起灾害的原因,最后提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的技术性措施和政策性建议,旨在为减少雷电灾害损失,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稳步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电子信息时代雷电灾害的特点,对包头地区7个站点30年(1981~2010年)雷电灾害进行统计、分析,详细地概述了防雷减灾业务,对新时期防雷减灾工作进行思考,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区域雷电灾害风险管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空间角度出发,首次考虑雷电流强度在区域雷灾风险中的重要影响,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与建筑结构相关的建筑质量、雷击大地密度以及雷电流幅值对雷灾风险具有较大的影响;结合闪电定位资料,基于GIS平台构建了简单易行的区域雷电风险评估模型,实现了对现有雷电灾害风险进行动态分析评价,有效地提高了雷电资料的利用效能.结果表明,江苏省南京市为雷电灾害高风险区,各地级市区域的雷灾风险较高,其他地区风险较低,与《全国雷电灾害汇编》中2007-2012年统计的雷电灾害事故结果大致相符.该方法能较好地表现区域雷电风险空间分布规律,实现了更快捷、合理地评价区域雷电灾害风险,对区域雷电灾害风险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聊城市雷电活动规律及灾害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聊城市近30年雷暴资料(雷暴日数、雷电发生频率、雷电灾害时间分布)的统计分析,得出聊城市雷电活动的一般规律及雷电灾害分布特点,同时提出了雷电灾害的防御措施,以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汨罗市1967—2013年雷暴日统计资料、雷电灾害统计及湖南省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应用google mapper和google earth等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汨罗市人口密度特征,选取雷击密度、雷电流幅值、生命易损模数作为汨罗市雷电灾害风险生命易损性评估指标,建立雷电灾害风险生命易损度评估模型,采用4级分区法对上述雷电灾害风险生命易损性评估指标进行分级。将汨罗市29个乡镇按照3个雷电灾害生命易损性评估指标的所属等级获取相应等级值,作为雷电灾害生命易损性评估的评价指数。最后根据适当的权重对评价指数归一化处理,形成汨罗市雷电灾害风险生命易损度区划图。结果表明,高家坊镇、沙溪镇、白塘乡、范家园镇、磊石乡、八景乡为低易损区域,新市镇、白水镇、川山坪镇、黄柏镇、红花乡、李家塅镇、天井乡、智峰乡、古仑乡为极高易损区,长乐镇、大荆镇、城郊乡、黄市乡、新塘乡为高易损区,其余乡镇为中易损区。  相似文献   

15.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对雷电灾害的成因及其影响的分析,阐明了伴随新农村建设,尤其是新村集镇、乡镇企业规模的迅速发展,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影响将越趋严重。进而在雷电灾害预警机制的设计上,提出具体的预警方案和应急响应步骤。基于公共管理理念,认为气象机构作为政府危机管理部门之一,必须根据科学性、合法性、适度性和协同性等原则,建构完善的包括雷电预警在内的农村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体系。文章强调指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应尽快立法实施,必须以气象为主体统一规范雷电探测网的布局,在更高层次上统筹规划建设雷电综合监测系统,这是落实“公共气象、安全气象”理念、增强乡村防灾减灾整体能力的具体贡献。  相似文献   

16.
孙朴 《北京农业》2013,(18):126
今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神秘杀手"雷电呈愈演愈烈之势。据各地调查分析,雷击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最多、损失最大的,多是高山地区。雷击灾害是雷暴这种局地强对流天气出现时发生的一种气象灾害。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的增多,城市对雷电灾害越来越敏感;又由于城市热岛强度的增大,城市对流性天气增多,雷暴日数也随之增多。  相似文献   

17.
雷电灾害评估及其等级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雷电灾害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雷电灾害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体系内各评估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给出灾害评估指标的量纲换算表,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等级划分,进而建立了能对雷电灾害严重程度进行定量描述的综合评估模式和划分雷电灾害等级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雷电防御措施在农村地区较为欠缺,农民防雷意识不强,是造成雷电灾害的重要原因,加强农村雷电宣传执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得出雷电宣传在农村的重要性。针对本地农村现有条件,提出多方位开展防雷宣传,以提升农民的雷电防护意识,降低农村雷电灾害。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地区雷击事故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击事故发生后,需要一个分析、鉴定、找出原因的过程。这不仅是为了理清事故原因、划分责任,同时对提高雷电灾害的防护技术水平也有重大意义。以某遭受雷击的乡村房屋为例,通过对某次雷击事故中遭受雷击的乡村房屋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计算其雷电灾害风险分量,分析其雷电灾害风险的主要来源。从而得出在雷电灾害事故分析中可以结合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有针对的从风险分量较大的地方开展调查,为及时、有效、科学的开展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防雷工作的新领域,具有法规性强,科技含量高,技术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等特点。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进行相关探讨。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性质和需要风险评估的建设项目范围,以及规范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行为,对于规避雷电灾害风险,从源头控制雷电灾害事故发生具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