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甜瓜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园艺作物,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棚室进行甜瓜反季节延后栽培是高寒地区发展优质果蔬、提高棚室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黑龙江省大棚甜瓜发展迅速.在农村种植结构中已形成与市场有效衔接的支柱产业。但由于棚室甜瓜反季节延后栽培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2011年在大棚甜瓜反季节延后生产中,因白粉病、蔓枯病、疫病的大面积发生,导致甜瓜生产损失严重。因此,有效预防病虫为害是发展高寒地区甜瓜反季节延后栽培、提高棚室生产效益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甜瓜保护地栽培是一种主要的栽培形式,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病害的发生特别严重。为此,笔者将保护地甜瓜病害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介绍如下:1发病原因甜瓜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在大棚、温室内必须具备3个条件:易感病的甜瓜植株;一定数量的病原物;适宜发病的温、湿度等环境条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农业面源污染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目前,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和流失,畜禽和水产养殖业污染,水土流失,作物秸秆大量废弃以及农膜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广泛性、随机性等特征,对土壤、水体、大气造成负面影响。本文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从生物、物理、化学以及农业管理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及措施,以期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综合评价了石羊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并利用类比法对历年各监测断面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石羊河流域地表水环境的演化历史与红崖山水库的污染原因。结果表明石羊河干流武威市凉州区至红崖山水库河段污染严重 ,主要由于 2 0 0 0年以来河流水量减少、排污量增加、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落后和红崖山水库发展渔业所致。必须采取严格的综合治理措施 ,主要包括加强监督管理、严格环境执法、宣传教育、节水及合理分配水资源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双高”对我国农药出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环境保护部,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建立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要求,2007年6月发布第1批"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以下简称双高目录)产品目录,"高污染"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难以治理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丁名 《植物医生》2016,(11):28-34
<正>近年,由于市场对薄皮甜瓜的需求不断扩大和变化,种植杂交薄皮甜瓜的比较效益高,因此杂交薄皮甜瓜生产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杂交薄皮甜瓜在抗病能力、商品性、产量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给杂交薄皮甜瓜栽培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各地掀起引种杂交薄皮甜瓜新品种的热朝,又进一步促进了杂交薄皮甜瓜新品种的大量推出和杂交薄皮甜瓜品种的快速更新。杂交薄皮甜瓜新品种的不断涌现,一方面为杂交薄皮甜瓜栽培者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另一方面也迷惑了杂交薄  相似文献   

7.
持续性空气污染是对健康有重要危害的环境问题,利用2014—2021年逐日AQI以及PM2.5、PM10、SO2、NO2、O3(8 h)(臭氧8 h滑动平均)和CO的质量浓度,分析山谷城市兰州的空气污染年际变化特征、月季变化特征并重点分析兰州市空气污染持续性特征。结果发现冬季短时间轻度持续污染过程、长时间中度和重度持续污染过程次数最多,春季短时间中度和重度持续污染过程次数最多,夏季无中度和重度持续污染过程,秋季与冬季长时间轻度持续污染过程较多。持续性污染过程中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污染物,因季节、长短持续时间和等级不同而不同,冬季轻度、中度持续污染过程和短时间重度持续污染过程,起主要影响的污染物为PM2.5,长时间重度持续污染过程为PM2.5和PM10;春季持续污染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为PM10;夏季轻度持续污染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为O3(8 h);秋季短时间轻度持续污染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为PM10,而长时间轻度持续污染过程分别为PM10、PM2.5和NO2。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人口和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不同影响,基于我国2000-2015年30个省区面板数据,利用空间相关性检验和回归分析模型,在描述人口集聚、产业集聚、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的时空演化趋势基础上,全面考察了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对生产和生活污染的不同影响及差异。结果表明,人口和产业快速集聚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同的环境污染效应。省域间的生产污染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点,生活污染空间分布较为随机。虽然人口规模的增大加重生产和生活污染,但人口集聚并没有加剧污染,反而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产业集聚加剧了生产污染,对生活污染的影响并不显著。与单纯降低工业比重相比,促进工业内部结构优化更能抑制生产污染。生产污染符合环境库茨涅茨曲线,但经济增长并不能自动解决所有的环境问题,尤其很难解决由生活消费所引致的生活污染问题。最后,提出在注重生产污染治理的同时,强调人口集聚在生活污染治理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厚皮甜瓜枯萎病又称萎蔫病或蔓割病,是一种世界性瓜类土传病害.自1894年Smith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首次发现以来,目前已几乎发生于世界各个甜瓜产区,严重威胁着甜瓜的安全生产.海南的西瓜生产,除了海滩新植地使用直生苗外,重茬地85%以上已经使用嫁接苗栽培,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已得到有效控制.嫁接苗在海南厚皮甜瓜生产上使用较少,枯萎病和病毒病是厚皮甜瓜的主要病害,危害极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薛勇 《植物医生》2006,19(3):36-37
当前,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中的污染源应首数农药。推广使用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对人畜不产生公害的农药是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1.
工业企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的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和环境管理被弱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本文以宁夏沿黄河城市带为研究对象,从总体污染状况、行业环境污染状况、环境污染的区域分布情况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型企业的污染现状,指出了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和问题,最后提出了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食用菌菌种生产过程中引起杂菌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顾辉 《湖北植保》2007,(3):28-29
农药是农业生产用于防治病、虫、杂草对农作物危害不可缺少的物质,对促进农业增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因农药的长期使用与滥用,农药污染农产品及其生产环境的事故经常发生。因此,研究农药残留造成的污染及其治理对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农药残留造成的污染1.1对环境的污染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毒化大气、水系和土壤。造成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在田间喷洒农药时,药剂的微粒在空中飘浮造成对大气的污染,也有少部分是由农药厂排出的废气所造成;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农田用药时,散落在田地里的农药随灌溉水或雨水冲刷流入江、河、湖泊…  相似文献   

14.
研究和实践证明,利用化肥或有机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不仅经济、安全、有效,而且还可以节省农药,同时又具有施肥作用和不伤害天敌、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可谓一举多得,很值得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陆川县农用化学物质污染与减排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用化学物质污染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制约陆川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因此,减排、控制农用化学物质污染,改善陆川县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全面、协调、解决陆川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茶新菇又名茶树菇,学名Agrocybe cylindracea(DC.exFY)R.Maire属担子菌纲、田头菇属,是我国近年来新开发比较成功的珍稀菇菌之一,仅古田县年栽培量就突破1亿袋,成为主栽品种之一。随着产业的发展,空间杂菌不断上升,给栽培袋带来严重污染,不仅使菇农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影响效益,因此,菌袋污染成为茶新菇栽培技术的焦点难题。笔者主要介绍茶新菇菌袋污染原因及控制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陕西渭河流域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景宜 《干旱区研究》2011,28(6):967-973
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陕西渭河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历史统计资料分析和对研究区环境现状及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总结,得到如下结论:①水资源紧缺、水质污染、水土流失、洪涝灾害频发是研究区主要环境问题。②改善环境的有效手段是制定以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为基础,以流域综合管理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夷陵区涉农污染环境事故呈多发态势。区农业行政执法局作为涉农污染事故调处专业机构,积极与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联络机制,逐步形成协调联动格局,依法共同调处涉农污染案件,正确调整农民与企业的关系,保护受害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苗头,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区当前涉农污染案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发生原因和特点,初步探索了妥善调处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水果无公害栽培是指在合乎一定产地环境标准的条件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能产生公害,生产的果品卫生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与其它果品无公害生产相比,南方葡萄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高温、多雨、气候湿热,是葡萄生产的次适宜和非适宜区,生产上病害严重,年用药防治病害达20余次,对葡萄果品的污染大,造成了极大的果品安全隐患,防治病害用药过多,是产生公害和果品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葡萄无公害栽培成功的关键是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同样,葡萄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法推动下的植物源农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日益迫切。既能满足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又不干扰自然、污染环境、破坏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点已经形成,并逐步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体现。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生活品质、健康水平等各方面都有了更高要求。无公害农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