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调查区自然概况 甘南州是甘肃省的重点牧区之一,位于甘肃省西南部,与四川省的阿坝州,青海省的果洛州接壤,全州共辖七县一市,土地总面积4.5万km2,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境内海拔1100--4900m,大部分地区在3000m以上。全州分为三个自然类型区,南部为岷迭山区,山大沟深,气候比较温和,是全省重要林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天祝白牦牛是分布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海拔3000m以上高寒草原的牦牛地方类群,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特有畜种。它不仅是甘肃省特有的畜种资源,也是国家稀有珍贵的遗传资源;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138个重点保护畜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是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直属的科技推广事业单位,始建于1943年。前身是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是新中国诞生后全国最早建成的绵羊育种试验基地之一,2009年更名为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位于肃南县皇城镇境内,地处甘、青两省交界的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麓。海拔2 600~4000m,属祁连山高寒牧区。  相似文献   

4.
正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是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直属的科技推广事业单位,始建于1943年。前身是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是新中国诞生后全国最早建成的绵羊育种试验基地之一,2009年更名为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位于肃南县皇城镇境内,地处甘、青两省交界的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麓。海拔2 600~4 000m,属祁连山高寒牧区。  相似文献   

5.
正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是甘肃省农牧厅直属的科技推广事业单位,始建于1943年。前身是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是新中国诞生后全国最早建成的绵羊育种试验基地之一,2009年更名为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位于肃南县皇城镇境内,地处甘、青两省交界的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麓。海拔2 600~4000m,属祁连山高寒牧区。  相似文献   

6.
正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是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直属的科技推广事业单位,始建于1943年。前身是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是新中国诞生后全国最早建成的绵羊育种试验基地之一,2009年更名为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位于肃南县皇城镇境内,地处甘、青两省交界的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麓。海拔2600~4000m,属祁连山高寒牧区。  相似文献   

7.
正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是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直属的科技推广事业单位,始建于1943年。前身是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最早建成的绵羊育种试验基地之一,2009年更名为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位于肃南县皇城镇境内,地处甘、青两省交界的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麓。海拔2600~4000m,属祁连山高寒牧区。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甘肃省牛场牛病传统中兽医药临床应用情况与需求,2017年7-9月,笔者利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采用现场走访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甘肃省的41家牛场的牛病传统中兽医药临床应用情况与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调研发现,甘肃省大规模牛场较少;牛场兽医普遍认为中兽医药防治牛病疗效确切,但大多数兽医由于自身缺乏中兽医药基本知识,导致中兽医药在甘肃省牛场疾病防控中的使用率偏低;中兽药剂型多为散剂;中兽药主要用于产后保健、繁殖系统疾病及抗运输应激。调研结果为了解甘肃省牛场牛病传统中兽医药临床应用情况提供数据支持,也为甘肃省中兽医药的研究开发、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静宁县是甘肃省西瓜主产区之一,西瓜规模化种植已有近30年历史,年种植面积1333.33m2以上。今年由于受灾严重,坐瓜推迟,产量较低,生产效益受到很大影响,平均每667m2收入较正常年份减少三成以上,损失达6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1概况天祝白牦牛是分布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海拔3000m以上高寒草原上的一种牦牛地方类群,是天祝各族人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其肉、乳等产品属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是甘肃省独有的优势农产品之一。天祝白牦牛具有适应高寒生态环境的特点,同时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有极强  相似文献   

11.
基于CASA模型的甘肃省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于遥感数据的光能利用模型-CASA模型估算了2005年甘肃草地生态系统NPP,分析了其空间格局,以及地形因素对草地NPP的影响。(1)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对比表明,修正后的CA-SA模型的可操作性强,仅利用地面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就可以对草地生产力进行模拟,模拟效果较好。(2)2005年甘肃省草地NPP总量为3.76×1013g/(m2.a),最高值达790.56g/(m2.a),年均值为139.15g/(m2.a),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3)草地NPP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夏季NPP达到最大值;冬季植被基本停止生长,草地NPP值最低。4)在海拔3 000~3 500m区域、25°~30°坡度以及东坡草地NPP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田慧宇 《蜜蜂杂志》2014,(1):I0001-I0001
<正>2013年12月5日,在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举办蜜蜂养殖技术培训。此次培训由甘肃省养蜂研究所主办,天水汇涛蜂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以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蜜蜂良种繁育基地与蜂产业标准及实用检测技术体系建设应用"的项目为载体,以天水汇涛蜂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土蜂养殖基地为依托,由甘肃省养蜂研究所的专家负责授课。参加培训的人员来自清水县各乡镇的一线蜂农计96人。培训开始前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党委书记韩爱萍作了关于蜜蜂养殖技术培训重要性的讲话,李旭  相似文献   

13.
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与西秦岭的交汇地带,是古老渭河的发源地。地势东北低,西南高,海拔1930-3941m,境内地形地貌较为分明,从北向南依次为北部黄土梁峁沟壑区,中部浅山河谷区和南部高寒土石山区三个区域。  相似文献   

14.
以生态足迹的方法,运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以甘肃省2009年生态足迹为例,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2009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658 701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459 763hm2,人均生态赤字高达1.198 938hm2;分析生态足迹构成要素,并将甘肃省1997~2009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能力进行比较,由此可以表明,1997~2009年甘肃省长期处于生态赤字的状态,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得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高效产蛋白酶菌株,以甘肃省夏河地区深度20~30 m处的土样为基质,以菌株生长出的透明水解圈直径大小与菌落大小之比为基础,进行菌株产蛋白酶的活力测定,从而筛选得到优良菌株.结果表明,自甘肃夏河土壤中分离得到的编号为NWMCC0320的菌株产酶活力最高,为114.21U/mL;经多种有效的菌株鉴定...  相似文献   

16.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肃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00°15′15″-104°45′30″,北纬33°06′30″-35°34′00″。境内多为高山丘陵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寒冷,海拔高,最高海拔在4900m,最低为1172m,平均海拔在3000m左右,属于高寒阴湿地区。  相似文献   

17.
正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是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直属的科技推广事业单位,始建于1943年。前身是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是新中国诞生后全国最早建成的绵羊育种试验基地之一,2009年更名为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位于肃南县皇城镇境内,地处甘、青两省交界的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北麓。海拔2600~4 000m,属祁连山高寒牧区。现有草原面积19.9万亩,可利用面积14.9万亩,现有饲饲草料地2.6万亩。年末存栏绵羊约15000只,其  相似文献   

18.
《甘肃畜牧兽医》2006,36(6):I0008-I0008
《甘肃畜牧兽医》是由甘肃省畜牧兽医学会和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编辑出版的综合性畜牧兽医科技学术期刊,1970年10月创刊。本刊积极宣传党的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紧密结合形势,密切配合中心工作;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学术争鸣,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立足甘肃,面向全国,放眼世界;面向生产,面向科研,面向教学,面向基层;推广科研成果,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科学知识,传播现代技术,传递情报信息,为畜牧兽医科学社会化、现代化服务,为畜牧业科研开发服务。本刊1988年获甘肃省科技情报成果一等奖;1989年在甘肃省第二届…  相似文献   

19.
草坪蛴螬的简便药剂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蛴螬 (金龟子幼虫 ) ,是我国发生最为普遍的地下害虫之一。它不仅危害玉米、高粱、小麦、花生、大豆等农作物 ,而且对草坪的危害也相当严重。2 0 0 2年 8月中下旬 ,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的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草坪蛴螬危害严重。该草坪为草地早熟禾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草坪 ,草坪面积 10 0 0m2 ,由于蛴螬的危害使 1/ 4面积草坪已变黄甚至干枯死亡。经鉴定主要种类为鲜黄鳃金龟幼虫 ,并有少量的大黑鳃金龟幼虫。蛴螬虫口密度为 15 5 0头 /m2 ,严重地段已达 2 2 0 0头 /m2 。 8月底第 1次用 4 0 %辛硫磷 2 5 0mL ,浓度为 5 0 0倍液 ;第 2次与…  相似文献   

20.
《甘肃畜牧兽医》是由甘肃省畜牧兽医学会和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编辑出版的综合性畜牧兽医科技学术期刊,1970年10月创刊。本刊积极宣传党的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紧密结合形势,密切配合中心工作;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学术争鸣,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立足甘肃,面向全国,放眼世界;面向生产,面向科研,面向教学,面向基层;推广科研成果,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科学知识,传播现代技术,传递情报信息,为畜牧兽医科学社会化、现代化服务,为畜牧业科研开发服务。本刊1988年获甘肃省科技情报成果一等奖;1989年在甘肃省第二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