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番茄为害症状 :病害主要为害叶片 ,严重时也为害茎、花、果实等。叶片染病 ,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 ,叶背面病斑上长出灰紫色至黑褐色的绒状霉层 ,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条件适宜时 ,病叶正面也长出霉层。病害严重时可引起全叶卷曲 ,植株呈现黄褐色干枯。果实染病 ,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 ,硬化稍凹陷 ,不能食用。嫩茎及果柄上的症状与叶上相似。褐枝孢霉分布区域 :番茄叶霉病是番茄的常见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以北方保护地番茄上为害严重。发病特点 :病菌随病残体或在种子上越冬 ,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鱼台县茄子栽培面积逐年扩大,2000年全县栽培面积达606 hm2.茄子叶霉病发生较普遍,常年病田率20%~49%,为害损失逐年上升,成为本地区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3.
保护地番茄叶霉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硕 《植物医生》1997,(2):22-22
叶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仅为害番茄,是保护地番茄的一种重要病害,可造成20%~30%的减产,必须加以防治。一、发病症状:叶片、叶柄和果实均可受害,但以叶片为主。发病初期,多在叶片背面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白色霉斑,霉斑多时可相互融合,布满叶背面,颜色变成灰紫色或墨绿色。被害叶片正面随背面病斑的扩大,逐渐褪绿变黄,直到全叶枯黄,严重时叶片正面也长霉斑。果实发病多围绕果蒂形成圆形黑色硬质病斑,稍凹陷。二、发病条件:相对湿度在80%以上,有助于病菌侵染和孢子的形成,在相对湿度90%以上,温度为20~25…  相似文献   

4.
叶宗国  刘火明 《江西植保》2001,24(2):59-59,53
近年来 ,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九江市庐山区塑料大棚种植草莓面积不断扩大 ,而大棚草莓白粉病普遍发生 ,蔓延迅速 ,为害严重。 2 0 0 1年 4月份在莲花镇调查 ,,一般大棚病株率为 46 .5 % ,病果率 42 .0 % ,重病大棚病株率和病果率高达 85 %和 90 %以上。该病还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此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试验和研究。1 发病症状该病主要侵染植株叶片 ,叶柄、花、果实。发病初期 ,叶背面零星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 ,随着病情加重 ,白色菌丝层增厚 ,整个叶片被白粉状霉层所覆盖 ,叶缘向上卷曲变形 ,叶质变脆 ,叶柄上也覆盖着白粉状霜层…  相似文献   

5.
刘生红 《植物医生》1999,12(3):13-13
番茄叶霉病属真菌性病害,目前已在我县蔬菜区普遍发生,并呈蔓延之势,该病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已成为保护地番茄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一、发病症状番茄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和果实。叶片病斑多在叶背面,近圆形,或不定形,病叶背面布满霉斑,还...  相似文献   

6.
芋疫病是古田县芋子主要病害之一,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多雨水时造成严重流行为害。一般株病率68%~100%,叶病率425%~100%。1症状与病原芋疫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初病时,叶面初生黄褐色圆形斑点,以后各斑点渐渐扩大融合成不规则的黄褐色轮纹大斑,...  相似文献   

7.
洋葱是金乡县仅次于大蒜的另一大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5000hm2以上。1995年以前,洋葱种植面积小、分散,洋葱霜霉病只是零星发生,但近8a中,有6a大发生。大发生年份造成洋葱叶片大面积干枯死亡,一般地块减产20%~50%,成为制约本县洋葱生产的一大障碍。为此,笔者从1996年起对该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1症状与病原洋葱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呈苍白绿色,长椭圆形,有明显的扩展轮纹。后期导致叶片干枯死亡。湿度大时,病部长出淡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病原为洋葱霜霉病…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马铃薯的生产。马铃薯主要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青枯病和病毒病等。笔者介绍马铃薯常见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1晚疫病
  1.1症状
  晚疫病主要为害马铃薯叶片、茎和薯块。叶片感病,先在叶尖或叶缘呈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有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在叶背面产生白霉(孢子梗和孢子囊),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叶柄、茎部感病,呈褐色条斑。发生严重时,叶片萎蔫、卷缩,全株黑腐,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块茎感病,呈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呈褐色,并逐步向四周扩大或烂掉。  相似文献   

9.
南城淮山是一种著名的山药品种,已成为该县的一种特色作物,迄今种植面积已达1000hm2。当地淮山管理较粗放,农民对病虫害少有防治。2000年10月中旬,笔者到南城调查发现,不少乡镇种植的淮山普遍发生了炭疽病,病株率10%左右,严重的病株率达100%,病叶率为80%~90%,并出现了大量落叶或死藤现象。根据调查,现将该病的发生情况与防治措施简报如下。1症状淮山炭疽病主要为害叶和藤茎,叶柄也可受害。下部叶片先发病,初始病斑为暗绿色水渍状凹陷的小斑点,扩展后呈黑褐色、病健明显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常在…  相似文献   

10.
为害作物 :芝麻为害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 ,但以成株发病较多。病苗变褐枯死似猝倒病。成株期病株叶片自下而上变黄萎蔫 ,叶缘内卷 ,逐渐变褐干枯。严重病株茎基部红褐色 ,根部褐色 ,全株枯死。感病轻或较迟的植株 ,主要为半边根系和相应的茎杆一侧出现红褐色干枯条斑 ,受病一侧的叶片变黄萎蔫 ,故称“半边黄”。在潮湿的情况下 ,病部长出一层粉红色粘质粉状物 ,剖茎可见木质瘦小 ,早枯易裂 ,种子瘦瘪病原菌形态特征 :该菌仅侵染芝麻 ,病斑上粉红色霉层为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分生孢子有两种 :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透明 ,3~ 5个分隔 …  相似文献   

11.
文山三七疫霉病的发生情况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为我国三七两大产区之一。三七在中药材生产中的地位仅次于人参,是止血、散瘀、止痛、消肿药及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三七疫霉病俗称清水症、叶腐病、搭叶烂,是三七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害各龄植株,常导致幼苗烂塘,成株叶腐、扭盘和臭头子。尤其是气温较高、湿度较大时,发病更为普遍,为害损失较大。1症状三七幼苗在出土前或出土后受疫霉菌侵染,嫩茎基部软腐,形成烂塘;子秧受侵染,先于叶缘或叶尖出现水渍状病斑,病健界限模糊不清,随后,病斑急速向内扩展,全叶呈水烫样耷垂或附于假茎上;成株叶片受害,初期叶或叶柄上出现暗绿…  相似文献   

12.
月季黑斑病在中国很多地方均有发生。该病为害月季,使叶片枯黄、早落,引起月季当年第二次发叶,削弱植株的生长势,降低了切花产量。防治此病已成为月季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1症状月季黑斑病主要侵害月季叶片,也侵害叶柄、叶脉、嫩梢等部位。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为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直径为2~12mm,黑紫色,边缘呈放射状。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变为灰白色,其上散布许多黑色小点。有的品种病斑组织变黄,病斑之间相互连接,使叶片变黄、脱落。2病原该病病原是放线孢属的蔷薇放线孢菌犤Actinon…  相似文献   

13.
罗华 《植物医生》2002,15(1):29-29
番茄早疫病又名轮纹斑病 ,近几年在塘头镇菜区发生越来越严重。据2001年5月至6月调查 ,在全镇菜区发病地块病株率达20 % ,严重地块达100 % ,造成绝收。1发病症状此病侵染叶片、茎部及果实 ,侵染叶片时 ,病斑初期呈暗褐色 ,圆形或近圆形斑点 ,天气潮湿时 ,病斑上长出黑色霉状物 ,病害从下向上发展。危害茎部时 ,一般是侵染分枝处或叶柄茎部 ,呈椭圆形 ,略凹陷 ,发病严重可造成断枝。危害果实时 ,在蒂部及裂缝处发生 ,呈黑色疤状 ,病果常常提早脱落 ,病部常散发臭味。2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厚壁孢子、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多年…  相似文献   

14.
芋属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食用地下球茎.芋有清热解毒、健脾强身、滋补身体的作用,又是一种美味可口的名贵蔬菜.但近年来由半知菌芋枝孢引起的芋污斑病为害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其危害症状为病斑大多在叶正面出现,初呈淡褐色,边缘有不明显的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后渐扩大变淡褐色至暗褐色,叶背呈淡黄褐色,后呈绒毛状,似污渍状.病斑直径0.3~1cm.潮湿时斑生暗色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重时病斑布满全叶,使之枯黄.一般从老叶开始发病,后蔓延至新叶.据观察,顶叶很少发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随着保护地甜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特别是连续种植瓜类作物的温室 ,甜瓜的病害日趋严重 ,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软腐病、蔓枯病和病毒病。1 症状识别1 .1 霜霉病 甜瓜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苗期染病 ,子叶上产生水渍状小斑点 ,后扩展成浅褐色病斑 ,湿度大时 ,叶背面长出灰紫色霉层。成株染病 ,叶面上产生浅黄色病斑 ,沿叶脉扩展呈多角形 ,湿度大时 ,病斑呈水浸状 ,并迅速扩大或合成大斑块 ,致叶片上卷或干枯 ,有时下部叶片全部干枯。1 .2 疫病 甜瓜疫病又称“死秧”,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叶、茎和果实均可被害。叶…  相似文献   

16.
王迪轩  陈立辉 《新农药》2005,(2):47-48,55
灰霉病为保护地番茄的重要病害,各种类型棚室都发病,持续时间长。主要为害第一穗果,一般损失10%-20%,冬春番茄发病严重,损失可达40%以上,还可为害花、叶片及茎。典型症状是在病部产生鼠灰色霉层。  相似文献   

17.
泡桐苗木炭疽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全昌 《植物保护》1964,2(6):266-266
泡桐苗木炭疽病(Colletotrichum RawaRamii Miyabe),近年来为害严重,致使泡桐播种、育苗易遭损失。 一、症状:泡桐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苗期,大树仅在嫩梢及丛枝上发生。在幼苗期(2—4叶片)发病,开始叶片变暗绿色,而后倒伏死亡。苗木木质化后(6叶片以上),在茎部、叶柄、叶片出现病斑,以后逐渐变褐色扩大,组织凹陷,成椭圆形、或不规则状。分生孢子盘在寄主表皮下形成,而后突破表皮出现粉红色分生孢子堆,分生孢子飞散后,秋末在病斑处形成黑色小点。病害发生严重期,病斑连成片(或长带),引起苗木茎部干缩枯死。  相似文献   

18.
小麦梭条花叶病1991年在天长市零星发生,以后为害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本市春季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田块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高达60%,少数达毁耕程度。为探明该病害在本市的发生为害情况,我们对该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流行因素作了进一步探讨。1症状观察外部症状:感病小麦在三至五叶期后,从新生心叶上出现褪绿条纹,继而发展成为与叶脉平行的条斑,或呈梭条状,梭条斑中心可引起坏死,叶片逐步黄化以至枯死。少数品种心叶严重褪绿时细弱扭曲,有时亦出现葱管状症状。病株根系发育差,新根少,褐色根多。拔节后…  相似文献   

19.
赖萍 《中国植保导刊》2002,22(10):29-29
梅州市是全国最大的金柚生产基地,柚类种植面积4万hm2。褐腐疫霉病是本市柚类主要病害之一。此病又称褐腐病、褐色腐败病,发生普遍,造成大量落果,一般损失10%以上。1症状褐腐疫霉病可发生在柚果表面的任何部位,但果实成熟中期,多发生在脐部。发病初期,果皮上出现淡褐色小圆斑,后迅速扩展并呈黑褐色水渍状湿腐,病斑变软。一般在感病后5d左右大量落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果实表面可产生稀疏纯白色的菌丝,菌丝紧贴果皮,形成膜层。病果散发出刺激闷臭味。此病病原是柑橘褐腐疫霉(Phytophthoracitrophthora)和寄生疫霉(…  相似文献   

20.
芋头疫病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市出口芋头种植地疫病发生逐年加重,造成产量损失15%一30%。我们从1992年起经连续三年的观察、研究,现将芋头疫病的识别及防治措施简介如下: 一、症状 芋头疫病又称芋瘟,是由鞭毛菌西门疫霉属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球茎。叶片开始发病时,病斑呈圆形,黄褐色。病斑扩大后呈浓淡相间的同心轮纹,愈合后为不规则的大病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