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豆根潜蝇(Ophiomyia shibatsuji Kato)又名豆根蛇潜蝇,为单食性害虫,只为害大豆和野生大豆,是近年来为害七台河市大豆根部的主要害虫之一.2000年大豆受害面积0.53万hm2,占播种面积的15%,被害株率轻者10%左右,严重田块达20%~30%.  相似文献   

2.
阎振领 《植物保护》1987,13(6):41-42
大豆根绒粉蚧(Eriococcus sp.)是大豆的根部害虫,近年为害日趋严重,轻者减产30%,重者70%以上。1986年全县大豆受害面积约2400亩,李楼乡徐寨村有170  相似文献   

3.
大豆根潜蝇     
大豆根潜蝇(Opnimyia shbatsuji)又名大豆根蛆。属双翅目潜蝇科,是我区近几年新发现的,为害大豆幼苗。 一、为害损失的调查: 1973年以来,据146个点的调查,我区6个县普遍发生,严重地块苗期被害株率达60—80%,百株虫数一般在45—66头,受害地块减产20—  相似文献   

4.
程云波 《植物保护》1989,15(2):26-26
大豆根潜蝇,又名豆根蛇潜蝇,是我省大豆苗期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奶部害虫。据调查,1987年长岭县流水乡、巨宝山镇和前七号镇种植的大豆长农四号,发生19500亩,占这3个乡镇大豆播种面积的55%。发生大豆根潜蝇严重的地块,植株被害率一般都在70—90%,减产10—30%左右。  相似文献   

5.
豆秆黑潜蝇MelanagromyzasojaeZehntner是黄淮流域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驻马店市为夏大豆种植区,常年种植面积近10万hm2,该虫为害株率一般达50%~90%,造成幼苗枯死或成株发育不良,减产10%~20%,严重年份达40%以上。为摸清其在夏大豆上的发生规律,给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998~2000年笔者对该虫在夏大豆上的发生世代及为害特点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采取笼养和大田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1)罩笼接虫。按夏大豆常规播种时期播种,播后及时罩上36目尼龙纱1m3…  相似文献   

6.
大豆植株体内的潜食害虫有5种,在武昌常见的有豆杆蛇潜蝇、豆杆蝇,前者为主。以幼虫在大豆植株体内,弯曲潜食,蛀道如蛇形,因之而得名。主要为害大豆、绿豆,被害株率达40—100%。一般春大豆被害较轻,秋大豆最重,夏大豆居中。 供试药剂 用内吸性农药:50%E605,40%乐果,50%速灭松等乳剂,分  相似文献   

7.
绥化市是国家大豆发展基地,常年种植面积23万hm2左右,2002年达33.3万hm2。近年来,由于大豆根部病虫害发生严重,对大豆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本市大豆根部病虫害以大豆根腐病、孢囊线虫病和大豆根蛇潜蝇(OpniomyiashibatsjiKato)为主。1995年全市发生面积1.7万hm2,1996年扩大到5.4万hm2。1998年发生面积6.7万hm2,其大豆根腐病、孢囊线虫病和大豆根蛇潜蝇的平均发生为害株率分别达70%、50%和78%。1发生特点1.1东部市县发生面积较大本市东部北林、海伦、望奎、绥棱、庆安等市县为重…  相似文献   

8.
大豆根潜蝇,〔(Ophiomyia shigatsuji(Kato)〕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及山东、河北等省,以黑龙江省、吉林省发生较重,是黑龙江省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大豆受害后一般幼苗不能正常生长,重者造成缺苗,甚至毁种。严重被害地块大豆被害株率可达60—80%,一般减产20—40%,高的减产达60—80%。由于此虫发现较晚,70年代后期才开始进行有关研究工作,但该虫测报方法尚属  相似文献   

9.
大豆根绒粉蚧研究简报山东省东平县农委(271500)王玉堂大豆根绒粉蚧EriococcusSP.属同翅目,蚧总科,绒粉蚧属,是寄生大豆根部的一种新害虫。作者在王体誉(1981)首次报道的基础上,对其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又进行了深入研究,简报如下1为害...  相似文献   

10.
大豆潜根蝇在丹东地区发生危害大豆潜根蝇Ophiomyiashibatsuji(Kato)又名豆根蛇潜蝇、大豆根蛆,属双翅目潜蝇科。国内黑龙江、吉林、河北及山东等省都有发生,是我国北方新发生的一种重要大豆害虫。1992-1993年,笔者在丹东地区调查大...  相似文献   

11.
豇虫荚螟的识别及防治黄旭正(广西植保总站)豇豆螟荚MarucatestulalisGeyer又叫豆角螟、豆野螟、大豆卷叶螟、豆钻心虫,其幼虫蛀食豆荚或卷叶取食,为害豆角、四季豆、黄豆、绿豆、饭豆等豆科作物的花蕾豆荚,还为害苕子、紫云英等绿肥。受害作物...  相似文献   

12.
水稻杂交制种已成为我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制种田稻秆潜蝇(CtheoPso-,gmeMatsumura)发生较重,成为降低产量的主要害虫之一。笔者于1993~1995年对制种田稻秆潜蝇的为害习性、产卵习性和发生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报导如下:l为害习性稻秆潜蝇的为害状和螟虫很相似,受害严重时会形成枯株和白穗。稻秆潜蝇幼虫在稻秆内姓食为害。苗期为害心叶和生长点,使叶片纵裂或破碎呈散发状。分荣期在叶鞘内为害,叶鞘外表产生黄褐色斑块,稻秆内成糜烂状,植株枯死。幼穗分化后幼虫转而为害幼穗,使幼穗畸形,生长缓慢,抽穗后…  相似文献   

13.
菜螟又称菜心野螟、萝卜螟、钻心虫等。主要危害萝卜、白菜、包菜、花菜、红菜苔等十字花科蔬菜,尤以秋萝卜、大白菜、包菜幼苗受害最重。菜螟幼虫钻蛀取食心叶及叶片,受害幼苗因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或萎蔫死亡,造成缺苗断垄。高龄幼虫还能蛀食茎杆,形成隧道,甚至钻食根部引起腐烂,还可传播软腐病,导致减产。菜螟在我市一年发生6~7代,以8月、9月第4~6代发生量最大。卵多散产于心叶、叶柄或外露的根上,以心叶着卵最多。初孵幼虫潜叶为害,3龄吐丝缀合心叶并在其中取食为害,4~5龄可由心叶或叶柄蛀入茎杆。幼虫有吐丝…  相似文献   

14.
芝麻病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是咸宁市的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5310hm^2,主要病害有芝麻茎点枯病、芝麻枯萎病、芝麻青枯病、芝麻疫病等。1主要病害发生特点 1.1芝麻茎点枯病芝麻茎点枯病又称茎枯病、黑根疯等。主要为害芝麻茎杆、根部及幼苗。苗期发病,病苗地上部萎蔫枯死,根部变褐死亡。茎部受害后,病茎初呈黄褐色水渍状斑点,并迅速发展,变成环绕状斑点,至晚期病斑呈黑褐色,以后茎杆中空、容易折断。根部受害后,主根、支根逐渐变成褐色,根皮层内形成大量黑色菌核,致使根枯死。该病病菌以菌核在种子、土壤和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在田间借风、雨、气流传播,主要从植株茎基部、根部及叶柄处侵入为害。  相似文献   

15.
麦种蝇在陕西关中地区,近几年来,为害日益严重。从1960年4月以来,我们对麦种蝇的生活史、习性、犯獗的原因及其防治进行了研究。证明小麦受害程度和栽培技术有密切的关系。栽培技术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及麦田小气候;同时也影响麦稈蝇的活动、取食、繁殖和为害。改进栽培技术,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是防治麦稈蝇的有效措施。一、播种期:播种期与麦稈蝇为害的关系,在不同季节表现有明显差別。秋苗期,播种早的受害重。根据对南大2419,612,6028,碧玛1号等四个品种的调查,凡9月播种的小麦,秋苗被害株率达25.1%;—54.0%;10月上中旬播种的被害株率  相似文献   

16.
大豆根蛇潜蝇(Dphiomgia shibatuji Spencer)是大豆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及内蒙春大豆产区,尤以吉林、黑龙江两省为重。幼虫蛀食大豆根皮,造成根皮腐烂,严重影响养分和水分传导。危害轻者豆株生长缓慢,花英减少,重者枯死。大豆根蛇潜蝇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豆茬上越冬,翌年5月中~6月上旬羽化,羽化盛期为5月下旬,6月上~下旬为幼虫为害期,6月中~下旬陆续化蛹越冬。成虫羽化的第二日交尾、产卵,产卵期为6.4~7.5天,产卵量为19.5~21.7粒,最多42粒,卵产于豆苗胚轴皮层内。卵期为3~4天,幼虫期为14天,共分为三个龄期。40%乐果乳油用种子量0.7%拌种,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贵阳地区蔬菜主要地下害虫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燕 《植物医生》2003,16(3):10-11
地下害虫亦称土栖害虫或土壤害虫 ,取食大田、果树、蔬菜、林木、牧草、观赏植物等地下部分 (种子、根、茎 )和地上部靠近地面的嫩茎。由于其种类多 ,食性杂 ,分布广又潜伏为害 ,不易及时发现 ,给治理增加了困难 ,从而为农业生产带来严重障碍。贵阳地区蔬菜的主要地下害虫有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小地老虎食性杂 ,可为害茄果类、瓜类、豆类及十字花科蔬菜的幼苗 ,咬断嫩苗或嫩梢 ,造成断苗断垄。蝼蛄以成虫、幼虫在地上和地下为害 ,吃发芽种子 ,咬断幼苗嫩茎 ,造成缺苗断垄 ,严重时幼苗成片死亡。蛴螬亦为杂食性害虫 ,可为害多种蔬…  相似文献   

18.
小麦根腐病 [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 Shoem.]近年在河北北部麦产区发生普遍,已成为制约小麦产量提高的─大障碍。迁安市2001年种植小麦2.3万 hm2,小麦根腐病发生面积达1.7万 hm2。─般减产10%~30%,严重的可减产30%~70%。 1为害   小麦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小麦根腐病为害,为害幼苗和成株期的根、茎、叶、穗以及种子。感病严重的播种后不能发芽或发芽而幼苗未出土便变褐而死;受害轻时病苗茎基部、叶鞘以及根部产生褐色病斑,幼苗瘦弱,叶片发黄。土壤潮湿病情加重,常引起烂根死苗。该病以春季小麦返青后发生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19.
大豆根潜蝇的防治陈申宽(内蒙古扎兰屯农牧学校扎兰屯市162650)闫任沛(呼盟农研所扎兰屯市162650)大豆根潜蝇的防治大豆根潜蝇是呼盟农区大豆田苗期主要害虫,此虫以幼虫蛀根为害,导致根瘤、根数减少,地上部生育不良,引发根腐病发生,使大豆产量降低1...  相似文献   

20.
大蒜根蛆的发生与防治曹永久(青海省海西自治州农科所817000)根蛆又名地蛆,为葱蝇(PeliaantiguaMeigen)的幼虫,是海西地区紫皮大蒜上的主要害虫。据1995~1996年抽样调查,株受害率达70%~80%。一般受害株上有10~20头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