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粤农丝苗是一个丰抗优综合性状优良的常规优质稻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稻米品质优,高 抗稻瘟病和中抗白叶枯病,适应性广。自 2011 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以来,粤农丝苗已先后通过海南、 广西、湖北、江西、湖南、安徽和河南等省(区)审定和引种备案,并作为早晚兼用型优质稻、一季中稻、再 生稻、直播稻及虾稻等广泛推广应用。对粤农丝苗的特征特性研究表明,粤农丝苗收获指数较高、抗倒力强、 后期结实熟色好,具有广谱抗稻瘟病抗性,是新一代的高收获指数品种。同时,粤农丝苗(即恢复系 R1212) 也是一个很好的育种亲本,以其为亲本育成并通过国家、省级审定或授权的水稻新品种已有 37 个,其中常规稻 10 个、杂交稻 27 个,这些品种均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好,体现了粤农丝苗作为优良亲本的“芯”片 作用,并作为试验材料广泛应用于栽培、生理等基础理论研究。粤农丝苗自 2012 年起成为广州市优质稻主导品种, 2013—2021 年连续 9 年被遴选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在华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2.
丰莉丝苗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应用优质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常规稻新品种,其品种来源为丰秀占//茉莉丝苗/广超丝苗”,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米质早造达省标优质3级,2009年早造广东省区试产量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显著、2010年早造复试产量与对照种优优128相当,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介绍了丰莉丝苗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稻机插秧新品种比较试验,筛选适合汉中市机械种植的产量高、抗性好的优质籼稻品种。结果表明:泰丰优6133全生育期152 d,偏迟熟;其余品种生育期143~148 d,适中;杂交稻泰丰优512和常规稻粤美占实收产量在700 kg·667 m~(-2)以上,综合性状好,可作为机插秧示范品种;三澳占、黄华占(ck)、粤农丝苗、五山丝苗和丰软占5个常规稻品种米质好,产量在600 kg·667m~(-2)以上,抗病,抗倒伏,可作为订单生产的示范品种。  相似文献   

4.
徽两优001系籼型感温型两系杂交稻,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田间表现出高产稳产、抗倒、耐肥、适应性广,米质好等优点,通过总结徽两优001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经验,有利于加快推广种植优良杂交水稻品种,促进水稻生产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远安县种植的优质丰产水稻品种,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方法,通过对29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评价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发育、抗逆性、产量及食味品质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安两优586、晶两优华占、C两优丝苗、荃优259、隆两优8612、晶两优534、玮两优1273、荃两优丝苗及荃优丝苗等9个品种适宜在远安县作中稻推广种植;昌两优8号、荃优粤农丝苗、全两优楚丰丝苗、晶两优华占、晶两优534及荃优丝苗等6个品种适宜在远安县作优质中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黄华占是由黄新占与丰华占杂交育成的早中晚稻兼用型优质稻核心种质,黄华占产量高于杂交稻汕优63,米质达国标1级,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具 有较好的耐热性,同时还是一个两系恢复系。由黄华占衍生出的4个品种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黄华占的育成与利用证明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 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安庆市水稻品种的更新和示范推广提供参考,筛选出适合安庆市种植的优良水稻新品种,于2021—2022年对17个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徽两优广丝苗、G两优777、龙两优粤禾丝苗、科两优9218、科两优3090的产量及抗逆性表现优异,其2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795.5 kg/667m2、782.25 kg/667m2、787.5 kg/667m2、774.95 kg/667m2、773.55 kg/667m2,2021年徽两优广丝苗、G两优777、龙两优粤禾丝苗、科两优9218、科两优3090均未发生叶瘟、穗颈瘟、白叶枯病,科两优3090、G两优777稻曲病轻发,徽两优广丝苗、龙两优粤禾丝苗、科两优9218稻曲病未发;2022年5个参试品种均未发生病害,可作为推广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8.
黄粤丝苗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应用优质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中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米质晚造达国标优质2级、省标优质2级,中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2008-2009年中造,在研究室中稻育种圃中表现茎秆粗壮,抗倒性强,耐热性好,适合作中晚稻种植.2009-2011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试,201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Q两优粤五丝苗是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以全151S为母本,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选育的感温型常规稻品种粤标5号为恢复系,于2016年配组,经2017-2018年连续2年多点测试后,于2019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联合体区域试验,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新组合永丰优玉丝苗是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利用永丰A与恢复系玉丝苗组配而育成的高产抗稻瘟病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该组合丰产性能优异,202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协同选择环境细菌抗生素抗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生素的长期滥用,引起环境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加速了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在环境中的传播扩散。在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中,细菌不仅具备重金属抗性,并且具备多种抗生素抗性,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水平也随之升高。在介绍重金属与抗生素抗性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环境细菌的抗生素抗性、重金属抗性及其相关抗性机制,并着重论述重金属和抗生素协同选择环境细菌耐药性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2.
范洪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054-5055,5145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e L)因其营养价值高被广泛栽培,然而在我国种植以培肥地力兼顾饲草生产为目的,主要种植在没有灌溉条件的瘠薄地、盐碱地上.因此,培育出抗逆性强的紫花苜蓿品种,对于发展我国畜牧产业具有重大意义.在此就紫花苜蓿抗逆性评价方面进行综述,主要就紫花苜蓿的抗旱性、抗寒性、抗盐碱性、耐热性的评价方法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的重点展开讨论,为今后紫花苜蓿的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诱导抗病性以其作用效果明显,具有广谱性以及对环境安全的优点已成为植物病害防治的新手段,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进展、诱导抗性的诱导因子和诱导机理,并分析了诱导抗性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4.
植物抗病性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植物抗病性是当前植物病理学中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也是植物 -病原物互作及植物免疫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与鉴定促进了植物抗病性分子机制的研究。本文就近几年来对植物抗病性的鉴定方法、植物结构抗性、生理生化抗性及分子抗性三种水平的抗病机制与抗病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花生抗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在花生抗病性分子标记、抗病性遗传规律、抗病机理、抗病种质发掘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分子标记技术在花生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对经过超临界CO2流体携带戊唑醇防腐剂处理后的杉木、马尾松、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的防腐性及戊唑醇防腐剂的抗流失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杉木、马尾松、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经戊唑醇处理后,防腐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在绵腐卧孔菌或彩绒革盖菌的腐蚀下,杉木、马尾松的质量损失率降到10%以下;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的质量损失率降到5%以下;戊唑醇防腐剂的抗流失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18.
山桃抗盐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山桃抗盐碱性,以一年生实生苗为试材,采用0.4% NaCl溶液、pH 9.5 KOH溶液灌根处理的方法评价其抗性.结果表明:盐溶液处理30 d后,实生苗存在极强、强、中等3种抗性类型,分别占群体总数的95.0%,4.0%,1.0%,群体抗性分离显著;碱溶液处理16d后,实生苗仅存在极强、极弱2种抗性类型,各占群体总数的99.0%、1.0%,群体抗性分离明显.山桃为极强抗盐碱型树种,其群体中绝大部分植株抗盐性和抗碱性极强,是优异的抗盐碱型桃树种质资源树种.  相似文献   

19.
钼(Mo)作为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增强植物抗逆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植物对钼的吸收转运主要受到钼酸盐转运蛋白基因MOT1和MOT2调控,钼进入植物体内以含钼酶形式参与植物生长代谢,其中对植物抗逆性方面的调控主要表现为:钼通过含钼酶硝酸还原酶、醛氧化酶、黄嘌呤脱氢酶影响植物体内的光合碳氮代谢、激素合成和活性氧代谢进而调控植物抗寒性;钼通过硝酸还原酶和醛氧化酶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调控根系发育、养分水分利用及抗旱基因表达,进一步影响脂质合成与代谢调控植物抗旱性;最新研究还发现钼在植物适应盐胁迫、缓解重金属胁迫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这些研究结果为通过钼营养调控提升植物的抗逆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黄萎病是棉花生长中的主要病害,严重制约着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不断提高。选育棉花抗黄萎病品种是克服这一难题最为经济、高效、环保的策略。植物抗病性遗传解析是抗病育种的基础。为了加快棉花抗黄萎病育种进程亟需开展棉花抗黄萎病遗传学研究,本研究归纳了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规律、抗性QTL定位和抗病基因挖掘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目前对于棉花抗黄萎病遗传学研究还远不能满足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的需求。与此同时,在棉花抗黄萎病育种材料选择、遗传群体构建和定位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