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主要分析了鱼类浮头的原因(包括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阐述了鱼类浮头的先兆及鱼类浮头的分类,并提出了鱼类浮头的预防技术和防治技术,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洪飞鹏 《福建农业》2008,(11):25-25
在丰收在望的季节,此时池塘载鱼量最大,也是鱼类浮头的高发时段。如果管理不善,则容易引起鱼类浮头,严重影响鱼类生长,有时甚至会引起全池鱼类的死亡。因此,要特别注意鱼类浮头的预防和解救。  相似文献   

3.
鱼浮头往往发生在半夜或凌晨,给观察和判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根据多年生产实践,摸索了一套观察鱼类夜间浮头的方法。现简介如下:方法一人蹲在鱼池下风处,迎着月光,贴近水面观察,如发现有阵阵水花,且有少量野杂鱼上游下窜,表明水中已缺氧,鱼类处于暗浮头状态。...  相似文献   

4.
阮松树 《新农村》2009,(9):23-23
池塘养鱼,经常会出现鱼类浮头现象,有的因缺氧浮头,有的因硫化氢中毒浮头.同是鱼类浮头,起因不同,防控方法各异.  相似文献   

5.
池塘养鱼,经常会出现鱼类浮头现象,有的因缺氧浮头,有的因硫化氢中毒浮头.同是鱼类浮头,起因不同,防控方法各异.  相似文献   

6.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鱼塘鱼类浮头现象经常发生.为了尽量减少鱼类死亡,现将判断鱼类浮头及解救措施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鱼类浮头的预测及浮头轻重的判别,分析了浮头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及急救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鱼类浮头是泛塘的前兆,是鱼类生长旺季高产鱼池常见的一种现象。浮头往往发生在半夜或凌晨,给观察和判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根据许多养鱼专业户的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观察、判断鱼类夜间浮头的方法,现向广大养鱼户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姜明 《当代农业》2010,(14):47-47
一、阴雨天或缺氧浮头时不投药 鱼类缺氧浮头时不能投药,否则会引起鱼类烦躁不安,甚至大批死亡。泼药应选择晴天、天气凉爽时进行。  相似文献   

10.
姜明 《农家致富》2010,(14):47-47
一、阴雨天或缺氧浮头时不投药 鱼类缺氧浮头时不能投药,否则会引起鱼类烦躁不安,甚至大批死亡。泼药应选择晴天、天气凉爽时进行。  相似文献   

11.
<正> 118.鱼类平时浮头和中毒后浮头都是浮在水面,如何区分? 鱼类平时浮头有好多前期预兆,如天气闷热,水质过肥,只要一惊吓,就很快地沉入水中。中毒后浮头却不然,鱼一般始终浮在水面,一时急躁不安,一时呆滞不动,表明鱼有中毒或患寄生虫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正>鱼类是靠鳃呼吸,吸取溶解在水中的氧供代谢活动,来维持生命的,每种鱼类对氧气的需要都有个最低限,低于这个限度鱼类就会缺氧。当每升水中的溶氧低于1毫克时鱼类就会开始浮头。浮头严重时,  相似文献   

13.
陈若霖 《新农村》2005,(3):21-21
鱼类放养密度过大,施用有机肥料过多,水质调节不当,有污水流入池塘,阴雨闷热及雷雨天气等,都容易引起水体缺氧,鱼类浮头。  相似文献   

14.
赵春林 《新农业》2001,(7):36-36
浮头是鱼类在水中缺氧时出现的现象,若不采取解救措施,就会导致鱼类泛塘而死亡,所以,在生产中要加强管理.做好检查防救工作。  相似文献   

15.
每当季节转换之际,晴转阴时,往往气压降低,水中溶氧减少,这时不但适当减少当日的施肥量,而且还要密切注意鱼类活动情况,严防鱼浮头。一旦发现鱼严重浮头时,必须急时抢救。在无增氧机条件下,可用如下土法:  相似文献   

16.
李伟学  裴凤 《福建农业》2012,(10):29-29
网箱养鱼因缺氧引起浮头或死亡称“泛箱”。网箱养鱼一旦发生“泛箱”,常常引起鱼类大量死亡,造成严重损失。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浮头泛箱还会容易重复发生。不过,只要仔细分析其成因,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其“泛箱”事故还是可以减轻和避免的。  相似文献   

17.
杨保国 《新农村》2010,(3):30-30
白鲢被誉为“水体过滤器”。养鱼池中适当套养白鲢可充分利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资源,控制水体肥度,从而调节水质。同时,白鲢还是鱼类缺氧浮头的“预报员”,当白鲢出现浮头时则说明水体已开始缺氧,应及时采取增氧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甘肃地处内陆,夏季短促,池塘养殖鱼类生长期短的问题,就如何充分利用鱼类最佳生长期,作者结合实践,从调控水质、科学投喂、鱼病防治、加强管理和浮头的预防等方面提出了夏季池塘养殖管理技术措施,以期达到池塘养殖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 鱼类是水生动物,水中的溶氧是其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且溶氧量的多寡与渔业产量关系极大。高产的肥水塘因放养密度大,投饵与施肥量大,饵料生物量亦大,水质很肥,水中耗氧因子多,因此易使池水缺氧引起鱼类浮头和泛塘,给渔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所谓浮头,就是由于水中溶氧降低,即低于1毫克/升时,鱼便浮到水面吞食空气(吸氧)的现象。浮头严重时则造成鱼类窒息死亡,俗称“泛塘”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2004,(6):12
夏秋高温季节,池塘养鱼不注意科学管理,容易发生鱼病或出现泛池(严重浮头引起鱼类大批死亡),给渔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