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血变科住白细胞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又称鸡住白虫病(俗称鸡白冠病)。该病常导致幼雏出血死亡或生长发育迟缓,中雏和大雏生长发育迟缓,成年鸡贫血和产蛋下降。  相似文献   

2.
<正> 一、新的鸡病/老病新表现1 鸡新城疫在我国目前流行的新城疫优势毒株为基因Ⅶ型。目前鸡新城疫主要有两个发病高峰期,即产蛋高峰前后(180~350日龄)和雏鸡阶段(20~40日龄)。产蛋高峰前后鸡群多为非典型新城疫,主要表现为发病初期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以呼噜为主),2~3天后鸡群采食量逐渐下降,产蛋率出现波动,4~5天后,采食量和产蛋率迅速下降。一般采食量下降为10%~30%,产蛋率下降幅度为30%左右。回升期很长,一般需要1~2个月。产蛋下降时,褪色蛋、薄壳蛋增多,产蛋恢复期。小蛋、畸形蛋增多。锥鸡(20~40日龄)多为典型新城疫,主要表现为发病早期就出现头颈摇摆、震颤、头点地等神经症状,病鸡精神差,死亡快,死亡率高,有时高达60%以  相似文献   

3.
2012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左右,我区一些规模蛋鸡场出现不同程度产蛋下降,平均产蛋下降60%左右,并有少量鸡死亡,给养鸡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笔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确诊为鸡非典型新城疫。现将鸡非典型新城疫发病特点和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发病日龄均为产蛋高峰期,主要症状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在呼吸道症状出现2~3d后,出现采食量下降,同时出现产蛋波动和下降,蛋壳质量不佳,软壳蛋、白壳蛋、沙壳蛋、畸形蛋增多。鸡场的某一鸡舍发病后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波及其它鸡舍,使整个鸡场鸡群全部发病。鸡群发病后产蛋持续下降,经1到2个月左右后才逐步回升,回升速度极为缓慢,产蛋鸡群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基本无鸡死亡现象。鸡场发  相似文献   

4.
胶东某蛋种鸡场在一段时间内孵出的雏鸡连续出现以下痢、瘫痪、死亡为主的病症 ,发病高峰在出雏后 3~ 5 d内、死亡率在 6%左右。经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解剖和实验室诊断 ,确定为大肠杆菌病。1 发病特点本病雏鸡多发 ,多从出雏后第 2天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 ,3~ 5 d达死亡高峰 ,到第 7天死亡逐渐减少直至停止 ,死亡率在 6%左右。不同养殖户所接的同一批次的雏鸡大多都发病 ,而查找种鸡方面的原因时 ,受精率、卵化率、出雏率都没有异常。2 临床和解剖症状发病雏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双翅下垂、食欲减少、腹部胀满、排黄、白稀便 ,肛门羽毛…  相似文献   

5.
一年四季,鹅在各阶段(雏鹅期、中鹅期、成鹅期)均可发生软脚病,尤其是在雏鹅期更易患病。发病后,轻则生长发育受阻,产蛋母鹅产蛋率降低且腿部呈佝偻形,运动受阻;重则死亡,严重影响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鸡白冠病又称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白细胞而引起的贫血性疾病。该病在夏、秋季多发,由吸血昆虫库蠓传播,主要临床症状为贫血、腹泻(排绿色稀粪)、冠与肉髯苍白、呼吸困难,剖检见肌肉与内脏出血。该病只发生于鸡,常导致幼雏出血死亡或生长发育迟缓,中雏和大雏生长发育迟缓,成年鸡贫血和产蛋率下降。现将一起鸡白冠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症状种鸭均进行了鸭瘟、鸭霍乱和鸭大肠杆菌病的免疫接种。病鸭精神较差,不愿下水,动作迟缓,爱蹲伏;食欲逐渐减少;部分病鸭出现下痢,粪便中混有数量不等的蛋清样、脓样或卵黄样物;产蛋率由85%~88%左右下降至55%~60%左右,并出现较多的薄壳蛋、粗壳蛋和畸形蛋(指无卵黄蛋、散黄蛋、“鸽蛋样”蛋以及外观形状异样蛋);种蛋孵化率亦显著下降(由85%左右降至30%~50%左右);部分公鸭阴茎肿胀发红、“脱鞭”不收,甚至局部溃烂。病鸭一般呈零星死亡,病程多在3~5d左右。2剖检卵巢病变明显,部分卵子变形(失去正常的圆球状)、变色(呈污灰色、污棕色、…  相似文献   

8.
鸭疫里氏杆菌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及雏火鸡等多种禽类,2~7周龄的雏鸭和雏鹅多发,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由于该病常常导致大批幼禽发病、死亡以及生长迟缓、饲料报酬显著下降,而且该病难以扑灭,往往在发病禽场持续存在,引起不同批次的幼禽感染发病。因此,该病对养禽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能及早诊治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鸡群呼吸道疾病是养鸡生产中常见的一类疾病,其病因复杂,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各种因素均可引发。各种日龄的鸡只均可感染、死亡,其发病率高,而且容易引起多种疾病的继发感染,感染此病后的雏鸡生长发育迟缓,成年鸡产蛋下降。鸡群一旦发病,将给养殖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冬季至 2 0 0 3年春季 ,我区某些蛋鸡场出现不同程度产蛋下降 ,平均产蛋下降 4 0 %左右 ,并有少量鸡死亡 ,给养鸡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笔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疗和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非典型新城疫。1 发病情况 蛋鸡发病日龄均为 180~ 36 0日龄产蛋高峰鸡 ,主要症状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 ,在呼吸道症状出现 2~ 4天后 ,采食量下降 ,同时出现产蛋波动和下降 ,并出现蛋壳质量不佳 ,软壳蛋、白壳蛋增多 ,产蛋下降持续一个月左右后逐步回升 ,回升速度极为缓慢。2 病因分析 排除疫苗质量、操作环节等因素。 (1)超强毒存在 :一般…  相似文献   

11.
我镇部分养鸡专业户,由于气候的突然变化,出现产蛋突然下降,拉乳白色稀粪的现象,产沙壳蛋、白壳蛋、畸型蛋,食欲减退,饮水增加。少数专业户蛋鸡呈小批量死亡,暴发流行持续数周。 一 临床症状发病鸡大多为产蛋高峰期鸡,发病前产蛋率达90%以上,发病后有少量鸡死亡.食欲减少,饮水增加,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44~45℃,产有10%左右沙壳蛋、软壳蛋。有的蛋鸡出现难产,拉乳白色稀粪或水样粪便,随着病程的发展,产蛋率急剧下降,死亡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12.
万县市某鸡场产蛋鸡发生以垂腹、拉稀、卵巢病变、心包炎、肝肿大坏死为特征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及细菌学诊断 ,确诊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药敏筛选出喹诺酮类药物治疗 ,扑灭了此病。1 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该场 2日龄“伊萨福”雏鸡先发生雏白痢 ,用SM2 、痢特灵等治愈。该批鸡 3 4 3 8羽于 5月龄开始产蛋 ,7月龄产蛋率达 64 % ,7 5月龄发现急性死亡病例 ,死亡率渐升高 ,每日死亡 1 0~ 40只。诊治后多数病鸡 3~5d好转 ,1周后重新产蛋。 8月龄流行止息。共发病 586例 ,发病率 1 7 0 % ,死亡 2 78羽 ,死亡率 8 3 %。该…  相似文献   

13.
笼养蛋鸡疲劳症(CLF)又称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是笼养鸡骨骼疾病中最严重的。它主要引起产蛋鸡的瘫痪、死亡及产蛋下降。发病的大多是进笼不久和处在产蛋高峰期的鸡。据2000~2002年对富锦市一些鸡场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本病发病率15%~20%,死亡率5%左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继鸡新城疫、鸡法氏囊病、鸡大肠杆菌病之后对鸡危害严重的主要传染病。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以下称鸡传支)是鸡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和肾病变疾病。本病主要侵害1~4周龄雏鸡,死亡率一般在25%左右,但幼鸡受侵害时死亡率高达79%~90%,尤其是肾病变型引起的,死亡率大于由其它型毒株引起的。6周龄以上鸡受侵害时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生长受阻和饲料报酬下降,输卵管受到病毒侵害者则进入产蛋期仍不能产蛋。产蛋鸡群受害的主要损失是产蛋量下降50%左右以及蛋质量下降(畸形蛋),甚至长期停产。 鸡传支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秋冬季节易大流行。易感性与性别、年龄无关。但由于幼雏有母源抗体而很少发病,中雏和成鸡则易感。本病潜伏期短(18~48小时),传播迅速。通过呼吸或食入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  相似文献   

15.
症状:病鸭一般无特殊症状,主要表现突然发生产蛋明显下降,比发病前正常产蛋量下降50%左右。病鸭产软壳蛋、畸形蛋、小个蛋,有的蛋蛋清稀薄如水样。很少死亡,多数鸭吃食正常。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 ,双城市同心乡某养鸭户购入“江南二号”蛋雏鸭12 0 0只。前期生长发育良好 ,2 9日龄开始发病 ,34日龄时出现死亡 ,38日龄时死亡 4 6只。发病前曾用氯霉素拌料饲喂 ,用于防治肠道疾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白色念珠菌感染 ,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全群雏鸭发育迟缓 ,精神萎顿 ,食欲减少 ,缩颈嗜睡 ,羽毛松乱 ,呼吸困难 ,有的叫声嘶哑、发出咕噜声 ;将病鸭倒提 ,有黏液性内容物从口腔和鼻腔流出 ;死前头后仰 ,双腿后蹬。解剖 8只病死雏鸭 ,病变主要集中在消化道 :口腔黏膜增厚 ,食道膨大部空虚 ,黏膜表面有大…  相似文献   

17.
在集约饲养的鸡群,大肠杆菌病的危害非常严重,有关雏鸡和肉仔鸡感染大肠杆菌病导致严重损失的报道增多,但产蛋肉种鸡感染造成急性死亡的病例少见报道。1993年3月我地区某种鸡场发生了一起以卵黄性腹膜炎为特征的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断过程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发病鸡群为38周龄平面饲养的3152羽AA肉种鸡,产蛋水平偏低。全群产蛋率65.2%。3月9日,鸡群死亡数骤增,持续5天,日死亡9~14羽,其中绝大多数为产蛋母鸡,公鸡亦有零星死亡。产蛋率下降5.12%。大群鸡情种状态尚好,饮食欲略有下降。鸡群中很少见到病鸡。偶见企鹅  相似文献   

18.
自去年入冬以来,鸡产品价格低迷,严重影响鸡生产性能的疾病大面积流行,养鸡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下面就当前流行的几个“综合征”谈几点我的看法。1产蛋下降综合征1.1发病情况多发生于产蛋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的鸡群,下降幅度一般为20%左右,有的超过40%,产蛋下降的同时,蛋壳质量显著下降,回升幅度一般为原产蛋率的90%,自产蛋下降到恢复,一般持续4~5周,产蛋下降鸡群有的表现一定程度的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死亡率一般不超过1%或根本不见死亡。但恢复期非产蛋鸡淘汰率一般不低于5%。1.2病因分析据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产蛋下降综合征主要…  相似文献   

19.
和嘉荣 《中国家禽》2004,26(17):18-18
乳鸽霉形体普遍存于肉鸽饲养当中,是引起乳鸽生长发育迟缓、死淘率增加、品质下降的原因之一。严重者引起种鸽产蛋率和孵化率下降,甚至引起种鸽死亡,其发病率15%左右,死亡率约8%,如继发其他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20%~40%。  相似文献   

20.
卡氏白细胞虫病是禽类的一种寄生虫病(又叫鸡白冠病)。是由卡氏白细胞原虫通过昆虫媒介而感染。2002年5月中旬永安市分别有2个种鸡场种鸡发生卡氏白细胞虫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1病例1某种鸡场饲养3400羽26周龄种鸡,产蛋量已达53%。近2周发现种鸡鸡冠变白,产蛋量下降14%,蛋壳变白,有3%软壳蛋,每天死亡2~6羽,死亡率1.6%,添加多种维生素和鱼肝油等未见成效。1.2病例2某场经强制换羽的68周龄种鸡3200羽,产蛋已达50%。近1周发病,每天死亡0.5~2羽,产蛋及种鸡的精神、食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