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花芽分化规律的研究历来是果树科研中的重要课题。最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跃。从资料看,对于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较多。本文主要对1985年以后的文献进行综述。 李沛文等(1985)研究表明:荔枝大年树花芽自分化临界期以后,细胞分裂素含量逐渐增加,在花器官开始分化时达到高峰,而以后则降低,到雌蕊分化期降到低于原来水平;小年树的营养芽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仅在一个低的水平上波动。说明内源细胞分裂素可能对荔枝的花芽分化有调节或促进作用。梁立峰等( 1986)研究了柑桔‘大红柑’品种花芽及营养芽形成过程中的内源细胞分裂素变…  相似文献   

2.
荔枝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赤霉素和吲哚乙酸的含量动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嫩梢顶端的赤霉素(GA)和吲哚乙酸(IAA)含量很高,叶片转绿、梢老熟时明显降低,以后才开始花芽分化。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大年树(成花多)枝梢顶端的GA含量较12月萌冬梢的小年树(成花少)低;在花序轴原基诱导初期大小年树枝梢顶端的IAA含量相似,但2月中旬至3月上旬(花序轴分化期至花萼原基分化始期)的IAA含量小年树较大年树低。1月下旬大小年树的GA含量均为最低,1月份的气温也最低。1月中旬用1000mg/lB_9。加500μl/l乙烯利叶面喷布 8年生成花多树,花序变短,雄花量减少,雌花量增加,雌花/雄花比值提高,开花期延迟。我们认为:(1)GA和IAA含量较低有利于花芽分化,但IAA含量太低也不适于花芽分化;(2)嫩叶和嫩梢是使荔枝枝梢顶端GA和IAA含量高的主要因子。因此,先促进营养生长,适时培养出粗壮适中并已转绿的秋梢,用B_9和乙稀利、PP333等生长延缓剂或是栽培措施抑制秋后的营养生长,防止冬梢萌发,去掉冬梢嫩叶,有可能促进花芽分化、提高产量。文中讨论了激素平衡与花芽分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据扫描电镜观察,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载果量过大,或在小年结果后的花芽分化期间喷GA_3,均会明显地抑制花芽分化,小年结果后形成的花芽和大年结果后形成的叶芽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亦有明显差异,其叶芽的PX1和PX10带比花芽强,而花芽中缺失PX3带。已具备花芽分化生理基础的小年树喷GA_3后,在其芽形态分化转向叶芽分化方向的同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也发生相应转化,其PX1和PX10活性处于叶芽和花芽之间,PX3带出现,并且其活性强于叶芽。  相似文献   

4.
以墨兰‘企剑白墨’花芽分化期的花芽和功能叶为试材,通过研究花芽分化的形态建成,分析花芽分化期其功能叶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过程,以期为墨兰成花调控机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企剑白墨’花芽分化可分为6个时期,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以及合蕊柱及花粉块原基分化期。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功能叶中淀粉、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CAT和POD活性处于较高水平;赤霉素(GA3)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而生长素(IAA)含量持续增加并保持稳定水平,脱落酸(ABA)总体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质的积累有利于诱导花芽形成,花芽的形态建成需要消耗大量糖分和可溶性蛋白质;高活力CAT和POD可保障花芽分化顺利进行;低水平GA3和高水平IAA及ABA利于诱导花芽的发育,高含量GA3、IAA和ABA对花被片原基的分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金娃娃’萱草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其花芽分化进程,并结合花芽形态分化过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其顶芽的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形态分化过程的前期分为3个阶段: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和外轮花被分化期;玉米素核苷(ZRs)含量由低到高,吲哚乙酸(LAA)和脱落酸(ABA)含量下降,赤霉素(GA)含量基本无变化。  相似文献   

6.
枇杷花芽和营养芽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大田‘早钟6号’枇杷为试材, 研究了花芽分化期营养芽与花芽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激素平衡(比值) 的作用。结果表明: 低水平GA3和低水平IAA对枇杷花序原基的形成和花器官的分化起促进作用, 在花芽诱导期相对较高的ZT水平和ABA水平有利于花芽分化; 在形态分化期, 也要求较高的ZT水平和ABA水平。ABA含量在枇杷成花过程中的变化特征最明显, 暗示其在枇杷的成花中扮演主导角色, 没有ABA的持续升高, 就不能导向成花; 另一个有可能与之起作用的是IAA, 后者在关键的时候(8月中旬) 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薄膜温室葡萄花芽分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薄膜温室2~4年生巨峰、无核白鸡心葡萄整个生育期花芽分化的观察,研究薄膜温室葡萄花芽分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巨峰与无核白鸡心在早期升温条件下,花芽分化比例低,二轴分化程度较浅,不能形成完整的花芽;花芽的形成与树体的营养状况有关。花芽分化开始时磷素水平下降明显,蛋白质含量也有下降,二轴分化期后开始回升,磷素水平也显著提高;更新后花芽的分化与叶龄有关,当叶龄达15d时,开始出现花序原基,叶龄达27d时出现二轴分化期,二轴分化盛期为叶龄46d,花芽分化率平均为91.1%。温室巨峰、无核白鸡心葡萄栽培时,花芽需要靠更新后的新梢形成,因此,加强更新后的新梢管理是达到稳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阳光玫瑰葡萄生长期花芽分化进程及相关生理分子水平变化,为葡萄生产调控及花芽分化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4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通过徒手剥离冬芽鳞片在体式解剖镜下观察冬芽形态结构变化,测定花芽分化过程中第5节位叶片内碳水化合物、矿质元素含量及冬芽内9个成花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南宁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在新梢6片展叶期时开始花芽形态分化,在末花期进入花序原基分化期。叶片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在花序原基分化期后显著升高。叶片P、K、Ca和Mg元素含量在花芽形态分化起始时下降,在花序原基分化后60 d时含量显著降低。冬芽中VvFT和VvSOC1基因在花芽分化起始时表达水平较高;VvLFY、VvAP1、VvFUL、VvAP2、VvAP3和VvAG基因均在花序原基分化期及花序原基分化期后80~100 d出现表达波峰,VvFLC基因在花序原基分化后60~100 d的表达水平较高。【结论】南宁地区阳光玫瑰葡萄花芽分化进程开始较早。生产上在果实膨大期和软化期前后应适当补充磷、钾、钙、镁肥,以促进果实发育、花序原基及其各级穗轴分化。VvFT和VvSOC1基因参与诱导始原基及花序原基分化,...  相似文献   

9.
刺梨花芽分化期芽中内源激素和碳、氮营养的含量动态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对贵农5号刺梨花芽分化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对花芽分化期刺梨花芽和叶芽中内源激素的赤霉素(GA1+3)、玉米素核苷(ZRs)、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淀粉、可溶性总糖、总氮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梨的花芽分化期需要有高水平的ZRs、碳水化合物及低水平的GA1+3、IAA、ABA和较低水平的氮素营养。在整个花芽分化期,花芽的ZRs/GA1+3、ZRs/IAA、ABA/IAA、ABA/GA1+3及碳/氮比值比叶芽的高;在花芽生理分化期,花芽的ZRs/ABA比值高于叶芽,而形态分化期花芽的ZRs/ABA比值低于叶芽。在刺梨花芽分化的不同时期,花芽和叶芽中的GA1+3、ZRs、IAA、ABA、淀粉、可溶性总糖、总氮含量变化不一。  相似文献   

10.
郭佳 《果农之友》2005,(2):47-47
大年结果树的特点是花果量大,营养物质消耗多,后期养分积累少,花芽分化速度慢,时间晚,花芽数量少且质量差。大年过后除了下年是结果小年外,树体也易发生腐烂病。管理任务是控制花果量,提高营养水平和花芽分化质量,防止翌年成小年结果。  相似文献   

11.
柑桔大小年结果显然是由于大年时预备枝不足,或在大年时虽然有足够的预备枝而不能充分分化花芽所引起,即是说大年预备枝的抽发及其营养芽的分化受到果实发育的抑制,致使翌年花量不足而成为小年结果。长期以来,果树大小年结果成因的研究均以植物营养芽突变为花芽的诱因的各种学  相似文献   

12.
苹果树大小年结果的原因及克服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产生原因1.1树体营养代谢失调大年时结果过多,大量消耗树体养分,树体养分不足,分化出的花芽就少,第2年花、果就少。小年时结果太少,树体内积累营养物质增多,花芽分化良好,故第2年产量急剧上升。如此反复形成循环。  相似文献   

13.
甜橙大小年结果的研究——甜橙花芽分化及其生理代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选用已成隔年结果的甜橙作试材,对比了能够进行花芽分化的小年预备枝(春梢营养枝和秋梢)和不能分化花芽的大年预备枝的水分代谢和养分代谢的差异,并且分析了稳产类型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小年预备枝干物质累积较高,在花芽生理分化期含有较低的水分,较高的水溶性糖,较低的全氮量,较高的磷、钾和较低的钙、镁含量。而且,在年周期中水分恒低,磷、钾恒高,钙元素恒抵。在生理分化期水分降低,水溶性糖含量升高,细胞液浓度升高,全氮含量降低,即C/N值升高。花芽分化开始后,细胞液浓度和C/N值旋即降低。但是大年预备枝也有类似的变化,只是变幅较小而已。从大年含水恒高于小年,水分含量与载果量成正比来看,极可能大年时果实发育合成了过多的赤霉素,从而引起上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并强烈地抑制了预备枝的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4.
花芽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树体产量和果实品质,直接影响着果园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苹果树综合管理中,促进花芽形成和提高花芽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 分化过程 苹果树花芽是在开花前一年的夏秋季形成的.花芽开始分化的时期,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花芽分化幼树比成龄树、旺树比弱树开始晚;同一株树上,短果枝花芽分化最早,中、长果枝次之,腋花芽最晚;小年树花芽分化早,大年树比较晚.夏季天气干旱,花芽分化早,持续时间短;夏季降水多,新梢停长晚,花芽分化晚,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5.
柑桔嫁接树是由芽发育而成,芽又是树体生长、开花结果的基础。但是柑桔芽太小,其茎端生长点则更小,不易观察。关于柑桔花芽分化已有很多研究,但是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柑桔花芽分化图,几乎都是切片图,难于认识其全貌。为此,我们对锦橙芽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 材料与方法 以重庆本所试验场枳砧锦橙小年树、大年树为试材。从小年树上取春梢营养枝和早秋梢的芽作花芽分化的观察,从大年树上取春梢营养枝的芽作营养芽  相似文献   

16.
试验对树莓花芽分化时期的形态特征及发育进行了定期观察。结果表明:树莓花芽分化始期为8月初,8月下旬至9月进入高峰期。当年只分化到花序原基分化期便停止分化。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花序原基向前推进,依次进入花朵、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原基的分化阶段同时进入芽外分化阶段。树莓生理分化期为8月上旬。树莓的芽由纯花芽和混合芽2种芽组成。  相似文献   

17.
燕子掌不同发育时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分析和探讨内源激素对燕子掌(Crassula agenten Thumb.)花芽分化和萌发中的作用,对花芽分化期至萌发期内源激素ZRs(玉米素核苷)、IAA(吲哚乙酸)、iPA(异戊烯基腺苷)、ABA(脱落酸)的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燕子掌花芽分化时期叶内的激素含量降低,芽内激素含量升高,其中相对高的ZRs和ZRs/ABA及iPA和iPA/ABA有利于分化,相对低的IAA和IAA/ABA也利于分化,其中ZRs和ZRs/ABA作用最大.燕子掌花芽萌发期也有较高的CTK、CTK/ABA比值和相对低的IAA、IAA/ABA比值,高而稳定的ABA含量可能是燕子掌生长缓慢而抗性强的内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用疏果剂调节苹果大小年苹果树开花结果过多,会使树体营养消耗过度,来自种子的大量赤霉酸也会抑制花芽的形成。这是引起大年树花芽分化不良,造成来年花少果少,形成小年的重要因素。为了控制大小年,采用不同疏果剂配合花芽促进剂处理的新方法,使苹果树大小年幅度明显...  相似文献   

19.
砧木对柑桔嫁接幼树早果影响的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朱丽华  章文才 《园艺学报》1991,18(4):296-302
本文研究了枳和红桔两种砧木对柑桔嫁接幼树结果早晚影响的生理生化差异。1.枳砧树较红桔树至少提早二年开花,枳砧树的单叶面积、株高、新梢生长量和干径均小于红桔砧树;2.花芽生理分化期枳砧树叶片的可溶性糖、淀粉及还原糖的含量均高于红桔砧树,叶片总氮含量变化不大,但在花芽形态分化期,砧木对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大。叶片C/N比值与花芽形成存在一定相关关系。10月上中旬各因子二种砧木树的相对含量有一明显逆转过程,3.花芽生理分化期枳砧树叶片内源玉米素和脱落酸含量高于红桔砧树,赤霉素(GA_3)低于红桔砧树,整个试验期间,Z/GA_3和ABA/GA_3比值均为枳砧树高于红桔砧树。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复两年研究了新梢和短枝在前期生长过程中,也即在苹果树花芽分化(7月上中旬)前的一段时间里内源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新梢比短枝含有更多的赤霉酸和细胞分裂素组分A和C,二者均在新梢生长转入加快时逐渐增加,分别在6月22日和6月8日达到高峰,尔后急剧下降。脱落酸则相反,在新梢开始生长时下降,生长缓慢时明显增加,而短枝在花芽开始分化前两周,脱落酸含量达到高峰。细胞分裂素组分B在新梢和短枝中均表现很高的活性,它在新梢中有上升的趋势,在短枝中有下降的趋势,但当短枝处于花芽生理分化期(即花芽形态分化前两周),细胞分裂素组分B却一直保持相当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