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煜尧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339-10342
环境审判体制改革是在法治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为实现环境司法专门化,推动环境正义,在法治正当性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一场环境司法改革。改革的逻辑起点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保障人权,但实践中存在的良性违法现象带来的问题却是深刻的,长此以往,必不利于法治权威的维护。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维护法治的权威是法治建设的主题,对改革也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对于环境审判体制改革,需要充分地运用法治逻辑的优势,以科学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环境审判体制改革,维护司法的权威,强化司法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充分体现了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因此有必要从伦理的视角对其进行考量和审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具有价值取向性、伦理自主性、主观能动性、自由有限性等伦理属性,以相对现实主义、司法能动主义和实现个案正义为其存在的伦理依据,其运行应当遵循彰显司法正义、彰显司法良知、讲求司法公信、符合公序良俗等伦理限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界关于司法制度的研究也不断发展。在此背景下,顾培东基于其法哲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与诉讼法学的学术背景,对我国司法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研究,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司法学说体系。顾培东的司法学说以法治自主型进路为顶层设计,进而衍生出司法公正学说、司法开放性学说和司法改革学说。其司法学说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对于我国司法改革与法治建设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法治的语境下,农业现代化内在地要求农业法治现代化。纵观我国农业立法,农业法体系已基本形成。然而,以农业执法、涉农司法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法实施却存在执法乏力、司法滞后等困境,农业法治效果并不突显。为此,应通过加强农业法的宣传教育、健全农业执法、创新涉农司法等路径,增强农业法实施效果,促进农  相似文献   

5.
司法具有公信力是司法的本质要求,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经济学观点,以司法与公信力关系为理论基础,探讨了我国司法公信力缺失的现状及根源,并简述了进行司法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之与读者讨论。  相似文献   

6.
司法现代化是法治文明和法治成熟的主要标志。由于城乡司法环境的明显差异,在探索我国司法现代化的路径时,不应当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而应根据司法现代化的基本标准,并立足“三农”实际,通过改革农村司法管理体制、设立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司法或准司法机构、合理开发与配置农村司法人力资源以及实现农村司法保障国家化等进路,逐步实现农村司法现代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7.
淮河流域的自然禀赋、治理历史以及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证明了法治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最终依赖于法律的指引、规范与保障。然而淮河流域生态环保法治中存在的立法滞后、执法不力、司法薄弱等问题成为制约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为此,有必要从立法、执法、司法与守法等路径完善淮河流域生态环保法治,构建以淮河流域专门立法为核心的法治体系,完善执法体制以落实严格执法,加强生态环保司法保护力度,以公众参与制为基础促进全民守法,最终落脚于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共建幸福淮河。  相似文献   

8.
司法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国家权力为依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法治国家的保障性权力,而媒体作为监督司法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司法权的运作正在产生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现代法制国家,媒体与司法、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息息相关,可以说,作为监督司法的重要渠道,媒体在自由、民主、公开的道路上比司法走得更远,媒体监督在促进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方面确实发挥了以其他监督形式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媒体就像雅典娜赐予我们的一柄双刃剑,用之得当,则有利于司法公正,而一旦缺乏制约也会给司法公正造成负面的影响,从而妨碍或破坏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客观需要出发,继承与发展邓小平法治思想,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江泽民法治思想的核心和最高成就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法治思想的具体内容包括加强立法、依法行政、司法改革、普法教育、发展法律服务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司法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司法判决在法治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判决能否被社会公众所认同、能否与社会心理相契合,是当前人民法院工作能否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树立司法权威,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鉴于此,通过社会上发生的实际案例,对司法判决与社会心理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列举了二者之间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了有利于司法判决与社会心理之间良性互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强新农村法治建设是实现农村全面综合治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在新农村法治建设上取得了重大进步,在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城乡法律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地方性涉农法律法规不健全、基层司法水平较低等问题,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北京新农村法治建设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加强新农村法治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司法公信力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我国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现状不容乐观:社会公众对法院与法官普遍缺乏信任,法院判决难以顺利执行,缠诉缠访事件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一些暴力袭法事件。此种现状严重影响了人民法院司法活动的正常开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与司法权威的生成。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与政治语境下,应当从法院、法官与社会公众三个层面,以促进司法独立、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为核心,通过观念培养、制度改革以及规则构建等途径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农村法治建设,是法治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农村法治建设,要加快涉农立法,完善涉农法律法规;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转变基层政府职能;要推进与“三农”有关的司法改革;要弘扬法治精神,提高农民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命题决定了市无法而不治是一种基本逻辑.若在市场博弈中专业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彰显了法律抑强扶弱的正义.那么就必须以担保业赖以生存之市场及社会为出发点构建相应的法律体系.然而,以政策文件代替立法、以宏大语词来勾勒规则、以规则创制者主观的判断来取代市场规律、及重实体而轻法律形式显然不是在创建秩序,而是在破坏秩序.着眼未来,中国中小企业担保法律制度的完善必须遵循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的市场法则.  相似文献   

15.
农业强国与依法治国双重战略的叠加,内在地要求农业行政执法和涉农刑事司法发挥法治支撑作用。基于执法与司法的法理关系,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需要依法衔接和良性互动,这不仅是节约法治资源、提高司法效率的需要,也是维护法制统一的应然要求。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点主要集中在管辖、证据、相关法律文书的承认与执行等方面。为确保衔接的紧密性和有效性,应当构建相关衔接机制,包括农业行政执法中发现涉嫌犯罪的移送、刑事司法机关对农业行政执法移送案件的审查、刑事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发现农业行政违法案件的移送、相互协助与相互认定,以及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检察监督等。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力量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力量。在贯彻“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若干对法律关系和做好配套机制建设以发挥司法资源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从十八大提出以来,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有很多问题存在。本文以依法治国为背景,借助法治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现存的法治问题通过法律建设,政府职能发挥,公民自我约束层面做了分析说明,同时对已有的问题从立法、执法、司法和监督机制来加以解决,促进民族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在立法、执法、司法、法治观念方面均存在问题,要建立依法治国的运行机制,增强思想观念,加强执法司法队伍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全民族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开拓了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名在农业法治战线奋斗了近25年的党员干部,笔者深切体会到,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为我们农业农村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稳步前行的农业法治工作如今,  相似文献   

20.
政策法规     
《新农业》2012,(15):9
中国首次发布司法改革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9日发表《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这是我国首次就司法改革问题发布白皮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国内外介绍了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表明中国致力于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态度和决心,增进国内外对中国司法改革以及法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