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保护性耕作的定义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旱作农业耕作新技术。其特点是以机械化为手段和载体 ,广泛采用复式作业 ,通过少耕、免耕和地表覆盖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对保护性耕作的最新定义为“保护性耕作是指播种后地表残茬覆盖面积在 30 %以上 ,免耕或播前进行一次表土耕作 ,用除草剂控制杂草的耕作方法”。我国学者把保护性耕作定义为“以水土保持和生态平衡为中心 ,保持适量的地表覆盖物 ,尽量少翻动土层 ,而又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耕作方法”。二、保护性耕作的作用保护性耕作是在土壤休闲期内采用大量的秸秆残茬覆盖地表 ,在保证…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的前身叫“免耕法”。保护性耕作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1保护性耕作的内涵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由四项关键技术组成:1.免耕播种技术,使用特殊的免耕播种机将种子播在有秸秆覆盖的地表上;2.秸秆残茬处理技术,对秸秆残茬及地表进行粉碎等处理;3.杂草及病虫害控制技术,靠除草剂或表土作业来控制杂草;4.土壤深松技术,在地表覆有秸秆的情况下使用深松机具进行松土。2保护性耕作适应范围(1)适合的降雨量范围:…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传统耕作方式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新的耕作技术.因其能保水、保土、保护环境.所以被称之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其主要作业环节秸秆还田、免耕播种、土壤深松等由机械来完成.……  相似文献   

5.
由于保护性耕作实行免耕或少耕,土壤耕作的减少,容易滋生杂草和病虫害。因此防治病虫害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规模普及保护性耕作必须考虑的风险因素。其中,病虫害的影响程度与传统耕种模式相比并不突出,而控制杂草却是主要矛盾。控制杂草的措施有两类:一是化学除草,二是机械除草。采用化学除草首先要针对杂草类别及其不同生理阶段选择除草药剂,再选择气候等因素确定适宜的喷洒时机,以最低的投入达到高效除草的目的。如果化学除草搞得好,还可以免除或减少中耕除草作业程序。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就是在解决了化学除草后,保护…  相似文献   

6.
正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的前身叫"免耕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示范推广面积的不断扩大,人们发现完全免耕只能适应部分土壤和自然条件,目前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由于保护性耕作减少对土壤的扰动,致使农田杂草数量增多,通过化学除草、机械除草、人工除草、农业轮作等各项除草试验,探索出适合保护性耕作玉米田杂草控制技术,选择出最佳的综合除草方案.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长期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疆农机化》2010,(3):37-38
<正>免耕覆盖播种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技术,免耕施肥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机具之一,其作业条件与普通播种机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同主要表现在:作业条件差;地表被残茬、秸秆和杂草覆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油菜田间发生主要杂草20余种,杂草种子多集中分布在土壤表层3~5cm。保护性耕作土壤表层墒情好,杂草种子萌发率高,且较集中,杂草发生量大量增加。本试验采用化学除草(播后苗前、生长季、收获后)、机械除草(播前、苗期)、人工除草、农业轮作等除草进行试验研究。化学除草在播前、播后苗前、收获后土壤处理用草甘膦效果比较好.配伍药剂用“高特克+胺苯磺隆+高盖”、“高特克+胺苯磺隆+精禾草克”、“高特克+莱王星+精禾草克”效果比较好;机械除草用深松、中耕、拔除机拔除稆生油莱,再用大型胶轮牵引中耕机中耕除草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耕作(免耕)配套机械化技术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保护性耕作(免耕)技术增产机理因素是:土壤水分增加和土壤肥力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采用化学除草、机械除草、农业轮作等综合除草进行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玉米田杂草控制技术体系试验研究,以解决该地区由于少耕或免耕而引发的油菜田杂草增多,严重制约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重大难题。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技术上的有力保障,促进农牧业生产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耕作模式,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介绍了我国近几年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机械深松面积、机械化免耕覆盖播种面积及保护性耕作面积变化情况;结合保护性耕作工艺特点,对秸秆残茬处理、免少耕施肥播种、土壤深松和杂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有的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深松机械和植保机械等相关配套机具的工作原理及作业特点,并对相关典型机具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于目前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为我国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及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承国 《农业机械》2013,(7):122-124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5.
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2009年,青海省互助县投入保护性耕作机具185台(套),在南门峡镇、威远镇、林川乡和东沟乡等乡镇的13个村、2个农场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1740hm2,增收节支达209.57万元。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技术就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常年积攒的农作物秸秆和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试验示范保护性耕作技术。2002年,国家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开始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草害发生规律的研究,提出了在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过程中对杂草生长控制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示范监测效果分析与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和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天然草牧场)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通过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可进一步推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免耕播种机的基本状况与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机具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技术,保护性耕作机具主要包括秸秆还田机、深松机、植保机械和免耕播种机。秸秆还田机主要是用于处理地表秸秆和杂草,避免秸秆和杂草对免耕播种机的缠绕,以利于实现免耕播种作业;深松机主要用于对深层土壤的松动,初次实施保护性耕作时深松是为了打破犁底层,实施保护性耕作之后,3~4年进行一次深松,以利于蓄水保墒;植保机械主要是用于喷洒农药和除草剂,目前使用的植保机械多数为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或小型机动喷雾机,大型机载式喷雾机使用量较少。秸秆还田机、深松机、植保机械是农业生产的常规机具,都是较为成熟的农机产品,性能和质量基本能满足保护性耕作生产需要。免耕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机具的重点和难点,它的作业条件与普通播种机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不仅需要具备普通播种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耕作示范效果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总结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效果(10个县)2003年的监测成果。试验表明,保护性耕作的抗旱、保墒、培肥土壤、增产、增收和防治沙尘暴等都初见成效。尤其在旱地的效果更佳。试验未发现保护性耕作比传统耕作的病虫害严重,但免耕的杂草量比传统耕作的要多,经过施用除草剂可以得到控制。在保护性耕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农艺与农机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和完善适合不同类型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